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在利比亚投资很受伤 数亿美金打水漂-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央企在利比亚投资很受伤 数亿美金打水漂

央企在利比亚投资很受伤 数亿美金打水漂

发布:星博士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13央企利比亚投资188亿美元中铁建有35亿合同未完成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有关部门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危机爆发前的2011年初,我国在利承揽的大型项目共计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涉及合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13央企利比亚投资188亿美元 中铁建有35亿合同未完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危机爆发前的2011年初,我国在利承揽的大型项目共计50个,涉及合同金额188亿美元。平均每个项目涉及合同资金约3.76亿美元。这些项目涉及13家央企的投资,包括上市央企中国铁建 (601186.SH)、中国建筑 (601668.SH)、葛洲坝 (600068.SH)、中国中冶 (601618.SH)、中国石油 (601857.SH)以及正欲上市的中国水电等,涵盖房屋建设、配套市政、铁路建设、石油和电信等领域。

2011年3月底,利比亚危机爆发后,上述13家央企涉及75家公司在利项目均暂停,仅中国铁建就有3个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总额达42.37亿美元,尚未完成合同达35.51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铁建在利工程皆为主业铁路基建工程项目,仅利比亚沿海铁路和南北铁路项目,合同估算金额约合26亿美元。


或许对于央企海外投资而言,类似利比亚政局的动荡带来的风险是国内企业“走出去”布局中难以避免的危机,而且近年来,我国企业已进行海外投资的亚非拉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存在政治动乱风险。无论何种原因,一旦该国发生政治动乱风险,我国企业均将面临产生损失可能。


“实际上,央企海外投资的风险意识不强是一旦面临投资环境生变时的最大隐患。”上述登陆资本市场一年有余的央企海外业务负责人士坦言。利比亚危机中,央企投资损失惨重主要是因为海外投资项目的投保意识薄弱和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缺失。
有消息称,中国企业在利项目投保的保险覆盖面仅为合同金额的5.68%,并且保险方限于国内国有保险公司。按此计算,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188亿美元合同金额的工程项目,将只能获得不足7亿美元的保险赔付。
利比亚大撤退让中国企业腹背受敌 进退维谷
来源:环球财经
在此次利比亚国内冲突中,中资企业中有十多人受伤,企业工地、营地遭到袭击抢劫,直接经济损失达15亿元人民币。随后,中国ZF为确保在利华人生命财产安全,出动海陆空力量,撤回3万余名中国员工,耗资约3亿元。
目前13家央企在利比亚的项目已经全部暂停。从长期看,中国企业将会遭受如下方面的损失:
1,固定资产损失。虽然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承揽的是工程承包项目,不是带资项目,没有直接投资,但中国各大公司在利总部及各项工程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原材料都留在了那里,因此会有大量固定资产损失。
2,未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包括履约保证金、预付款保证金、维修保证金、维持项目正常运行所必须垫付的流动资金以及由于不可抗力产生的损失等。按照惯例,在利比亚实施的工程项目都是中方企业先垫资。一旦工程因不可控因素停止,这些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就成为承包商的损失。
3,回国人员安置问题。国家动用陆海空交通工具将所有在利人员接回,接下来面临他们的安置问题、人工费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赔偿问题,这也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4,三角债问题。由于利比亚建筑材料缺乏,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一般需要承包商从利比亚以外的国家采购。而中国企业承包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一般从国内采购。因此,利比亚项目中断后,一些企业无法按期给原材料商支付货款,加上很多工程采用分包模式,也导致三角债问题凸显。
5,利方恶意索赔问题。3月25日,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已向中国的葛洲坝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宏福建工等公司针对预付款保函进行索赔,要求五天之内必须给银行方面答复。据上述公司内部人士称,预付款保函还有半年才到期,现在银行提前索赔,属于恶意索赔。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向上述公司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赔偿预付款本金和利息,二是将预付款保函期限延至2012年12月31日。两种选择对中方都不利。
面对巨额损失却无可奈何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的损失无法对冲
中国法人在利比亚境内的投资已经遭受了巨额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但更可怕的问题是,利比亚的战乱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攀升,考虑到我国作为原油进口第二大国的背景,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导致整个中国经济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由此可见,欧美主导下的针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中,实际上使得中国经济蒙受了天量的损失。
与中国ZF主张相近的俄罗斯可能也面临投资、贸易和安全利益的损失,但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因为原油价格的飙升,俄罗斯经济面临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对冲;而中国经济在缺乏对冲手段的情况下,不得不去接受硬性的冲击。

法律救济途径匮乏


利比亚战事升级,对于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来说,只有中国ZF面临百分之百的损失。英法两国急于推翻卡扎菲ZF寻求利比亚政治局势的洗盘,制造战乱正是他们希望的。推翻卡扎菲并不是美国ZF必然寻求的目标,但长期对利比亚实施单方面经济制裁使得美国经济与利比亚的联系并不密切,更加谈不上能源依赖,加之自洛克比空难以来对卡扎菲ZF形成的敌对情绪,更使得美国国民对利比亚战事持无所谓的态度。俄罗斯可能因为利比亚危机而损失经济和战略利益,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油价格上涨可以部分对冲掉俄罗斯的损失。只有中国ZF和企业面临硬性的经济损失,而这些经济损失将由纳税人来承担。
然而,面对如此巨额的损失,中国企业缺乏挽回损失和救济权利工具。一般而言,规范国家间投资关系是通过国家签订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的方法来实现的。通过双边条约的方式,条约当事国相互承诺保证拥有对方国籍的公司得到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一系列权益。在此框架下考虑我国公司的保护问题,我们绝望地发现,中国尚未与利比亚ZF签订任何双边投资保护条约。由此,在中国ZF与利比亚现任ZF以及将来可能上台的新ZF的关系上,存在着天然的法律救济手段的缺位。
另一种思考保护策略的途径是在国际贸易范畴内考虑问题。国际贸易不论是货物交易还是服务输出,均以合同为前提。但各国合同法中普遍存在不可抗力或情势变更的例外规则。不可抗力即法律界定的无法预料的、无法抗拒的、无法避免的外部力量;而情势变更意味着履行合同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至于完全超越了合同订立时当事人假设的作为合同履行基础的客观条件。
不论是不可抗力还是情势变更,中国公司在此例外规则下最多只能不再继续履行合同,而不是主张对方当事人赔偿损失。投保或许能缓解战争风险,但在保险公司同为中国国有企业的情况下,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
律师:双边协定是法律武器
通常而言,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承包工程,采取合作形式,独资的项目比较少。若发生纠纷解决途径往往是协调、调解和遵从国际约定。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李居迁表示,根据国际法,利比亚局势稳定后,如果没有修改原有法律,这些合同仍然具有法律效力,合同仍可以继续履行。如果合同受阻,无法继续履行,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从现在的情况看,利比亚这场动乱,虽然现在升级了,但和国内现有的法律没有太大关系,何况中资企业很多项目是住宅、基础工程,无论谁上台,这些项目都需要完工,住宅也总归是由当地人居住的。”这将意味着继续履行合同是中资企业必须采取的主要途径。
在加拿大、中国长期从事法律工作的资深律师辜勤华说,中资企业在海外从事工程过程中,中国ZF大多会与当地ZF签订投资保障协定,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争端解决机制问题的。这个协定如果存在,是中资企业在海外发生纠纷最重要的法律武器。
据悉,此前中国与突尼斯、埃及在解决海外投资纠纷就是很大程度上利用双边协定,保护了中资企业在当地的利益。对于双边协定,对外经贸大学外国直接投资(FDI)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教授解释,就是投资国和东道国两国ZF之间签订相关投资保护协定,海外投资的行为应在已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中运行,当风险发生时,才能要求东道国对损失进行补偿。双边机制下,海外投资保险公司在向被保险企业支付了损害赔偿金之后,可以代替企业向东道国主张赔偿(代位求偿),目前美国和日本早已制定并实施双边“代位求偿”制度。
那么,中国与利比亚是否签有双边协定成为关注的焦点。据悉,目前我国已与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不包括利比亚。有关专家分析,如果没有双边协定,中资企业在利比亚的损失只能基于传统的外交保护原则来解决了,而不在法律框架内。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59437-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