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基本问题探讨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基本问题探讨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基本问题探讨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基本问题探讨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根据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领域、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若干基本问题探讨_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根据结构理论,现代社会的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型,它们分别是领域、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试图对非营利组织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些探讨。

一、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个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于组织本身的目标。众所周知,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营利。企业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获利。企业只有生存才可能获利,只有发展才能求得生存,只有获利才有生存的价值。与此相适应,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就与获利紧密相连,尽管具体表述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不同观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样决定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目标,那么,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什么呢?

日本学者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

美者萨拉蒙(Salamon)认为,非营利组织有6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组织性”,即非营利组织有一定的制度和结构;二是“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制度上与政府相分离;三是“非营利性”,即非营利组织不向他们的经营者或“所有者”提供利润;四是“自治性”,即非营利组织基本上是独立处理各自的事务;五是“自愿性”,即非营利组织的成员不是要求而组成的,这些组织接受一定程度的时间和资金的自愿捐献;六是“公益性”,即非营利组织服从于某些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可见,非营利组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他们提供服务是服从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公益服务,也就是在完成某一社会使命。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而存在,而不是为了自身的生存而存在。一个非营利组织,如果已经完成或无法完成其具体的社会使命,该组织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

在当今经济社会,非营利组织为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需要有科学的财务管理。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完成某一具体的社会使命相适应,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描述为: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

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特征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特征,了解组织的特征是做好组织管理的基础。为了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应当了解组织的财务特征。那么,非营利组织具有哪些财务特征呢?

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划分为五大类:机构、非金融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家庭。非营利组织与其他4类社会组织的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于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劳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如果一个组织的一半以上收入来自以市场价格销售的收入,就是营利部门,而一个组织的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的资助则是政府部门。

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四号《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将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特征归纳为:(1)大部分资源来源于资财的供给者,他们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2)业务运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取利润或利润同等物而提供产品或劳务;(3)没有明确界定的所有者权益及其出售、转让或赎回,以及凭借所有权在组织清算解散时分享一定份额的剩余资财。

我国的会计界将非营利组织称为“非营利事业”,他们认为,非营利事业具有三个重要特点:(1)该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2)事业的一切资财和权益均为事业所有,对于任何特定的个人,不能以任何方式给予特殊利益;(3)不进行损益计算和利润的分配。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出非营利组织的如下财务特征。

(一)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

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通过销售产品和服务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收入。如果产品不适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那么企业会出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严重的将导致企业破产。而非营利组织则不完全依靠从顾客那里获取的服务收入来维持生存和发展。有些非营利组织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服务收入,如民办学校的主要收入是学生交纳的学费,医院通过向病人收取医疗费和费来维持经营。这些非营利组织通常被称为“顾客支持型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则不是服务收费,它们被称为“公众支持型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顾客所接受的服务与其向组织提供资源的多少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如慈善组织。

(二)不存在利润指标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为衡量企业绩效提供标准,为企业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使企业的分权管理成为可能,也便于进行不同组织之间比较。然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管理的系统性受到损害: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三)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

对企业而言,内部管理通常可划分为许多责任中心,对每一责任中心都明确其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在对其职责履行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给予其相应的利益。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润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对于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四)所有权形式特殊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股东创办了企业,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拥有企业资财的权益。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资财的权益属于组织本身所有。但是,非营利组织不能对其资财权益进行转让、出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按照资财提供者的要求来运作、管理和处置资财。资财的提供者不期望收回或据以取得经济上的利益,因而非营利组织通常不进行损益的计算,也不进行净收入的分配。

三、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明确财务管理的内容,是做好财务管理的重要前提。作为营利组织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决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筹资与投资的管理。然而,非营利组织的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的财务目标,以及区别于营利组织的上述财务特征,决定了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收入与支出的管理。

非营利组织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这是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获取资金的主要来源。与企业不同,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劳务;而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来源广泛。收入管理应当按收入来源区分为非自创收入与自创收入进行管理。非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接受的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这是非营利组织收入的重要来源。非自创收入的管理需要做好与政府合作、寻找企业合作伙伴、面向社会公众募捐。自创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产品或劳务而向消费者直接收取的收入以及通过投资而从受资方取得的收益。扩大自创收入并加强其管理,应当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方向。自创收入主要包括业务收入、经营收入和投资收益。业务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这是自创收入的基本形式。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组织是为实现其社会使命而运作,因此,对于为实现其社会使命所提供的服务,其收费应当是低水平甚至是的,而不能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来收费。经营收入是指非营利组织在其实现社会使命的业务活动之外开展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非营利组织从事合法的经营来支持其非营利性的活动,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一是利润或收入不可分配给其创立人、会员、干部、董事或员工,二是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从事经济活动,而是实现其非营利宗旨。投资收入是非营利组织所获取的资金,在运用于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具体项目之前,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行投资,获取投资收益,以实现资金的保值与增值。非营利组织进行投资时,必须认真研究投资项目的收益及其风险,优化投资组合,在不提高风险的条件下使收益最高,或者在一定的收益条件下使风险降至最低。

非营利组织支出是指非营利组织为组织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开展业务活动以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各种资金耗费。这里的支出与企业的投资不同,投资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投资的管理必须从经济效益出发,而非营利组织支出所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支出管理,应当按支出的用途分为项目及活动支出与支出分别进行管理。项目及活动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社会使命而发生的支出。项目及活动支出的管理应当从社会效益出发,通过规划与监督,保证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行政支出是非营利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发生的支出。行政支出的管理应当厉行节约尽可能控制行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当然,也并非行政支出所占的比重越低越好。这是因为,任何一个组织开展活动都会有一定的行政开支,并且非营利组织也应当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包括对员工的培训。只有非营利组织的能力得到提高,资金才能被更为有效地使用。

针对非营利组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负债和权益筹资的途径来获取资金,因此负债与权益筹资管理应当成为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人们通常认为负债经营和权益筹资只能运用于企业经营而不能运用于非营利组织。我们认为,除了慈善组织以外的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的社会使命,需要扩大服务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服务条件时,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负债和权益筹资来筹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过,运用权益筹资进行资金筹集时应当研究处理好资本的寻利性与非营利组织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3]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