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历史毕业论文

>>

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历史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摘自:《梦回唐朝》音乐在过去只是当作历史知识来传授,没有学会欣赏,更没有想到用她为教学服务。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的日益成熟,为音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打开了方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运用音乐增强历史教学实效的尝试_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摘自:《梦回唐朝》

音乐在过去只是当作历史知识来传授,没有学会欣赏,更没有想到用她为教学服务。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运用的日益成熟,为音乐与历史教学的结合打开了方便之门。在我的带动下,与本教研组的同仁们1起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验并有所收获。

1、在新课导入方面引入音乐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历来备受教师们的重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1半,1个精彩的导入能做到化腐朽为神奇,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会因为其独特的影响力而产生不同于以往的效果。音乐是1条流淌的河,时而湍急,时而温情脉脉,永远都被赋予生命的意义。历史是1座山,伟岸而挺拔。山与水的结合才会生机盎然。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就是为历史教学插上生命的翅膀,引导学生用关注生命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课,惊奇地发现历史课也是可以活起来的。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会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从欣赏音乐的轻松中走进历史,从感受音乐的沉思中走进历史,从体验音乐的美妙中走向知识的殿堂,去汲取去思考去求索。例如:在学习《9.18事变》1课时,就可以选用张寒辉的《松花江上》来导入。当歌声响起时,那如哭似泣的曲调充塞了整个空间,那亡国丧家的悲愤,那对亲人的深情呼唤,那重返家园的呐喊,立刻感染了学生。9.18、9.18的反复吟唱,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那令国人蒙羞、令民族蒙难的时刻----9.18事变。由此顺理成章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在实验中发现,用音乐为历史教学导课需要注意3个问题:首先,选材要贴近教材,要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不能牵强附会、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其次,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只赏不导,这就违背了初衷,失去了必要性。最后,新课的导入尽管很重要,但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它只是1个序曲。所以,音乐导课要适可而止,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

2、在课堂的主题教学中引入音乐

这里所说的课堂教学主题,是指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它是历史教学的中心环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它展开,或起铺垫的作用,或起升华作用。音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1门具有很强时代性的艺术形式,尤其是那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运用她为主题教学服务,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思考,会更好地营造出所想要达到的课堂氛围和历史氛围。

以音乐素材为铺垫,引出主题教学的内容,是将音乐融入主题教学的1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音乐铺垫法,它会产生1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学生们在悬念中进入到主题的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的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潜质,催生了学生探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何评价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1课的主题之1,为了组织好这1主题的学习,我们采用的就是音乐铺垫法。首先,我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片段,紧接着提出问题这首曲子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为谁而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用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如下1段话:《英雄交响乐》是贝多芬为拿破仑所作,并以宏伟的共和主义气魄言简意赅地题上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题字,表达了他对拿破仑的才华和反封建胆识的钦佩。当他听说拿破仑加冕称帝时却大骂其暴君,并撕碎了这1题字。后又将这1杰作改题为纪念1位伟人。同时,设问我们应如何看待贝多芬改题这件事?拿破仑是否配得上英雄这1称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具体的史实学习之中。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来讨论以上问题。在讨论中,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愈加清晰起来,主题迎刃而解。

将音乐安排在主题教学的结尾处,使主题在音乐的渲染中得到升华,是将音乐融入主题教学的另1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音乐升华法,它给学生带来的是余音绕梁,3日不绝的效果。例如: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课的主题之1,为加深学生对它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这1方法。开始,采取的是常用的史论结合法,利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去阐述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1次伟大尝试。去说明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等。然后,发问:同学们可知道,有1首气势磅礴、流唱世界的歌曲就是以巴黎公社为题材写成的吗?(回答:《国际歌》)顺势放响了那首悲壮、嘹亮、深沉而又雄浑的曲子,引导学生去倾听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的呐喊,坚定英特纳雄耐尔1定要实现的信念,学习公社战士们为真理而斗争的不屈气节。不知不觉,学习的主题在欣赏音乐的陶醉中升华。

3、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现历史教学价值方面引入音乐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就是为实现人的终身幸福而努力。所以,教学应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或生活技能的培训,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与道德兼顾。历史学科作为1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更应该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健全合格的公民为终极目标。通过历史教学,要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追求真善美的道德观和是非观,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人类命运关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的美德和顽强拼搏的意志。

历史学科有着实施人文教育的独特优势,它本身包含大量的人文素材,其中重要历史人物尤其是那些伟人的成长事迹和丰功伟绩,被经常用做进行人格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典范。但是,音乐素材作为其中的1种却少为人用,音乐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具有很强的人文教化功能。高尚的音乐作品能净化人的心灵,能陶冶人的情操,能启迪学生去追求光明,能燃起他们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挖掘音乐作品中的人文因素,为实现历史教学的人文价值服务,这无疑是1种新的路径,它将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对历史的思考,以及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起来,取代了过去枯燥无味的说教,也改变了教师布道者的形象,效果当然也就更明显。我们的做法是:利用活动课的时间,以教材中提到的作品为依托,开设专题讲座,然后组织学生书面或口头讨论的方式来谈感想。专题讲座应以音乐作品的旋律为背景,集中介绍作品产生的背景、反映的主题。并围绕讲座要达到的人文目的,精心设计讨论的话题,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1 2下1页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我们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0周年之际,开办了以抗日救亡歌曲为主题的讲座。为了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我们开办了歌唱社会主义、歌唱中国共产党的主题讲座,选取了1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等。为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我们开办了中国古代10大名曲欣赏讲座与音乐老师合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我们开办了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主题的讲座,让学生随音乐1起去感受作者与多劫的命运抗争、不向命运低头的伟大人格,让学生明白生活的道路不总是1帆风顺,要时刻准备与挫折作斗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从学生参与的热情和问卷反馈的信息来看,这种讲座式的历史教学很受欢迎,有的学生甚至主动为我们提供音乐素材。

把音乐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这仅仅是我们在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1种尝试,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不过,这种尝试带来的收获还是足以让我们激动的,也提醒我们:要改变目前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开辟新的天地,不能受制于历史学科体系,要打破学科体系,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实现教学上跨学科的结合。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