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剑青访谈-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范剑青访谈

范剑青访谈

发布:dalezxr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做中国的普林斯顿是有可能的”:著名统计学家范剑青教授访谈2005年7月,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举行。该研讨会由普林斯顿大学运筹与金融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罗庚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做中国的普林斯顿是有可能的”:著名统计学家范剑青教授访谈

2005年7月,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举行。该研讨会由普林斯顿大学运筹与金融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罗庚讲席讲授、国际上负有盛名的统计学刊物The Annal of Statistics主编范剑青先生主持。会议结束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宣传事务负责人凌玉建对范剑青教授进行了专访,就金融工程及上海研究院的发展进行了讨论。本文是这次访谈的部分内容。


http://www.ustc-sias.cn/admin/HtmlEdit/UploadFile/200577151739426.jpg


凌:作为本次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讨会的主持人,您是怎样看这次研讨会呢?我指的是从专业的角度。

范:从我接到有关筹备和主持这个会议的邀请,整个准备工作还是比较紧的,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规模上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中小型的研讨会,有近百人参加,发言的有19名学者,他们分别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还有德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学者,以及国内包括香港、台湾的著名学者,这些研究人员都活跃在相关学科的前沿,涉及的领域有计量金融学、风险管理、信用风险、资产定价、金融统计等,反映了当前国际上的研究水平。整个研讨会讨论气氛非常好,对于学术交流、学术促进以及对于金融工程应用研究的加强,都很有意义。好多青年学者包括一些研究生从事这一领域,前来参加这个研讨会,都是出于对金融工程的应用前景看好。


凌:能否请您谈谈金融工程的应用前景?

范:金融工程属于工程科学。我们说工程,最早的比如土木工程,到后来有了EE(电子工程),金融工程则是更为晚近的学科,它是将工程方法介入金融研究和应用,由于计算成本不断降低、数据搜集更加便利,才使得这样新兴的工程学科成为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金融工程属于服务业,本身就具有工具性,它的潜在功能目前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前景很好。应该说,工程的前景是研制服务性的产品。


凌:但是目前国内的金融工程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这已经是共识,具体地说,您觉得国内在这方面还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范:我不能说对国内金融工程研究有全面的把握,我接触的只是一部分,我的感觉是,偏数理工程的多,而真正做数据分析、统计分析的科研人员还是比较缺少的,开课都有困难。这次研讨会,有好些年轻人参加,他们很活跃,在科研上有一些新的因素,这一点非常好。


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也是以数理奠基的,那么您是否认为,我们的金融工程学科在发展中除了有数理优势之外,还需要其他一些前提才能真正建设好?

范:关键是人,要在这个学科方向的起步至少要5个人,当然由于这个专业的特殊性,主要是这个专业人才的供需状况,决定了专业研究人员聘用的花费比较大。此外发展一个学科的好的办法就是培养研究生,有了5个研究人员,再培养一批研究生,这些研究生里又会有特别出色的,他们再发展为新的研究力量,不过这个过程不是一两年,而是要花费相当长一段时间,但这是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努力方向。至于金融工程中的数理基础,它很重要,但我们培养的金融工程人才一定要懂得实际问题,要懂金融,要懂传统的金融学,我前面曾经说过,金融工程是服务性的。


凌:如果这样,我们除了教授理论课,再聘请来自金融实务领域的人前来授课,是不是就够了?因为他们懂得实际问题。

范:业界的人前来与教授、研究生交流是可以的,但这只能叫讲座,而不是说可以由实务领域的人士替代专业教师去主讲授课,因为除了理论课,应用课也需要专业讲授。业界精英懂实际问题,但他们对实际问题的接触,以及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尽管有可能深刻,却同样有可能是片面的,不一定成系统的。我们要知道教育与培训的区别。


凌:国内近几年一直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构想,但由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高校科研的基本格局,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存在着一种追求和追随American Standard的情结,在您看来,这种美国标准存在吗?这种情结是否会真的有利于我们建设世界一流?

范: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有中国的实际困难,比如高校兼并风中的“大等于好”的观念,等等,这既不是“美国标准”的体现,也不是“美国标准”所能解决的。应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肯定有它的长处和优点,我们恰当地予以借鉴是好的,也是必需的,因为毕竟有一些规律具有普遍意义,比如说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就是这样。美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是高的,但它不是通过简单的扩招,也没有以牺牲教育的质量为代价,美国高校到今天仍然很讲求精英教育,尤其是Top 20名校。一个学校招的学生多了,质量参差不齐,教授很难用精英教育。


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建院伊始,就定位于成为中国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但是,如您所知道的,不论是历史机遇还是现实外部环境,两者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那么您认为这种企望可能吗?为什么?

范: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诞生,从具体事件来看,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包括一些世界一流大师入驻,也很大程度上出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在体制和管理上都非常棒。这许多因素加在一起,最后成就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神圣地位。不过在我看来,从性质上说,中科大上海研究院更像普林斯顿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结合体,因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本身是不进行研究生培养的。作为目标,一所新生的研究院要迅速成为普林斯顿第二,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如果是“中国的普林斯顿”,而不是照搬,只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随着学术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我相信你们将来会有机会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展合作,它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就是在合作中提升自己也提升对方,

即使你告诉它,你的目标是要超过它,它仍然会跟你竭诚合作,这是在一流学术水平之外更让人折服的一流研究院的气度。


(说明:本访谈文章已经范剑青教授本人审阅)


附录:范剑青教授简介


范剑青,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统计与金融工程终身教授,The Annals of Statistics 杂志主编。他是福建莆田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随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攻读硕士。1986年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萊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的统计学家 Bickel 教授和Donoho教授,1989年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前往北卡罗纳教堂山大学,相继担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97—2000年,范剑青担任加州洛杉矶大学教授。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范教授发表了一百多篇论文,其中大多刊登在统计学的顶尖刊物 The Annals of Statistics和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上,并已经出版两本英文专著。范教授多年来担任The Annals of Statistics,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Probability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等顶尖刊物的副主编,并于2004年任 The Annals of Statistics 的主编,成为该杂志创刊70多年来唯一的亚裔主编。他还当选为美国统计学会院士(Fellow)、国际数理研究院院士和国际统计研究院院士。由于范教授的杰出成就,香港中文大学聘请他为统计学讲座教授、统计系系主任(2000-2003)。


范剑青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统计学家,多年来一直从事非参数建模、非线性时间序列、生物统计与信息、生存分析、广义线性模型、小波、计量金融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他是非参数建模的国际权威,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他首创的“局部建模”法为非参数统计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非参数统计的研究开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已在经济、金融、医学、资讯、生物科技及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采用。他的文章引用次数位列世界数学家排名榜的第6名,也是十杰内唯一的亚裔学者。该项排名是由科学资料学会(ISI)根据最近十年的资料整理得出,刊于《科学之窗》2002第三期。而后,他每年都在世界数学家文章引用次数排名榜的十杰内。由于范剑青教授对统计学重要而广泛的贡献,而荣获2000年度的COPSS奖,人们将其比同数学中的费尔兹(Fields)奖,也统计学界公认的最高殊荣。该奖的授予是由国际上五大权威的统计学和相关领域的学会会长组成的委员会投票决定,每年只一个名额,得奖者限40岁以下,竞争十分激烈。范剑青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大陆学者,给中国人争得了荣誉。


范教授是一位杰出的统计专家,也是一位极为优秀的高校统计教育家。先后获得1996年度北卡罗纳大学Hettleman 艺术与学术成就奖和2002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模范教学奖。由他亲自主持创立的金融风险课程,在香港地区属首度开设,引起极大的反响,深受学生的欢迎。范教授治学严谨,学术威望高,已经培养出多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范教授多年来一直热心于中国的教育和科研工作,经常应邀到国内许多大学做学术报告。他是高教出版社的海外专家,中国科学院的外审专家,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院复杂性团队的成员、名誉研究员。范教授还致力于参与和创建沪港联合研究所。他还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华罗庚大师讲席教授,也是四川大学的兼职教授。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12491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