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wenjun720731
842 0

[公告] ZF的“烦恼”:为何政策向左 但市场向右?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5粉丝

大师

4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11061 个
通用积分
0.0976
学术水平
15 点
热心指数
13 点
信用等级
17 点
经验
2930 点
帖子
3994
精华
0
在线时间
74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9
最后登录
2022-10-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政府的“烦恼”:为何政策向左 但市场向右?  很多时候,政府政策的本意很好,但却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先看第一则新闻,是关于地方债的:
  中国政府将在2015年1月5日开始地方政府债务的甄别,以决定是否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纳入政府直接债务的口径,进而防止地方债务继续膨胀。
  结果,在大限到来之前,地方政府却先发制人。不仅公开的城投债市场十分火爆,不少商业银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纷纷突击为平台放款,因为市场预期这些债务会被优先纳入到政府直接债务的口径。
  未来将成为稀缺品种的城投债被投资人认为是“最后的晚餐”,不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其收益率都在大幅下行。
  中部省份城投公司的一位人士称:“最近市场供不应求,城投债收益率都在往下走,目前是一个很好的窗口。今天我们刚发了一笔短融,利率差不多4.4%,我还觉得不太理想呢。”
  这只是一个侧影,实际上,不少市场人士用“疯狂”二字来形容当下的城投债市场。
  据《经济参考报》,争抢最后一班车的不只是债券市场。由于存在政府的隐形背书,城投公司一直也是商业银行眼中的优质资源。不少城投公司人士表示,就在不久前,不少股份制银行对平台公司突击放了一批贷款,甚至也有银行从总行层面专门为平台贷款开设了所谓“绿色通道”,加速审批速度。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事与愿违”的政策。政府痛下决心剥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本意是想规范政府债务,降低债务规模,但不想政策出台后却遭到“疯狂反扑”。市场抓紧最后的时间窗口“豪赌”政府兜底。
  无独有偶,昨日的银行间市场也出现了类似的一幕:
  中国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系统今日延时20分钟,至16:50结束,因资金面紧张,在收盘前仍有一些机构仍未能补上资金缺口。中国证券网随后表示,交易系统实际上延迟了30分钟,至17:00才结束交易。
  对此,中国央行将责任抛向了证监会。央行今日公开回应称,新股密集发行造成了市场利率波动。
  而证监会随即安抚市场称,不会在年底前集中发行新股,明年1月发行的企业也将计算在此前规划的100家左右的范围内。
  当然,市场上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是因为前天国务院的“新融10条”引发。海通证券指出,国务院提到放宽存贷比弹性,把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负债都算作存款,导致银行突然需要补缴大量准备金,从而引发了昨天的资金面吃紧。
  不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都不妨碍这成为又一个政策“事与愿违”的案例。
  政府一再表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无论是城投债的“反扑”,还是“打新股”引发资金面吃紧,我们都不难看出这背后政府之手在操作。
  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依靠政府“下猛药”来解决问题,难免出现各种难以想象的副作用。而如何真正做到让“市场发挥作用”,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非银行金融机构 最后的晚餐 经济参考报 股份制银行 中国证券网 中国ZF 市场预期 融资平台 副作用 商业银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