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弗洛姆――人类的梦想家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哲学毕业论文

>>

读弗洛姆――人类的梦想家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读弗洛姆――人类的梦想家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哲学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读弗洛姆――人类的梦想家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我曾在菩萨前许下诺言,让幸福洒满你身边!――孙异《小三和弦》一.不是前言的前言我是80年代的灵魂,却在90年代读大学,不知这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80年代是我喜爱的一个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读弗洛姆――人类的梦想家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

我曾在菩萨前许下诺言,让幸福洒满你身边!

――孙异《小三和弦》 

一.不是前言的前言 
我是80年代的灵魂,却在90年代读大学,不知这是我的幸运还是不幸? 
80
年代是我喜爱的一个。在图书馆里,我总能发现很多80年代翻译过来的好书,如汉译名著系列,猫头鹰文丛,加缪,基尔克果,波普尔等等。80年代是思想启蒙的年代!向那些出版社、主编和译者致谢! 
弗洛姆1980年去世,80年代就有他的多种译作问世。在这点上,确实跟上了世界潮流。在厦大图书馆,找到弗洛姆写的四五本书,都是80年代出版了。90年代以来,就没找到有新书了。今天在晓风书店,看到有一本弗洛姆的新书。 
80
年代的出版界是激动人心的,但意识形态还在挥舞着他的大棒。这一点,可以从很多书的编者序里看出来。在这些编者序的后面,编者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提出一些但是,或者所谓作者的局限性。这些但是偶而也会言必有中,比如《学》编者序中的但是批评亚里士多德的民主不彻底和阶级性。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但是必须反过来读。它说是不好的地方,往往却是好的地方。比如在弗洛姆的《人心――人的善恶天性》一书,译者批评道[3]:他不区分阶级和不同的条件,把斯大林和希特勒相提并论……”。这话到了今天,大家都要笑了。斯大林疯狂清党、制造卡廷森林惨案等等。他在四大恶人的排名上,或许还要在希特勒之上。希特勒毕竟还没有如此大规模地残杀自己人。再如在《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一书的编者序中,编者写道:他的救治办法是以人的心理、精神为基础的,是通过所谓的灵魂的,使人获得爱、自由和理性的能力,以达到精神的健康和幸福;因此,他把精神和禅宗佛教看作改造、拯救社会的最有效武器,在这一点上他根本不是一个为改造社会奋战的斗士,倒象是一个布道的传教士。而中国的实情是,斗士太多了,传教士太少了。弗洛姆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忠实继承和创造性,在这里竟成了罪状。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老师傅死了,留下两个徒弟。大徒弟得到了真传,小徒弟只是得到一点皮毛。然而小徒弟抢到了掌门人玉环,于是小徒弟理直气壮地拿起大棒,痛打大师兄:你理解错了!我代表师傅惩罚你!” 
读这些但是确实是有趣的,然而在这种趣味之下,还潜藏着某种让我深恶痛绝的伪信仰知识霸权。曾经,在这种知识霸权之下,有多少知识分子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那些拒不低头的知识分子又遭受了怎样的迫害?一哭!值得庆幸的是,弗洛姆没有生在中国。 
也许在未来,这些编者序中的但是会成为一个学术领域。 

二.弗洛姆 
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犹太籍,精神分析学家、家和社会学家。他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时期迁居美国,先后在各个著名大学任教。 
他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马克思主义和禅宗。这三个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思想,在弗洛姆身上融会贯通。他立足于人道主义和人性论,批评社会人的异化等社会。对于个体,他提倡精神分析和禅宗,进行灵魂的治疗,使人从奴役达到自由,实现人性的完善;对于政治制度,他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倡民主人道主义健全社会。由于他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出极大的关注,故有人类的梦想家之称[3]。 
三.读弗洛姆札记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类思想者,这一类思想者的书能够读者的一生。弗洛姆无疑就属于此类思想者。 
本文不想介绍弗洛姆的主要思想体系,而主要侧重于笔者对弗洛姆的读后感,这也正符合弗洛姆提倡的自由和自发。对弗洛姆思想体系感兴趣者,请文后所列。 

责任编辑:应届毕业生论文网


1
.《逃避自由》(1941年)――极权主义的心理根源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契约论》 

罪恶总是催生着美好。上个世纪,犹太民族遭受了出埃及以来最大规模的迫害,但这个在暴力方面十分弱小的民族,却向人类贡献了很多伟大的心灵,弗洛姆、阿伦特和波普尔就是其中杰出的三个思想家。为了对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另外两个思想家。 
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1902—1994)出身于维也纳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主要思想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和爱因斯坦。他的主要著作有《的逻辑》、《客观知识》、《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无尽的探索――卡尔·波普尔自传》。 
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1906年出身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她的主要思想来源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她的主要著作有《极权主义的起源》(1951)、《人的境况》(1958)、《在过去和未来之间》(1961)、《论革命》(1963)和《共和危机》(1972)。[6 
弗洛姆的主要著作是《逃避自由》(1941)、《被遗忘的语言》(1951)、《健全的社会》(1955)、《爱的》(1956)、《精神和禅宗》(1961)和《人心――人的善恶天性》(1964 
弗洛姆在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于增加人类自由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也指出,资本主义同时也使个人在中感到孤独,无意义和无权力。在此意义上,他区分了两种自由,他说:我们不仅要保留和增加传统以来即有的自由(笔者:消极自由),同时也要设法获得新的自由。这种新的自由(笔者:积极自由)要能使我们充分地认清我们自身,从而对自己、对人生都能具有充分信心。弗洛姆又说道:判断自由之实现的唯一标准是,个人是否主动而积极地参预决定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事务。这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与伯林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之分是不相同的。柏林的自由侧重个人形式上的权利,弗洛姆的自由侧重实质上的自由状态。举个例子,一个年青人在DISCO舞厅里嘣迪放纵,在权利意义上可以说是自由的,但在精神意义上是不自由的。 
接下来,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心理基础是虐待狂与被虐待狂。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虐待狂与被虐待狂的特征,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