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_本科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

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_本科毕业论文

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_本科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_本科毕业论文论文关键词:农民消费,着力点,改革开放论文摘要: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论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_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民消费,着力点,改革开放
论文摘要: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农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收入水平低、要素供给条件滞后、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保障水平低下是主要原因。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低速增长、恢复增长、平稳增长四个阶段,有了巨大的提高。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在当前,为有效应对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提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方针和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特别是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应被视作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收入、消费水平也有了巨大的提高。1978-2008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15. 6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分别增长6.93倍、4.58倍。但是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消费的发展阶段

过去30多年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速波动频繁,可以简单划分成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5年)--快速增长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快速提高。农民消费增长速度由4.3%稳步上升到13.3 %,这一时期所有年份,农民消费增长率全部高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1985年,农民消费水平、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1978年的2.6倍、2.3倍,增长之快为历史上少有。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95.7%,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长41. 3%。这一时期,城乡收入、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在缩小,由1978年的2.57:1和2.9:1缩小为1. 86:1和2.2:1。
第二个阶段(1986-1994年)--低速增长期
这一时期,农民消费增长发生逆转,不仅全部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增速,而且9个年份中只有一个年份增幅超过6%,还出现了历史最低负增长水平,1989、1990年分别负增长1. 7%,0.8%。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迅速扩大,到1995年时达到历史最大差距水平3.8:1。
第三个阶段(1995-2003年)--恢复增长期
农村改革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民消费开始恢复性增长。1994年起,农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突破1000元关口,2003年时达到2103元,增长1倍多。
第四个阶段(2004-2008年)--平稳增长期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陆续出台,农民收入、生活消费支出较快增长。过去5年,人均纯收入、消费水平增速平均值为7. 6%、7%。应该说这一时期是农村消费发展较稳定、速度较快的一个黄金期。
纵观过去30多年,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可以总结成三个直线下降和两个明显差距。
一是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逐年直线下降。197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53.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 6%,而2008年,县及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753亿元,是1978年的33倍,但所占比重却迅速降低到32%。
二是农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直线下降。改革开放之初,农民消费/GDP在30%以上,2008年已迅速降低为8. 9%。相反,1978-2008年,城镇居民消费/GDP有了较大的提高,由最初的18.5 %上升至26.5 %;政府消费/GDP指标值30年间虽有所波动,但2008年与改革开放之初持平。可以得出结论:农民消费的增长率远远低于GDP增长率。
二、农民消费发展明显滞后的原因

目前,乡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55%左右,但农民只消费了全国1/3的商品,农民人均日消费仅约为10元。
收入水平低是根本原因。农民收入仅占全国总收入的20 %左右,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到一半以上,其中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又占六成。农业收入受自然灾害频发、农资价格上涨等影响而不稳定,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又无保障,导致农民缺少稳定的相对收入预期,年际之间的稳定性很差。同时,1978-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 57:1逐步扩大到3.31:1,考虑到农民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生产性投入,城镇居民除收入外还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城乡居民收入的真实差距应远超出上述水平。
要素供给条件滞后是重要原因。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品生产大国,但是农民消费的比例较低。彩色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等千元商品生产能力过剩,但不能顺利进入农村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电压不稳、自来水不通、信号不好,直接影响到工业品在农村的消费使用。金融支持供给条件差,小额信贷额度偏小,农民建房、购买农机具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贷款支持,只能靠攒借,导致当期消费只能推迟。
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也是重要原因。在农村消费市场上,功能简单、使用方便、经久耐用的特色商品很少,特别是严重缺乏一些特色农业的种植、收割、加工机具。以家电下乡为例,农村消费欲望较强的太阳能热水器等未列入其中,而彩电等需求又趋于饱和。同时,营销网络的主体是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费用高,抑制了消费需求。
保障水平低是深层次原因。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尽管在不断扩大,但是疑难重病还没有纳入其中,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看病贵的难题,因病致贫返贫、债台高筑的现象普遍存在。尽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已免除,但高中、大学阶段学、食、宿费用支出较大,甚至超出家庭收入水平的几倍。保障水平低,导致农民存钱养老的意识很强烈。

三、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及建议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