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要:存在较严重的不公平,从动态来看主要是由于财政体制教育投入所致。教育公平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终手段,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中等收入人群作后盾,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_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提要:存在较严重的不公平,从动态来看主要是由于财政体制教育投入所致。教育公平是解决贫富差距的最终手段,和谐社会需要强大的中等收入人群作后盾,人们只有受过教育才能获得较高收入,因此,教育公平是公共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最终目标。针对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认为应以教育公平为本来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体制。

关键词:教育投入;教育公平;和谐社会;教育社会回报率;无差别教育
一、目前我国财政体制教育投入的现状
邓小平同志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促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蓬勃的。但是,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甚至导致了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教育不公有社会分配不公的因素,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财政教育投入体制的改革滞后于体制改革,具体可以从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分析
财政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导致了教育产业化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教育是社会公共品,投资属于公共品的教育无利润可言,即使说有利可图,也是体现在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幸福和长远效益上,不可能有短期的“产业化”利润。但是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时间存在严重的缺口,在1993年发布《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时,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到上世纪末占GDP的比例应达到4%,而现在只有3.28%,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8年统计表明:我国是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后社会的发展,教育供需的矛盾进一步凸现,让一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学校和部门看到了潜在的巨大“利润”,大喊教育产业化改革。一时间全社会从城市到、从非义务教育到义务教育,出现了“卖考分”、“择校费”、“招生腐败”、“教育腐败”等社会不堪承受之痛恨现象。资本的寻利性导致教育资源的配置以追求利润为动机,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二)我国财政教育投入结构分析
财政教育投入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集中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的结构失衡。首先,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我国基础教育一直保留着计划经济年代下的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属地管理原则,即户口在哪就在哪接受义务教育,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是以此为依据来统计的。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造成了城乡之间教育的严重不均衡。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以前,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的办学经费各占政府教育支出的20%和80%,2005年以后,教育主管部门为兑现“向郊区倾斜”的承诺,把两者的办学经费均衡至各50%.张玉林在他的《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蓝皮书》中写到“1999年,全国2036个县和县级市中有1021个县的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不足10元,与北京的757.6元和上海市的747.4元形成鲜明对照,几乎到了‘什么都不能干’的地步”。基础教育城乡之间的不均衡终将导致高等教育城乡之间的机会不公平,1998年进行的一项对全国37所不同层次高校的调查显示,城乡之间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整体差距为5.8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则达到8.8倍,即便在地方高校中也有3.4倍,超过了城乡居民经济收入2.8倍的名义差距。其次,是地区之间的不均衡。我国教育投入的主要责任由地方政府承担,而全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财政收入存在重大差距,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入差距日益增大,1992年中西部地区之和为东部的2/3,到了1995年东部地区教育支出是西部的5.4倍,当年东中西部教育经费之比为1∶0.41∶0.26.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教育投入有较强的财政支持和其他资金来源,而中西部,尤其是贫困的西部,教育投入主要依靠财政,而偏偏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早已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教育投入的地区分级负担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使得教育投入地区之间的不均衡随时间的递进在进一步加剧。最后,是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均衡。重点学校的存在可以说是目前教育乱收费、教育腐败的祸根之一,它使社会出现了一个怪圈:学校通过乱收费“吃学生”,社会各部门通过乱收费“吃学校”。此外,重点学校的存在还是引起公民入学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城市重点中学42%的入学机会被包括高中级管理层和技术人员在内的社会上层人士的子女获得;仅有27%的入学机会由包括农民、工人、无业在内的草根阶层子女获得。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不均衡从三级教育经费的投入比看出:2002年我国高、中、小三级在校学生年生均经费支出比例为11.84∶1.46∶1,说明我国财政教育经费主要投向了高等教育。另根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夏天对174个地市和县教育局长的问卷调查,超过50%的农村中小学“基本运行经费难以保证”,超过40%的小学仍然使用危房,缺少课桌凳的小学接近40%,超过30%的农村小学“粉笔论支有限发放”,接近40%的农村小学“交不起电费、有电不敢开电灯”。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教育帐“倒挂”的失衡现象。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