楼主: liuweiming
909 1

国家外汇储备模式亟待改变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1粉丝

学科带头人

7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2293 个
通用积分
7.6738
学术水平
42 点
热心指数
59 点
信用等级
36 点
经验
127 点
帖子
152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4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2
最后登录
2023-5-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大关,位居世界首位。目前对于外汇储备的很多看法并未触及本质,甚至还存在不少误解,因此,非常有必要重新审视外汇储备的本质以及外汇储备的管理体制与模式。央行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
  所谓“国家外汇储备”,通常应该是指国家财政出资购买和管理的外汇资产。但在中国,目前是指央行以人民币购买的,并由央行统一存储、支配和管理的外汇。严格来讲,由央行购买、存储并管理外汇,是央行投放货币的一种渠道,由此形成的外汇储备,本质上应该是一种货币发行储备物,是流通中货币的抵押物或担保物。其买卖主要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平抑货币币值,避免发生超过预期的重大波动。
  尽管号称“国家外汇储备”,但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的本质与国家财政资金完全不同。对财政资金,国家(ZF)可在规定的范围内直接支配使用,而对于央行的外汇储备,严格地讲,ZF无权直接支配使用。因此,2003年底ZF从外汇储备中拿出450亿美元直接投资成立“中央汇金公司”,用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是不合理的;而之后由财政部发行专项国债,从外汇储备中购买外汇,然后投资到“中国投资公司”的做法才是合理的。
  作为发行货币的储备物,央行的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越多,相应投放的货币就越多,容易引发通胀和严重的货币贬值,进而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幸的是,目前央行的外汇储备已经严重超量。到今年2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亦即央行购买外汇累计投放的人民币已达23.296万亿元。尽管只占同期广义货币(M2)余额的31.65%,但由于这部分货币是直接投放到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个人手中,属于基础货币投放,并基本表现为银行的一般性存款,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增加新的货币投放。因此,考虑到贷款的货币乘数效应,这部分外汇占款真正形成的货币投放总量可能远远超过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占款”的数字。这也成为目前中国货币超发、通胀压力很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一方面,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冻结全部金融机构资金超过13万亿元;另一方面,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资金,目前金额大约在4万亿左右。两者合计回笼资金约在17万亿元以上。但是,这些做法主要在银行间市场进行,只是控制了银行的流动性及其扩大贷款的能力,而并没有直接冻结因购买外汇而投放的货币,因此其作用难免大打折扣。
  那么,为什么央行一方面不断增加外汇储备,相应投放人民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采取措施回笼货币呢?原因在于,国家要求控制人民币汇率的过快上涨,进而保证出口乃至经济和就业不出现重大波动,而这已经属于宏观政策范畴,超出了央行外汇储备作为货币储备物的本质要求和应有的作用范围。这种局面又使央行货币政策陷入困境。一方面,货币过多,面对通胀压力,理应较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另一方面,正因为存在升息预期和对外升值压力,如果较大幅度提高利率,可能进一步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并带来新的问题。这迫使央行在最常用的利率工具面前,不得不慎之又慎,甚至踯躅不前。
应合理分流外汇储备
  很多专家积极探讨控制和压缩外汇储备的途径,却难有实效。比如强调严格控制“热钱”流入,但由于“热钱”本身很难清晰界定,很多混杂于贸易和投资项下,国家如不改变“逢汇必买”的策略,很难控制外汇储备的增长。又如主张推动“藏汇于民”,但在人民币呈现升值态势,且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等主要货币利率的背景下,企业和个人并不愿意持有外汇,而是倾向于将外汇兑换成人民币,因此国家外汇储备才会不断增长,而整个社会的外汇存款却停步不前或增长甚微。再如建议将一部分外汇储备拿出来分给全体国民,这更体现出对外汇储备本质的误解,会产生严重的社会误导。
  关键在于回归央行外汇储备的本质属性,将多余部分分流出去,并收回相应的人民币。从目前央行回笼资金超过17万亿元的情况看,可以把约2万亿美元转出,剩下约1万亿美元作为央行外汇储备,即真正的货币储备物。当然,考虑到基础货币投放后的乘数效应,以及可操作性,也可以先将1万亿美元分流出去,并观察其结果。
  那么,应如何分流呢?由于国家“逢汇必买”主要为了控制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并防止出口乃至经济和就业出现重大波动,故不应纳入货币储备物的范畴,而应纳入宏观政策。因此,最合理的选择就是由国家财政用财政收入或发行专项国债予以购买,形成国家专项外汇基金。实施这种分流之后,为避免再产生误解,建议将“国家外汇储备”更名为“央行外汇储备”或“货币外汇储备”。
回归外汇储备本质,解决纠结经济问题
  由于外汇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急需而又非常紧缺的资源,因此,中国长期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并由央行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央行保持和管理的外汇结余,即成为“国家外汇储备”,由此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外汇储备”管理模式。
  一旦回归“央行外汇储备”作为货币储备物的本质属性,现有“国家外汇储备”模式下掩盖的诸多问题就会水落石出,很多纠结的问题就有可能找到解决之道:
  ——央行超出合理的需要不断扩大外汇储备,相应扩大货币投放,尽管表面没有违背《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实质上却以隐形方式向社会提供了贷款。回归央行外汇储备本质,合理分流其他外汇储备,有利于规范央行职责,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和主动性,有效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和币值剧烈波动。
  ——尽管中国长期提倡“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货币政策一直是更加积极的。由于没有将超出必要货币储备的外汇合理分流到财政,不仅超额发行的货币难以有效回收,而且造成了以央行负债(央行票据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代替国家财政负债的结果,掩盖了ZF负债的真实水平,掩盖了中国储蓄率的真实水平。明确央行只负责用于货币政策的外汇储备,而将为控制汇率变动、保护出口和就业等需要的外汇分流到财政,有利于正确划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职责范围。
  ——将超出必要货币储备的外汇分流到财政,国家财政直接掌握大规模的外汇资金,有利于加大国家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扩大国债规模,提高社会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通过扩大国债交易规模,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并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市场环境支持;有利于缓解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外汇贷款方面因贷存比限制不同而造成的不平等竞争;有利于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更好地实施宏观调控。
  当然,改变“国家外汇储备”模式,肯定是一场非常深刻而复杂的改革。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措施准备,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认真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外汇储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外汇储备 国家

沙发
赵爱栋 发表于 2011-9-10 23:26: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老生常谈啊,没有提出实质的新的见解
金融领域轻骑兵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21 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