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资料狂人
6543 4

[其他学者] 倪旸(公司金融学,公司治理)在线访谈问答汇总 [推广有奖]

运营管理员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974516367 个
通用积分
41346.8455
学术水平
4617 点
热心指数
3402 点
信用等级
3620 点
经验
639140 点
帖子
9646
精华
140
在线时间
182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2
最后登录
2024-6-14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倪旸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



2000年和2003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先后获得金融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其后在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和英国石油北美总部担任外汇和期货交易员,2011年获得加拿大皇后大学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 信息不对称下的资产定价,机构投资者,国际金融,及公司治理。论文发表于国际一流财经类学术刊物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Financial Times 45 Research Journal)和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Financial Times 45 Research Journal),多次在国际金融学会议上宣读论文,获得2010年亚洲金融年会和2011年哈佛大学中国商业年会论文奖,独立获得加拿大社会科学基金(SSHRC)资助, 发表中文CSSCI论文数篇。

问答汇总:
1,坛友zhou3131:
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是在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的基础上建立的,理性人总是能够掌握所有有用的信息来极大化其预期效用。然而金融市场上的很多“异象”却使这一基础不成立,所以这种交易者理性的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实践者的挑战,那么请问您的资产定价是否也是基于这一假设?能否有更符合实际的定价方法?
谢谢

A: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确实在理论界有不小的争论,但是主流的金融理论界仍然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或者至少是半有效市场。这是因为虽然金融市场上有很多“异象”,但是如果严格的用金融学方法来论证,这些“异象”可能并不成立。


2,坛友zhou3131:
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是在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的基础上建立的,理性人总是能够掌握所有有用的信息来极大化其预期效用。然而金融市场上的很多“异象”却使这一基础不成立,所以这种交易者理性的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实践者的挑战,那么请问您的资产定价是否也是基于这一假设?能否有更符合实际的定价方法?
谢谢


A:比如说,有些“异象”,如最简单的小盘股、市盈率效应能用风险原理解释。比如说,历史上有不少“异象”一旦被证明了以后反而很快的消失,即如果发现某种方式可以套利,一旦公开,很多投资者都运用,套利机会随时消失,比如说,一些理论上的“异象”由于交易成本,交易时间,以及卖空的限制,并不实际盈利,或者经不起严格的统计学检验。
所以一般认为,内幕消息还是可以预测股价的,但是过去的和公开的不能。但是利用内幕消息交易是违法的。
基于此,资产定价的实践和理论都以此为基础。如果其他的改动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3,坛友yeting2000:
倪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中抽空回答我们的问题,我的问题是:由于近两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持续走低和资本市场的步履维艰,人们对目前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特别是从2001以来,股票市场与GDP出现了严重的背离走势引起ZF和学术界的高度警觉。反观中国公司治理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制下的国有大股东治理模式”,偏向于美国式的“市场型公司治理模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国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股东。这就是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公司治理模式,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大股东治理的模式。想请教您是如何看待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 谢谢!
A: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无形的手”,我相信最终市场能解决公司治理的诸多问题,但是依靠市场来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个前提,即”市场是公平和有效的”,这就需要严刑峻法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和惩罚损害投资者的行为。美国股市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迸发出活力是两部法律的推出之后,即1933 的The Securities Act of 1933 和1934 年的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 在立法和执法完善之前,完全推向市场是不行的,是逃避责任的行为,但是最终走向市场必将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4,坛友tju_lsy:
倪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学生,需要进行公司金融的复习。由于之前没有学习过相关课程,学习起来稍显吃力。所以求助于老师,在复习时配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是否能更容易掌握好知识。学习公司金融时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点?
    希望老师能给出大方向的解答,谢谢老师。
A:财务成本管理更偏重财务一些。如果为了考研的公司金融,更偏重于金融,我建议没有必要看财务成本管理。

5,坛友zhou3131:
现代标准金融学理论是在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的基础上建立的,理性人总是能够掌握所有有用的信息来极大化其预期效用。然而金融市场上的很多“异象”却使这一基础不成立,所以这种交易者理性的假设受到越来越多的金融实践者的挑战,那么请问您的资产定价是否也是基于这一假设?能否有更符合实际的定价方法?
谢谢
A:有效市场假说和理性人确实在理论界有不小的争论,但是主流的金融理论界仍然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或者至少是半有效市场。这是因为虽然金融市场上有很多“异象”,但是如果严格的用金融学方法来论证,这些“异象”可能并不成立。比如说,有些“异象”,如最简单的小盘股、市盈率效应能用风险原理解释。比如说,历史上有不少“异象”一旦被证明了以后反而很快的消失,即如果发现某种方式可以套利,一旦公开,很多投资者都运用,套利机会随时消失,比如说,一些理论上的“异象”由于交易成本,交易时间,以及卖空的限制,并不实际盈利,或者经不起严格的统计学检验。
所以一般认为,private information 还是可以预测股价的,但是过去的和公开的不能。但是利用 private information 交易是违法的。
基于此,资产定价的实践和理论都以此为基础。如果其他的改动可能会引起更大的争议。

6,坛友ljc寻梦:
倪老师,
你好 现在中国民营企业出现了融资困难,难以生存下去,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在恶化,而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更是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但是现在问题是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以及税费负担加重,请问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的这两个难题,使民营企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内需的重要动力?
A:我也坚信,中国经济的未来在民营企业。
解决民营企业的困境,目前来看,还需要ZF的支持。
1.  适当开放银行业,促进银行业的竞争, 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利率市场化。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的时候,往往很难,即使成功了,也往往需要上浮利率,或承兑汇票,增加成本。 国家已在温州试点。
2.  大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司债市场的发展微不足道。当然这需要配套立法的完善,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 取消一些国有企业的“国家队”地位,让民企和国企平等发展。
总体来讲,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路要走。

7,坛友dahai229:
老师你好,
    现在公司金融研究中多考虑行业因素对公司的影响,比如苗建军等做的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等,也有考虑产品市场竞争与股票收益的,你觉得这在中国的研究中是否有足够的现实依据,中国的产品市场与股市的关联怎样?谢谢
A:在公司金融研究中,考虑行业因素对公司的影响非常非常重要,甚至必不可少。
Fama, E.F., French, K.R., 1997. Industry costs of equity.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3, 153-193.
比如 Fama 就有一篇非常经典和有名的文章论述行业的重要性。在中国也不例外,产品市场和股市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比如说,资产负债率,银行会非常高,但一些传统行业可能会非常低。究其原因,脱离了行业,相互比较,意义就有限。

8,坛友lingyu999:
倪老师:您好!
我想问关于流动性的问题,股票可以通过成交量来判断,但债券市场中怎样应用呢?
由于债券市场主要还是协议价格,但同类债券(相同信用等级,期限等)之间往往会存在利差,其中一部分原因我认为是流动性的考虑,但怎样来衡量呢?谢谢!
A:债券市场中 对流动性的最简单的判断指标就是 bid 和 ask 的价差。

9,坛友pertain:
倪老师您好,请问“公司金融”中的Capital Structure 专题发展的代表性论文,和的文献综述是什么?
A:代表 Capital Structure 专题发展的文章,由于金融学研究的方向比较广,很难说有一两篇文章可以代表全部, 我建议可以看看 三大金融学期刊最近发表的Capital Structure的论文,三大期刊是  Journal of fin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ides.
或者你可以看一些会议论文,金融学的会议是 AFA 和 WFA, 美国金融年会和西方金融年会。
的文献综述吗,这个有点难,, 因为金融学科的特殊性,文献综述的文章很难发表,所以大师不会写文献综述的文章。
最近的经典综述也挺早了,Chapter 4, Financing of corporations
Pages 215-253,Stewart C. Myers,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Finance

10,坛友clayboy:
倪老师:您好!想提两个小问题:
1、我是一高校的老师,这学期刚接手《公司金融》这门课的教学,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公司金融就是公司理财,有的学者则不认同(如西安交通大学的杨丽荣),我个人看了一下公司金融和公司理财相关的书籍,也不是太清楚,而且国内很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过《财务管理》,里面很多内容也与公司理财和公司金融类似,在此,想问一下倪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最近两年,我国股市低迷,许多学者提出“员工持股计划”,很多人认为这是股市改革发展史上的大事,是重大利好,将有利于我国股市的长期发展,在此,也想倪老师谈谈对此的看法!在此表示感谢!
A:corporate finance 有的时候翻译成公司金融或公司理财,确实有些随意。不过如果严格的话,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  
Ross, S. A., Westerfield, R. and Jaffe, J. (2011) Corporate Finance, 9th edition, McGraw-Hill & China Machine Press.  里面说 corporate finance 主要回答3个问题
1. What long-term investments should the firm choose?
2. How should the firm raise funds for the selected investments?
3. How should short-term assets be managed and financed?
第二个和第三个很多涉及到融资的宏观决策方面,如融资的选择,融资的定价,与财务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11,坛友crucifyhide:
倪老师:
    您好!我想问以下几个问题:
    1.“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中国员工的效用几何(虽然其激励作用暂时应该无法同欧美国家相比)?这一举措能否促进我国股市长期健康发展?
    2.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有哪些条件不够成熟?
    3.中国基建规划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基建规划是否会成为推高通胀的推手?如果是,就意味着工资进一步缩水。那么,如何冲抵这一负面效应?
    4.股市真正回暖是否会以新材料或者新能源的出现为信号?
A:员工持股计划, 肯定有他的利好因素,但是如果很多人认为这是股市改革发展史上的大事,是重大利好, 那可能就夸大其词了。
国外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员工持股计划可能有效,但有效性一直得到质疑,比如是否有“因果”关系颠倒,是因为公司好,而员工持股多,还是因为员工持股多从而公司好。即使有的公司有效果,可能也不明显,没有统计学上的应用。
另外研究激励的文章往往也发现,持股与否,可能会影响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 risk-taking, 可能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决策的有效性, 甚至内幕交易。
所以我认为这仅仅是诸多有益措施中的一桩,而不是重大利好。
2. 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 中国允许人民币自由兑换,如果不能自由兑换,人民币不可能真正的走向国际。
3. 中国基建规划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基建规划是否会成为推高通胀的推手?如果是,就意味着工资进一步缩水。那么,如何冲抵这一负面效应
推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 投资,消费,和出口。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和人民币的情况下,靠出口不现实。消费,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不可能轻易改变。投资分为ZF投资和非ZF投资。所以我认真基建规划很有必要。基建规划可能会引起高通胀,但不一定意味着所有人的工资进一步缩水,因为基建行业和与基建相关的行业是在中国最能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业!安置了巨大的劳动力。 我觉得相比较ZF投资来说,ZF更应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环境,鼓励企业投资。

12,坛友边缘的风:
倪老师你好,我想请教几个问题:
1.国内近几年对公司治理这一块研究的比较火热,本人也看过很多郎咸平教授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对于其学术观点,虽然有信服,但是由于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对此看法不一,而且各说各的理,实在让人有点混乱。不知倪老师如何看待郎教授关于公司治理方面的评价。如果给出10分的标准,您认为能打几分呢?
2.记得教管理学的老师说过,30岁之前,不用学管理学,因为30之前我们不懂什么叫管理学。请问倪老师,公司治理对于30岁之前的人,是否应该花大力气去钻研?
3.作为一个金融学的门外汉,要想深入了解研究公司治理,是否还需要在金融学方面补充点知识才能把这们课学好?
以上问题,由于学术背景的限制,可能会显得有些业余。如果有什么贻笑大方之处,还请老师多多包涵!
谢谢。
A:1. 郎教授在公司治理方面还是做了非常大的贡献的,他早期发表的一些文章,至今还被全世界学术界大量引用。在国际上的金融理论界,郎教授的声誉可能远超很多国内的教授。如果在10年前,我会给他9.5分。
2. 我觉得如果公司治理更多的是一门学问,现在还在探索之中,所以不存在30岁的说法,如果你指的是研究的话。
3. 可能要学好公司金融,有的学校也开设公司治理这门课,可以多看看财经新闻对公司的追踪和一些现象的评判,很有启发的。

13,坛友epa_wzg:
倪老师:
     您好!本人并未在校经过系统的金融学学习,但对这一块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在自学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但感觉总是抓不住框架。
     倪老师能否给点建议,对初涉金融领域的人士来说,许怎样加强这面的能力。考回学校抑或上夜校等?十分期待您的回答!
A:如果你想对金融做深入的研究,可能需要系统的学习,如考回学校等。

14,坛友marx31:
老师,您好:
    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其中,在重要经济体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后是不是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如何解释?会有怎样的影响程度?
   谢谢老师。
A:以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全球化后,金融危机往往会独立存在,甚至会引起经济危机。这是因为资本的流动性引起的。 影响程度,要看受影响国家的开放程度和金融制度,以及实体经济情况。如欧洲危机下德国和希腊的天壤之别。

15,坛友矿大小昕:
倪老师好:我对公司金融非常感兴趣,但我不是学这个的,想问您怎么样快速掌握公司金融的精髓,需要做哪方面努力?谢谢!
A:首先可能需要你系统的学习,平时也建议可以多看看财经新闻对公司的追踪和一些现象的评判,学以致用,很有启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公司金融学 在线访谈 问答汇总 公司治理 公司金融 公司 金融学 在线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warking 发表于 2012-9-14 21:18: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了解一下

使用道具

藤椅
财经学友 发表于 2012-9-20 22:58: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收获比较多

使用道具

板凳
楠叶清风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9-22 16:05: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em43][em43]
若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使用道具

报纸
46004099 发表于 2013-8-19 15: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东西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