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2)_文化毕业论文范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文化毕业论文

>>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2)_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2)_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文化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2)_文化毕业论文范文在陶渊明的影响卞,南朝时期的一些诗人如鲍照、江淹、沈约、谢脁等人也写了许多田园诗。鲍照(4147—466年)为刘宋东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田园诗的产生和发展(2)_文化毕业论文范文

在陶渊明的影响卞,南朝时期的一些诗人如鲍照、江淹、沈约、谢脁等人也写了许多田园诗。

鲍照(4147—466年)为刘宋东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他有一首《观圃人艺植》:

“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

运养遍关市,深利穷海陆。

乘轺实金羁,当垆信珠服。

居无逸身伎,安得坐粱肉。

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

春畦及耘艺.秋场早芟筑。

泽阅既繁高,山营又等熟。

抱锸垅上餐,结茅野申宿。

空识已尚醇,宁知俗翻复。”

诗中描述农家风餐露宿、自食其力的淳朴风尚,鞭策了那些“善贾”、“巧宦”的富贵人家投机钻营又轻视劳动人民的可耻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

在《拟古》第六首中,对农民的困苦更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对当时官府的残酷剥削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束薪幽篁里,刈黍寒涧阴。

朔风伤我肌,号鸟惊思心。

岁暮井赋讫,程课相追寻。

田租送函谷,兽藁输上林。

河渭冰未开,关陇雪正深。

笞击官有罚,呵辱吏见侵。

不谓乘轩意。伏枥还至今。”

自己的农田少且贫瘠,官府赋税繁重,为了缴纳官府征收的“兽藁”(饲草)只好跑道竹林里去收集薪草。为了缴纳田租,只得在不宜种植粮食的“寒涧阴”地里种上黍子。国家的赋税刚交完,官府的课税又追着来。稍有迟延,便要遭到官吏的鞭笞辱骂。眼看农民遭受如此痛苦,自己又无能力去解救。当年想从政报国的宏愿无法实现,至今还像匹伏枥的老马不得遂愿。鲍照出身于农民家庭,对生活有深切了解,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写出这样的田园诗来。

江淹(444—505年),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南朝梁武帝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他在杂体诗三十首)申有一首《陶征君潜田居》,也描写了农村劳动的情景:

“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

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

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

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

问君亦何为?百年会有役。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

素心正如此,开径望三益。”

诗中描写在东皋种禾苗,直到夜色朦胧才驾着柴车回来,但看到“苗生满阡陌”的景象心中感到欣慰,虽然荷锄劳动很辛苦,但喝上一口酒也能解除疲劳。回家时远望屋上炊烟袅袅,孩子们倚门翘望,感到很温馨。人生总要劳作,只要桑麻长得旺盛,三月时候可以纺纱织布,了我 c愿也就很满足了。全诗质朴自然,充满着田园生活气息,颇具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可以看出是受了陶诗的影响。

沈约(441—512年),字休文,吴兴太康(今浙江武康)人。官至南朝梁之尚书令。他写有《行园》一诗:

“寒瓜方卧垅,秋菰亦满陂。

紫茄纷烂漫,绿芋郁参差。

初菘向堪把,时韭日离离。

高梨有繁实,何减万年枝。

荒渠集野雁,安用昆明池。”

这是专门描写菜园中蔬菜生长情况的诗歌,诗中提到的蔬菜有寒瓜、菰、茄、芋、菘(白菜)、韭、梨等,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日常的蔬菜品种。其中的“紫茄”特别受到农史学家的注意,因为它将茄子的种植提早到南朝时期.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南朝刘宋时曾任尚书吏部郎,在做宣城太守时,接触过农村生活,也写了一些田园诗。其中有首《赋贫民田》:

“假遇非将迎,靖共延殊庆。

中岁历三台,旬月典邦政。

曾是共治情,敢忘恤贫病。

将无富教礼,孰有知方性。

敦本抑,均业省兼并。

察壤见泉脉,觇星视农正。

黍稷缘高殖,就徐即卑盛。

旧埒新塍分,青苗白水映。

遥树匝清阴,连山周远净。

即此风云佳,孤觞聊可命。

既微三载道,庶藉两歧咏。

俾尔仓廪实,余从谷口郑。”

诗中显露了作者关心农民疾苦,具有“富教”治民的思想,并且主张重本抑末、反对兼并以发展,为此他上观天文,下察土壤泉源,看到高地低田都种满黍稷水稻等作物,农民们将田亩整治得井井有条,水田中秧苗青绿,远处群山环绕,树木蓊郁,天净气新,原野旷阔,面对如此美好风光心情舒畅,独自酌酒品饮,甚为欣慰。为了使农民仓廪丰实,过上好日子,他愿意效仿汉代渔阳太守张槛从政为民的行为,宁愿不做官而像汉代谷口郑子真那样“耕于岩石之下”,过着隐居生活。诗是以太守身份来关照农业生产,但其中几句描写田园风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形,写得清新可爱,亦是田园诗中的佳作。

庾信(512—581年)也写过一些田园诗。他是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先后在南北朝的梁、魏、北周都任过职。他有一首田园诗叫做《归田》是写他回家种田的情形:

“务农勤九谷,归来嘉一廛。

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

树阴逢歇马,鱼潭见酒船。

苦李无人摘,秋瓜不值钱。

社鸡新欲伏,原蚕始更眠。

今人张平子,翻为人所怜。”

诗中记述了作者回到农村务农的情况,挖了沟渠可以引水灌溉,还在渠边架起水碓准备加工谷物,又放火烧掉山里野草开辟出良田以种植粮食作物,树阴下有游人歇马,江边深潭中有酒船来往,野外长着茂盛的李树,园申种植着普通的秋瓜。饲养的母鸡正在孵蛋,而蚕房中蚕也已经开始二眠。作者自喻为汉代的张衡(张衡写过一首《归田赋)),写了这么一首《归田》诗。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田园诗还不能与山水诗相比,史家们经常将它附在后面称之为山水田园诗。但从我们上面所引的几首诗作来看,它们与山水诗有明显的区别,单纯的风景描写不占主要地位,乡村农事才是歌咏的重点,看来将它们从山水诗中单独划分出来完全是可以成立的。尽管在数量上说还不是很多,但已经为唐代田园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