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期刊
- 期刊库 | 马上cssci就要更新 ...
- 期刊库 | 【独家发布】《财 ...
- 期刊库 | 【独家发布】“我 ...
- 期刊库 | 【独家发布】“我 ...
- 期刊库 | 【独家发布】国家 ...
- 期刊库 | 请问Management S ...
- 期刊库 | 英文期刊库
- 核心期刊 | 歧路彷徨:核心期 ...
TOP热门关键词
温总理在线和网友聊天开了先河,虽说三十几万条网友提问只有小部分经过网站编辑和主持而到达了温总理,但我感兴趣的民主、民生、腐败(尤其是什么时候公布官员财产问题)以及在伦敦被扔鞋后的感觉和感想等都被提了上 ...
扫码加入经济学习群 |
温总理一上来的第一句话雷到我了,他说:“(网络聊天)对我来说是第一次的事情,第一次的事情难免有些紧张。”总理这句话一出口,立即让那些焦急等待提问、多少显得有些紧张的网友们不那么紧张了。
我想,鉴于互联网的对政府的监督,前所未有的迸发出来的未经过秘书们处理的原始民意,总理说自己有些紧张应该是真情流露。好在,温总理一紧张,我们的网友就不那么紧张了,对不对?
不再紧张的网友们立即找到了主人翁的感觉,在交谈中,他们也多次说了一句雷到我的话:总理,请你喝口水。
上次胡主席上网,他们不通知我,这次温总理聊天,也没有我的份,不过我还是要过过主人翁的瘾,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弱弱地说一句:总理,请你喝口水,让我来说两句吧?
第一章,互联网结束了有人民没有民意的时代
在我的一篇学术论文中,引用了这样一段经历:1998年在华盛顿的一次研讨会上,来自日本防卫厅情报部的军官提呈了他研究中、日、美、台的形势分析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以确凿的材料(特别是数据)展示了日美台三地政府和民间对台海局势的态度与意见。每讲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时候,他都能用调研数据列明那个政府(以及国会)对台海事件的态度和政策,同时公布比较详细的民意调查数据来说明民间的意向。
可是在他的文章讨论到中国大陆时,他只是用大篇幅写了北京政府的态度,甚至津津乐道地把中国政府高层的强硬派和温和派拿出来作比较,却始终没有论述中国民众的意见。
一位与会的美国专家打断这位日本研究员问道,你在分析日本、美国和台湾的时候,都分析了当地的民意,只是在讨论中国大陆形势时,你却只字不提民意,难道中国大陆只有政府,没有人民吗?
这位日本防务厅的研究人员一开始有些尴尬,但随后就傲慢地辩解道,中国大陆当然有人民,也有民意,但我不认为我们现阶段有什么可靠的办法弄清那里的民意。独立的民意调查机构无法在中国大陆从事调研活动,而那里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政府的喉舌,媒体反映的民意基本也是政府的意思。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我认为在严肃的论文里列出这种所谓的“民意”,不实际,不科学,经不起推敲。
与会者听了这个回答,有的耸耸肩,有的叹口气,有的做一个鬼脸,而当时唯一在场的中国大陆人就是我,我本能地想反驳他,却不知从何下手,自然是憋了一肚子的委屈,还有屈辱。
十年后的2008年,当我再次来到美国的时候,我特意收集了上百份华盛顿几大智库研究中国问题的学术报告,我惊讶地发现,在所有西方(包括日本)研究中国的报告中,中国大陆的民众的意见和看法已经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有些学者认为这些民意终将左右政府的施政方略,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民意终将决定那个国家的未来。
十年时间,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细心翻阅一下这些研究报告,就会发现,这种多少年都不会有变化的八股文式的研究论文中出现了一个十年前还没有、现在却必不可少的新词语:互联网。
互联网!不但成为西方学者窥视中国民意的唯一可信的窗口,也是中国民众表达意见、实行中国特色的舆论监督、参政议政的最切实可行的平台。而且不可忽视的是,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中国高层有识之士越过尾大不掉的臃肿的机构直接了解民意、与民众沟通的最有效的平台。互联网提供的虽然是虚拟的空间,但却让中国民众第一次能够实实在在地“触摸”到言论自由、以民为本和参政议政这些普世价值中最核心的内容。
第二章,互联网民意是不是真正的民意?
有专家说了,就算上网的三亿人都积极参政议政,也是13亿人口中的一小部分呀,更何况上网的人大多是玩游戏、看新闻、收发邮件!还有更致命的弱点,农民绝大多数不上网,所以,真正从网络上看到的民意只不过是一些精英们的民意而已。
这话说的有道理,然而,却是跳入了一个陷阱。因为按照这话背后的逻辑,13亿人能够发言的平台才能代表民意,正如我们说起民主的时候所说,只有每人一张选票才是真正民主一样。
可问题是,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美国这种走在民意自由表达最前列的国家什么时候才有真正民意的?大家知道美国在230年前立国的时候,所有的少数民族和妇女没有投票权,大多数的穷人也根本没有条件投票,更不用说利用当时只有少数富翁才拥有的媒体表达“民意”了。正是因为当时的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美国设置选举制度时才选用了不是靠每人一张选票的大选举团的投票制(也最终造成了后来发生的少了选票的布什反而当选总统,获得多数选票的戈尔反而落选)。
无论是民主还是民意表达,连美国这种国家都有一个渐进过程,从少数有条件关心社会的有产精英开始,让民主在稳步发展中,让民意的基础渐渐扩大、雄厚起来。
说到这里,有人立即打断我了,他们会说,那是以前,现在不同了,要说民意,我们就要从13亿人开始,要说民主,我们就要人手一张选票,否则就是歧视,就是精英政治。我说,哥们,我坚决赞成你,但我得告诉你,如果你不一步步开始,不从一亿人开始,不从三亿人开始,你永远到不了13亿人。
如果说网络民意等于民意,我想很多人感情上都受不了,毕竟很多不懂得上网的农民的民意被排除在外了,更不用说一些文盲和年纪大的人。可是,从希腊的民意到美国民意,大家难道没有看到民意表达的渐进曲线?那个曲线从希腊广场上的几千人,到美国建国时的少数精英和有产者,再到几十年前的多数,几乎走了几千年。
即便几千年后的今天,美国照样有相当数量的民众(有时甚至超过了大多数)根本不去使用自己的“民意”,而且在很多时候有相当一部分(好在没有到公民的一半)美国民众连手中的民主“选票”都不去使用。但我们谁都不会去指责他们的民意没有表达出来。
互联网虽然只是一个平台,但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互联网并不是精英的互联网,在大部分农村,只要你愿意安装,并不比有线电视和电视机贵,而且,在乡村一级,基本上都有网吧了。如果你真想利用互联网看到人家不让你看的新闻和信息,想表达你在现实中无法表达的“民意”,没有人可以阻挡你的,即便你不认识字,你也可以让你玩游戏的孙子带你发言。从这个意义上说,愿意利用互联网的精英正好是被自然选出的精英。或者说,是因为你使用了互联网才成为互联网精英,并不是因为你是精英才使用互联网,很多社会中的精英就根本不上网。
我举个例子,中国大陆的年轻人每天上网玩游戏,对论坛讨论国家前途的事不关心,认为写博客是多此一举。有人因此得出结论,你看这大批网络年轻人,他们都不关心国家大事,怎么能说互联网代表民意,难道他们不是民众?难道只有你们这些愿意在网络上发言的人才代表民意?
我说,你说错了一半,又说对了一半。民意当然是你愿意表达才能叫民意,那些有一定条件而不愿意表达的人用他们的沉默表达了他们的“民意”,那就是不关心自己的“民意”,认为自己的声音不重要。这种情况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比比皆是,他们根本不去投票。
所以我要说,民意并不都是跟着你喊“民主、自由”才叫民意,人家什么也不说,安于现状也是一种“民意”。对于那些玩游戏的孩子来说,等到他们父母不供养他们了,等到他们没有工作没有饭吃了,等到他们不表达自己的“民意”别人就欺负他们把他们当屁民的时候,你说他们会不会利用自己面前的互联网表达“民意”?如果还不想利用,或者认为没有用,那么就说明他们很享受被欺负,很喜欢当屁民,难道这不也是一种民意?即便民主真实现了,如果大多数人愿意当愚民,难道你就说那不是民主吗?
而且,自由不是免费的!(FreedomIsNotFree),且不说有互联网的存在你不利用,就算没有任何平台,你不去争取,自由会“带着微笑来到你身边吗”?换一句话说,你不去争取自由,那你也不配享用自由。你不去争取民主,民主也不会死皮赖脸地缠着你不放。
美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即便在美国民主制度确立后,在立国的时候言论自由就被无限推崇的美国,过去两百年,民众为言论自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抗争,甚至付出流血的代价!你说那种连走两步路到网吧,或者少吃几顿饭装一个宽带都不愿意,发一个帖子就怕得要命的人,你真把言论自由硬塞给他们,天下不大乱,那才怪呢?
第三章,推进言论自由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
我有一个思考,那就是对于中国这种发展中大国,我们在经济发展上既然有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那么,在推广言论自由和民主推进中是否也存在着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呢?
当然有,所谓后发优势实在举不胜举的。这个世界上所有从没有言论自由走向言论自由的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清楚呈现在我们眼前,他们经过的曲折,受到的挫折,付出的代价,取得的成绩,都一览无余,历历在目。毫无疑问,他们走过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这就是我们的后发优势。如果我们要从无到有,只要我们用心学习,我们一定可以避免很多弯路和混乱,以最小的代价从最快的道路到达我们要去的目的地。
那么,除了后发优势,有没有后发劣势?这几个月,从美国到中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而且转弯抹角以不同的方式向各种老师和网友请教,我的结论是,我们的后发劣势正是从我们的后发优势中生出的。
我们知道,有了那些后发优势,很多人突然对于过程不再关心,我们的眼睛盯住住今天美国的民主高度(连黑人都上台了),盯住所有言论最自由的国家的辉煌成就,忘记了人家是怎么艰难走到今天这一步,忘记了各种博弈和妥协,忘记了流血和流泪,于是,当我们在前进途中有了任何一点的妥协,或者走了“弯路”,都有人不满意,伤心气馁,甚至暴跳如雷,好像只有在一夜之间达到目的成为唯一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要插一个故事,带点私货。很多读者给我来信,其中相当部分的读者都问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杨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等到那一天?三十年还是五十年?我等得到吗?如果等不到,那又有什么意思?
大家当然知道他问的那一天是哪一天,可是我却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当我收到太多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心里渐渐郁闷和烦躁起来。
我能够从这些读者的口气中感觉到他们关心的只是那一天,我很理解。但我无法接受有些朋友仿佛只为那一天而活着,把那一天看得无比重要,仿佛那一天不来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我想在这里对所有提问的朋友回答如下:我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但我知道,如果你只抱着等那一天到来的心态,而且认为那一天比现在的每一天都重要的话,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那一天永远不会自动到来,就算被别人带到你的身边,你还是没有准备好,于是那一天也就和以前的每一天一样,至少对你来讲,没多少意义。
是的,我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会到来,如果三十年不来,就五十年吧,如果五十年还不到来,就等到五十年零一天,那又怎么样?只要你把现在的每一天都变成向那一天进步的一天,那么,你过的每一天虽然都不是那一天,但也绝对不会是昨天的某一天,这一切都将会有所不同。对于期盼那一天的朋友,我的忠告是:你得自己走过去,别等着那一天走过来。
我们在很多方面是很落后,但我们因此也有了很多后发优势,可是,如果我们不调整心态,那么这些后发优势会也是我们的后发劣势。如果我们眼前只看到差距,看到鸿沟,看到遥遥无期的那一天,而不愿意在现有的条件下,一步一步艰难跋涉的话,如果我们只等着某个人出现,等到某个人在讲话中让你们兴奋得跳起来,等着某种东西会自动消失的话,那么,我们拥有的那些后发优势,都会变成让我们高不成、低不就甚至寸步难行的后发劣势。
第四章,言论自由会引起混乱吗?
这是一个很容易掉入陷阱的问题,我先不直接回答。我想先问一下,言论自由给西方社会带来混乱没有?答案当然很简单,没有。可是,结合我上面所说,你能告诉我西方从什么时候起算是当今意义上的“言论自由”吗?
如果说当今是一个非常高标准的言论自由,那么西方人用多少年才走到今天?例如美国,在内战时,南北双方都曾经要处死记者,因为他们的言论自由危害了“国家安全”;越战的时候也出现了五角大楼文件的案子,言论自由的急先锋报纸被起诉……那时的美国算是拥有充分的言论自由吗?如果不算,那么,我要问一句,美国的言论自由从建国开始,一直在以其客观和主观的条件限制了一部分人的话语权(例如白人和黑人奴隶、无钱无势无土地的白人等),这样的发展轨迹是本应该避免的弯路,还是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是应该避免的弯路,那么为什么所有言论自由的发达国家,历史上几乎都走过类似的漫长“弯路”?如果是有一定的“合理性”,那取消这种合理性,是不是会造成一些混乱?
有了一定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及最近几十年都有或多或少绕过了西方走过的漫长弯路而一蹴而就地踏上民主和言论自由之路的,可是,我们难道没有看出来,他们确实为此付出了一些代价?当然这些代价比起没有言论自由和民主要小得多,但如果有一个更好方法减低这些代价呢?
如果没有互联网,我上面的话只是多此一举,不但毫无实际意义,而且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益集团当作抵制言论自由和民主的挡箭牌。
有了互联网就不一样了。如果我们不象日新月异得有点浮躁的互联网一样,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一下过去十年互联网在推进中国言论自由中扮演的角色,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中国的网民在互联网上用了十年的时间,差不多走过了西方国家在现实中走过的上百年历程。从上网的人数——从当时的几万精英到现在的3个亿,到互联网上讨论的议题的逐渐深入,对政府的监督和参政议政,也和西方那些经历过几十年甚至上百的历程惊人的相似。
其实没有必要吃惊,也许有人会立即指出中西之间某些制度上的本质的区别,但没有必要过分强调,言论自由的本质只有一个,一旦言论自由了,最终的目标也只能是一个。正是有此信念,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不再提引起大家争议的“民主”这个概念,而始终只讨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和派别公然反对的“言论自由”。
第五章,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为什么不会引起混乱?
这一段不是给我的读者和你看的,至于给什么人看的,你看过后就清楚了,所以,你就不要用政治正确来评判如下这几段文字了。
首先,从十年前互联网起步发展到今天,互联网的特性正好让一部分对言论自由感到非常陌生和感到麻木的人被自然隔离,让因为自身自愿或者被迫变得愚昧的人退避三舍,让一部分哪怕你真给他言论自由他也绝对不会使用或者不知道如何使用的人敬而远之,这在客观上,让那些愿意追求言论自由,也认为自己适合民主,认为言论自由可以让中国进步的人成为互联网上言论自由的先锋队,也就是有些人口中变成贬义词的网络精英。
从政治正确的立场出发,这种把一部分不适合言论自由的人隔离起来的事在当今文明的社会是任何人和政府都不会去做的——如果你现在实行言论自由,却还去限制一部分人的言论自由,理由是他们素质低或者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自由的言论,那本身就是严重违反了言论自由和人类的基本政治道德。
可是在人类言论自由的历史上,这种事却发生在几乎任何一个先进国家里,历史学家们给这种情况找的借口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包括科技落后,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等等)。可正是种情况,却把后发民主国家置放在非常矛盾的位置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包括民众的素质,确实和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水平不相上下。可当今文明社会,无论你多么落后,又有哪一个国家敢于从西方百年前或者几十年前开始实行民主,推广有限制的言论自由?
然而,我们看到,互联网的特性却自然而然地做到了这一点,而且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因为这不是人为的,而是互联网的特性使然。
其次,比起现实世界,互联网有便于控制的特性。实际上,即便在互联网上,也多次听到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大喊言论自由“太过分”,“失控了”、“低俗了”。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去研究一下,看看这个世界上,有哪一个拥有言论自由的国家,在争取言论自由的过程中,没有出现所谓言论自由失控的现象,更不用说纳粹德国等极端的例子。
中国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过激的言论等等,也都是西方国家在现实中经历过的,只是,由于有了互联网,虽然我们的言论自由有时显得不那么靠谱,显得不太“真实”,但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没有那么严重。这对于统治者,无疑更加容易接受。
第三,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可控制性还反映在,它本身是由每一个分散的网民的自由言论组成的。虽然我们常常听到一个词语叫“广场政治”,而且在互联网上常常出现“广场政治”的现象,但毕竟,互联网上从来都没有一个现实中的让一些人紧张的“广场”存在,网民都是各自为政,散布在每一台电脑后面,眼屎巴查,或者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牙也不刷,臭屁烘烘,又或者在发表冠冕堂皇的言论时,象我现在一样,穿着一块小小的遮羞布似的三角短裤……
我这次到美国,和很多关心中国的美国朋友聊天,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也搞不懂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的尺度要远远大于现实社会中的平面媒体等。我当然同意一些朋友所说,互联网是一个高科技,很不容易管理。但如果认为这是唯一的原因,那你显然对我们强大的国家了解不够。所以,我宁肯相信这也是高层的一种新思路。而这种新思路也是在考虑到上面三个(或者还有更多)的原因后推出的。
而在这种新思路的鼓励下,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监督了政府,部分地威慑了贪污腐败,给民众一个宣泄的渠道,有利于现实社会的和谐,民众参政议政,对国家有了更强的向心力,从而也给政府更多的信,发展到互联网成为高层了解民意的一个窗口,这是一种良性互动。
第六章,我们还能够在互联网上走多远?
回头看看,短短的十年,其实我们已经在互联网上走了很远,我们甚至已经把现时中国远远抛在了后面。当初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它会改变世界,不过才过了几年,没有看到预期的结果,很多人就失望了。当时毕尔盖茨说过一句话:人们对于新出现的高科技,往往过高估计它在短期内的作用,却又总是过低估计它在较长时间的重要性。互联网就是这样的高科技。
当我写了这么多的时候,很可能有人会站出来说,你都是说的虚拟的互联网,那和我们现实社会有什么关系?就算你在虚拟的世界里走得再快,又关我们什么事?
我说,那也许是虚拟的互联网,那些网友大部分是穿上马甲的“虚拟人”,或者是隐名埋姓的无名英雄,可是,离开电脑屏幕,他们毕竟也是这个现实社会里真实的人,而且他们彻底打破了现实社会里精英划分的标准,在虚拟的世界里为我们从新确定了精英的概念:只要你愿意,你都是随时可以发言的精英!
最重要的是,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没有人会否认,网民们在互联网上一路走来,已经走进了贪官污吏的内心世界,跟随公费旅游的官员走到世界各地,还走到监狱去调查躲猫猫事件,走进了两会的会场,现在甚至走进了温家宝总理的会客室,我想,这些都不是那么虚拟的,对不对?
所以我说,在虚拟的互联网上,不在于我们能够走多远,而在于当我们在这里提高了自己的民主素养,练习了我们的自由言论,学会关心国家和自己,维护国家和自己,接受了更多的真理,获得了更多的认同,达成了更多的共识后,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轻轻关上电脑,离开虚拟的空间,回到真实的世界!
尾声:要诚实,要用心讲话!
文章的结尾,我还想回到温总理和网民聊天的那个虚拟的现场。除了温总理说自己第一上网有点紧张之外,他还有一句话雷到我了,那一句话最早是由几位网友几乎同时发到我的信箱和手机上的。
那段话是温总理表达自己有点紧张后说的,他说,“母亲告诉我,无论对什么人要诚实,要用心讲话。”
那几位最早把这句话发给我的网友说,这句话正好是你上次在广州网志年会上发言的内容。有一位说,其实,老杨你还在以前其它的文章里也说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句子,温总理是不是学你的?
温总理当然不是学我的,因为如果你找温总理以前的讲话,他早在几年前也讲过类似的句子。不过,我也不是“剽窃”温总理的。毕竟,在我们小时候,几乎所有的母亲都这样反复教育过我们。
看着纯洁可爱的孩子,所有的母亲都希望他们能够诚实的长大,诚实的生活,诚实的工作……但请大家记住,不是所有的母亲在孩子长大后,还仍然“敢”教导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诚实”——因为在一个失去了诚信不再诚实的社会,如果坚持要求自己成年的孩子们仍然“诚实”,我恐怕他(她)要就是到处碰壁,要就是寸步难行,那样的话,年迈的母亲会很痛苦的!
但温家宝总理的母亲是一位值得敬重的老人家,她至今还告诫自己67岁的儿子要诚实……这位母亲和大多数不再叮嘱自己儿子要诚实的母亲有什么不同呢?也许她老人家知道,她有一个可以影响很多、很多母亲的儿子,也是一位可以影响很多、很多孩子们命运的共和国总理!
也许,无论是虚拟空间里的真实,还是现实世界里的虚假,不管我们走了多远,还能够走多远,最终起重要作用的还是温总理说的那句话:要诚实,要用心讲话……
至少,我这篇文章就是用心写出来的诚实的东西,我现在很想知道,这样的东西能够在虚拟的空间里走多远呢?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