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

发布:旷野思鸣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刚接触时对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这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思考,教书的时候也特别给学生强调这类概念,现在转到关注复杂系统下的经济学,读的第一本书《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谈到规模报酬问题。最近又被问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刚接触时对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这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些思考,教书的时候也特别给学生强调这类概念,现在转到关注复杂系统下的经济学,读的第一本书《复杂: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谈到规模报酬问题。最近又被问及这些问题,索性做一点整理和总结。
一、生产技术与生产规模
要清楚把握规模经济与规模报酬两个概念、特别是二者的区别,首先要明确经济学中所说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的含义,这对概念中的“规模”的外延是不同的。
经济学中的“生产技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在生产产品时,人可以是一种生产要素(劳动),机器设备、资金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水、土等自然资源也可以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土地),创业者和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冒险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也被认为是一种生产要素(企业家才能,Enterprise),生产技术就是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生产出产品的组合比例——当然,不是每一件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同时用到上面列举的全部生产要素,要根据需要来。举个简单的例子,生产烤鸭这件产品,主要需要两种生产要素:烤鸭工人(劳动)和烤箱(资本),那么在生产烤鸭的过程中,几位工人和几个烤箱配合使用,这个配方(比例)就是生产烤鸭的技术。稍微延伸一点而言,这样的配方、也就是技术又由什么决定呢,一个显然的答案是来源于科学和经验。在这个例子,假设生产者从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也可能运用到食品加工的知识),烤鸭的过程大体分为三道工序:宰鸭褪毛、灌水烤制、片鸭盛盘。基于此可以得到一项生产烤鸭的技术,即工人和烤箱按照3:1组合生产,具体而言,三个工人每人专做一道工序,其中做第二道工序的工人将灌好水的鸭子放进烤箱,随即从烤箱中取出新靠好的鸭子交给做第三道工序的工人片鸭,这样劳动者之间分工清楚,同时充分利用烤箱,应该是比较高效的生产技术。
接下来看生产规模,我们说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其产量的上升的只是一个表现,其实质是说这个企业雇佣了更多的员工、或者扩建了厂房、添置了设备等,总之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多了——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即使能够增加也十分有限。所以经济学中说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要素的投入水平(数量),投入生产的要素数量多规模就大。而生产一件产品通常要用到不止一种生产要素,是只要其中任何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改变就引起规模变化呢,还是只有所有要素的投入量都变动才改变规模?还有,如果是所有的要素都改变,又要区分这些要素的投入量是按照同一比例变化还是不同比例变化,因为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的增减是不改变生产技术的,而不同比例的增减则改变了生产技术。
微观经济学把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维持不变的阶段叫做“短期”(Short Run),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改变的阶段叫做“长期”(Long Run)。企业用来购买那些在短期内投入量保持不变的生产要素——例如厂房、机器设备这类固定资产等——的支出称为固定成本(Fixed Cost),而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银行的利息等用于短期内投入量改变的生产要素的花费,则称为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生产规模既用于指短期内的要素投入水平也用于指长期内的要素投入水平,就是说,只要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改变就可以说生产规模发生变化,但是当至少还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改变的时候我们说这种规模变化是短期的变化,当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改变的时候我们就说这种规模变化是长期的变化。国内流行的经济学教材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谈到生产规模时说道,“企业只有在长期才可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这里似乎隐含了只有全部生产要素都变动才能称为生产规模变动的含义,但这种理解过于武断,因为句话只是说全部生产要素的变动必然会导致生产规模的变动,并没有说只有全部生产要素都变动才能导致生产规模变动。
其实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同比例变化的情况包括了某些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即短期的规模变化,其实质是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其对产量的影响部分地来自于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部分地来自于生产技术的变化,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比例变化对产量的影响则全部来自于投入量本身的变化。
二、规模经济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的定义是: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产量增加,生产产品的总成本通常是提高的,但是平均成本(顾名思义,是单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所得。这里多说一句:在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所有的平均量都是除以产量所得的商)则可能降低,这是因为产量增加的幅度可能大于总成本增加的幅度,即在平均成本的计算公式中,分子(总成本)增加的百分比小于分母(产量)增加的百分比,这样两者的比值就比原来的小。
在生产烤鸭的例子,假如最初只雇佣了1位烤鸭工,他干1个小时只能烤出1只鸭,也就是说1只烤鸭的成本是1位工人1个小时的劳动。烤鸭工增加到2位时,他们之间产生一定分工,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两人一起干1个小时可以生产出3只烤鸭,平均每人生产1.5只,那么1只烤鸭的成本就变成了1位工人40分钟的劳动。当3位工人合作时,他们每人都专业做一道工序,达到最佳分工状态,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工作1小时共可生产9只烤鸭,平均每人生产3只,1只烤鸭的成本则是1位工人20分钟的劳动。在除工人的工资以外的其他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力投入量的增加和烤鸭产量的增长,由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平均工资成本逐渐下降,从而生产烤鸭的平均成本下降——在该例中,产量的增加还会更多地分担烤箱的成本,这也会导致平均成本下降——这就是烤鸭的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只是描述了一种现象,没有指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就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并不区分是由部分还是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引起了产量增加,即不分短期和长期;也不区分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同比例增加还是不同比例增加导致了产量增加,即不区分生产技术是否变革,只认产量增加伴随平均成本降低这个事实。刚才的例子就是一个短期内技术不断变革的规模经济——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导致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始终可以解释短期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一个理由是,由于产量增多,更多的产品分担固定成本,导致平均固定成本这一部分减少,因而平均成本(可分解为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减少。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只要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发生变化,即可认为生产规模改变——否则短期内随产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就不能被称为规模经济,因此可以说,规模经济这个概念是独立于生产期间(短期和长期)的。
2、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如保罗·克鲁格曼在他那本著名的《国际经济学》中所说的,“我们通过假定生产得越多则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越少来描述规模经济;但是,我们并没有说明这种生产力的提高源自何处——是由于现有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张,还是行业中厂商数目的增加呢?根据这两个来源,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cs of Scale)指的是由于单个厂商自身规模扩大而导致其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经济。注意这里的定义已经从“产量增加”过渡到了“规模扩大”,在规模经济这个概念的讨论中,可以认为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量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三种说法的含义大体相同。上文烤鸭中的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内部规模经济。其原因在于,因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设备厂房支出、管理成本、研发成本、交易费用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这是侧重于从理论上解释内部规模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结合实际生产活动而言,导致内部规模经济的因素还包括:
(1)分工(Labour Division)和专业化(Specialization)。生产规模扩大有利于分工的细化,促进专业化生产,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平均成本。
(2)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意指在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有益经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又称“边干边学”、“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生产规模扩大有利于产生学习效应。
(3)生产要素价格谈判优势(Bargaining Power)。规模大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较大,在购买生产要素时更具有谈判价格的优势,可以压低要素价格,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4)能够使用大型机器设备和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要素(边角余料能更好地被利用),可以有效分担研发费用、管理成本等,有利于享受运输、采购原材料等方面的经济性。
(5)可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人才等资源。
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指的是由于整个行业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个厂商平均成本下降的规模经济。其实这个定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定义规模经济的逻辑,因为规模经济定义中所说的产量增加(即规模扩大)显然说的是厂商自身的产量(规模),而这里的规模扩大,说的是整个行业的规模,两个定义中的规模说的不完全是同一个对象——尽管行业规模的扩大是由所有单个厂商的规模扩大所造成的,但是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并不表示某个具体厂商的规模一定会扩大。当然,这一点逻辑上的偏差对这个概念的现象解释力影响不大。
仍以生产烤鸭为例,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新的研究发现了食用烤鸭的能够降低癌症发病率,导致烤鸭需求大增),烤鸭店纷纷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整个烤鸭行业规模扩大,行业内的技术和人才交流也更加频繁,出现了烤鸭技术培训机构,使得烤鸭工人的技术水平普遍提高,甚至有可能催生新的烤鸭技术,带来烤鸭的技术变革,这都将降低单个烤鸭店的生产成本。或者,假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某条街上的烤鸭生意特别红火,吸引了各处的烤鸭店纷纷搬迁到此,让这条街道成了烤鸭店聚集的场所(可以叫做“烤鸭一条街”),这样相邻烤鸭店可以合购原材料和分担运输费用,还可以在原材料、烤鸭工上调剂余缺,这也都能够降低单个烤鸭店的生产成本。由于这些个别烤鸭店之外的因素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就是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源泉很多,具体来说包括:企业之间的“干中学”、技术交流与传播,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行业内的分工与专业化;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所带来的各种外部经济效应和交易费用的节省等。
3、规模经济不变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描述的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降低的现象,现实经济中还存在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变和上升的现象,分别被称为规模经济不变(Constant Economics of Scale)和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 Scale)。要知道不是生产规模越大越好,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负面作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在烤鸭的例子中,工人人数从1增加到3导致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但是工人增加到4位时,已经突破烤箱和工人的最佳组合比例,新增的工人只能在三道工序中周旋,如果协作良好整个团队工作1小时还烤出12只烤鸭,1只烤鸭的仍然为1个工人20分钟的劳动,不增不减。人数增加到5位时,工人之间合作的协调性进一步受损甚至出现窝工,操作间开始显得拥挤,他们合作1小时也只生产了12只烤鸭,而1只烤鸭的成本上升为1个工人25分钟的劳动。工人增加到6位,这帮工人在操作间工作连手脚都施展不开,弄不好相互之间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有人开始偷懒,工作1小时反而只生产了10只烤鸭,1只烤鸭的成本进一步上升为1个工人36分钟的劳动。如果工人继续增加,且不说烤鸭工的生产效率会下降多少,恐怕为了管理这么多员工,还得再雇佣一位管理人员,光管理成本就增加不少,生产成本上升无疑。(说到这里,可能读者会对生产进入成本高到如此地步感到可笑,但这不正是我们大多数国企的常态吗?)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在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影响较多,生产的成本会随之下降。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规模扩大的不利影响逐渐表现出来,反而会使成本逐渐上升,进入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在以均衡为最优的主流经济学中,规模经济不变就是企业生产的均衡状态,企业达到这个状态就实现了最优生产规模。
规模不经济的来源也是多方面的,大致包括:管理成本的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原材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需求量上升导致其价格上涨;企业创造力和进取心的下降等。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34992-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