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企联合培育创新人才思考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

对校企联合培育创新人才思考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对校企联合培育创新人才思考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对校企联合培育创新人才思考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实践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高校普遍缺乏这种锻炼所需的条件,传统的办学模式己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经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对校企联合培育创新人才思考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实践竞争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高校普遍缺乏这种锻炼所需的条件,传统的办学模式己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不断变革的社会。一方面,由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实用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发展口标与规划,提出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这样就造成了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人才培养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脱节的现象;加之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变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教材更新缓慢,教授方式上重视理论教学,而忽略实践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摆脱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困境,缩小企业需求的人才和学校培养的学生之间的差距,是许多高校都在探讨的问题。山西大学工程学院,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利用技术优势互补,开辟新的实践教学改革道路,以真正促进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激发广大学生学习工程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不断探索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逐渐形成了面向企业办学,贴近生产育人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高校和企业获得双赢,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建立校企联合会是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协作、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条新途径。

1校企联合的含义

校企联合办学是相对于单一校园环境办学模式而言的,它源于国外的合作教育,是指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工作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把学生在校课堂学习与有计划、有指导、有收入的企业工作经历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形成学校和企业双向参与和互动的教育形式。校企联合有利于高校和企业加强交流和联系,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在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同时,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建设平台。校企联合办学的本质特征是:将教育置于现代经济生活中,依靠企业办学。把企业作为学校物质基础的后盾,作为办学信息与先进技术的主要来源,作为学生生产实习的场所,作为培养专业师资的基地,作为学生就业安置的摇篮。校企联合办学的基本内涵有五点: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把企业的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学校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三是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为在职职工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四是企业强化办学意识,为学校的教学与实习就业提供方便。

2成立校企联合会,构建学校与企业沟通的桥梁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校企联合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是技术发达国家,技术发达与高等教育方法得当是密不可分。校企联合办学可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高校和企业获得双赢,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既符合学校和企业的实际,也是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协作、服务地方经济的一条新途径。在原董事会的基础上,经与山西省电力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中电投华北分公司和众多电力企业沟通磋商,成立了由山西大学工程学院、山西省电力公司、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中电投华北分公司为主席单位,共有72家电力企业会员单位的校企联合会。多年来,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学校与山西省电力企业等会员单位合作完成了众多的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生产培训等项目,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也促进了学校科技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横向联系,使学校与企业在信息、技术、设备和人才诸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与交流,不仅有利于解决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质量,而且对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真正形成以电力行业为方向的工程应用型学院等有着重要意义。

3深化校企联合会合作,校企共同负责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

3.1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建立人才市场信息与质量标准成立专业教师、就业与招生人员、企业领导及技术骨干参加的专业教学建设委员会,实时对人才需求预测做出科学的分析,及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建议,指导学校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内化于教学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校企联合会企业的厂长(总经理)、总工、专家,定期为学生和学校提供企业的人才需求动态,从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实习实训、人才素质和未来需求等方面提供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与校企联合会的会员企业建立定期的走访制度,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和质量标准,并反馈给学校的教学部门,为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决策信息。电力建设在2002年进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快速发展阶段,对发、供电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学校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敏锐地感觉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动力系在火电厂集控运行、电厂热能动力、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中进行了教学改革,2003年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将供热转为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2005年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这一例子充分说明了依托校企联合会合作平台的人才信息反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机动灵活。2005年学校还根据人才信息的反馈改造了两个两年制的紧缺专业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适应市场需要,满足人才短线需求。以学校为主导决策、企业为信息反馈、市场为决策导向的人才市场信息与质量标准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决策保障。

3.2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强教师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学校才能及时了解企业目前使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等信息,才能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工程技术对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才能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校企联合会平台,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利用校企联合会平台,建立了学校专业课教师下厂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地接受青年教师到现场实践锻炼被写入了校企联合会章程,以保证教师实践进修滚动式进行。教师通过实践进修将最新生产技术反馈到教学中。例如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增加了反映当前电力生产技术前沿中关于烟气脱硫和直接空冷等方面的选修课。学校倡导教师在满足教学的同时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和成果推广,扩大和加深与企业的联系。教师不断将科研和技术成果反馈到课堂,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将生产一线的科技动态传递给学生。目前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比例的79.92%。学校聘请了28位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者为学校的特聘教授,同时还建立了一支由企业主要技术骨干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定期为学生举办生产技术及科研讲座,并承担大量的现场实训类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学校逐渐形成和壮大了一支由校内双师、校外兼职、特聘教授组成的多元化结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