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上海财大金融专业考博经验心得-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上海交大、上海财大金融专业考博经验心得

上海交大、上海财大金融专业考博经验心得

发布:lixinxinhuman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本人2011年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院和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博士生入学考试,至今已基本完成所有过程,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与大家,希望对各位有志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一、关于个人基本背景本人 ...
扫码加入考博学习群


本人2011年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院和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博士生入学考试,至今已基本完成所有过程,将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与大家,希望对各位有志参加博士入学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关于个人基本背景
本人,女,本科较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是985院校的金融专业。在研二那年(即2010年)参加过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由于复习时间非常短,复习非常不充分因而落榜。2011年参加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两所大学的金融专业考博,现上海交大己基本确定录取(导师和学院已同意接收,还差资格审查),上海财经大学已经录取。硕士期间曾和导师一起做过两个项目,曾在一不知名的学报上发表过文章。喜欢做研究,立志读博。
二、关于复习时间和参考书目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基础,在交大复试的时候也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过考博选择书目和复习心得,都不尽相同。有的同学是数学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他们觉得先看高级的经济或者计量都没什么问题。因而我不敢说我的经验一定是对的,但是比较适合我。
第一年我考上海财经大学落榜,我感觉除了因为复习时间非常短以外,复习策略失误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当时财大考的是高级经济学和金融数学(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由于2010年的那个金融数学仅在当年实验一年后今年不再考,在此不多说。高级经济学当时我看的是财大出版社出的杰瑞的高级微观、上海财大出的罗默的高级宏观,由于没有打好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基础,高级看起来既吃力有把握不好主要经济学逻辑,因为事倍功半。
落榜后仍有不甘,从9月开始继续复习考博。从9月到第二年3月,期间参加了证券从业的5门考试,加起来复习的有差不多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时间,过年在家玩了半个月,其他时间基本都用于考博复习,面试过几家公司,但未工作。上海交大和上海财大一般考博时间都会错一个星期,因而报考两个学校不冲突。交大财大都考经济学,交大是中级、财大是高级;交大考中级计量经济学,财大考金融数学(包括高级计量、高级时间序列、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从表面看,似乎交大更容易考,而且两个学校在考题上有相重合的一部分,因而我选则报考这两所学校。当时主要想考上海交大,因而以上海交大的复习为主。
关于经济学,微观我首先看的是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这本书在微观的逻辑上给我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之后看了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这本书偏向中级到高级,尤其详细看了前几章关于马歇尔、希克斯需求、斯卢茨基方程部分,这一部分一般交大不会考,但财大我考的两年都考了,是重点。关于高级微观,我在第一年复习财大的时候看了瓦里安的高级和杰瑞的高级,但是第二年由于时间不够都没有看。宏观经济学我首先看了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之后看了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这两本是中级,最后看了罗默的宏观经济学。对于经济学,可以这么说,我基本上都是中级细看,习题每个部分都有做,高级草看,基本上就是在考完交大后准备财大那一星期看的。不过之前一年有一定基础,在此我不敢说高级不重要,但是自己感觉经济学重要的是把握其中的逻辑,不要被高级那些花哨的模型所蒙蔽而忽视基本概念。
关于计量经济学,我非常详细地看了古扎拉地的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都做了。这给我了在计量方法逻辑上一个很好的把握。之后我就看了张成思的金融计量(没看财大参考书目的汉米尔顿的金融时间序列),就算是把时间序列给过了一遍。其实古扎拉地的书里也有相当一部分介绍时间序列的,但是不详细。可以这么说,由于时间确实有限,加上我以考交大为主,上财的那些参考书目尤其是威廉格林的高级计量和汉米尔顿的高级时间序列我完全都没看。在此本着负责任的态度,我得再一次强调我不敢误导说参考书目不用看,仅仅说下我个人的经历。我没看的原因主要是没时间,且当时主要想考交大,且那些太难的推导不是短时间能看懂掌握的。事实是财大虽然参考书目非常吓人,但是非常注重灵活运用,且几乎没有出到高元的,而是看你基本概念掌握的是否扎实。因此我在这里想说无论考试多难,一定要首先确定是否基本概念已经掌握。很戏剧化的是,我本以为财大没戏,最后看来财大比交大考得还要好,这可能也说明了基础的重要。
三、关于历年真题
今年的财大和交大的考题网上有其他博友已经列出,和他们说的基本一致,大家搜一下都能搜到。财大经济学这两年都是四道大题,每道25分,宏观微观各50分。每道小题都有两到四问。交大题目更多点,分值更分散。财大的金融数学今年前面60分的填空,40分的简答。交大计量4道大题,人大论坛上都有去年和今年的题,大家可以搜到,我不再多说。
四、关于公平性和联系导师
公平性和联系导师可能是所有想要考博的同学非常关心的话题。在这里我可以以我的亲身经历说上海财大和上海交大都非常公平。
关于财大。第一年我考财大,考前仅联系了导师一次,不过导师仅回我了一个“财大竞争激烈,多做其他考虑”。我仍然考了,自己分没过,不怨谁,任何成绩都不可能轻松获得。在这里我想说财大完全不用联系导师,因为财大金融专业是大口径,即博一不选择导师,到博二需参加资格考试,合格之后才能选择导师,不合格可能就不能继续读博。复试也是所有金融学院的老师一起面试,因而不存在某个导师要不要你的问题。第二年我仍考财大,从头到尾都没联系导师,且我复试遇到的两个考财大同学(现都已被录取)也都没怎么联系导师。
关于交大。我在九月份报名的时候曾给导师发过一个邮件,导师回复“竞争激烈,要有思想准备。”之后给导师联系再无音讯。考完试给导师发一个邮件说我参加了考试,老师没回;考分出来了我给导师发一个邮件说明我的分数,老师没回;分数线出来了我又给老师发了一个邮件说我过线了,老师又没回;最后复试名单出来了,我给老师发了一个邮件说我可以参加复试,老师终于回我了,并且老师解释说由于之前不确定能否参加复试,所以没回。
所以,当老师没有回你或者预期不是很热情的时候并不是说明自己没有机会,而是之前说再好也没有用,还是需要自己的成绩能过线,进入复试老师自然会和你联系。事实上,在复试的时候我了解到其他考生在复试前绝大多数没有见过导师,也没有跟导师说得很好,甚至还有压根没有联系导师的。所以,初试和复试成绩和表现很重要,不要因为没有和导师联系好而灰心。
比较两个学校,可以说,财大不用联系老师,交大要在确定复试的时候尽快联系导师。财大不是导师说要你就要你,要硬拼成绩,交大则要在确定能复试后看老师是否对你感兴趣。导师对你的兴趣在于你是否能帮他做研究,是否有学术能力,导师选择人选方面也还是要看综合实力。
五、关于复试
复试是看综合实力,本科硕士学校好坏、是否做过研究、有没有科研能力都是老师选择的一个标准。现在博士科研压力很大,导师选择学生方面更多的是看中有没有科研能力,这个对于导师的压力也很大,所以导师一定是选择热爱做学术的人。在交大和财大复试中老师都无一例外地问了为什么要读博,以后是想做老师还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个人几乎都问了,因为老师想要的是一个真正能坐下来安稳做学术的学生,而不是靠读博来丰富自己简历的学生。且交大老师一再问我是不是对困难估计充分。
我本科学校比较差,这个无论在交大还是在财大都被老师BS了一把,不过尽管如此,还是都被录取了,这也说明并不是学校差的学生老师一定不录取,主要还要看是否愿意做学术,是否有学术能力。因此,也希望如果有同学立志想考博,不要因为自己之前学校差而胆怯或不敢尝试,如果努力有毅力,实力达到就一定可以成功。
在此说明一下,对于财大,基本初试分数很重要,排名靠前的一般不会被刷,且也不存报考同一导师之间的相互竞争;对于交大,初试过线了每个同学几乎平等,高分被刷低分录取也很平常,主要看学生态度和学术能力。且交大报考导师很有艺术,有时候真要靠运气。有的导师今年只有一个报考,那么他基本上不是特别差就会被录取,有的导师一下四五个报考,现在每个导师只能带一个,那么其他同学就算分高也会被刷,这样就很可惜。
说到这里想说的也基本差不多了,希望对想要考这两所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同学有所帮助。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经验,如果有不足,欢迎指正补充。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83172-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