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机制解析-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机制解析

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机制解析

发布:sangqdba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中债登王平: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机制解析2013年05月13日金融时报王平  近年来,关于发展债券市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议和报告中不断被提及,境内外相关部门和商业机构也给予了极大关注。这是我国经济金融改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中债登王平:银行间债券市场运行机制解析

2013年05月13日金融时报王平

  近年来,关于发展债券市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议和报告中不断被提及,境内外相关部门和商业机构也给予了极大关注。这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到了现阶段的必然。当前,我国面临的几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的有效实施,诸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利率市朝改革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都需要债券市场的紧密配合与有力支持。同时,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建设,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成果显著,也应该能够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而最近曝出的多起负面事件使债券市场更成为了社会关注热点,在浩大的舆论声势中也包含着诸多的疑问和质询。理性想一想,我认为这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必然经历的一次洗礼。作为这个市场全过程建设的参与者,我想谈一些自己的实际体验与心得。

  市场设计的基本依据与思路

  现在各方面都很强调“顶层设计”,遥想银行间债市建设之初在人民银行领导下就有过设计。当时,国际上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型模式,简单拷贝过来并不是很难,而难点在于如何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我国处于转型阶段,体制机制条件均不配套,各个方面对市场的认知以及参与和管理的经验与能力严重不足,但是我们又具有无历史包袱和信息化的后发优势。这需要建设者们根据国情及时代特点并深入把握债券市场的基本原理与规律,消化吸收国外经验并适度超越,以此作为市场模式设计的基本出发点。现在回顾来看,实践过程也正是从这个出发点来展开的,只是因为受环境条件所限还没走到位。

  对于债市,当下有不少人与股市类比,因为都属于一国本币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但细分来看其实是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源是产品的差异。由此导致了参与目的的不同,从而投资者类型不同和采用的市场模式也不同。

  ——与股票相比,交易债券的目的更加丰富,而管理相对复杂,获利水平相对要低。参与股票二级市场主要是为低买高卖赚取价差,纯粹以投资为目的。而交易债券除了保值增值外,一个重要功能是用于资产的优化配置。作为可流通的债权,债券具有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相对均衡的特点,因此是改善资产组合三性的必需。发行债券是筹资行为,同时也是负债管理手段。债券还是各国货币当局的首选工具,通过公开市场与金融机构买卖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和影响利率水平,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作为固定收益产品,债券的投资收益和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利率的波动,而影响利率的变量繁多,非专业人士难以作出合理的预期判断。

  ——债券市场之所以成为以金融机构为主要参与者的机构间市场是由债券的特性决定的,但由于债券属于公共投资产品,也不能将其他主体排除在外。出于行业特点,只有金融机构有能力有动力最大化利用债券市场的功能,在满足自身经营需要的同时,也发挥了诸如货币政策传导及提供相关服务给其他主体等作用,从而又可推动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参与债券市场,要根据自身资产负债、风险收益、成本、期限、财务状况、考核要求、流动性需要、客户服务及未来预期等各方面情况确定自己的策略,突出特点是交易目的多样化,交易要求个性化,且交易规模巨大。市场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适应这个群体的需要,并在安全、效率、低成本与开放性之间取得动态平衡。就开放性来说,主要是指市场的容量,包括产品的规模与品种和参与者数量与类型,这是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开放性不够,市场效率一定不高,产品不足无法满足交易需要,参与者少致使需求缺乏差异性而难以成交;但开放性过高又会降低安全性,使市场遭受伤害。这就需要在参与者能力及相关操作机制和安排方面进行权衡,分层次加以解决。

  ——基于产品特点和参与者的需要,债市通常采用的价格发现机制也不同于股市。现在,流行的叫法称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场外市场,交易所为场内市常叫法作为符号,如果不赋予含义本无伤大雅,但如由此认为前者是完全放任的市场就有失确切了。准确讲,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所采用的价格发现机制不同,一个是报价驱动(Quote driven)市场,另一个是指令驱动 (Order driven) 市常这是产品和参与者交易的特点决定的。高质量报价驱动机制的价格发现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并不输于指令驱动,同时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金融机构参与者的交易特点,大宗交易的成交速度快,成本可控,这对于机构间的交易十分重要。

  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

  总体看,银行间债券市场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上述理念和认识,方向是对的,作用也已经显现,在机制安排方面有引进,也有创新;有成功,也有不足。在此,仅就定价机制、托管结算和发挥机构内控作用方面作一简要描述。

  ——定价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功能,其发挥程度依赖于价格发现机制的有效性。报价驱动市场实质上是做市商市常做市商一般由一定数量的核心主力投资者担任,各自对所负责的券种进行要约式报价,每日向市场连续报出真实的买卖双边价和数量,并对接受条件有意成交的全部对手方承担成交义务,对于超过所报数量的,可以另议。对做市商有严格管理,如规定报价的买卖价差幅度,只能收窄而不得放宽,上下调整要同步;报价必须真实有效,并切实履行成交义务;价量配合,不能只报价不报量等等。这个机制对做市商要求很高,一要具备足够的资产规模实力,二要有精准的市场预期判断能力,三要准确把握市场供求变化并及时做出所报价或量的调整。因此,市场要安排对做市商的特殊支持,如承销份额优先,融资融券等以及其他的正向激励措施,而一旦发现违规要作相应处罚。此外,还要设立同业经纪制度,为做市商之间和其他有需要的参与者提供匿名成交乃至匿名结算的经纪服务,以保护投资者诸如组合策略等商业秘密不被提早泄露而得以顺利实现。做市商与同业经纪制度是国际上报价驱动市场最为普遍使用的定价与交易方式,成交占比很高,既能够满足机构投资者的正当交易需要,也能有效避免如利益输送等不良行为。银行间市场已经建立了两项制度,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限制,实施尚不到位。

  ——托管结算环节是市场的主要支撑点,对报价驱动市场来说尤其如此。托管结算是市场的后台,无论何种方式的成交都需要集中在这里执行,也是成交数据和风险暴露相对集中的地方。从职责角度讲,后台主要关注的是安全,但从发展市场的角度看,本文前面所述的理念、思路也必须要体现在后台建设上方能奏效。以近来受到诸多关注的丙类账户和多种结算方式为例,对中小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设立丙类账户,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首先,2000年以后我国已进入了债券无纸化时代,有纸的无记名债券不再发行,债券所有权只能体现为开立在中央结算公司记名账户中的记载,不能开户即意味着投资债券的权利被剥夺了;其次,从提高市场流动性的需要讲,也要引入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来降低同质性;第三,按照参与债券市场交易的能力与规模,需要对主体分出不同的层次,否则会增加不必要的市场成本和风险;第四,金融机构与其客户之间在需求上有互补性;第五,国外有类似做法。现在丙类账户出现了问题,还需从更深层次去找原因。关于多种结算方式问题,也是机构间市场的特点所决定的。见券付款和见款付券确是我们的创新。货银不能同步交割带来结算的不确定性,会造成规模有差异的机构之间不敢发生交易,对市场效率影响很大。在DvP结算条件尚不具备时,违约概率相对较低的大机构,需要市场提供条件来按照对己有利的原则来安排结算,以更放心地参与市常如果双方选择的结算方式有利于规模相对小的机构,那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就需要给予关注了。在DvP结算能够覆盖所有市场参与者时,其他结算方式可以考虑取消。

  ——如果说外部监管是医生,那么机构内控就是免疫功能。只有内控增强了,机构间市场的稳定运行才会有切实保障。内控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机构内部在组织架构、制度机制方面的建设,需要内控人员具有经验与能力,同时,取得外部资源支持也很重要,特别是对市场业务。国外也有类似情况,就是内控人员与交易员之间在市场信息方面严重不对称,使其在风险暴露之前少有话语权,内控的有效性不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出了有益探索。多年来,债券托管结算机构从中立的专业第三方角度,每日根据市场交易结算等数据信息通过模型计算编制出全部债券当日收益率、估值等公允价值,日终提供给机构。使内控人员在债券业务上有了与交易员对话的依据,这无疑对增进有效性十分有利。

  对现状情况的若干思考

  在最近媒体中,有人称为“债市风暴”,有人讲是“债市打黑”,有人深入挖掘真像,有人冷静分析起因,但总体看,所发表的见解很中肯,分析也有相当的专业深度。从而也启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我认为,这些案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在中国目前处于转型期的环境条件下,债市能迅速成长又不出任何问题才是神话。当事人是利用了债市所需灵活性安排与配套环境和条件尚不到位之间的缝隙,实现了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

  首先,从我们所处的金融环境来看。在现阶段,我们的利率体系实际上是双轨制,这与改革开放早期的商品价格双轨制很类似,不同的是后者计划价低,市场价高,而前者是计划价高,市场价低。目前,信用债发行利率低于贷款利率可达数百基点。正常来看,对于发行人来说,只要债发出去相对贷款就会节省下不少的成本,票面利率比市场公允水平稍高一些与顺利筹到资金相比是次要的;对于承销商来说,在发行人能接受的限度内,尽量将利率提高一些可便利分销和再赚取一些价差;对于认购人来说,因信用风险在我国还只是一种虚拟风险,评级也只是抬高发行利率的借口,拿信用类债比拿利率类债实际风险相当,而收益更高,即使溢价买入达到市场平均收益在财务上也是合适的,因而认购与交易需求旺盛。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利用各种手段通过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以谋取私利的机会就出现了。这应该是案件发生的根源所在。

  其次,分析一下定价机制问题。在媒体上有不少人对定价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提出了质疑,切中要害。应该承认,面对复杂的市撤境,银行间债市的定价机制还不适应。一是做市商制度不到位。现有做市商报价具有相当的随意性,甚至可私下要求按条件有意成交的交易商不得点击成交。通过同业经纪人匿名交易债券的量很小,也没有匿名结算安排。由此使得一对一询价成交占比较大,而其中会掺杂非市场因素,包括利益输送,形成了价格信号的杂音。究其原因,现有机构参与者的做市能力还不足,对承担这项义务感到压力大,积极性不高,由此建立做市商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动力也就不强,反过来又影响了做市商做市的积极性和做市能力的提升,二者互为因果。二是债券簿记建档发行定价制约性不够。目前由中立第三方编制的所有信用等级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已向市场广泛发布,但参照LIBOR模式又建立了承销商报价机制,用于簿记建档定价依据。带来的问题是增加操作成本、公开性不够,有机会操纵。从机制角度讲,承销商是单边利益主体,非利益关联方和利益冲突方(如发行人)的话语权不足,难免有失公平,至少会受到猜忌。三是承销商的利益与义务不平衡。

第三,应特别重视发挥机构内控在债券业务中的作用。长期以来,机构中、后台的声音很弱,在债市相关会议或活动中,也鲜有他们的身影。加强市场外部监管是对的,但过分强调未必有利。如同肌体健康首先需要自身免疫功能,其次才是医生。对债市来说,在中介服务机构的通力配合下,外部监管与机构内控应有合理分工,各尽其能。前者的资源应主要用于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制度隐患的排除,而微观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应交给机构的内控去处理。比如,目前案件暴露出丙类账户成了利益输送的渠道,这可以在制度和操作层面将其纳入到内控所及范围内,这点效率损失是可承受的。如果丙类只能与其代理人(若由做市商担任则更为有利)交易,则代理人自营账户必有体现,内控可重点将其成交价与第三方估值比对,如差异明显,可请交易人员说明,有了这个制度,交易员就会更加自律。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41885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