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老农
1995 0

[其他] [原创]改革新思维——100万亿重组中国社会,重建中国经济(一)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76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4 点
帖子
4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5
最后登录
2005-1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问题与思考<新书稿>

<社会经济篇>

刘燮

内容提要

是理想还是梦寐!

一个经济方法,中国能增加100万亿以上的财富,每个中国国民都能公平地获得10万元左右的永恒财富好处。本书就是提出和论述这个经济方法。

100万亿……

全面解决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三农”问题;经济低效问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东西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就业难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假冒伪劣问题;性乱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干群关系问题;环境问题……

中国人均GDP会超过10000美元。中国社会会进入公平、富裕、文明、和谐的高福利化国家状态。

中国将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中国的经济在迅速发展,但质量不高。中国的社会在迅速发展,但喜忧参半。各类社会问题的发展甚之快于经济的发展,“官刺”“民刺”时刻都在刺痛着国民的心,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再惊奇,不再奇怪。在国民的道德真空尚未得到填补和精神寄托缺位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利益冲动的推动下,到处都在不断地制造更多更具份量的社会经济问题。中国的全部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大”问题和一个误区。不同的问题,或者已经发展到了尽头,或者正在快速加深,各类问题都是制度病和意识病。在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框架内,中国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小农经济制度,官僚经济制度就象老化、病化的苹果树,果少病痛多,其身体机理就是致病的,其发展趋势也是既定的,采取怎样的医疗手段也不能改变其病虫不断增多和生理迅速老化的既定发展趋势。砍树换苗才是根除问题最简便最彻底的方法。

砍树换苗反映在制度方式上就是制度革新,反映到经济方法上就是经济重建,反映到社会组合上就是社会重组。制度革新:即土地制度革新和公有制经济制改革。我国有100余亿亩的可经营性土地,将其全面价值化,以永久性经营权的形式全部卖掉。亩平1万元,就能获取100万亿元的土地收入。用100万亿元的土地收入对我国社会进行重组,对我国经济进行重建。

社会重组:即以土地收入建立起“六个”全民性的基金。以40%的土地收入建立国民教育基金,教育基金就在40万亿元以上,加上财政投入和教育税收,中国教育就能全面社会化,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都由教育基金承担。以土地收入的30%建立国民养老基金,将老年人的生活全面社会化。以土地收入的10%建立国民医疗保险基金,全民的医疗保健就能完全公费化。以土地收的5%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国民的社会地位就会达到比较平衡的状态。另外,再用5%的土地收入建立起妇幼补贴基金和残疾人补贴基金,使人口生产社会化和提高残疾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这样,就将我国公民分成两个大块和三个群体。两个大块:一块为劳动者,一块为非劳动者。三个群体:既未成年群体(在校学生),老年人群体和劳动力群体。非劳动者群体的经济生活全面社会化,使其从小家庭分离出来,转化为社会大家庭,实行按人口分配原则。劳动力群体通过劳动获取收入,对劳动力人口实行按资源禀赋分配的原则。

经济重建:1、以土地收入的10%约10万余亿元投入农村建设,一次性将中国农村建设成世界最高水平的农村,全面现代化、信息化。2、将约百万亿元基金款逐步资本化,投入城市建设,中国城市经济就会够大够强,就能与高水平的现代大农业相适应,就能在人平GDP一万美元以上的生产力水平上,高质量地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

公有经济制度改革。前提条件:各类基金都以民间性形式存在。以资本化的土地收入全面买断带着“官帽”的经营性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全面社会化,从而在制度上建立起高效的国民经济微观基础。

通过土地制度价值化改革,进而社会重组,经济重建,城市经济制度改革等,前面列出的“理想”就会变成现实。

问题:

1. 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钱购买土地吗?土地卖得出去吗?

2. 联想现实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的钱,会不会造成经济灾难,社会灾难、政治灾难?

3. 其思维方式合理吗,整个方案合理吗,是不是幼维奇想?对于这些问题,请先不要下结论。看完书稿后再下结论不迟。

…………寄 语…………

作者会将书稿逐步上网,或全章、或摘要、或简介性地逐步上网。

目的:

1. 希望得到网民朋友的意见和专家们的指导。网民朋友的意见和专家们的指导将会成为作者修改书稿的参考。作者除了心存感激,还会将采用了的观点和意见在书后加以说明和列示。

2. 对网民朋友的质疑,作者将会作答。

3. 希望为书稿寻求合适而热心的出版发行商和经销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8 10:08:4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 中国社会 新思维 中国城市经济 社会经济制度 中国经济 改革 社会 重建 新思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