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转载: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

转载: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

发布:caozisimon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转载: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2010-12-2322:11:06)转载前段时间评论了一篇博文,老师建议把我说的“想法和意识驱动”结合写文章再说说,今天赶了个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评论,争取拿个小红花: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转载:如何把你的想法写成文章

2010-12-23 22:11:06)转载

前段时间评论了一篇博文,老师建议把我说的“想法和意识驱动”结合写文章再说说,今天赶了个早,说说自己的看法,有不妥的地方请大家多多评论,争取拿个小红花:)

看了很多关于数据和写文章的争论,个人觉得其实没有太大的冲突,我觉得除了review文章以外(有些review也要用了一些数据),绝大多数的文章还要以数据为基础(但数据并不一定是你自己实测的),毕竟你要让别人相信你的结论,信任你的模型,你需要把实际的数据运行结果给他看,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嘛,尽管有些时候错误的“事实”会误导,纠正以后终究会有真正的事实。实测数据的重要性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你不可能仅仅停留在大量的模拟实验,终究要回到自然,用模型解释数据,用数据验证模型。

但是,有数据就有文章吗?当然不是。这里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对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举个例子,我写的一篇关于GPP的文章,通量数据的处理时一个非常需要体力和耐力的工作。尤其是NEE(生态系统交换量)和GPP(初级生产力)的gap-filling,在处理Harvaed forest的原始通量数据时,请教过很多用过通量数据的大牛、小牛、老牛。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完整的说出做法,没办法,只能自己根据文献来做,很是艰难。数据处理是验证模型真实性的前提,如果对自己处理的数据都没有信心,又怎么敢说模型的潜力和精度?君不见N多数据躺在课题组用不上,没有说明,没有处理。很多大项目,如973:(,大量的数据因为没有专业的处理人员而静静地躺在硬盘里。偶尔有个人想用,钻研一下处理方法,用一下,这样的数据达不到真正的共享。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共享,实在是别人给你共享了,他给你的数据也是最原始的(可能他也不会处理),你想用,自己学方法吧。这可能也是数据难以共享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个原因我觉得还是新的想法,就是我们老挂在嘴边的idea。我老觉得文章来源于想法,而不是数据,这话不能说的太绝对,偶尔有超人直接从数据看出规律,来个大理论也有可能。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写文章首先是根据已经有的知识(如读文献,看别人的结论和不足),从别人指出的不足出发,考虑自己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不足。想想,能不能走通,要什么数据来解决,怎么设计实验,用什么样本,数据怎么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是什么,如果有出入怎么解释,等等。首先是某一个想法驱动着去做实验,获取数据,验证想法,如果正确,可以去写文章了。如果不正确,大多数时候也能写一篇文章,就看你能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很多杂志都已开始注意失败实验的价值,应该说是一种进步吧。举个自己的例子,我最开始做PRI指数反演光能利用率时,一个日本人,Nakaji(06,IJRS)的结果说PRI在反演整个森林一年中的LUE变化时存在不足,尤其是当叶片枯黄的时候,PRI就不适用了。原因是PRI关注于叶黄素的循环,是一种间接反映光合作用的过程,当色素衰亡的时候,PRI的作用机理就不存在了。在验证这个观点时,我们用了冬小麦,确实对于生长末期的情况不适用。对此,我想的办法是引入叶绿素含量的波段,因为有人(Inoue,08,RSE)说叶绿素的变化和LUE也有关系,因此想把叶绿素的信息引入进来。但是叶绿素有N多波段,到底用哪个呢?最开始用670-680nm,结果不好,尤其是对生长旺盛的小麦,后来改用550nm,结果有了点提高,怎么解释呢?从PROSAIL模拟分析是670-680nm容易饱合。最终用550nm的反射率改进了PRI,发表了自己的第二篇SCI文章。

李老师建议说说怎么有GPP那篇文章的,其实之前已经说过了,自己拿Li-6400做实验的结果不被认可,尽管结论很漂亮,想法没问题,但是审稿人认为方法不对,叶片尺度的测量不能和冠层尺度直接比较。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冠层尺度的LUE数据,后来才知道原来只有通量数据测量冠层LUE。于是在973张掖实验时,整了一些盈科通量数据,可惜不太会数据处理,只能勉强整理出一个月的数据,用MODIS验证模型时,只能用每天的MODIS数据,云检测之后只有16天的数据能用。好在JGR的审稿人比较大度,可能是更关注想法吧,让我过了。但是自己不甘心,想用长期数据,于是google了半天,找来了Harvard forest的数据,跟PI交流了几次,说明数据的用途,得到了一些建议,最终把JGR的模型用在了4年的数据尺度上,就有了最近的RSE文章。

总结:

1)关于数据共享

一方面我们提倡数据共享,一方面也要对自己共享出去的数据负责。对此,必须对自己的数据有信心,从测量到处理。

2)关于积累想法

多看文献,看别人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想办法解决别人的小问题。当解决了很多人的小问题时,一些大问题可能就被你解决了。有些人似乎不屑于解决小问题,总想一下子弄个类似SAIL模型的东东出来,这太难了。可能不是一个人一个博士学位的时间能完成的:)

3)关于写文章

多动手、不怕错、保持好被退稿的心态。借用老外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适用于文章和基金申请。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6316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