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于考研的想法和一些经验(厦大WISE)-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谈谈对于考研的想法和一些经验(厦大WISE)

谈谈对于考研的想法和一些经验(厦大WISE)

发布:zhouxun0303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考研经验分享帖,在考研之前就想着,如果考上一定要写一篇,但是之后由于各种琐事缠身,再加上自己的疲懒,一直没有行动。其实从之前的倍加推崇,到现在的不置可否。考研经验贴到底用处多大,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考研经验分享帖,在考研之前就想着,如果考上一定要写一篇,但是之后由于各种琐事缠身,再加上自己的疲懒,一直没有行动。
其实从之前的倍加推崇,到现在的不置可否。考研经验贴到底用处多大,是我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
在考研之前,看过的经验贴不下几十篇,其实大多数类似,都是励志加用书和时间安排,甚至有一些是考研机构或是图书的软文。大多经验贴看下来,除了当时被楼主的刻苦勤奋感动,继而热血几天,后来却无以为继。
并且每个经验贴都提出了自己的复习体系,并且附上相应用书,让人眼花缭乱,像极了进入果林的猴子,想要西瓜,又想要葡萄,结果最后可能什么也没得到。
其实考研经验就如同小时候学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大黄牛说河很浅,小松鼠说河很深,只有小马自己过了,才知道河水对于自己的深浅。

经验类文章的主要功能是让已经懂了的人会心一笑。不懂的人只能从自身的经历学习成长,最终会心一笑。挫折和血泪教训绕不开也没必要绕开。“运气”就是挫折和血泪来得比较早,让你有时间和精气神重头再来。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上面一句话,很是赞同,有时候,经历过之后,回头再来看当初丝毫不信的话是如何的正确,只有自己撞到了墙,才会发现,原来道理不过那么简单。
考完之后陆续也有一些学弟学妹来咨询经验,很多人都想要知道,考研是否有什么技巧,似乎觉得一本武功秘笈,掌握在考上的人的手里,只要得到它,就能练成绝世武功。
我考研这段时间下来,书买的不少,看的不多,有的书看了一半,几十页,甚至几页。其实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自己看得哪本书在起作用。
和很多考上的人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表示,有一些传授下来的经验,实际上自己当时也没有做到,但是觉得这是一个应该有用的方法,所以就告诉了咨询的人。
比如拿背单词来说,我就没有把5500次都背下来,只是背了频率比较高的词,还有真题上的生词,但是和人交流的时候,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冒险的举动。时间还长,单词都背下来了,总是更加保险。

准备过量,永远比准备不足要好得多。


有人问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我都会告诉他们上面这句话。我不觉得有一个什么时间点,在那个时间点开始,那么准备到考研,这样就刚好。越早开始,你的知识就会越加得深入,有备无患就是这个道理,但是越早准备,你就面临一个时间的连续性,一段时间不看,可能之前的东西都会淡忘,所以还是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平衡点。
考研之中,最阻碍的并不是复习知识的多少,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很多人,开始准备的时候,会一直担心一些事,比如:我英语不好怎么办,我数学不好怎么办……
并且由于这些担心而影响了自己对于学校的选择。
考研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然这个前提是你需要谨慎选择学校并且付出努力。
人在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时,就会夸大一件事情的难度,并且低估自己的能力。
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多少,大家都是一起在复习,实际上到后期,努力的程度也就代表你的成绩,当然前提是有效果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只是花得时间多于别人。
什么是有效果的努力呢?我只能谈谈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对,但是作为一个借鉴吧。
老生常谈的一句话:十本书看一遍,不如一本书看十遍。
曾经在一篇文章(学经济学五年有感)中看到这样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芝加哥的统计学家刁锦寰在光华上课时反复说的:“学东西要从简单的学起。”
第二句话忘了是谁说的,和第一句话接的很紧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反复做。”
第三句话是BLANCHARD在他的《Macroeconomics》里说的:“学会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的内容我用了一年,但真正了解这些内容背后的约束条件我用了8年。”


这三句话,说出来都很浅白,自己亲身体验过可能是另一回事。
古龙小说也有这样的例子:傅红雪的刀快,是因为他花了十几年每天十几个小时不停的练习拔刀这个简单的动作。
从高中的时候,老师就不断和我们说,简单题和中等题要全拿,难题要尽量拿。因为简单题和中等题占了全面的大部分分数,只要你都拿到了,卷面成绩就很好看了。
但是人们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总想要全拿,有时候你费尽心思做对的难题,可能还不如你细心核对一下简单题的得分高。
重视基础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些人觉得自己本身学过一些知识了,不需要从基础开始,结果开始可能进度比别人快,到后期就会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基础不牢。
古龙《萧十一郎》里有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叫杨开泰,他给人的印象很深,倒不是因为他对风十四娘一往情深,而是因为他的武功。源于两个情节,一个是他的一句话,大意是几十年来,少林功夫的早课晚课从不耽误;其二是他和萧十一郎的交手,萧很惊讶从前小看了这个人,因为“他从未见过这么扎实的武功”,虽然他心中有愧,没有就杨出第十七招时露出的三个破绽出手,但两百招以后杨的功夫完全展露出来了,已经打出了完美的境界。


基础不牢固就急于往上爬,危险之极!只有当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熔化在脑子里的时候,才会有灵感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确定自己目标的问题。

目标分三种:
长期 = 模糊,励志 (中期目标宣告成功/失败时,才有必要重估长期)
中期 = 阶段里程碑 (休息时思考中期,会轻松且有动力,有助恢复)
短期 = 具 体 日 程(所有高效工作都要投入短期,这是唯一能做好的事儿)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能在这条路上激励自己前进,并且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出发,我觉得这点很重要。
断断续续写了这么多,看起来也没有什么条理,总觉得有些东西可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姑且看看,也许并没有什么特别多的作用,但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些东西是经历之后可能才有的感悟,多自己去体会什么东西适合自己,什么东西对自己来说是有用的。
我想既然大家要考研,那么首先,最重要的是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一个判断,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随波逐流,对于一些问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去识别对自己有用的,和对自己没有用的,我想这样才能够挑拣出适合自己的东西。
最后再说说楼主考的学校吧,如果有学弟学妹想考,我希望大家还是了解清楚再选择。经过和一些人的交流,一部分人抱有一种想法,也就是,只要能考上就好,专业啊什么都无所谓,我觉得这个想法还是很不好的。
每个学校都有每个学校的特点和教育风格,如果你开始没有了解清楚,考上之后,三年下来,如果不是你喜欢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话,我觉得你会生活的很累。
楼主考的学校是厦门大学,学院是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学院的风格是偏向于学术,全英文教学,更详细的资料可以到院网上去看看,很全:http://www.wise.xmu.edu.cn/index.asp
下面放一个学长的回答,可能会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1.说到daily life嘛,就是上课、自习两件事。每天基本都这样,周末偶尔会外出一次。基本上,以后想要做学术的同学都如此。其他同学没这么辛苦,但是由于学习必修课程本身就比较费时间,因此,所有人都不轻松。

2.WISE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术性。开设的课程都是纯经济理论,微观、宏观、计量等等,基本不会涉及到投资、财务等实务。学院鼓励学术读博士,无论在WISE读还是出国。个别老师甚至要求去找他做导师的学生不能考证。还有就是这里及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平常谈论最多的都是作业、经济学或者学院八卦。感觉圈子有点窄,但是WISE这个圈子很和谐,圈子里的人,无论硕士、博士、老师都很随和,有点像个大家庭。


3.现在洪院长又兼任经济学院院长了,但是两个院仍然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上下级的隶属关系。经济学院就跟其他学校的经济学院、经管学院差不多,你肯定已经比较了解了。WISE跟经济学院公用一栋办公楼,但是平常交流不多,各干各的。经济学院的学业要求不高、学术性不强,但是实习实践活动比较多,而我们基本没这样的活动。但是WISE学术活动比较多,每周至少一次seminar,每学期都有国际会议两三场。通过这些交流,一下子拉近了和学术前沿的距离。在这方面,国内能做到WISE这样的,极少。


4.你说是考研难度吗?WISE名气越来越多了,初试比较重要,初试成绩高基本就很确定了,如果初试成绩不好,但是名校毕业的,那也有点优势。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选择自己今后的路,或许不那么简单,或是明朗。但是多去想想,多去比较,多去和人交流,这样你可能更能够认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未来的出路。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好:真正能改变你一生的道理,永远不是别人教你的。
其实很多能改变我们一生的到底,最后都是自己想通的。别人永远只能给你建议,做一个引路人,自己的路和方向,最后都需要自己去选择。
不要羡慕他人,不要输掉自己。
加油吧!
附上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研究生指南
如果有学弟学妹想要报考的话,希望你们能够把它看一遍,我觉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的话,不至于以后后悔。
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复在后面,我会经常来回答。
或是可以发邮件:zhouxun0303@qq.com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527010-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