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历史毕业论文

>>

如何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如何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历史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如何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初中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如何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困境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使从事其教学的教师也产生困惑、失落,更使得初中历史课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困境、改革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被束之高阁,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几10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在1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又或是历史课的教学课时大量缩减。平时1遇课程紧张,历史课可以随意被停课,占用,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而更让历史教师更无奈的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课是可有可无;学生家长1听是历史老师反映学生情况,态度也不够热情。在教师的业绩考勤中也让历史教师感到无限失落。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3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1、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评价1个学生好坏,主要看分数的高低。这使得中考、高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主科和副科之分,由此又令学生心目中认为历史、地理、生物等科是可有可无的。这样作为社会学科的历史科就被搁置冷落于1旁,导致很多历史教师因为肩无多大重任,从而缺少了奋斗的动力,至于业绩荣誉也无从谈起,这些令从事历史教学的教师感到极为的困惑与失落。

第2、历史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从传统上来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历史教学,除了应付考试,没有任何用处,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是人类的精神故乡,是人类生命力的水源头。加上课堂上讲究师道尊严和上下尊卑,学生的个性被压抑,泯灭,潜能得不到开发,历史的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

第3、历史教学手段简单枯燥。旧的历史教学基本停留在1支粉笔,1本书,1块黑板,1张嘴巴上,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由此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课本的内容与数、理、化、外等各科比较,毕竟不是那么深奥难懂,对学科重要性的收益也无法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这不仅造成了众人对历史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而且对它的教学困难性也同样缺乏足够的认识。

以上3点,我认为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市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如何冲出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以自身教学实践的初步体会,浅谈以下几个方法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以求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1、确立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是前提

历史是1部社会教科书,它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教化和人文精神滋养功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知识宝库,也是人们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1面镜子,因而历史课自然也就成为1门极富生命活力的学科。可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其尴尬之处在前面的困境探讨中已述及,这里就不再作重复。

历史教育究竟能贡献什么?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乐事。但历史教育在今日中国教育体系中功用有限,从事历史基础教育者的欢乐亦有限。智者受3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龚自珍语),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历史的使命感,历史教师的事业之魂。梁启超曾感叹: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往事,惟此为大。历史使人明智倘若我们有这样的认识,职业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认识到我们从事的教育不是讲述陈腐的万年之谷,而是先祖千百万年遗留的人类文化精髓和来自灵魂深处的传统。后来之人,不忘前师之事,要以古鉴今。从而我们就会感到自豪,产生1种敬业精神,不断鞭策和激励自己为完成本职工作而兢兢业业,不因从教历史而愧色。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在师生中开展互动的探究性学习是关键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做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那要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我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

探究性学习作为1种学习方式,需以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既可以按照教材的编排选择内容,如:《人类的起源》、《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等;也可以通过对教材的整合,以小型专题为内容,如:《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由来》、《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演变》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基础及注重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其次,教师要勇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而言,1般对接受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已驾轻就熟,习以为常。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其无疑是1个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和能力,他们必须具备:新的教育理念,知识更新的能力和善于指导和激励学生探究的能力。

第3,利用好校外的教育资源。

到目前为止,历史探究性学习在获取资料信息方面还局限于校内图书馆和因特网,尽管图书资料和因特网信息量很大,但毕竟是纸上的、文字的东西为多,实物史料接触较少。因此,做好探究性的学习可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好学生走出校门,到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迹遗址、名人故居等处去阅读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以进1步拓宽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最后,完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主要分成3个方面:①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注意探究过程资料的积累,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写好课题方案或活动计划,记录好每1次活动的内容,并注意及时整理和保存。②对历史学业的评价。此种评价要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探究性学习内容评价的比重应加大,尽可能减少单纯的记忆性试题,应该增加思维能力题,或者尝试采用开放性的试题,使学业评价为提高学生的能力服务。③对教师的评价,此种评价要关注其主导的过程及作用,即关注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适度性、组织探究活动的条理性、指导学生的有效性等,以促使教师施展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教学成为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3、学史致用,重铸人格是目的

让孩子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发古之幽情,而是通过所学的历史,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行为习惯。历史的记忆是认识、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自己与全人类之间的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是这1链条上的1环,人类历史上的善与恶时刻都影响着我们,而我们的现状也将在未来影响我们的后代。无史之人如同无根之树,漠视自己的根和自己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位置,就不会有充分的自我意识和共同的社会意识。

当今社会人文素质每况愈下,塑造人格国格的任务刻不容缓。而历史作为社会的教科书,不仅以其所传授的历史知识担负着文化教育的任务,而且在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1部中国历史,就是1本闪耀着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历史见证,就是1部内容丰富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的实录。展开世界历史,更是1本博大精深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历史上众多的光辉典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马克思花了410年写下了《资本论》;毛泽东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等等无不激励着孩子确立与调整自己的人格观,完善与守成自己的人格观。当然,人格的重铸要经过长时间的学、思、行这样1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才能使思想和言行融合,内里与外表完善统1,从而达到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最高境界。

要冲破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和困境,还有诸方面需要研究探讨,以上只是笔者的1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做法。不过最重要的条件,笔者认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化。作为1名中学历史教师,应重视确立自己的正确教学思想,转变、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抱着学史致用,重铸人格这样1个功在千秋的理想,我们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又1村的喜悦!

[参考书目及文献材料]:

1、骆志煌:《改革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福建教育》1997年1期

2、吴颖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8年5期

3、张红军:《历史教师要敢于创新》,《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年3期

4、王宏志:《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时代性》,《光明日报》2001年11月27日

5、陈彬玲:《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龙岩市新罗区教育学会论文集》2002年3月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