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_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物理毕业论文

>>

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_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_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物理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_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摘要]借助叶圣陶先生那双敏锐的眼睛,清楚地认识到:市场条件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他们需要保护、引导和组织。提高农业竞争力是的难题之一。中国的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农产品进口放量增长与“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_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借助叶圣陶先生那双敏锐的眼睛,清楚地认识到:市场条件下的农民的悲惨命运。他们需要保护、引导和组织。提高农业竞争力是的难题之一。中国的畜牧业,历经了十几年的时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是,像大豆种植业,面临放量进口的冲击,农民们一再破产。在其竞争力还没有提高之前,就被消灭掉了。可是,中国人的大豆消费,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种植业,不能就这样被摧毁。整个中国农业体系需要重大的变革。大豆等的疯狂进口是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在消费终端,在市场上抑制并化解农产品进口的推动力量。运用经济杠杆,平抑进口大豆的利润率。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上,也在加强文化观念的引导。

[关键词]农产品;进口;农民
上中学时课本上有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不懂农业经济学的老师说:这篇文章描写的一去不复返了。重读《多收了三五斗》,所获良多,觉得它应当成为一切与农业有关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必读作品。因为就对农业和农民苦难的观察而言,叶老先生七十年多前的这篇文章,比迄今为止国内的经济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许多著述都要准确得多,深刻得多。因此,考察商品经济条件下不受保护的农户的命运,不可不看《多收了三五斗》。而今它所及远远超过了农业和经济的范畴。 一、《多收了三五斗》的深刻之处在于集中表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受保护的农民的命运。农民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谷贱伤农”是中国这个农业大国的挥之不去的问题,这是因为物以稀为贵。如果农民多收了三五斗就听任谷贱伤农,引发的后果是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历代政府都特别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发表于1933年。下面我们看一看叶先生是如何揭示当时的存在问题的:(一)农民没有在商品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意识。叶先生描述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获得丰收的农民,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可见农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风险意识不足。所以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糙米五块,谷三块,”米行里的先生有气没力地回答他们。“什么!”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满的希望突然一沉,一会儿大家都呆了。“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么?”“十五块也卖过,不要说十三块。”“哪里有跌得这样利害的!”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么?各处的米象潮水一般涌来,过几天还要跌呢!”⑴市场是残酷的,农民多收了三五斗反遭吞噬。(二)放任农产品进口的危害。仅是多收了三五斗,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引起粮食市场如此剧烈的震荡。主要还是放任粮食进口引发的祸害,而农民对此不可能找到应有的对策:从简单的心里喷出了愤激的话。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各处地方多的是洋米,洋面,头几批还没吃完,外洋大轮船又有几批运来了。”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为了雇帮工,买肥料,吃饱肚皮,借下的债是要还的。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只有比那些洋米洋面卖得更贱,才会卖得出去。商人们却在暗地里窃笑。(三)“同行公议”——商业利益集团的有组织的压价,轻而易举地胜过了一盘散沙的农民。请看下面的一幕:“我们摇到范墓去粜吧,”在范墓,或许有比较好的命运等候着他们,有人这么想。“不要说范墓,就是摇到城里去也一样。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一盘散沙的小农,其实是一群又一群的待宰的羔羊。(四)政府及各种恶势力的盘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政府腐败,各种恶势力横行。“到范墓去粜没有好处,”同伴间也提出了驳议。“这里到范墓要过两个局子,知道他们捐我们多少钱!就说依他们捐,哪里来的现洋钱?”在这种盘剥之下农民更是无可奈何。(五)混乱,在支付手段上大做手脚。米价如此之低,可是,到手的却不是相对能够保值的银元,而是刹那间就可能贬值的钞票:白白的米换不到白白的现洋钱,好象又被他们打了个折扣,怪不舒服。“那末,换中国银行的吧。”从花纹上辨认,知道手里的钞票不是中国银行的。“这是中央银行的,你们不要,可是要想吃官司?”把万分舍不得的白白的米送进万盛的廒间,换到了并非白白的现洋钱的钞票。就这样米行轻而易举地把金融危机转嫁给了农民。如今人民币币值稳定,可是乡间却有了更下作的手段——干脆打白条。更有甚至者,白条也不打就扣下了。(六)农民的出路在哪里?叶先生当时未必能看清楚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可是他老老实实地写出了农民“路路断绝”。后来证明:一旦农民看到了出路,就会奔向那里,这就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内在原因。请看:“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今年亏本比去年都厉害;去年还粜七块半呢。”“又得把自己吃的米粜出去了。唉,种田人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米!”“也只好不缴租呀。缴租立刻借新债。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去缴租,贪图些什么,难道贪图明年背着重重的债!”“田真个种不得了!”“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我看,到上海去做工也不坏。我们村里的小王,不是么?在上海什么厂里做工,听说一个月工钱有十五块。十五块,照今天的价钱,就是三担米呢!”“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上海东洋人打仗,好多的厂关了门,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还不知道?”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我们年年种田,到底替谁种的?”“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他们嘴唇皮一动,说:‘五块钱一担!’就把我们的油水一古脑儿吞了去!”“我们的田也是拿本钱来种的,为什么要替他们白当差!为什么要替田主白当差!”他们有的粜了自己吃的米,卖了可怜的耕牛,或者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缴租;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两角三角地,忍痛缴纳自己的饭钱,……有的来人去说好话,向田主退租,准备做一个干干净净的穷光蛋;有的溜之大吉,悄俏地爬上开往上海的四等车。(七)社会各界的反映。面对如此局面,叶先生也写到了社会各界都有所反映: “谷贱伤农”的古语成为都市间报上的时行标题。地主感觉收租棘手,便开会,发通电,大意说:今年收成特丰,粮食过剩,粮价低落,农民不堪其苦,应请共筹救济的方案。金融界本来在那里要做买卖,便提出了救济的方案:……界是不声不响。米价低落,工人的“米贴”之类可以免除,在他们是有利的。社会家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论文,从统计,从学理,提出粮食过剩之说简直是笑话;“谷贱伤农”也未必然,谷即使不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之下,农也得伤。这些都是都市里的事情,在“乡亲”是一点也不知道。乡亲不知道,可是政府知道;知道这些的国民党政府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所以也就有了后来兵败如山倒的结局,和农民推着小车支前,帮助解放军打胜仗。据说,当他们溃退到了才注意解决了这些问题。也才算是有了立足之地。

二、2003年在市场条件下得不到保护的农民境况。2003年7月10日《南方周末》载:“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达1008万吨之巨,与2002年全年进口量仅仅相差124万吨,如果不能平抑过分进口,不仅会伤及3000万豆农,还会伤及整个大豆加链条,给整个行业带来毁灭性打击。”⑵5月28日,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函警告个别进口商,他们在领到进口检疫证书之前,就同国外供应商签订合同。通知重申,国内进口商必须首先获得进口许可证,然后才能对外签订进口合同。这表明:进口商在拿到许可证之前已经签订了进口合同。 如此警告,作用如何呢?中粮期货的数据显示,6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仍旧高达246万吨。这就意味着,今年中国大豆产区的农民,不必担心他们的大豆的产量,可是一定得担心大豆的价格。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大豆产量越高,市场价格可能越低,其中的有些人破产已成定局。让我们回顾一下:直到1995年,中国仍然是大豆出口国;再往前,20世纪的80年代初,刚刚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中国农业,产量大幅提高,震惊了整个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农业大国特别担心中国农产品出口,给整个世界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到了1996年情况急转直下,中国成为世界重要的大豆进口国。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对美国开放,美国的大豆玉米给中国市场造成了最大的冲击。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也就飞流直下,差不多降低了一半,结果只能是农业损失惨重,农民破产。据海关总署统计,2000年进口大豆首次突破千万吨;2001年进口量则上升为1392万吨; 2002年略降至1132万吨。2003年再度反弹,上半年就突破1000万吨。也就是说,近三年来只有2002年中国农民获得了短暂的喘息的机会。2003年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就再次面临破产。这种的积累,其结果是可想而知。人大会上那些对农民增收问题的奢谈是多么地无力。(一)政府措施收效甚微。当2001年中国大豆玉米的市场价格下降近一半后,2002年1月7日,农业部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出口安全管理办法》,并于3月1日实施。2002年3月11日,农业部又颁布了《进口转基因农产品临时措施管理程序》,实施期限为2002年3月20日至12月20日,后又延长至2003年9月20日。在“临时措施”颁布后的2002年5月份,中国进口大豆的数量只有区区的6万吨。“因为很多进口商对临时许可证的申请很陌生,而且刚开始的限制条件也非常之严格。”巴西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官员刘宏认为,当然也不排除中国有意利用这一措施来限制大豆的进口。这就是中国农民在2002年获得喘息机会的原因。但是,管理条例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证据就是上述大豆疯狂进口,数字惊人。这是因为:该措施一出台,就招致了大豆主要出口国的反对之声。美国为此向中国提出了抗议,并专门就管理条例与中国进行了紧急磋商。2002年3月7日,双方达成协议,中国设立一个进口的过渡期,包括转基因大豆的临时过渡期。国内的贸易商也是怨声四起。国内大豆价格上涨,这使得种植大豆的农民稍微好过了一点。为缓解大豆的短缺状况,中国2002年6月份加快了进口许可证的发放速度,放松了对大豆进口的控制。而从7月份开始大豆进口量又明显增加,每个月进口都超过了100万吨。而从2002年至今的大豆进口情况表明,“临时措施”的实施并没有改变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局面。(二)粮食加工及相关的利益集团强悍有力。这些年在沿海地区兴起了众多的榨油企业。这些以外资和民营资本为主的企业建在那里,而不是靠近大豆的主产区,显然是为吸纳进口大豆,节约运输成本。外资和民营资本是大豆疯狂进口的推动力量。2002年,山东日照地区就上马了3家榨油企业,其中中粮集团下属的黄海粮油日加工能力达1500吨。据说,中国目前大豆加工企业的满负荷加工能力已达到4500万吨,这成为大豆进口激增的重要因素。中国每年大豆需求量在2800万吨左右,大豆国产量保持在1650万吨左右,两者相减,就是消费缺口,大致在1200万吨左右。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本年度进口目标———1200万吨至1300万吨。这个数字说明,制定者本不想用进口大豆冲击国内大豆市场和农民的大豆种植。但是,目前市场条件下,加工企业的利益驱动是最强有力的。4500万吨的加工能力必然形成进口大豆的强烈需求。(三)通过粮食加工企业的利益驱动打开进口大门,是美国农产品市场开发的成功经验,并且屡试不爽。当初美国农产品大举进口日本时,精明的日本人从关税到各种规定,对美国防范限制,使得美国对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非常困难。但是美国在日本成功地找到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壁垒,越过障碍,不断开拓向日本出口农产品的市场。美国大豆协会的乔治·斯特莱,1956年为开拓大豆市场第一次访问日本,努力地与日本有关企业建立关系。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与日本的五个团体:酱油、大酱、豆腐、食用油和大豆粉丝制造商团体成立了日美大豆组。当年,日本进口了71万吨大豆,其中美国占75%;到1980年,日本进口大豆达440万吨,美国占有率达96%。当日本农民要求限制大豆进口时,美国则联合日本的大豆用户,即那些利用美国大豆赚取附加值的日本企业,和日本农民对抗。结果使美国的大豆持续占领日本市场。通过外国粮食加工企业,打开缺口,加大农产品的输出,是美国多年来开拓农产品市场的成功经验。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投入,从不吝惜,毫不犹豫。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中国农户,根本没有实力和强悍的进口大豆加工企业集团抗衡。那些外资企业原本就和他们是一家。资本的力量在中国表现更加强悍。(四)进口商和供货商的利益驱动。进口商和国外的供货商也会从中获益。所以,当《转基因管理条例》抑制了美国,今年巴西马上就跟进了。其动作之快,也只有进口商能够做到。今年前5个月,共进口巴西大豆288万多吨,占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是去年同期的近12倍。巴西政府明令禁止生产转基因大豆,中国即将出台的转基因临时管理措施也挡不住它。再有,巴西币值下降导致价格优势。(五)无限制的进口,将使中国农业陷入灭顶之灾,大量农民破产。目前大豆这样疯狂进口,就意味着整个行业面临着灭顶之灾。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常汝镇说:“如果这一旦成为事实(进口量超过国产量),不仅会迫使国产大豆价格走低,伤及豆农;而且会引起大豆加工业链条的连锁反应,将给这个行业以毁灭性的打击。”三、问题我们能够领悟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的深刻之处,是因为看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日农民境况。叶先生在书中揭示的诸多因素大多是在商品与市场条件下仍然会存在的。同时还看到了叶先生在作品中表现的并不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中国农民的伟大之处:中国农民身上蕴藏改变命运的伟大力量,每到中国的关键时刻都有杰出的表现,这已经在中国历史上被反复地证明了。上文谈到了中国革命胜利与中国农民的关系。再有,当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的体制,使得小岗村的农民吃不上饭时,他们敢冒杀头的危险,把土地分给了农户,那个十分强大的体制被撕破了,不久,整个体制被冲垮了。当农民被逼无奈,走投无路,情急之下,他们也就变得勇猛无畏。当前农产品疯狂进口,使得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大量破产后,他们会怎么办?谁又能说得清?四、(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得不到保护必将造成恶果。借助叶圣陶先生那双敏锐的眼睛,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需要保护。这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既使是美国的大农场主,也享有很高的国家的农业补贴。否则就会造成恶果。(二)特别需要提高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中国农业的总体水平和美国这样的农业强国确实差距很大。美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9%,中国大豆的出油率一般为16.5%,相差2.5个百分点。这个差距,对一个加工企业的意义非同小可。既使是两国的生产成本相同,其性价比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更何况我们的生产成本还高于别国。问题是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总体竞争力,肯定不光是农民的事。农民所能做到的是多收三五斗。在目前条件下,他们的产品销售及其在市场的表现,国家不能放任不管,需要政策扶持,至少是需要引导和信息。而要提高2.5个百分点的出油率,则要由育种专家来完成。提高农业竞争力是中国的难题之一。目前,做的比较好的是中国的畜牧业。因为像正大这样的外国公司,已经被中国公司挤出了市场,美国的公司也没有占到便宜。取得如此成就的中国畜牧业,大概是历经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且是在中国农业曾经因外国农业产生压力的情况下。可是,像大豆种植业,面临如此的冲击,农民们一再破产,一筹莫展。在其竞争力还没有提高之前,就被消灭掉了。如此的惨痛的结局,由谁来负责?又由谁来收拾?中国是大豆的故乡,也是重要产地之一;中国人的大豆消费,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豆种植业,不能就这样被摧毁。(三)加大农产品的出口量,是缓解进口压力的出路之一。中国农产品出口则困难重重。国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订立的门槛越来越高。而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与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也确实存在诸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工业生产造成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问题,等等。目前对中国农业压力最大的美国,也曾经由于农产品生产过剩,把牛奶和小麦倾入大海,宰杀牛羊,砍伐果树,政府给农民补贴,以便让农民停止耕作。但是,美国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不断开拓农产品的出口市场,其中包括对中国的农业出口量也是快速增长,也就成功地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目前美国正在执行着五年内对美国农业提供1000多亿美元补贴的政策。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农场主将得到10万美元以上的农业补贴,因为美国现有农场主不足100万人。这还不包括各种对农业的间接投入。这些和农业对美国经济的巨大贡献相比微不足道。为此美国农业部的国外农业局(FAS)作出了许多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正是这些工作,使得美国成为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真正的大鳄。面对农产品出口的难题,中国不仅需要“FAS”那样的机构,更需要像他们那样的人才和更为出色的工作。整个中国农业体系同时需要重大的变革。大豆疯狂进口是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尽管农业部有相关的限制措施,制定的进口数量也算是符合实际。可是,自下而上的推动力量还是掀起了进口狂潮。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更加需要这股自下而上推动力量。但是,仅仅依靠那些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形不成这股推动力量。(四)在消费终端,在市场上抑制并化解农产品进口的推动力量。4500万吨的大豆加工能力的形成进口推动力量,主要是看到在市场上有可图。利润率越高,进口也就越疯狂。目前,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都不贴标识,这可能就是他们的软肋。一旦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不认同,加工企业的利润在市场上也就无法实现,进口的大豆就成为沉重的负担,就可能会使进口推动力量瓦解。所以,加强对转基因产品的标识管理,是措施之一。7月3日,北京市公开曝光14个没有依法进行标识的转基因产品,其中包括含有转基因成分没有依法标识的知名品牌绿宝、鲁花、金龙鱼等大豆色拉油。北京市还责令9家相关企业限期改正,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⑶7月22日再次突查,共检查了9个品牌、13个豆油产品,只有汇福大豆色拉油未加注标识。“火鸟”牌色拉油被执法人员要求立即下架。这个品牌色拉油在标识审批时,认可的标注是“加工原料为转基因大豆”,但其却擅自在后面加上了“本产品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分”。⑷目前没有一个品牌的转基因标识达到醒目的标准。这更加暴露了企业心虚。但是,仅仅北京这么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全国的标识管理,同时加大宣传转基因产品的潜在危害,只要消费者不认同,进口大豆的利润在市场上就难以实现,疯狂进口也就被抑制。与此同时生产绿色的中国大豆,使得中国大豆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五)在市民的餐桌上下功夫。当初美国农场主听到中国向美国开放农产品市场后,欢欣鼓舞。首先打入中国市场的是美国水果,可是它对中国的果农并没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主要是中国不断有物美价廉的水果在市场上有良好的表现。同样,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好中国人的餐桌,把功夫做足,相信农产品进口的狂潮一定能够被抑制。生产替代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和雀巢公司的饮料及食品,生产取代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中式快餐,应当不是难事。(六)运用经济杠杆,平抑进口大豆的利润率。疯狂进口其实也是有意打压国产大豆的价格,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政府完全可以运用多种经济手段作为杠杆平抑其过大的利润空间。例如:日本粮食厅就对进口粮食国营垄断,然后高价出售,以保护日本的农业和农民。由于是国家垄断,对进口农产品很容易限量。欧盟和美国则加大农业补贴。据报载: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市场也存在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用于进口的临时许可证被公开叫卖。“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临时许可证倒卖的现象,特别是临时许可证由一次性演变为可重复使用以后,倒卖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一位贸易商证实。进口临时许可证成为有价证卷在黑市上倒卖。为什么不对它公开竞标?国家有充分的理由用经济手段平抑进口农产品的利润率。否则进口狂潮就会席卷下去。当运用经济手段平抑进口利润空间,同时也就取得了给国内大豆生产者的农业补贴。(七)加强法制,对违法行为重罚。当进口推动力巨大时,各种违法行为接踵而至。市场就会更加混乱。必须加强法制。美国曾在2000年通过了相关的《农作物保护法案》。据《华盛顿邮报》2002年12月7日报道, 美国农业部日前宣布对得克萨斯州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予以重罚,原因是该公司不小心在食用大豆中混入了转基因玉米。这是美国首起因对转基因作物管理不善而遭政府处罚的案例。名为普罗迪吉恩的公司已经表示,愿意支付25万美元的罚款。另外,储存在内布拉斯加州一仓库中的50万蒲式耳(约1818万升)大豆,被怀疑含有少量该公司开发的转基因玉米,美农业部已决定将其全部焚毁,这笔费用估计在300万美元左右,也将由普罗迪吉恩公司偿还。今年11月,美政府检查人员发现,普罗迪吉恩公司种植的这些转基因玉米没有完全清除干净,有可能污染了田间的食用大豆,而且一些受污染的大豆可能还进入了仓库。在这之后,公司回购并销毁了衣阿华州受污染的155英亩(约941亩)作物,承认自己未采取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开始与美农业部协商解决方案。普罗迪吉恩公司事件曝光后,很多环保人士和消费者团体批评说,美政府在转基因作物的管理上力度还不够。⑸但是,这些在美国遭受重罚的公司的产品,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畅通无阻。这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太落后,执法也很不力。有媒体报道“6种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揭露”雀巢食品虽在欧洲承诺不使用转基因成分,却将亚洲市场作为转基因食品的“试验田”。被指含有不明基因的6种雀巢食品分别是:雀巢甘脆朱古力、百福豆浆(百福是雀巢公司的品牌)、百福高钙豆浆、雀巢婴儿纯米粉(苹果味)、凤仙雪条、百福豆腐花。今年3月,绿色和平组织出版了《如何避免基因改造食物指南》,囊括了238种日常加工食品,其中包括雀巢咖啡、雀巢即溶奶粉、雀巢冷饮、雀巢调味料、雀巢美禄、雀巢仙美高、雀巢达能鲜乳酪产品、雀巢克宁、雀巢三花、雀巢能恩、雀巢三花淡奶、雀巢鹰唛炼奶等。 尽管我国转基因标识管理已启动大半年,却从未接到雀巢公司的申报资料。农业部转基因管理办公室并未收到过雀巢的转基因标识申请材料。雀巢公司公关部何女士说明:我国2003年3月规定转基因食品贴标签针对的是进口农产品,而雀巢食品都是加工好的“终端食品”,并不在此列。⑹这种说明是在钻立法与管理上的空子。而“终端食品”一词则是农产品隐性进口的代名词。以上说明中国在农作物和食品立法以及管理上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在立法中特别是要对弱势群体消费者和农民加以保护。通过立法管理市场,堵住漏洞,加大打击的力度。(八)有必要加强检查,提高进口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像大豆的疯狂进口,这还是比较容易引起注意的问题。此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隐形农产品进口,例如:可口可乐公司配方中的农产品,各种软饮料所含有农产品,雀巢公司的饮料和食品,各种进口化妆品,还有中国人每天对大量的西式快餐的消费,等等。日本对进口农产品不断提高标准,甚至提高到了我们难以达到的程度。欧盟也是如此。其用意非常明显。而美国则依靠其强大的竞争力雄视天下。日本不但严格检查,还把时间拖得很长,使鲜活食品进入日本就很难。我们也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终端食品”一类狡猾的隐性农产品进口也要重视起来。(九)在生活方式的变化上,加强文化观念的引导,因为消费与文化密切相关。当中国的茶文化风行于国内外时,可口可乐及各种牌号的饮料的消费就会降下来。当年青人习惯了各种洋快餐,我们的农产品的进口数额就会越来越巨大。可是世界各地华人的中餐馆都经营的不错,这说明了什么?中式餐饮业的空间仍然很大。这肯定会带动我们的农产品的出口,同时也将使进口减少。附记:就在我这篇文章写完数月之后,久违了农产品市场开始涨价了。但是,我文章中指出的问题并没有,也不可能得到解决。只要看清这次涨价的受益者就可以了。首当其冲的,就是与大豆色拉油的利益相关者,并且一涨再涨。这也就是说,进口大豆的利润空间更大了。因此推动其疯狂进口的力量也更大了。如此下去,中国的农业和中国的农民的处境一定会更糟。更有甚者,媒体和有关专家,作为美国和中国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也更加肆无忌惮。下面是郎咸平的部分言论:“农产品市场会是中美双方未来冲突的重点。”“加强对美农产品采购力度:收买美国参众议院、顺应国际分工 一举两得。”“我们也可以通过进口满足粮食需求。”“进口粮食可以为我们制造宽松、友善的国际环境。我们需要维持一个和平的环境,有充裕的精力来发展经济。但是这个工作应该从哪里突破呢?不要从、高和制造业,要从农业。我们可以帮助美国维持一大批农业人口,而且可以缓和中美之间的摩擦。我们可以通过农业外交与美国搞好关系。而且美国根本不可能在参众议院里面违反大多数农业州参众议员的利益禁运农产品。”“而我国将大量进口粮食稳定美国的农业。这就是一个国际分工,美国政府对这种国际分工将会相当坚持。我认为农业或农产品市场会是未来贸易战的主要战场。
注释:
⑴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短篇小说选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1957,第1版,第168~176页。以下所引同此篇者不再另注。
⑵⑶程涛:《大豆进口放量增长的背后》,《南方周末》,2003-7-10。
⑷董伟、王岩《工商突查食用油贴标 转基因标识仍然遮遮掩掩》《北京青年报》2003-7-22
⑸新华通讯社:《美国农业部重罚对转基因作物管理不善的公司》,2002-12-9 
⑹马多思、薛晖:《转基因“黑名单”曝光雀巢多种产品含不明基因》,《晨报》,北京。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