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1)_美术专业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

>>

论藏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1)_美术专业毕业论文

论藏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1)_美术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美术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论藏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1)_美术专业毕业论文摘 要:藏传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传统绘画作品进行断代研究主要以经验断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论藏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1)_美术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藏传绘画不仅是藏族艺术的珍贵遗产,也是研究藏族文化的重要形象资料和活的“标本”。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传统绘画作品进行断代研究主要以经验断代分类法和自然科学手段断代分类。文章中作者结合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对西藏传统绘画作品的“经验断代分类法”进行了探讨。

藏族传统绘画作品是以壁画和唐卡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而存在的,其中壁画主要以各大寺庙和大型宫殿墙壁上的固定表现手法为主,而唐卡在布匹上绘制,主要是以在广大群众家庭中悬挂、便于携带及在寺庙宫殿中灵活移动展挂的表现方式为主的绘画作品,两者在表现内容方面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根据其形态特征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从公元七世纪以来,随着佛教文化的大规模传入,在前藏地区建立起了第一批庙宇殿堂如:昌珠寺、大昭寺、小昭寺等。在一千三百年左右的岁月里,西藏高原陆续建起了上千座规模不同的寺院和宫殿建筑。这些专院和宫殿建筑中的壁画、唐卡作品作为展示和宣扬宗教教义、佛教故事、大师传记及各种菩萨、护法神像等的表现手法。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形成了世界上最长最丰富的壁画作品宝库。在西藏历史上,这些艺术作品展示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虽然在历史上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无数的壁画作品却依附座座寺庙宫殿仍然保存了下来,而且进入了雪域高原的千家万户,更成为藏学研究的形象资料。西藏的寺院壁画、唐卡等绘画作品在研究西藏的历史。宗教、哲学思想、文化艺术、民风民俗、自然科学、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非常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作用。
一、关于传统绘画作品的断代分析问题
如今我们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绘画作品遗产,在进行研究、保护和利用的过程中,首先应确定作品的“身份”,即年代、内容、画风、作者等,而在西藏,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主要借用的是“经验断代分析法”(另一个方法就是采用现代科学仪器、激光、化学检测等分法)。“经验断代分析法”包括:1通过研究文献记录与画面题记为依托的分类法;2通过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来分类;3通过作品风格分类;4通过以作品绘制所采用的材料为依据分类;5通过对作品的不同表现方法与不同“构件”等的分析结果进行分类。以上五种断代法既有国内外通过的方法,也有根据西藏艺术发展的特殊路径而产生的方法,下面我将从以上几点分另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通过研究文献记录与画面题记为依托的分类法
西藏的主要寺庙与宫殿均有较明确的相关建寺历史文献记录(书面记录与墙体记录)可查。书面文献资料大都以档案的形式珍藏于该寺的管理机构,而墙体记录一般在本寺主要建筑进门处的显著位置通写在布达拉宫德样夏三并梯上门包厦左墙体上就有五世达赖时期关于修建布达拉宫的文字记载和建造大金塔的目录这是最典型的实例之一。而江孜自举寺壁画画面题记与追古、曲英嘉措在唐卡上绘制的金粉五世班禅像题记等也是典型的画面题记实例之一。这些记录与题记成为了判断作品年代与有关绘制情况的最便捷、最可靠的实据之一。但是由于受西藏特有的艺术创作观念与宗教意识的影响,绝大多数传统绘画作品没有相关绘制人员的信息记录。在很多传统壁画和唐卡作品中连作者的姓名都没有,这是西藏艺术作品特有的一种现象,但是它给我们现今的研究断代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也提出了寻找除文字记录以外的更多断代方式与途径的要求,由此产生了除文献题记以外的如下不同分类法。
(二)以作品表现内容为依托的分类法
时代的不断变化,各种社会格局的形成,重大历史、人文事件的出现和时代性人物与事物的产生等因素,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该时期的绘画作品中,成为我们判断该绘画作品时代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在公元八世纪中叶之前的作品中不可能出现有关莲花生大师的形象或传记等题材内容。同样,尚存的在西藏传统壁画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有关格鲁派内容的作品无疑均为公元十七世纪以后的作品,以及相关米拉日巴大师(1040—1123)传记的作品也都应该是公元11世纪之后的作品等等。(但是由于在西藏普遍存在“红印”修复法等原因,通过对作品内容进行分类断代的可靠性也有很大的局限)
(三)以作品不同风格流派为依据的分类法
在雪域高原传播佛教文化并且开始形成佛像造像艺术以来,经过了从无到有,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最后完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为我们提供了壁画作品断代的又一个有效途径。例如,在西藏,从公元七世纪,特别是公元十一至公元十三世纪之间是大兴“尼泊尔画风”时期(虽然尼风画派的壁画作品如今很难见到,但是目前仍存有一些尼风唐卡作品。另外,我认为把此时在以西藏阿里地区为主兴盛的画风统称为“尼泊尔画风”是不太准确的,当时一方面因地理环境因素,另一方面随着佛教后弘期的开始,随阿底峡大师,印度,克什米尔、斯瓦特等艺术在阿里地区的传入,在西藏艺术中除尼泊尔画风以外同时受到了印度、克什米尔、斯瓦特等地区艺术的很大影响。)。公元十三世纪至十五世纪为“久吴岗巴画风”产生和发展时期(阿里托林寺、江孜自举寺、夏鲁寺内壁画等)。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后又相继出现勉、钦两派,并且到现当代为止还不断发展变化着(西藏现存各大寺庙中的壁画)。公元十六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相继出现噶儿赤画派(主要流行于康区)。以及近代十三世达赖时期出现的吸收汉风风景画法的作品(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处的壁画、家具装饰画)都是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作品。
(四)似作品中所使用的不同绘画材料分类
藏传绘画作品发展的历程也是其材料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绘画所用的材料总是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外界交往程度,与社会经济水平和材料制作工艺程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涸此,通过对不同绘画材料的分析可得出绘制该作品的不同时期的信息依据。例如,西藏早期尼泊尔画风的作品多以暖色调为主,画面大量使用了朱砂色(尽管画面中有调和的蓝绿色,但没有孔雀绿和石青蓝),后来的久吴岗巴画风也基本以暖色调为主,但冷色调的成分开始增多,到勉、钦两派甚至冷暖色类即,石青与石绿色的用量超出暖色调的使用面积。而同样以青绿为代表的冷色调又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色相。我认为藏传壁画的冷色调基本可分为四个阶段:(1)早期尼风时期的冷色调(调和的蓝绿色和暗绿色);(2)西藏本地出产的石青、石绿色;(3)十九世纪末开始使用印度出产的青、绿色;(4)近代不仅大量使用现代化工业生产的青、绿色而且重新使用内地和西藏出产的青绿色矿物颜料。所以在分析断代西藏的传统绘画作品时该分类法有其重要作用与较大的可靠性。
(五)通过作品中的其它表现手段分类
当然历来在分析作品时,把作品中的人物、佛像等的造型特征作为依据,是惯用和普遍的分析断代手法。在藏传绘画中同样如此,从尼泊尔画派、久吴岗巴画派到勉、钦两派(新勉画派中的怒神造型)及噶儿赤画派之间的佛像造型有着明显区别,这是一个越来越民族化。越来越生动、越来越灵活变化的过程,而且也是更加主观写实化的过程。每种画派在不同时代所传达的神韵、气派和信息是不一样的,带有该时代的强烈烙印。另一方面,在不同时代的作品中佛像及人物的服装、景物山水、建筑、饰品的造型、装饰纹样、相关配件、布局也有明显区别。例如,在着装上,较早的作品(吐蕃末期)造像的衣着基本上是当时时兴的上层官员的服饰,特别是藏装衣领开口不同于现代,为反方向开口,在造像头上饰有缠头布(扎塘寺1081年壁画等),开始给佛像穿上较厚的服装和鞋子等。早期尼泊尔风格作品中佛像的手镯、脚镯等饰品显得沉重、衣着简单而单薄,到了久吴岗巴画派,佛像的饰品变得简便,怒神等的着装增加。另外,作品中是否绘有风景,绘制风景的风格如何,是否用装饰性云气或图纹来代替风景,饰品的造型与繁简度、主佛与客佛的布局安排,画面中金粉的使用与否或多少,主尊背光靠背与莲花座造型,线条与色块造型,色彩的纯度等等都是每个作品时代不同的形象信息,也是分类断代的有利论据。西藏绘画作品风格的总体特点即由早期的古朴、庄重、色彩单纯、构图简练而逐步发展成为画面华丽、设色艳丽、对比与纯度强烈鲜明、构图复杂多变、画面细腻、富丽堂皇的变化过程等都是作品断代分类的有力参考指数。
二、关于经验断代分类中易出现的一些误区
由于藏族传统壁画作品的年代跨度长达一千三百多年,其间又经历了无数次的时代变迁与动荡、毁灭与复兴的反复,包括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灭佛与昌佛运动等,都给现存壁画作品形态赋予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有史以来藏民族极端信仰佛教崇尚宗教,为壁画作品的断代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如:现存古寺庙的壁画也许经过了多次修复,而西藏传统最普遍的维修方法是肥原有壁画的基本构架与布局拓印下来,然后把旧壁画全部擦掉,重新刷制墙壁后再把拓印稿勾画上去进行全新描绘,结果基本上成了新的作品。另外,在西藏广大信徒眼里最承受不了的是,常年被酥油灯烟熏后所形成的壁画面貌,他们怀着对佛教的无限崇敬之情,经过多方筹资后用鲜艳夺目的颜色和纯金粉重新绘制这些壁画。因此我们在进行壁画作品的断代分析时一定要慎重,否则会得出一个完全错误的结论。西藏壁画的保持程度存在着很大的不规律性,被广大信教群众平凡接触的一些壁画,也许是新绘制的作品,但不需多长时间就变成了仿佛历经沧桑的“老照片”。而大型宫殿内的某些看似非常新的壁画作品,有可能在绘制初期讲究材料的运用,在历史的演进中由于环境气候适宜、保护措施得当、人流量稀少等因素而被保持的相当完好。因此判断西藏壁画作品时不能仅仅从表面感觉去轻易下结论。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