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船王董浩云的第一桶金-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一代船王董浩云的第一桶金

一代船王董浩云的第一桶金

发布:草源狼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1911年8月18日,董浩云出生于浙江定海.董浩云的父亲董瑞昌是个小商人,早年离乡到上海经营五金生意.他凭着脑瓜灵活和一股子倔劲,硬是在商贾林立的大上海站住了脚…  中途辍学留沪上再闯津门海梦圆  1911年8月18日,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1911年8月18日,董浩云出生于浙江定海.董浩云的父亲董瑞昌是个小商人,早年离乡到上海经营五金生意.他凭着脑瓜灵活和一股子倔劲,硬是在商贾林立的大上海站住了脚…

  中途辍学留沪上 再闯津门海梦圆

  1911年8月18日,董浩云出生于浙江定海,那是一个离上海不远的滨海小城。董浩云的父亲董瑞昌是个小商人,早年离乡到上海经营五金生意。他凭着脑瓜灵活和一股子倔劲,硬是在商贾林立的大上海站住了脚。早年的董家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也足使家人衣食无忧。董瑞昌生有二子一女,董浩云是老三,上有一兄一姐。

  董浩云天资聪慧,但在幼年时并没有表现出特别超人的禀赋,读小学时,他的成绩不错,常排在班上前几名。许是生在海边的缘故,董浩云从小就喜欢大海,喜欢看海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小学毕业后,董浩云随父到上海读中学,在他眼前展开一个新的世界。

  1927年,董浩云16岁,这年,父亲生意遭到重大挫折,董浩云被迫中途辍学,父亲打算回定海老家,而董浩云却执意留在上海。他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应该去闯出一条人生之路,况且上海是个大都市,谋生的机会也比较多。  

  董浩云参加了一次就业考试,因为读过几年中学,因此笔试很顺利就通过了。在面试中,董浩云雄心勃勃要当“郑和”,他对主考官说:“地球的表面四分之三是水,如果给我机会,我有信心征服海洋。”主考官对董浩云十分赞赏,兴奋地说:“好,有志气!认准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千万不要半途而废。”考试完毕,这位主考官特别找到董浩云,语重心长地叮嘱道:“我还要送你一句话,刚才你说如果给你机会,这种想法要马上放弃!机会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能等待别人给你。你应该做的是去寻找机会,去创造机会,当机会来到时,你要紧紧抓住它,千万不可放过。”董浩云十分感激他的指点,视他为恩师。

  几天之后,董浩云接到通知,他被挑选加入航海训练班。董浩云牢牢记住那位恩师的教导,机会来到就要紧紧抓住,千万不可放过,因此,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除了完成规定的课程外,他还开始自学英语。由于他记忆力惊人,几乎过目不忘,所以在训练班里,花同样多的时间,他却能比别人学到更多的知识。训练班结束时,董浩云以优异成绩被天津航业公司录用,开始了他与海洋紧密相连的传奇人生。

  乘龙快婿胆气壮 勇夺英人口中食

  董浩云在天津航业公司当学徒,一间宿舍住着七八个学徒,睡的是上下铺架子床。老板姓顾,和他是同乡,但公司中和老板同乡的人为数不少,因此,老板并没有对他特别关照。使董浩云的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是,进公司不久便结识了老板之女顾丽真,此后两人慢慢产生了恋情,最后,他成了顾老板的乘龙快婿。

  此后,董浩云获得许多宝贵的机会,1931年,刚届弱冠的董浩云被提升为天津轮船同业公会常务理事。1933年初,他出任天津航业公司助理,成了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在公司的一次高层会议上,董浩云提出一项令大家颇感意外的动议:开辟天津到塘沽的货物驳运。立即有人表示担心,认为天津到塘沽的45里水路一直被英资轮船公司控制,像天津航业公司这样的民营公司要想介入,可说比登天还难。“当然要做些工作,不试试怎么就断言不行呢?”董浩云不服气。“董助理,你有所不知。”一位上年纪的部门经理插话道:“三北、政记和民生几家公司都曾争取过,但结果还是打不进去。不是没做工作,是英国人的势力太大,连政府都得让他们几分。”

  董浩云凭着他掌握的情况,继续说道:“那三家公司的确争取过,但没有坚持到底。三北自虞老(中国航运界前辈虞洽卿)去世后一落千丈,哪还有力量跟英国人争?政记被日本人控制,彼此地盘划得很清楚,既不愿吃亏,也不愿得罪对方。而民生,主要目标是川江和长江,天津这边鞭长莫及,即使争到了也不易立稳脚跟,所以民生一直犹豫,没有志在必得的决心。至于政府方面,我们当然也要去争取支持,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据理力争,我相信政府也不会老是胳膊肘往外拐。对英国人,我不妨说句重话,那就是强龙再凶猛也斗不过地头蛇!”

  公司最后采纳了董浩云的建议,在董浩云的指挥下,公司展开对天津到塘沽45里水路驳运的竞争。经过一连串艰苦的搏斗,1933年年中,天津航业公司终于打入了这条水路,为本公司的船舶开辟了一条新的航道。

  好事多磨陷低谷 留住青山再搏击

  1935年底,董浩云夫妇从天津来到上海,自立门户,拓展事业。他们在建国西路租下一幢花园别墅,作为全家居所。董浩云当时雄心勃勃,计划建立自己的航业王国,在成功加入天津至塘沽的短线水路驳运行列后,他受到很大鼓舞。

  1936年,年仅25岁的董浩云拟定了一份《整理全国船业方案》,呈送交通部。他提出这个方案,主要目的是希望在政府资助下,成立一个航运信托公司,以促成中国民营小公司的合并经营,充实本国航运力量,为今后收回沿海及内河航运权并筹备开通国际航线作准备。然而,这个方案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于是,董浩云决定由自己筹建,他遍访亲朋好友,游说他们集资。后来,又得到银行家董汉槎的慷慨支持,终于得偿所愿,于1937年4月间创立了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公司成立后,董浩云在上海陕西北路买下一幢四层欧式楼房,作为中国航运信托公司的总部。一个月后,即1937年5月29日,董浩云与顾丽真的第一个孩子来到人间,他就是后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董浩云可谓双喜临门。然而好景不长,两个月后,“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战争中,中国各民营轮船公司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船舶大部分被日军所扣,成为其航运工具。余下的少量船舶,不是在炮火中被毁,就是被军队用以封锁航道,试图阻止日舰西溯武汉。中国航运信托公司也落入了日军之手。

  在这种形势下,董浩云有幸保住了自己的几条船,然后举家迁往“陪都”重庆,董浩云的航运事业进入了低谷。

  太极推手功夫深 借夷对夷巧过关

  在相当一个时期,董浩云几乎与航运业隔绝了。他彷徨、烦躁,终日坐立不安,但他内心深处,振兴中国民营航运业的决心从没改变。由于当时大片国土已沦陷,内河及沿海航线大多被日本侵略者占有,日军只要发现有船挂着民国国旗,便会无条件予以扣押。怎样才能在日寇横行的困境中寻找一线生机?董浩云终日为此绞尽脑汁。

  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41年,儿子董建华的4岁生日也快到了。一天,董浩云一家走在重庆山城的街上,要为建华准备生日礼物。经过一家百货公司时,小建华眼尖,指着橱窗大叫起来:“爸爸,快看!那儿有一条船,我要那条船!”那是一艘轮船的玩具模型,白色的船体,玻璃舷窗,长度超过两尺,模样十分逼真。使董浩云眼前为之一亮的,是它高高的桅杆上挂着一面英国旗。

  1982年董浩云在机场迎接摩纳哥王妃嘉丽丝姬莉(右)后突然中风。

  董浩云触景生情,计上心来,他想:“如果我们的船挂上英国旗,日本人会怎么样?别看小日本在中国横行霸道,可在英国人跟前却还不敢胡来!”1941年3月,中国航运信托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注册资本是25万港元。在当时,虽说这只是一个小公司,但凭着上海英租界的掩护,其属下轮船一律挂着英国及巴拿马旗,因此能够畅行中国沿海及东南亚。

  果断注册大发展 首开先河吃螃蟹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二战结束,董浩云迎来又一次机会。二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进入世界四强,航权也得以恢复。在百业待兴之时,航运业的恢复显然十分迫切。然而,这时船舶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有货无船的现象十分严重。

  董浩云立即让中国航运信托公司申请复业,却遭到拒绝。为迅速开展航运,站稳脚跟,董浩云果断决定采取另拟名称注册的办法。经紧张筹备,1946年8月,董浩云的中国航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

  抗战胜利后,国内对航运需求甚大,董浩云紧紧把握机会,尽情发挥才干,公司业务在他主持下,蒸蒸日上。没多久,他购置了“慈航”、“昌黎”、“唐山”、“滦州”、“慈云”、“凌云”、“天龙”、“天行”、“通平”9艘船,总载重量激增至10万余吨。1947年8月,董浩云又在上海创办了复兴航运公司,为获得国民党政府的大力支持,他恭请上海闻人杜月笙出任董事长,而自己则屈居董事之位。

  40年代的最后几年里,董浩云的航运公司有了较大发展。按照构想,他对属下两个公司是这样分工的:复兴航运主要从事内河运输,中国航运则主要从事近海及远洋运输。他把原来的9艘船按性能及载重量进行了分类,又从美国买入了3艘“胜利”型货轮,命名为“京胜”、“沪胜”、“渝胜”,与原来的“天龙”、“通平”等轮船一起,从事远洋运输。

  在当时的中国,远洋运输在民间航运界从来没有过,但董浩云坚定地认为,远洋运输才真正是中国航运业发展的重点。1947年9月,董浩云派天龙号由上海驶往法国,成为第一艘抵达法国的中国民营货船;同年,通平号首航美国旧金山。这两次成功的远航,完成了中国人驾驶商务船舶开拓远洋航运的创举,为中国航运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董浩云在二战后的短短几年间,靠经营内河运输和开拓近海及远洋运输,掘得其发迹的第一桶金。五六十年代,董浩云以香港为基地,借助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提供的货运机会,迅速拓展其航运事业,并配合日本提供的优惠条件,大力订造新船和收购“二手船”,使董氏船队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到1965年,董浩云已是威风八面的世界级船王了。

  整个70年代,是世界航运业的兴旺期,也是董浩云航运事业的巅峰阶段。这个时期,他适应航运业的新需求,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同时利用杠杆融资方式,竭力订造超级油轮,争当世界最大船王。最后,他终于以独资拥有1000多万吨的船队(包玉刚船队拥有2000多万吨,但其中有一半由汇丰银行持股)而成为世界最大的独立船东。从总吨位数来说,包玉刚是全世界最大的船王;而从独资所拥有吨位数来说,则董浩云是全世界最大的船王。

以上信息源自世界经理人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95141-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