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07个人考研经验——外经贸(申请精华)-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原创]07个人考研经验——外经贸(申请精华)

[原创]07个人考研经验——外经贸(申请精华)

发布:icyorange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07个人考研经验——写给08级考经贸学院的同学最近比较郁闷,导师一直没找好,被拒了很多次,情绪down到底,想放弃一切,顺其自然,但又有点不甘心,这或许就是标准的“患得患失”吧。想起曾答应若干个08级的要写点考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07个人考研经验

——写给08级考经贸学院的同学

最近比较郁闷,导师一直没找好,被拒了很多次,情绪down到底,想放弃一切,顺其自然,但又有点不甘心,这或许就是标准的“患得患失”吧。想起曾答应若干个08级的要写点考研经验,以及去年这个时候自己也曾彷徨过,受到“想念未知”师姐的无私帮助解惑,再加上五一实在憋地慌,就写点经验吧。(提示: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记住,条条大道通罗马)

一、首先要想的是为什么要考研。大四的时候你有三个选择,考研、工作、出国,这三条路没有熟优熟劣的问题,只要努力都能取得成功,毕竟都是为了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之前在论坛上我也提到过,考完研后,在工行省分行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差点就放弃读研了。当时想了很久,发现其实选哪个都可以,最后我选择了读研,最后结果如何怎样谁都说不准,这是个风险问题。(提示:不过千万不要以没有做好工作的心理准备这样的理由而选择读研,再过两年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意思呢?)

二、之后是选专业选学校。考虑的时候必须要结合以后你希望在哪个领域里发展,也要考虑到你在哪里工作,以及自己各方面的条件,因为很可能研究生毕业后就留在那个城市了。想清楚再选啊!!!

我当时选贸大,因为我本科在广州读,但又不想留在广州,学的是国贸,但对国贸又不感兴趣,想在金融领域发展,所以选了经贸学院的金融学,因为这个考试的内容和国贸的内容一样,专业课也都是学过的,本人英语也不错,六级626,考上的概率比较大吧,再加上贸大多少有点名气,而且听说很公平,保送少,就选了。(提示:现在想想那时的决定,可能过于保守了吧,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原本还可以选更好点的大学,唉;而且当时也没考虑到以后毕业就业的事,其实我并不想留在北京,回家长三角发展机会也很多。毕竟横竖你都要努力一年,再努力一把说不定……不过现在想这个也没用了,总之是个风险问题,看你是怎样的一类人,所以大家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志向,想明白了再决定啊!)——顺便提一句,我这次初试总分是390多

三、如果上面两点想好了话,可能现在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4门课的复习吧,我按考试顺序讲讲:

1、政治。政治我是最弱的一项,平常本科开卷考也过不了80,结果这次考研也只考了55,差点没过国家线(不过就去工作啦)。我的经历大家可以当做反面教材来看待。

我是从暑假的时候开始复习的,之前一点都没看过,看了就头大。后来暑假的时候报了一个领航的暑期强化班,跟着上了10多天,感觉的确是多多少少入门了。然后就是看那里发的内部讲义,粗粗地看过了一遍,认为大概已经掌握了,这样就到9月开学了。之后我看了红宝书和张俊芳的《应试宝典》(两个穿插看,其实后者绝对不推荐,太厚了!头都大了),之后是每看一门课的内部讲义,做相关的任如封的《序列二》,这样陆陆续续做了一遍。当时因为《二》的答案没有解析,所以做的也比较随便。做完后买了本《考点狂背》,想背点东西,可惜没怎么用,再看了一遍内部讲义。之后就是快到考试了。这时候会有冲刺班点题班什么的,周边很多同学去上了,我就拿来复印了下背背,好像有博文的领航的什么的。再就是看了陈先奎的《形式政策》和博文的《形式政策》,这些都是我零碎的时候看得,似乎没什么用。之后在一月的时候有《20天20题》,没来得及看,看了又头大。就去考了,结果就是第一门考了55….

(提示:政治要做题,感觉《序列二》还是不错的,和真题接近,那时候应该做完一遍后再认真看一遍,这样考试的时候做选择题也不会很陌生了(我选择做的太糟糕了!),至少有点感觉,不过没有答案解析真是比较麻烦,我周围的同学有的是做陈的《2000题》,那本有解析,具体内容质量怎样不清楚;如果政治基础不好,报个暑期班还是值得的,就是上课的时候要猛记东西,至于点题班什么的有没有用我也不清楚,我没上,考得也烂,去上了,说不定也考得烂。。。不过可以在最后一个月里给你得知识体系理一下是真的;《形式政策》这东西感觉不是很有用,做了也白做,背了也忘记,看一下就好;最后做大题我靠的还是复印来的博文的一份点题讲义,十个大题论述背了下,感觉不错,很多猜中,;《20天20题》听说很强,但没时间看了;模拟题我没做,可能做下比较好吧,毕竟是第一门考试,熟悉一点比较好——总结就是,对于我而言,真的只有喜欢一门课才能把这门课学好,面对政治这么海量的内容,我基本是背了就忘,幸好背了大题才救了一命,深刻反省ing….)

2、英语。前面提到过了,我英语基础还好,大学对英语也比较重视,所以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以下经验只适用于英语比较好的同学。(考了76,相对投入时间来说,已经满足了)

我在4月的时候买了本单词书开始翻翻单词,书名忘了,好像封面是一只青蛙在举重的那个,其实很多同学买的是星火的单词书。不过个人觉得无所谓,背单词的目的也只是把“黑色”单词变“灰色”,把“灰色”单词变“白色”,知道意思就够了,我从没指望过背单词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或者好口语,反正是应试教育,就应试复习吧。同时,买了本星火《精读120篇》,感觉不错,推荐一下,每日做几片阅读,不多但找下考研阅读长句理解和选择的感觉很重要,里面还有20篇新题型,可以留着以后做。这里不推荐石的《200篇》,我同学说是垃圾,我没错过,不过做过的好像评价也不怎样,还有清华大学那个已经去世的老师编的精读《100篇》,不推荐,题目出得很没水平。然后就是在图书馆借了朱泰祺的复习全书(名字具体忘了,厚厚一本),只做了阅读,还行。暑假开始前,单词一遍看完,阅读大概做了70篇左右。暑假里,我又借了考试虫的复习全书(名字具体什么忘了,也厚厚一本,王若平主编),这本不错,特别是阅读部分,分析地很到位,翻译也讲的还行,推荐。之外我还下载了新东方的翻译讲解flash,很不错,听了一遍后加点练习,感觉翻译这部分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推荐。开学后,我买了考试虫的历年真题,后来仔细一看不是王若平主编的,里面的内容也一般,厚厚一本,是所有真题中卖的最贵的一本。我每周做两份真题练手,做完后仔细看解析,然后就是平时做做《120》里的阅读。最后两个月的时候,看了下考试虫的作文中的小作文,以及真题讲解中大论文范文的好词好句和承上启下句,虽然看了新东方的flash,感觉没用,作文还是得多动手联系。然后又买了套张剑的模拟题,其实内容出得很一般,阅读更是不行,完全只能拿来熟手,练练完型填空、新题型和作文。市面上的模拟题都很一般的,请务必以真题为准,特别是阅读,模拟题做多了可能让你做真题的阅读水平下降,我就是这样。之后就上考场了。

3、数学。数学是我花时间最多的一门,谁让它有150分呢,自己也有兴趣,最后成绩也不错,考了133,我们一圈人中我最高,哈哈。

数学我从3月底开始复习,车轮战,到最后都没有停止复习过。我是这样复习的:

第一轮和第二轮在一起:看课本看原来的笔记+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顺序:微积分、概率、线代。微积分线代的课本没什么要求,概率的推荐浙大第三版的,不要看别的浪费时间。看完一章做李永乐上面相应的题目,注意先自己动手做,再看后面的解答,要培养自己的思考逻辑。时间进度是,微积分4月20多完成,概率5月中旬完成,线代6月中旬完成。然后就可以丢开课本了。留下20多天奉献给了世界杯!哈哈,意大利夺冠,爽啊!!!!

第三轮,暑假两个月,这期间由于政治专业课都要陆续开展,所以两个月里把《复习全书》又做了一遍,(这里插入看《全书》的方法,看得过程中,对自己不是很懂的,需要技巧的,需要特别注意的,典型思路方法的都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符号标出来,还可以在旁边记录自己的感想或是整理,数学题型真的很重要),并把上面的习题做完。(这里有人推荐用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复习线代,那本书的确不错,很强的,不过如果你已经看了《全书》中的线代,那么不看那本书也是完全可以的。)

第四轮,我回到学校后,又看了遍《全书》,这次看得比较快,看得时候因为有你之前的注释,所以觉得这些题目很“亲切”了。我打印了数学公式,拿了本小本记录些典型题型的解法和公式以及错题的错点,这很重要,注意不要记太多,记要点。同时也买了本做了李永乐的《660》,联系填空和选择,这其中有些题目还是很不错的。可惜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看了一遍。这样就基本把《全书》消化了,数学底子也打实了。

第五轮大概是10月中旬开始的,做模拟题和真题的时间到了!李永乐的《400题》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值得做几遍,然后图书馆又借了本历年真题(黑博士),对于真题的错题值得做两遍。我是这样进行的,先做了4、5套《400题》,然后又做了4、5套真题,相互错开。一开始做《400题》会觉得有点难,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模拟题的前几套比较难,综合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思路来的不是很快,不像《全书》上一章一章给你分好的。前三套只有110多分,后两套好些,选择填空很重要,决定了你数学考分得档次,注意运用一些技巧。《400题》后再作真题,觉得太容易了,因为这些体型在《全书》上都出现过,计算也容易,有135+的分数。做到这里的时候,可以停一下,你会发现有几类题型你总不太会做,这时候你就需要专项训练了。例如,我当时就觉得自己中值定理这块特弱,就找了相关的习题大量做了下,(《全书》上中值定理讲的不是很好,陈文灯上面这块好,很受用),总之是缺什么补什么。之后就是《400题》和真题轮流做,《400题》后5套难度下降,真题用来练手练思路。当然,每做完一套必须认真总结,题型思路公式这些记在你的小本本上,以后会有用的。有时候,总结的时间甚至比做题还多。做完这些后,心里比较有底了,自己感觉可以考140左右。之后又从同学那里复印了陈文登的15套(这个没做,绝对不推荐,出题有点偏)和考试虫的8套,这个还不错,推荐,计算量有点大。这样就上考场了。在考试前几天,再把小本本上的记录看几遍,很有用(这时候你是不可能翻其它书的)。这次考试中,数学计算量出奇的大,搞得我很紧张,影响了发挥。幸好最后几个大题都是典型体型,一些典型解法在前天晚上看过的,就很顺利地解出了。

(提示:关于陈文登和李永乐的书选哪个很多人一直问,我个人觉得其实选哪本都可以,只要一本多看几遍吃透就行了,我看了三遍李的。需不需要两本都看?不需要,至多在中值定理这里参考下陈的。许多人说陈的重基础,确实是一步一步扎实地讲解地,但这并不是说这本书简单,上面的题目很多比考研的要难,搞定李的就够用了。同样陈的也一样。要不要上课?我个人觉得不需要,不过我毕竟花了很多时间自己琢磨,这个看个人的安排。)

4、专业课。我考得是经贸学院的金融学,但题目和国贸的一样,所以考经贸学院的可以看下,其它的同学就不用了。专业课比较感兴趣,花的时间也较多,考了129,第二。

我觉得专业课越早看越好,4月底就可以看起来了。专业课我第一遍看的是课本,任务是过一遍,划出重点,脑中留个框架。我首先看的是微观,很厚的一本,不过平狄克的书不错,但内容太丰富以至于重点不突出,所以边看边划,在边上做下小结之类的。我断断续续看的,看完已经7月末了。之后看了国金,也是同样操作,8月看了15天看完。开学9月看宏观,多恩布什的书是好书,里面的内容也很丰富,但是翻译太差了,边看边划,得把要说的意思给整理理解一下,看完已经9月20日多了,之后看国贸,很快地过,国贸书上内容太“丰富”了,不适合应试,十一后看完。

(在暑假的时候,托北京的同学买了套笔记,历年试题,国贸题库,英语阅读什么的,划了130大米。)

十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先看微观,这时候只看上次划的重点和小结,我把平狄克书上的所有内容进行了精炼,厚厚一本书写成了20多张的笔记,按照前提、图形、推导、结论、注意、比较、名词解释这5块写了每部分知识点,逻辑严密吧:)虽然觉得这样写有过于仔细,但这样学习的目的不仅为了考研,也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微观经济学。之后,我看的是宏观,我个人觉得宏观必须要理一下,因为多恩布什的书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把很多学派的观点都融杂在一起了,讲的顺序又和我本科学的高鸿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那拙劣的翻译,不整理成笔记是不行的,不然很难形成一个宏观体系框架。同样,这也是按照微观的方法分知识点记录了26张笔记,并加入了推导过程。宏微观是我原意花时间好好学习的,所以我复习的比较详细,当然这样的好处是学好宏微观的同时也把所有的考点都覆盖进去了。

之后我看的是国贸和国金,这时候买的笔记就起作用了。看过书的都知道这两门课书上讲的很琐碎,我就按照笔记上的知识点复习下来,笔记不错,比较全,我只需再在上面加点名词解释就行了。其中复习国金的时候,注意重点在前5章,最后几章也可能考名词解释,不过我把其它几章的名词解释也摘录出来了复习了下。国贸的话我把理论部分做了进一步总结,感觉很重要,不过也可能考其它知识点,今年考了RCA。

第三遍的时候我只看自己整理的笔记了,省时间也容易记住知识框架,同时背知识点和名词解释,这样的效率比较高

第四遍还是看笔记,背笔记。这时候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专业课内容了,一天到两天(我都是下午或晚上看专业课的)可以复习完一门课,效果不错。

关于翻译。个人感觉翻译不是很难,最主要是速度,三篇文章两篇非经济类,一篇经济类,我平常翻一下经济类书刊,然后笔记整理了下经济类的常用的名词(这个感觉没有什么大用,心理安慰一下吧),然后就是在考前一段时间练手,我是拿《新概念三》最后10篇长文章和十年专业课真题翻译进行练习的,要一气呵成注意速度掌握!!!

关于真题和练习题。个人觉得真题还是应该买来做一下的,但不需要太多。(我买了10多年的,结果只做了两套,汗!不过其它的还可以拿来分析下出题的类型和思路什么的,以及出题的重点)我还买了套国贸题库,结果没做。买了本微观的练习书,绿皮的那个,也没时间做。

关于时事。这个需要关注下本年经济学界发生的大事。我今年和同学讨论了下,那个提出黄金律的人拿了诺贝尔奖,所以增长理论肯定会考。弗里德曼去世了,货币理论也会考,结果考的是凯恩斯货币交易需求那个模型。所以两个都基本猜中了,另外的考点也都在买来的和自己整理的笔记中复习到了,所以比较幸运,考得也比较高。

(提示,专业课确实不需要做什么习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基础理论基本考点覆盖到就行了,不难。当然在复习过程中,有时间的请自己做好笔记,时间不够的又想省力的就买别人的笔记,不过最好自己先看下,我托人买的那份还不错,算比较幸运。因为你不可能把这么厚实的死本书看上三四遍,对吧:)

5、其它注意事项

1)考研最好组队,和其它一起考的人一起复习,既能勉励自己,也能共享一些信息和资料,还能省点钱,呵呵。我们宿舍4个都考研,今年全部考上了!两个中大第一,一个南开,再加上我。

2)我每周5晚上是不复习的,“Happy Friday”中和同学打打魔兽星际什么的,看下日剧电影,锻炼什么的都可以,一张一弛才能为下周做好足够准备。

3)作息一定要有规律,几点起床几点吃饭什么的都要规定自己,我最后几个月是8点起床,8点半开始在图书馆自习到12点吃饭睡觉,2点起床图书馆自习到6点吃饭洗澡,7点自习到12点半。各地习惯可能不一样,但一定要有个计划。

4)每天各个时段复习不同的课目,最后一个月按照考试时间安排复习课目。

5)复习过程中给自己找点乐子,不要对自己太“残忍”了。我看了世界杯,看了《高达Z》和很多电影,也看了《太阳之歌》,这是部勉励自己的日剧,不错推荐一下。想想女主角都快死了还这么执着音乐,我这个大活人还有什么不能咬牙坚持下的呢?下了不错的OST和一些不错的歌,每天去图书馆的路上听听,吃饭的时候听听广播了解下新闻也是很好的选择。晚上偶尔在床上和舍友们侃侃聊到大半夜,嗯,都是美好回忆。

6)大四上半学期,能逃课还是逃吧,毕竟考研比较要紧,实在逃不了就拿点书去课堂看看

7)保证睡眠,吃的好些,身体是保障啊,千万不要和我一样在一月初的时候突然感冒,这里推荐一下“新康泰克”,我吃了“泰诺”一点用都没有,“新康泰克”效果很快,不过每个人都不一样吧,仅供参考。

8)考完初试后考研并没有结束,还有很多事要做。。。

9)每个人的复习方法都不一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了。

10)写了几个小时,没想到写这东西这么费时间,真是前人载树,后人乘凉的活,希望能星火传递吧。最后祝大家考研顺利。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我,邮箱icyorange926@yahoo.com.cn

浅草

2007年5月2日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8139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