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教育特色创建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

工商管理教育特色创建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教育特色创建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工商管理教育特色创建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一、引言特色是大学的立足之根,也是大学的竞争之本,如何培育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战略抉择(李枭鹰,2010)[1]。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在于培养人才,而现代管理教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工商管理教育特色创建_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一、引言

特色是大学的立足之根,也是大学的竞争之本,如何培育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战略抉择(李枭鹰,2010)[1]。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之一在于培养人才,而现代管理教育主要体现在两大技能或能力的培养上,一是管理硬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投融资、供应链管理以及会计等,这些基本技能的适用性非常广泛,因而也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二是管理软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领导力、与其他人协作以及通过其他人执行任务的能力。具有这些技能的管理者,应当具有较强的批判性以及分析性思维的能力,能够担任组织的领导职责,真正推动组织的快速进步,并且是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适应变革的领导人 (GarthSaloner,2010)[2]。因此,管理不同于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学科的主要特征,其更加强调管理者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和管理团队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组织外部人员相互交往的需要,因而管理是一种具有较强策略性的行为。财经类院校一般具有较好的经济管理学科基础,相应的工程技术学科、理科和人文科学学科的基础比较薄弱(夏寒,2009;杨学义,2003)[3][11],这给管理者的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诚信品质、人文素养的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此外,随着产业结构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经济结构转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趋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也朝着国际化、知识化、信息化和风险化的方向发展(黄国菊,2006)[4],这也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建设如何适应这种管理职能和管理对象的演变,结合地区社会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核心,从而形成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二、财经类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大学本科教育中开设最为广泛专业,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方向、课程模块的设置、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极易形成相应的特色(王鲁捷,2003;胡永铨,2006;张进,2006)[5]-[18][13]。教育部2004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着。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因此,一个具有特色的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专业经过长期发展所积淀出来的稳定的特色优势;二是专业特色要对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三是专业特色最终要能够得到社会认可,符合社会需求。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目前财经类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现状与特点,财经类高校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学科专业过于单一,并且不能很好的和管理实践相结合,因而不能够对专业建设形成有力的支撑(陈婕,2009)[9],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的成果不能够及时转化为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专业教学内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作用不大,另外专业建设和地方社会经济以及行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反映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1.学科综合化水平比较低

经过1998年教育部的专业学科目录的调整,财经类专业得到较大的压缩,学科专业比较单一,延续单一学科人才培养的思维定势,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和经济学, 尤其是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这两个一级学科及相关专业上,缺乏其他文、理、工等学科专业的有力支撑(韩玉志,2004)[10-11]。财经类院校往往具有比较完备的经济管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并且在市场化以及综合管理职能和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具有比较强的市场意识。而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强调综合型、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在培养相关管理人才方面,财经类院校往往不具备相关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由于缺乏这些学科、专业的支撑,使得工商管理专业很难形成比较稳定的专业特色和优势,这会对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杨学义,2003)[12-13]。

2.专业趋同化,缺乏专业特色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更多地受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的影响。目前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专业设置基本雷同,基本每一所财经类大学均设置工商管理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基本以教育部的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专业培养方案基本相同,专业特色不够明确。此外,培养方案不能够根据管理实践的变革和培养对象特质的变化及时调整更新,学校在培养方案和目标的制定中处于主导地位,缺乏对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考核反馈;课程和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深化,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应用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落后,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现代管理及其问题的了解,教师注重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符合专业课程的目标设计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或者缺乏或者与管理实际相脱节,起不到培养学生相关管理能力的作用[14]。

3.缺乏行业背景且和地方经济结合不够紧密

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的基层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以便指导和监督下属的工作[15],而财经类院校一般缺乏工科院校的行业背景和技术优势,因而在培养基层管理人才方面,并不具有核心竞争力。此外,工商管理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部分财经类高校原归属于不同的部委,以满足金融、财政、商业经济等行业的人才需要为主,因而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人才的特征缺乏了解,因而这些院校下放地方之后,在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就失去了方向。此外,地方性的财经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主要是面对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具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上海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管理人才的特征。因此,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相关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陈婕,2009)[9]。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