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了一辈子课,却只能评到副教授。以往,职称评定“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自去年5月份,山东省进行高校职称评定改革,政府部门将评定权力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由学校说了算。距下放评定一年时间,各高校陆续制订出台职称评定办法,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高校的职称评定向教学倾斜。这意味着,课讲得好也能评上正教授。
1、专心教学副教授当20年未晋升
“毫无疑问,职称成了高校教师的指挥棒。”再过10个月,在省城一所高校任教的陈力(化名)就将从岗位上退休,他的职称是副教授。
早在1996年,陈力就已经获评副教授职称。20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评职称的条件,陈力仍然印象深刻。“当时,对于教学和科研都有硬性规定。比如,教学要求承担两门课程以上,并且其中至少一门本科教学,课时量、教学质量评估也要达到要求。科研成果指标主要是论文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从讲师到副教授,陈力用了5年,而从副教授到教授,陈力却笑着说已经“不追求了”。当上副教授后,陈力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职称下放以前,对评正教授的科研要求相当高,说实话,很多并不太切合实际,而且评定标准严重忽视了教学的重要性。而我这些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改革和教材制定上。”
在陈力看来,自己所在的学校是所综合性大学,本科教学仍是重点工作。“自去年评职称权力下放后,学校对评职称的标准有所改变,向教学有所倾斜,但是幅度不是很大,仍然是主要以科研项目、经费和论文为主。”在陈力看来,职称风向标下的科研并非为了创新,而是功利性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陈力所在的高校有了自主指标,也就是说部分教师可以享受学校自主确定的教授资格。“有的博士干了七、八年还是讲师,讲课水平也挺高,但就是评不上副教授。这样,学校可以给予这部分人副教授待遇,也缓解了职称评定难和标准问题。”
与陈力不同,王辰(化名)任教于山东财经大学,他凭着教学成绩拿到了副教授的职称。“教学是良心活,很多老师为了评职称,拼了命的去搞科研,争取科研项目。职称偏向教学,肯定可以改善教学质量,对年轻老师来说,有了待遇做保障,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
据了解,在职称评定改革方面,山东财经大学制定政策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向40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适当倾斜,单独推荐、单独评聘,有多名40岁以下年轻教师被聘为教授,最年轻的34岁。
2、山大试点教学型教授评定组现场听课
今年5月份,山东大学教学型教授评定资格公示,结果显示,有5名教师通过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定。其中,1人获评教学型教授,4人获评副教授。
“往年,除了破格晋升外,山大教师共有两种途径晋升职称。一种是科研型教授、副教授评定和教学科研型教授、副教授的评定。”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教授冯维明介绍,今年,山大首次试点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评定,并且已经有5名教师获评。
据了解,教学型申报教师依旧需要在综合要求、人才培养、学术成果、承担项目等方面有一定成绩。但侧重点有了转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一栏,要求申报者须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任现职以来,年均承担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不低于256个标准课时(每周8个标准课时),或每学期开设2-3门课;教学质量综合考核为良好及以上(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认定)。同时,申报教授职务者须长期承担一项课程建设任务。此外,在学术成果上,更加强调“教研论文”,而非“科研论文”。
作为教学型教师高级职务条件制定专家组成员,冯维明对评职称“规矩”颇有感触。“以往教学型科研也主要以科研为主,满足课时只是基础要求。很多人虽然参评教学型科研教授,但往往是拿着科研来弥补教学,评审时也大多混合,没有真正意义上体现教学。”
如今,从申请到获评,教学型教授评定完全由教学来考核。“在评定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审核标准,每位专家组成员都要去现场听课,学校工会也参与其中,对老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冯维明强调,科研和论文不再是硬性条件,就看教学文章和课题这些完全契合教学的指标。此外,教学是“辛苦活”,不设置破格提拔。
在不少高校,往往有些动辄上百万的课题项目,而教学型项目多的也只有万元。对此,冯维明透露,今年山大加大了对教学型项目的投入,虽然具体数额尚未可知,但这也是对教学的肯定和认可。
“我认识一个博士,当了20年的讲师,讲课非常好,学生也很欢迎,但一直没有机会评上副教授。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全部投入教学,势必没有足够的时间搞科研。以前的职称评定导向也让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没法相比,投入与回报相差很大,评来评去还是看科研,真正讲课好的老师却评不上职称。”
今年山大试点评教学型教授后,冯维明也接到不少老师的咨询电话。“目前,山大教学型教师高级职务申报条件仍在不断完善,有一点可以肯定,讨论稿再修改也离不开教学这条主线。”
3、试点高校各出“奇招”向教学一线人才倾斜
去年,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改革之后,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制定岗位任职条件,本、专科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纳入改革范围。
职称评定下放一年有余,高校各出奇招,下放红利也开始出现。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的高校,山东农业大学建立起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试点以来新增两院院士3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0多人;建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学科平台,学校年科研到位经费超过2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过1亿元,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
从去年第三轮巡视反馈整改中,记者发现,山师针对反馈中提出的“关于考核导向不科学、重科研轻教学问题”,进一步规范、细化教学指标体系,提高了教师教学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完善分类考核机制,增加了指导学生优秀学位论文、指导学生专业大赛获奖等考核内容,更全面体现各种类型教师的教学业绩。
据了解,山东建筑大学则就存在的职称评聘向行政部门倾斜明显,学校行政化现象比较严重问题做出整改。“学校完善相关制度,在职称评聘、科研项目评审、进修培训等工作中,全面向教学科研一线人才倾斜。同时,调整专业技术岗位评聘评委专家构成,增加一线教师评委比例。”山建大有关负责人回应。
4、评定下放后利于教师人才流动
根据《实施意见》,此次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因事设岗、科学制定岗位任职条件、严格竞聘程序、实行业内评价、加强聘用管理等五个方面。改革的亮点在于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制定岗位任职条件。
“评定标准由高校说了算,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设置岗位条件,评定标准不同,会不会存在高校间互不承认各自评定的职称的情况?”有高校老师担心未来流动受阻。
对此,冯维明认为,评定下放后,反而更有利于高校间的人才流动。“越是人才聚集的重点高校,职称竞争也越激烈。然而每年评定的名额是有限的,因此,激烈的竞争会让一些人才向稍弱的大学流动。比如,教师由重点院校向普通高校流动,标准降低了,评教授和副教授的机会则会提升。此外,教授职称的待遇在高校间的差别并不大。”
当然,高校拥有职称评审权并不意味着“想评多少就评多少”,要根据政府部门批复的设岗比例与数量。高校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根据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等因事设岗,并在核定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和数量内,开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对于权力下放,冯维明也有一些忧虑。“高校制订评审标准和计划是集体行为,而具体执行往往集中在几名专家身上,这就成了个人行为。评审专家是否能做到严谨、公平、公正,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