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纪录-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纪录

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纪录

发布:silenttree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各位证券时报网友,大家好!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09:18厉伟:我是厉伟,深港产学研创投董事长,同时也是本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的执行主席,欢迎大家参加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各位证券时报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09:18

厉伟: 我是厉伟,深港产学研创投董事长,同时也是本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的执行主席,欢迎大家参加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下面我宣布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正式开幕。 09:19

厉伟: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今天参加论坛的政府领导及主办方领导,他们是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先生,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唐杰先生;深圳市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李云先生;深圳市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肖志加先生;福田区位常委副区长贺海涛先生,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先生;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威先生,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孟洋女士。下面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09:20

厉伟: 首先有请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先生致辞,大家掌声有请! 09:21

陈应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早上各位来得时候,我们经历了一场暴雨,深圳将近有200天没有象样地下雨了,但是这场雨选择在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开幕的时候下,尽管是一个巧合,但是我相信它是一个好的预兆,因为春雨会给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今天这场雨也预示着我们今天的论坛将会有丰收的成果,从更长远的来看,也预示着我们私募基金将会有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另外,我也相信自然界的春雨和春雷将会带来我们业界一连串的好消息,我请大家等待,可能在近来的陆续几个月内会有利于我们私募基金、有利于我们创投业发展的好消息出台。 09:24

陈应春: 一年一度的私募基金论坛已经第三次在深圳举办了,选择深圳这个论坛的举办地,也是我们这个行业对我们深圳的厚爱,也是对我们深圳私募基金的发展乃至对深圳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个莫大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09:27

陈应春: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对外逐步的开放,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私募基金的重要目标市场,同时,本土私募基金业显示出了较大的发展潜力,呈现出私募基金需要旺盛,私募基金规模和投资队伍不断壮大,深圳作为私募基金发源地之一,是国内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最多,管理规模最大,最活跃的城市。 09:28

陈应春: 处于全国领先地方,据初步统计,深圳市有私募股权基金300多家,管理规模达到3000亿万人民币,约占全国规模的35%,规模以上,管理规模4300亿人民币,约占全国的50%。这些私募基金为深圳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同时也为深圳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私募基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以及多样化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配置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 09:28

陈应春: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市处在扩内需保增长的情况,培育世界领先企业的关键时期,对资本需求十分旺盛,急切需要一个有效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实现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传统融资体系制约和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融资版,长期以来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私募基金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而且通过吸引资深机构投资者投资。 09:29

陈应春: 深圳市委市政府,非常关注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本市场的活跃,以及合伙企业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私募基金迎来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深圳市委市政府将抓住机遇积极引导,为私募基金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力争使深圳建设成为最有利于私募基金发展的城市之一,将深圳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 09:30

陈应春: 一是我们将引导私募基金为实体经济服务,为产业服务,深圳市政府已经设立了3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创新型投资力度,加快成长步伐,壮大企业上市队伍。市政府将启动和实施使中小企业成长,创投机构投资风险项目实施计划,制定企业标准,风险投资项目,根据投资机构为深圳市企业实际投资金额,按一定的比例配合,同时,市政府每年要拨付专项资金支持保险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09:30

陈应春: 二是促进政策,为深圳私募基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鉴于私募基金的行业特点,市政府正组织研究制订为私募基金量身定做的政策措施,将从税收、工商等级、人才引进、商业资讯等方面制定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在资金募集加大力度,对相关服务机构加大奖励。增加私募基金的积聚效应,吸引国内外的基金。 09:32

陈应春: 三是加强引导规范行业发展,市政府将积极支持组建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制订来实现私募基金的自我规范,自我完善,不断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维护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大力扶持私募基金评级,私募基金研究等相关的服务机构,建立客观有效的基金评价体系。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私募基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私募基金将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最具发展活力,成长最快的行业,我们衷心希望深圳私募基金行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规范发展,为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为深圳金融业的繁荣做出最大的贡献,也希望中国私募基金高峰论坛越办越好,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09:33

厉伟: 春雨归如油,陈市吉言贵如金,感谢对我们这个行业的信心,下面我们请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先生致词,掌声有请靳总! 09:33

靳海涛: 尊敬的应春常委副市长,尊敬的唐杰副市长,尊敬的女士、先生们,我代表主办方祝福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也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光临本次会议,我们这次会议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召开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看到私募基金这个事业是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行业,从私募股权基金来看,金融危机带给我们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一个方面,使我们的退出收益和存量财富大幅收税,从国内来看40%到60%,从国际来看高达80%。 09:34

靳海涛: 第二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IPO的进程大幅推出,很难进行IPO,发行PE没有超过6倍,国内近6个月没有发行新股。 09:36

靳海涛: 第三,从私募基金投资企业来看,有一部分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业绩下滑,这样的比例大概在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到40%之间。 09:36

靳海涛: 第四,我们也看到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私募基金募资比较困难,五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在看到金融危机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给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机会和机遇。首先,低成本进入增高,去年上半年我们召开第二届私募基金论坛的时候,那个时候投资大致是8到9倍,现在已经下降到4到6倍,下降了40%到60%,所以我们给低成本进入带来了一个机会。其次,通过金融危机的洗礼,投资的眼光得到了提升,在现在这个时候,哪各行业该投,哪个企业该投,哪个团队该投,我们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再次,我们的洗牌速度加快,原来预期在两年或者三年进行洗牌提前到了,通过洗牌向管理业绩优秀,规模大的,能做投资或服务的这些机构就集中,从而促进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09:37

靳海涛: 所以,金融危机也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了最好的机会,也就是说,现在虽然不退出的好机会,但是是进入的好机会。我们现在不应该萎缩,而是大批进军,因为现在是难得一遇的投资大好机会,它符合我们投资届的黄金定律,也就是熊市投资,牛市退出,我认为两三年以后回过头来看这段时期,我们一定会感觉到这个时间所发生的投资行为是投资成功率最高的时候,也是投资收益最高的时候。 09:41

靳海涛: 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来看,我们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2008年沪深的300指数跌幅高达65.95%,我们看到私募基金的2008年整体收益是负的32.86%,可见损失比较惨重。但是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还有很多亮点,我这里也有几个数据提供给大家。公募基金08年最好的业绩是负的31.61%,与私募基金平均的业绩相当。 09:42

靳海涛: 第二,从私募基金来看,有6只私募基金在2008年实现正收益,最好的是正收益的20.2%,应该说在08年,这个金融危机大的动荡情况下,私募基金的表现好于公募基金。所以,我们在看到私募基金在08年同样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它也有很多好的机会,一个是有利于提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地位,促进其健康的发展;第二,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也给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和管理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能力的机会。 09:43

靳海涛: 第三,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利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好机会,在09年,乃至10年取得好的收益,最终使我们的私募基金事业通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走向前进的大路、成长的大路。 09:43

靳海涛: 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和以往一样都是在深圳召开的,我们感觉到私募基金的聚会越办越红火,第一届办了办天,第二届办了一天,第三届办了三天,从规模上来看,人数也在不断地扩大,不但与我们国内从事私募基金的各位专家到会,也有海外的对冲机构、投资机构的代表参加。我们的活动内容也做到了丰富多彩,除了今天一整天的论坛以外,在昨天和前天,我们还举办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金融研修总裁培训办,举办了私募基金与机构投资者路演的报告会。 09:44

靳海涛: 同时今天我们将发布由私募派派网融资体系提选的2008年中国本土最佳PE管理员,2008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商,2008年最家私募机构等奖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对我们私募基金越来越大的推动,有利于我们深圳充分活力的城市变成不但是实际上也是在整个的口碑上成为中国私募基金事业的中心。 09:44

靳海涛: 本次论坛将研究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私募基金发展的对策,意义非常重大,而且相当久远。希望参加会议的各位业界精英,能够利用这个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踊跃参与讨论,积极献计献策,为我们这个事业能够战胜金融危机的挑战,能够实现自己更美好的未来,预祝本次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45

厉伟: 创新投靳总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他今天的发言对很多朋友鼓舞了信心,让大家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如今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机会,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一种威胁。所以,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靳总。 09:45

厉伟: 接下来是颁奖仪式,将颁发私募派派网,融资体系评选出来的2008年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2008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管理机构,2008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商,2008年度五星级私募基金。首先是颁发2008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的奖项,现在公布获奖名单,顺序按成功案例家数排列。 09:46

厉伟: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他们有38家企业在境内外交易所上市;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威先生,11家;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冯涛,9家;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吉清8家;深港产学研创投董事长厉伟,5家;通联创业投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袁强5家;深圳市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韩涛先生4家;深圳同创伟业投资公司董事长郑伟鹤先生4家;成都新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平3家;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刘昼先生2家。所有的家数根据公开资料得到的,请大家掌声祝贺他们。 09:47

厉伟: 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来看,我们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2008年沪深的300指数跌幅高达65.95%,我们看到私募基金的2008年整体收益是负的32.86%,可见损失比较惨重。但是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还有很多亮点,我这里也有几个数据提供给大家。公募基金08年最好的业绩是负的31.61%,与私募基金平均的业绩相当。第二,从私募基金来看,有6只私募基金在2008年实现正收益,最好的是正收益的20.2%,应该说在08年,这个金融危机大的动荡情况下,私募基金的表现好于公募基金。 09:51

厉伟: 所以,我们在看到私募基金在08年同样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它也有很多好的机会,一个是有利于提高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地位,促进其健康的发展;第二,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也给私募基金的投资人和管理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智慧和能力的机会;第三,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利于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好机会,在09年,乃至10年取得好的收益,最终使我们的私募基金事业通过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走向前进的大路、成长的大路。 09:51

厉伟: 第三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和以往一样都是在深圳召开的,我们感觉到私募基金的聚会越办越红火,第一届办了办天,第二届办了一天,第三届办了三天,从规模上来看,人数也在不断地扩大,不但与我们国内从事私募基金的各位专家到会,也有海外的对冲机构、投资机构的代表参加。我们的活动内容也做到了丰富多彩,除了今天一整天的论坛以外,在昨天和前天,我们还举办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金融研修总裁培训办,举办了私募基金与机构投资者路演的报告会。 09:52

厉伟: 同时今天我们将发布由私募派派网融资体系提选的2008年中国本土最佳PE管理员,2008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商,2008年最家私募机构等奖项。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对我们私募基金越来越大的推动,有利于我们深圳充分活力的城市变成不但是实际上也是在整个的口碑上成为中国私募基金事业的中心。 09:53

厉伟: 本次论坛将研究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私募基金发展的对策,意义非常重大,而且相当久远。希望参加会议的各位业界精英,能够利用这个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踊跃参与讨论,积极献计献策,为我们这个事业能够战胜金融危机的挑战,能够实现自己更美好的未来,预祝本次私募基金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09:54

厉伟: 创新投靳总一直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他今天的发言对很多朋友鼓舞了信心,让大家更多地思考如何在如今艰难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机会,而不是仅仅把它当做一种威胁。所以,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靳总。
接下来是颁奖仪式,将颁发私募派派网,融资体系评选出来的2008年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2008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管理机构,2008年最佳私募基金信托服务商,2008年度五星级私募基金。首先是颁发2008中国最佳本土PE管理人的奖项,现在公布获奖名单,顺序按成功案例家数排列。 09:55

厉伟: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先生,他们有38家企业在境内外交易所上市;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威先生,11家;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冯涛先生,9家;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吉清先生,8家;深港产学研创投董事长厉伟先生,5家;通联创业投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袁强先生,5家;深圳市同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韩涛先生,4家;深圳同创伟业投资公司董事长郑伟鹤先生,4家;成都新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平先生,3家;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刘昼先生,2家。所有的家数根据公开资料得到的,请大家掌声祝贺他们,并有请上述获奖人上台领奖,有请获奖嘉宾。 09:57

厉伟: 下面有请深圳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先生;招商证券董事长龚少林上台颁奖,请吉清总裁代表获奖者发表获奖感言,有请吉总。 09:57

吉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作为一名本土的PE管理人,有机会参加这次评选,并获奖,感到非常荣幸。我在这里先感谢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和私募排排网,以及所有的评选专家对我们的认可。PE在国内对市场熟悉和认知历史并不长,在将近十几年的时间里,主要是得益于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高速成长,再一个就是咱们本土的PE确实比较努力在事业里面耕耘。我在这里也代表我们获奖的10位PE管理人,感谢各级领导、全体社会和资本市场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也特别感谢一下我们公司的团队,因为没有团队的支持,我们也没有今天的成绩。在这里我再次感谢所有的来宾,还有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支持单位,谢谢大家! 09:58

厉伟: 谢谢吉清先生,接下来要颁发的是2008年度中国私募基金最佳信托服务商,获奖单位是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请获奖单位上台领奖,上台领奖的是孟扬女士,是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10:00

孟扬: 尊敬的陈市长,尊敬的唐市长,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大家对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的信赖,不仅在获得了投资伙伴的支持,我们同时也获得了投资企业,我们去年受托管理的资产已经将近500亿,受托管理的领域包括证券、股权投资、结构融资等等,两年前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过去的深国投成功实现了领军战略投资者,华润作为过去深国投的第一大股东,大家熟悉的万象城、华润万佳、雪花啤酒都是华润品牌企业。信托,我们今天很高兴成为本土的服务商,其实200多年前起源于英国,当时是牧师等社会名流担当成为信托人,引进国内成为大家熟悉的基金业,有超市的美称,可以给大中型中小企业量身打造解决方案,我们一定会伴随着各位在成功路上共同成长,走向成功的彼岸,谢谢大家! 10:00

厉伟: 感谢孟总,接下来颁发的是2008年中国最佳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和2008年代五星级私募基金,以上是排排网根据国内181个私募证券的管理评选出的。荣获2008年中国最佳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机构的有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上海涌金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10:01

厉伟: 荣获2008年度五星级私募基金的有: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深国投星石3期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深国投兴和2期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深国投星石1期证券投资集合信托;中国龙精选资本市场集合资金信托;深国投武当1期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深国投新同方证券投资集合信托;深国投亿龙中国证券投资集合信托。请各获得奖项的公司上来领奖。 10:02

厉伟: 下面我们有请深圳市金融办主任李林先生、福田区委常委副区长贺海涛先生颁奖。请颁奖嘉宾与获奖单位合影留念。有请江晖先生留步,请江晖先生代表获奖单位发表获奖感言。 10:03

江晖: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星石公司颁发了这个奖项,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在这里我特别感谢华润深国投信托有名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一直打造稳健性的投资产品,已经形成适合阳光私募运作的投资理念、投资流程和风险控制流程。在未来我们星石会继续为投资者获得稳定的回报,我很高兴看到私募市场的发展,一批优秀的阳光私募已经脱颖而出了,我们真诚希望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成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一个有利的补充,谢谢大家! 10:04

厉伟: 感谢江晖先生,也谢谢各位上台颁奖的领导,颁奖仪式到此结束,请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以上获奖嘉宾表示祝贺。下面进入私募股权基金的论坛时间,我们请出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董事长靳海涛先生、深圳市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刘昼先生、软银赛富高级副总裁唐鹏飞先生、凯雷投资董事总经理何欣先生、优势资本有限公司总裁吴克忠先生。有请对话嘉宾。 10:05

厉伟: 我们先休息5分钟,请各位朋友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写成条子,台上的问题也可以简单沟通一下,给他们一些准备。 10:09

厉伟: 下面我们有请靳海涛先生、刘昼先生、唐鹏飞先生、何欣先生、吴克忠先生上台。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各位嘉宾,最边上的是吴克忠先生,下面一位是刘昼先生,中间是何欣先生,这边是靳总,这位是唐鹏飞先生。第一个话题是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经济衰退下中国企业重新定价,问一下各位怎么看国内的走势。先请唐先生开始。 10:23

唐鹏飞: 主办方出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全球经济形式之下如何给中国定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给公司定价,我想退一步来看,我们中国作为国家一个状况。前几天我有一个朋友到我家里来作客,他说最近几年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每天11点到公司去,他住在硅谷,12点去吃饭,2点回来,晃1个小时就回家了,每年拿10、20万美金的工资,日子很逍遥,说到底,美国人民印纸张来换全世界人民给他供吃、穿、用的。所以,这次金融危机是坏事,也是一个好事,把整个世界产业分配的不合理给彻底暴露出来了。一个简单的回顾中国的GDP的构成,全世界GDP差不多60%,平均起来60%是私人消费,政府消费大概是在15%左右,固定资产投入21%到23%,2%所有重获,中国私人消费加政府消费,我们在2000年左右,这个消费是65%,在过去7、8年间,整个中国的消费,不管是私人消费还是政府消费,加起来都在急剧下滑,与此相关的,固定投资不断上升,从2000年开始30%增加到40%多,出口顺差将近10%的顺差。 10:26

唐鹏飞: 这就说明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目前这种GDP的结构是不是能够维持下去,我们这次4万亿的救市投在电力、运输这个行业,最后转换成钢铁、水泥,大家知道中国的钢铁是全球第一,中国的水泥也是全球第一,我们继续在全球第一,而且中国消费不了,持续消费的领域里面,还是转投到能够产生给中国带来长久利润的行业里面去,我们做风投有一个考察投资定价的市盈率,PE,我们比较两个公司,一个是google,googlePE低到26倍,然后考察宝钢,个位数的PE就不用说了,为什么呢?我们在做风险投资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考虑,商业模式的可扩展性,公司到了一定规模之后继续产生利润,它的成本要急剧下降,google就是这样的,它今天要推出新的产品,它的“边境”成本是零,你要产生新的利润,要投入10块钱的固定投资等等。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来看,是一个很纯制造性的国家,你的“边境”成本急剧下降,为什么别人有高的PE,有所谓老经济这种公司市盈率,这中间有很深刻的原因,作为国家我们怎么定价,我觉得也是跟这个相关的。沃尔玛费思说一个公司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分析它的资本,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未来2、3年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我觉得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10:44

厉伟: 下面请靳总谈谈。 10:46

靳海涛: 大家都在谈论金融危机什么时候结束,对经济影响有多大,我认为这个问题最难谈,美国经济已经建立了,第二句话,合适复苏不得而知,欧洲的经济是不是建立了不知道,欧元可能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我请大家关注4月2号召开的20国的金融峰会,也许这个会议给我们带来一些更多的信息。由此判断,资本市场的好转可能要到下半年以后,因为一般情况是这样的,资本市场如果反转了,还有一个滞后的评价,大概是1—2个月以后才能看出来它是一个偶尔的小反弹,还是反转,美国股市是否确立为反转还不一定,但是有一点,根据规律来看,美国的证券市场为了复苏前的一年,或者三个季度左右,在股市上率先领先。 10:47

靳海涛: 我想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或许说我们中国经济有一块,就是我们靠拼资源、拼消耗所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面临重大的挑战,我想这个挑战现在实际上是刚刚开始,以后挑战将更加严峻。所以,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方法应该从根本上逐渐解决这项问题,才能最终使我们中国的经济建造起来。这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展我们的私募基金事业,如果我们私募基金事业活跃了、发达了,我们的产业结构、我们的经济结构就优化了,深圳就是一个例子,深圳经济特区的结构是非常好的,它跟35%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设在深圳,活跃在深圳有重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一直在建议,中央采取4万亿政策的时候,做政府拉动,投入私募基金这样的行业,参与中小企业的投资,因为私募基金所投资的都是创新的,所以才有利于有我们这样一个结构。 10:48

靳海涛: 第二点,通过私募基金的运作,能够促进我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把我们的水平拉动了,我们也正在总结这个产业转型投资方面的经验提供给投资者,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当然对消费拉动也非常重要,中国的发展我认为从消费的角度,主要两点,第一是农村的消费,农村的改革加快;第二城市的消费改革,跟西方不一样,这个观念的改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通过金融危机,如果中国靠消费全球40%的水泥,40%的钢铁,30%的石油,维持全球GDP的比重,如果还是这个现象出现,说明我们没有渡过危机,我们会不断看到新的危机出来。 10:48

厉伟: 您刚才提到一个问题,我也跟大家交流一下,提到了危机到底现在见底不见底,其实并不是很重要,日本,80年代末的时候往下走,90年初的时候就见底了,在底部走了10多年,见底不代表危机就过去了,见底过去就代表经济复苏了。见底不代表危机过去。下面有一个问题问靳总,金融危机下中国上市公司及退市公司存在破产、重组的商业机会,您怎么看待IPO暂停的情况下,中国私募股权在逆势下找出新的投资办法和路径。 10:49

靳海涛: IPO暂停的情况下,按规律来看很快会恢复,特别是创业板和中小IPO,股市,二级市长的影响是非常小的,这个应该是我们可期盼的。至于创投机构在金融危机情况下,退出。我们现在积极把我们的一些项目,原来比如计划在境外上市的,我们想一个办法转回境内来,借壳上市。有一些企业原来打算IPO的,它要搞IPO计划推迟,我们也希望通过重组的方式帮助它上市,我想这个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也看到了今年投资银行在战略上有一些调整,一些优秀的投资银行家,从原来主打IPO,变成打主打购并,购并市场。 10:49

厉伟: 何总是凯雷的,您谈一下在针对新的危机下,对中国企业怎么定价,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的估值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10:49

何欣: 定价不是一个科学,没有人有一个准确的方程式算出定价,定价系统不管是危机还是不危机都不可以改变,在正常情况下和危机情况下怎么定价,我们说PE,你是增长基金还是分投基金都不一样的,投资的时候你要看它动力,为什么要投资,投资了什么东西,大家看到大型并购收购了公司,增长了薄弱,庞大的公司私募基金为什么收购它,那是因为在收购当中利用了杠杆原理,是金融杠杆原理突出它的回报,从本质上来说,因为大型的企业它非常庞大,所以它的管理型,制度比较老化,或者产品结构过于老化,收购兼并以后调整它的制度,激发它内在的原动力,同时利用金融杠杆激发它外汇的增长动力,所以这就是动力。 10:50

何欣: 你说怎么定价,会计算最后的回报率是怎么来的,我回报的目标是什么,我用这个定价来获取目标的回报率,这样来看,并不一定要说你的市盈率等等。像这种公司很注重现金流,现金流是公司的生命力,进入杠杆。美国近期看不到大的并购,而是银行的贷款出现问题,银行没有贷款给私募基金收购公司,因为它的风险过高,跟银行风险成正比。这个时候它的定价就下降了,因为不能考虑从杠杆原理所获取的回报。在危机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也会给你一些杠杆,这时候你的定价系统是根据杠杆原理来调节。大的公司在危机的时候现金流受到了影响,它的产量过大,存货增加,造成了一些影响,杠杆原理运用的时候要计算现金流能不能把杠杆下降。我们从最基本的面来看,而脱离这个市场的角度来看。 10:51

何欣: 反过头来看,在中国做的比较多的是风投,资本增长基金,一般很少杠杆投资公司的,一般是比较纯净的资本,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公司,驱动力在哪里,这个公司的增长驱动力在哪里?是产能的扩展,科技的提升,成功扩展了资本现金流的瓶颈。市场不好的时候,由资本市场的PE下降以后,可能对我们投资产生一些影响,但是投资比较小型的企业的时候,有比较长远的眼光来看,而作为公司不应该贱买自己的东西,你要看到自己本质的、潜在的价值,因为私募基金应该它的眼光比在市场上投资股票更加长远,因为市场反应比较快的,本来这个公司10亿美金价值,一天时间股价掉了,这样大的变化,投资者是不理性的,内在的价值就有了偏差。作为私募基金应该是更加长远,一般你的退出是正常的,在杠杆区间退出的,不管什么时候公司的基本面懂得投资了什么东西,为什么投资它,在回报过程当中公司模式上有什么变化,另外增加了公司增长的驱动力。 10:53

何欣: 还是回到我们的基础面来分析,我们不希望因为这家公司便宜而买这家公司。加入便宜是不是今天就便宜?会不会明天更低了呢?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作为公司不能贱买自己的资产,作为基金业不要盲目地去投资。 10:53

厉伟: 未来的两年里面,你感觉投资的趋势、速度、数量,比以前相比可能持平还是进一步加大,还是减少,您能不能给一个预测,对于凯雷。 10:53

何欣: 凯雷应该是在07年,多数是投保守型的企业,消费品、媒体、教育这些产业投的比较多。今天,我觉得公司非常需要资金,有一些公司本来是上市在市场获取资金辅助增长,但是收缩没有钱,来找我们基金非常多,我预测我们今年投资,从金额来说有可能超过去年,规模都相当大,其实本身融资能力,假如资本市场好的话,融资能力非常强。还有已经成功上市,成功上市也需要资金增长,可是市场没有那么好,这个时候我们也会提供资金帮助他们增长。 10:55

何欣: 和去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但是投资的量今年会增大一些。 10:56

厉伟: 下面请刘总,他也是我们评出来的十佳PE,请刘总谈谈您对整个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经济走势的一个看法,同时有一个朋友问到一个问题,东莞常平镇政府的一位朋友,说现在总是提科技、金融,从私募角度来讲,私募如何与科技结合,如何与产业升级结合,这也是东莞、珠三角遇到的普遍问题。 11:08

刘昼: 刚才厉伟主持人说的第一个观点,中国经济后面的走势,其实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很多,做风险投资一定要大的宏观方面是很重要的方面,特别是金融危机下面,风险投资怎么做,跟厉伟提的观点一样的,特别是本土怎么做风险投资,你现在采取的策略是什么。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我们的观点觉得是基本面还是好的,大的方向是好的,但是这个并不是官方,也不是一种表面,讲的好听的话什么跟中央保持一致,但是从总体来看,一个前提,中国的经济,大的方向来说,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伤筋动骨的,局部性的影响。中国经济是不是能走出来,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事,在座的每一位,包括听众也非常关心的事。我们感觉对中国经济应该来说,支撑的基本面还是很强劲的,体现在哪里呢?中国的工业化,中国的市场化,中国的城市化应该来说中国的国际化,从这几方面来说不支持中国的经济,为什么讲对中国影响不大,中国人以储蓄为主的国家,金融系统非常健全,在中国经济里面心脏比较健全的,因为四大银行系统,四大商业银行,市场在10几年前剥离了,而且都上市了,很规范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是非常主要的。 11:09

刘昼: 中国的政府、中国的企业、中国的老百姓,我们开玩笑说,总体来说是比较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是比较健康的,中国是最有钱的1.9万亿的外汇储备,4万亿的内需拉动,都是非常重大的支撑中国经济。我们刚才讲了,做创投是非常有信心,至少做本土创投对中国经济非常看好,我们认为做创投还是很值得做,还是非常相信中国的经济是向好的。这是第一个。 11:09

刘昼: 第二个,东莞的朋友说跟科技的结合,其实私募股权包括靳总刚才也讲了一些观点,从总体来看,最大的就是资源优势的整合,中国的科技化,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看,有时候我们在思考,可能过了很多年以后,中国是有利的方面,资产损失这些都是不利的方面,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是对中国有一些有利的方面,可能中国人5年、10年以后还感谢金融危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之前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东西,再加上中国出口都是低档的,低附加值的。优化自己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定要改的。中国经济,经过危机以后,可以缩短跟欧美的一些差距,中国经济认为原来是30、40年能够跟美国相比,可能现在要20、30年能够跟美国比较接近,缩短了这个距离,从这个角度来看,刚才讲的这个问题,中国还有一个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体现在跟科技的结合,从科技的结合过程当中,假设私募股权跟科技结合的比较好,政府现在也认识到私募股权的作用,今天陈市长也讲了,深圳私募股权不久有好消息,不管是深圳,天津、北京都是在支持私募股权,特别是上海的金融中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来说对中国的自主创新、科技的结合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一旦政府把它作为重要日程来看,我觉得这个潜力是非常大的。谢谢大家! 11:10

厉伟: 您对中国经济也有很深的认识,尤其促进中国经济的成长方面,抵抗金融风暴,反复提到农村,家电下乡,农民收入,真正把农民收入挑起来,既然我们作为提高农民收入抵抗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的话,请问吴克忠先生对于中国农业投资,这个PE基金有什么好的建议?结合中国经济谈一下。 11:10

吴克忠: 中国经济如何定价,定价中国这个题目非常好,如果把中国经济当成企业的话,中国3倍、4倍,还是像中国A股市场那样30倍,市盈率是什么?我一直在说市盈率是企业和经济发展持续盈利,持续增长,中国的经济是不是持续增长?在过去的10年、20年还能持续下去,第二能不能保持更高的增长,评价一个企业的眼光来看中国的经济。我们衡量一个企业价值高和低,从这个方面评价中国经济是不是有价的,看一个企业的经济看市场资源,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第二个问题,一个企业有了竞争力,你有没有核心的竞争力,有资源壁垒,有技术壁垒,这两个都是对中国非常高的,中国经济唯一的资源就是市场资源,中国有市场竞争力,但是中国没有技术竞争力。 11:13

吴克忠: 第三个方面,中国有非常好的,持续增长的模式吗?昨天培训会上说了,中国有三种类型的企业,一种是东莞模式,做加工的,或产业链里面最低端的,加工费是赚的最少的,你赚的是利润,没有价值链,中国很多都是加工型的经济,东莞、中山,很多企业都在纷纷撤走、破产、清算,因为这种经济没有非常高的价值,没有资本价值,没有可持续增长的价值。 11:13

吴克忠: 第二种就是中国经济非常典型的状态,类似温州的企业,靠低成本、低价格迅速站稳市场,像中国的打火机拥有70%、80%的市场,靠什么竞争,靠低成本竞争,靠低价格竞争,温州企业现在遇到的困难,价格提升不上去,没有空间,它的低价格、低成本把自己的前途给做死了,企业把自己逼入了绝路,私募基金去哪里融资?去温州融资,从原来的输出产品变成现在的输出资本了,它的产品价格提高非常有限,在全世界提高的话非常有限制。温州企业在外地打品牌、打渠道重新发展,中国经济这两种经济都没有非常高的价值,赚了钱,但是它的前景资本价值没有陈列下来,中国现在输出资本,像温州一样,在美国的外战,中国本身的企业发展是不是具有竞争力。 11:14

吴克忠: 第三个问题,中国引以自豪的引入很多外来资本,都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是什么?是你的竞争者,他进来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有时候是为了消灭你的,中国一开始招商引资,就是引了产业资本,做汽车引进了大众、别克,使国家富强,中国汽车发展很快,赚到钱了吗?中国没有赚到很多钱。大众品牌不属于你的,别克品牌不属于你的,你赚的是加工费,你提供给他的是市场。相反,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它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技术,这种产业有一定的市场,不会跟某个欧洲的汽车企业合资,它是属于自己的,会慢慢地做到。以前是引进的是产业资本,现在金融资本跟企业完全绑在一起的,它希望品牌能够产生价值,而国外先把你的品牌冻结起来,消灭了很多中国民族品牌,小护士,很多上市的品牌都消失了,中华牙膏都消失了。因为你跟他追求的价值不一样的,你追求利润,他追求价值,他是来消灭你的。 11:14

吴克忠: 同时中国资本产业有非常大的缺陷,它发展过程,中国为什么民营企业没有进入500强,我觉得中国民营企业缺乏做大的机制,一方面中国民营企业过于短视,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只追求眼前的利润,包含很多上市公司,追求现在赚钱,很多上市公司是多元化的企业,而不像美国大部分公司是专业的企业,可口可乐就生产一种产品,或者2、3种产品,中国企业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往往这样的企业像一个投资公司一样,原来的主业越做越落后,所以企业做不起来,做不大,缺乏价值的取向。 11:14

吴克忠: 中国企业缺乏扩张平台,你持续融资能力,不能用股权收购,分众传媒不可能收购框架传媒、大众传媒,这几家的竞争变的市场越来越分散,中国企业越做越好。回头看现在,我们也感谢金融危机,给我们反思中国经济的一个机会,中国经济是不是持续发展,是不是在上市公司那样3、4倍那样发展。持续发展3、4年时间,中国企业上市之后重组买壳或者卖壳,8%的发展是不是以后持续下去。这是我们考虑的主题。我们现在正在做农业基金,我们投资了5、6个农业企业,我觉得农业企业是下一步增长比较大的企业,因为中国农业企业比较分散,买农副产品都是在市场上买,都是在当地买,当地消费,最后会崩溃,我觉得现在是非常好的投资农业企业去整合市场的机会。 11:15

吴克忠: 像美国做鸡肉、猪肉、牛肉,一个企业就占美国鸡肉、猪肉、牛肉市场30%多的比重,中国不占到1%,比如说像民生产品豆腐,1%都不到,美国卖豆腐占80%的份额,日本山水豆腐占60%,中国的豆腐占一个小城市,一个乡的份额都不到。所以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大的机会。我们投资蔬菜,在内蒙古投资养鸭子的企业,中国玉米加工的企业,在山东的,还有一个高端牛肉,还有做茶叶的。所以,我觉得农业投资在中国非常大的扩张和整合的机会,如果你在产前、产中、产后获得支持。大规模集中化、集团化、产业化的生产给农业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机制。 11:15

厉伟: 各位嘉宾你们认为经济什么时候,全球经济需要多长时间能够走向正常,真正的复苏需要多长时间,我想这个也是各位关心的,请各位嘉宾给一个回答。我们先从唐总这里来。 11:16

唐鹏飞: 经济什么时候复苏,各国都有差别,对于中国来讲,什么时候把产业结构调整正常了就是什么时候了。 11:16

厉伟: 给一个时间。 11:16

唐鹏飞: 掐指一算,五年时间是必须的。 11:17

靳海涛: 我们期盼早点而复苏,但是复苏的标准不一,主持人的话很难回答,中国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将来对中国更大的冲击是人民币升值,请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能够解决好,就是说我们能够适应中国的经济老是在复苏的状态。 11:17

厉伟: 问题是美国老是贬值。 11:17

何欣: 大家都知道,经济危机影响都不同,而且超过我们的想象,前两天都知道经济在顶峰,股价和房价都在高期了,没有预期到一旦经济发生周期性的变化的时候跟以前如此不同,现在全世界的行动也是如此不同,全世界政府都把所有的钱投入到市场,美国的国有化,这些都很难想象说美国会采取这么激烈的手段,中国也是不落后。所以给人民带来很大的反思,反思的程度也是非常激烈,以前说我们要不要还是这样大手大脚地花钱,是否需要买卡车,用油是不是如此大方,以前没有这样的反思,在中国也经常听到资源、能源的浪费说了很多年,但是真正没有意识过,我觉得这一次大家的意识性都强了。我相信在这么一个巨大的市场危机当中,全世界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行为,我自己还是比较乐观,像这种行为几年内一定会有效果出来的,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你复苏的条件怎么定义经济的复苏,我比前面两位更加乐观的。 11:17

厉伟: 以全球经济恢复到2%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到多少? 11:18

何欣: 两年很乐观的。 11:18

厉伟: 您认为是几年? 11:19

刘昼: 其实复苏时间跟何总不一样,我觉得两年之内中国率先走入复苏阶段。 11:19

吴克忠: 经济的复苏和资本市场的复苏是两个概念,我觉得资本市场可能在1、2年之内就会复苏,我觉得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现状,现在出现倒挂,二级市场的倒挂,还有一种倒挂是投资价格和净资产的倒挂,我认为这两个是资本不正常的现象,资本市场价值倒挂,我认为现在不是价值的问题,是供求关系的问题。美国是供小于求,资金供给出现问题,价值上出现了大的偏差,中国市场正好相反,中国市场资金大于它的需求,资本市场20几倍,30几倍,流通资金过剩造成的,跟美国市场相反。从复苏的角度来看,经济可能要2、3年时间出现复苏的现象,而且中国经济复苏保持世界平均3倍增速。 11:20

厉伟: 我们进入第二个话题,是关于现在中国都在搞PE,天津、上海、北京、上海都在大力发展PE,争夺PE资产,各地也出台了很多政策,请台上的嘉宾简短地预测一下,国内哪个城市最终回胜出,为什么?今天因为我们在深圳,能不能给深圳政府出点儿建议,让深圳在竞争中胜出,谢谢!先从吴克忠开始。 11:21

吴克忠: 我觉得天津政策比较好,但是市场环境,做PE的市场环境反而缺乏,政策上是做了优惠条件的准备,深圳我觉得市场环境非常好,市场基础非常好,非常多的PE公司成立,市场环境非常好,上海相对来讲比较适合大公司的发展,不适合小公司的发展,跟很多PE一样,我们在上海投比较少的公司,上海比较适合大公司,包括建立成本、运营成本都是比较高,上海成为国家的金融中心,但是不一定成为PE中心,北京是政策环境比较好,但是北京市政府事情太多,从综合性来看,深圳比较适合一个企业的增长,就像我们昨天讨论的,中兴、电信这几个公司在深圳逐渐长大,但是其它几个城市例子比较少,对于PE这一块,我对深圳是比较看好的,谢谢。 11:22

刘昼: 其实PE中心,主持人报的四大城市针对PE中心,我个人认为意义不是太大。坦率的说,深圳市作为本土的窗口,大的方向看深圳,但是很多外资都是在北京、上海,我很同意吴总的观点,天津的政策非常优惠,但是是不是能够成为PE中心,很大是靠一个滨海区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个人观点应该是本土创造的PE中心,应该在深圳,外资比较大的创造还是在北京、上海。 11:22

厉伟: 有什么办法把它们抢到上海来呢? 11:22

刘昼: 我们公司在深圳,希望深圳是PE公司,但是希望和实际有时候还是要结合一下,一定要认识差距,我感觉最大的差距是中国本土窗口和外资窗口,不管是从规模、实力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个人感觉,中国本土窗口跟外资窗口,如果真正抗衡的时间,我觉得还是3、4年才能达到,本土窗口你感多少资金,人民币10、20亿了不起,外资动不动就是10、20亿美金,一定要认识差距,深圳变成PE的中心,我觉得还是有一些距离。在开会的过程当中,有深圳市政府的一些领导,假设我们深圳要做PE中心的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更重要的像天津一样,有胆识的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创投落户深圳,如果这个做的比较好,深圳成为PE中心的时间也不远了。 11:23

何欣: PE是人的投资,用人去判断,向谁去融资,中国钱在哪里,人才在哪里?你说哪个城市都有可能,比如说人才,中国最大的瓶颈,PE很大的瓶颈是人才,在中国时间比较短暂,在美国的话经验很多,所以说我们的人才非常缺少,比如说上海政府,假如可以用非常低的税,中国所得税45%,加入降低到15%的税,保证很多香港投行的人才都会搬过来,就有可能成为PE的中心了。 11:23

靳海涛: 很难做一个界定,从PE的角度来讲,深圳是最活跃的,外资为什么没有那么活跃呢?是因为离香港最近,外国很多办公的地方都在香港。我想从综合来看,深圳应该是PE的中心,不能完全从办公室的数量,基金的规模,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比如说文化的传播,包括LP的源头,还有人的意识,包括创新性,包括活力,深圳是别的城市不可比拟的。而且深圳是金融创新的地方,我们看到光辉的案例,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等,都是从深圳这样一个地方出来的,而且原来很小,现在很大,或者说现在非常有特色,所以我相信PE的中心地位是可以确立的,但是政府要想保住这样一个中心地位,或者发展它,还是要给予非常多的扶持政策。我们举办这个会也是使深圳的PE地位能够确立,包括长久的保持。如果我们再把私募证券市场这个投资基金加上去,那深圳一定是中心,而且这个中心地位是别的城市无法替代的。 11:23

唐鹏飞: 我个人认为PE其实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分成两面,一方面是初期早期的创投,加上中后端的成长,初期早期的创投通常跟创新、科技、产业最活跃的地区跟资本的结合,比如说美国硅谷占到了美国整个风险投资的50%以上,咱们说早期、初期的风头,北京、上海都各有千秋,都有学校和创新基地,深圳也很活跃。从往后来看的话,成长基金或者真正狭义上的PE,大部分的项目都在全国各地,现在越来越往二三线城市走。 11:24

唐鹏飞: 这三个城市最后会怎么样呢?深圳很可能会成为本土PE的中心,但是作为外资的这些投资,可能会在北京、上海有它继承的优势,未来的发展也很好,谢谢! 11:24

厉伟: 有一个问题问靳总,能否预测一下,未来引领中国成长的行业是哪几个? 11:25

靳海涛: 引领中国经济成长的行业,应该是下一场技术革命所发生的行业,应该就是跟全球一样的,生物工程和新能源,在中国我认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信息技术,是上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中国信息技术还需要一个更高的水平去发展。 11:25

厉伟: 第二个问题请唐先生回答一下,从美国近期一连串表现,有一个朋友问美元贬值是一个趋势,预测一下人民币升值的走势,目前是参与美国经济的好机会吗? 11:26

唐鹏飞: 我国财政部购买1万亿美元的债券,大家关注一下06年的美联储的财政比,它已经超发了2万亿,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常识来看,美元会面临着很大的贬值压力,我觉得我们现在手里的2万亿如何保持,在做一个很正确的事情所有资本化资源,因为你买成合适的矿产、石油这些东西才能真正资源。前几年超过10%是投在澳大利亚,我们也看到很多民营资本也在东南亚,甚至在南美积极寻求资源型的收购,尤其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如何对资源型的把握,可能是投资的一个很好的手段。打一个比方,我们软银赛富在黑龙江投的金龙大米,表面看是农业项目,它是从来没有受过污染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农民买不起农药,这个土地没有被受污染,这个资源很珍贵的,在资源的投资,在目前这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11:27

唐鹏飞: 刚才主持人问到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没有办法回答,因为实际上全世界的货币都贬值了,中国的货币就相对升值了,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货币是否升的问题,而是说升多升少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型产业,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中国液晶频道产业,韩国从去年裁员贬值40、50%的情况下,所有中国去年上半年几乎盈利,下半年全部亏损,这样情况下,如何通过产业链整合,为什么韩国能够通过整合实现盈利呢?因为它的产业链80%在韩国,中国是什么情况呢?中国的原料是国外购买的,贬职并未解决真正的问题,你通过上游的整合,集体的产业链贬值才能提升国家竞争力。 11:29

厉伟: 由于时间的问题,本轮的对话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谢谢! 11:29

厉伟: 下面我们有请浙江天堂硅谷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吉清先生对话,通联创业投资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袁强先生,深圳同创伟业投资公司董事长郑伟鹤先生,成都新兴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建平先生。 11:31

厉伟: 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现阶段中国PE最大挑战是什么,08年初大家都讨论PE是否过热,可实际上08年这一年过山车下来,我们回头讨论PE是否过冷,整个行业投资速度大幅度下降,而且国内IPO行政性暂停,创业版没有推出来,国外市场基本上没有发了。在这样的形式下,请各位嘉宾谈一下我们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包括在认为有点儿过冷的情况下,我们的政府和相关部门怎样支持中国PE事业的发展,吉总先来。 11:34

吉清: 一年来PE所遇到的挑战,我认为PE遇到的挑战跟宏观经济是紧密相关的,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下滑,包括国内现在增长速度可能出现下滑,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冲击,我们PE最大的麻烦就是已投的项目和拟投的项目就存在着预期增长是否下滑的问题,这个实际上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这个问题我们一直也在琢磨,包括投资企业,还有准备投的企业,我们一直在商量对策,比如说去年投的企业预计在50%的,可能今年30%,没有预期那么高,怎么应对?怎么跟投资企业一块儿渡过冬天,怎么做好增值服务,帮助企业一块儿渡过这个危机期,这个确实是一个挑战。 11:35

吉清: 我们目前的应对措施,一方面我们是在加大自己的服务力度,我们要重新评估企业所属的行业,和在行业中的地位,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能够帮助企业做什么,这是一方面。另外,刚才厉总提到,想要一些什么政策,实际上对于PE来讲,现在包括全球,包括国内都在加大财政的力度,加大拉动的力度,包括减税、退税,我觉得对于PE这个行业也要呼吁一下,政府从税收方面,从政策方面要加大力度,包括前一个话题,有一些嘉宾也讲到的,所得税啊,因为PE最大的头就是所得税,所得税方面能不能加大一些力度,支持做PE的企业。 11:36

厉伟: 分摊到年? 11:37

吉清: 对,因为PE最后的钱也是拿到企业,政府拿的有限,通过政府引导、补贴、倾斜,让我们PE的钱也投到企业,对整个经济都有好处的。 11:37

袁强: 企业家可能对自己企业发展当中面临冲击的一些信心,从资金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大家还是从中国经济宏观来看,相对于世界经济来说我们还是比较有基础的,因为我们的基础在改革开放来说有很大的发展,目前我们投资的角度来说,扶持这个企业做大做强,上市,从目前的宏观经济来说,我们看的更长远一点,可能需要的话跟产业资本结合来做,因为产业资本来的更长远一点,更深远一点,如果这两方面的工作相结合,我想我们还是能够渡过一些暂时的困难。第二个对于政府的政策,国家4万亿拉动经济,包括各地搞一些产业基金,我们浙江也在搞这个工作,有民营企业来参与,可能运作的效果更好。谢谢! 11:38

郑伟鹤: 我们是这样的观点,关于PE的挑战,我们国内的PE,尤其是本土PE时间还是比较短,在现阶段应该增强应对本次金融风险的能力,把握好投融资管理和退出的结构,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这个是我们比较大的挑战,把握好节奏,不要再高点投很多企业,在低点不敢投,或者说被整个金融危机面临这样的风险弄的束手无策。目前来讲,我们是国内最早一家国有企业,在政策上,在证券帐户开户,国家应该尽快落实一些相关政策解决,到目前来讲,其实帐户开户这些都还不明朗,原来说2008年内解决,到09年3月底还没有解决,关于合伙合法性的问题,或者说证券市场上市地位的问题,我觉得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决策问题。 11:40

郑伟鹤: 另外,我们认为现在整个资本市场国家的重心还是放在二级市场,实际上把二级市场作为一个和谐社会,要多少点,作为一个标准,一级市场目前是我们国家应该非常高度重视的市场,我提一个建议,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或者抵抗经济危机,中小企业占就业人口占70%,当时美国都是在5万左右,美国现在已经接近15万亿左右,日本还在原地踏步,美国尤纳斯达克,跟资本市场融合的非常好。目前来讲,中国政府提出来的4万亿非常好,但是下一轮发展,把它的刺激方向放在中小企业的层面,主要是利用资本市场杠杆作用跳动市场,就像美国90年代一样,每一年上市300、400家企业,中国高峰是200家左右,中国高峰500家企业,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融资规模在2亿,一千家企业的话变成2000亿融资规模,跳动的民间资本可能是2万亿,4万亿,这样对经济带动更加有效,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11:43

魏建平: 我认为中国PE最大挑战是四个方面,一个是信心的问题,去年大家都看到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占2、3成,国内股市也有很多股票10倍以下比比皆是,这样的话导致了很多投资人回报率不高,退出的渠道不畅,所以影响了整个PE市长的信心;第二大挑战是我们中国目前发行上市不够10万块,IPO暂停,我相信也会尽快恢复,这也是一种挑战;第三个挑战是私募基金的整个信心也受到了影响,耐心不够,因为我们管理的资金大部分都不是我们的资金,是募集的,这个对我们的压力就大了,因为现在市场低迷,对我们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需要有回报,现在的情况下回报不高,或者回报出不来,对整个PE造成身心上面的影响;第四个方面就是政府的政策,包括上市有关方面的政策,现在很多股票上市几乎都是高开低走,能不能持续地进行,如果政策上面出台的话对PE整个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目前PE最大的挑战是这四个方面。 11:47

厉伟: 您有什么政策建议? 11:49

魏建平: 我是对整个PE发展非常有信心,根据我们很多接触,市场上面不差钱,资金非常多,就是对PE理解上面还不完全地理解,我的建议是一个政府,发行上市要更加市场化,要尽快推出创业版,据我所知创业板的上市国务院已经批了,中小企业版的发行、上市尽快出台一些政策,另外给税收很多方面,包括开户问题,都好像可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总是解决不了,我也希望大家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我相信中国未来不会太遥远,2、3年以来作为LP的回报是相当高,我非常有信心。 11:50

厉伟: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对赌协议,其实对赌协议通常是PE,或者创投经常会采用的一个方式,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应该很多企业在座各位都感同身受,很多投资企业或者自身的企业都没有完成跟PE签约时的对赌协议,没有完成业绩,在这种情况下,PE也面临很尴尬的问题,形式不如人意,同时业绩也很难向LP交待,这样的情况下,上一组嘉宾也谈到了,最乐观的预测预计两年或者五年才有可能恢复,在这样的情况下,谈谈如何解决对赌的问题。第二个,如何与所投资企业共度难关,第三点,众多违约的情况,给我们什么启事,给我们下一轮投资有什么反思。 11:52

郑伟鹤: 这些情况我们都碰到,尤其是08年,往往有一些业绩要求,如果完成不了,我们目前还没有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我自身感觉要跟企业有一个沟通,太子奶对赌完了之后,变成空头股东,你没有办法运作了,所以这种情况下,怎么处理,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这种案例我们一般建议要求,假如出现这样的情况,甚至打折回购回去,在有一些项目上要学会止损,你要对项目学会判断,这类是属于急剧下滑,投资都没有信心,你怎么处理,你要采取止损的方式。第二种,假如出现了一些情况,但是09年还比较不错,而且什么发展比较好,我们也有这样的案例,我建议它以09年为基础,再进行一次融资或者做股权转让,把多出的钱返还给第一期的投资,我们不希望这笔钱以公司的名义退出来,以股权转让这样不影响发展,这个方案也是比较好的方案。 11:52

厉伟: 融资是希望它用股权转让的融资,对前面一个进行补偿。 11:52

郑伟鹤: 对,08年情况不太好,09年能涨起来。还有一种情况下,是波动不太大的企业,有一些企业愿意旅行对赌协议,做股权调整还是做现金安排。一般情况下我认为是这三种情况。 11:53

吉清: 对赌我们实际上也遇到过,这一年来,国内经济下滑,我们的企业有超过我们预期的,也有比我们预期差的,也没有达到对股小板的,这种情况,超过我们预期的当然非常好,不存在对赌情况。第二种我们有一个企业确实没有达到,他们去年50%的业绩增长,但是实际上他们完成是30%几,也没有具体说明情况,确实有一个订单,确实因为世界经济下滑,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还没有取消订单而造成了业绩影响,我们也跟公司的团队商讨,我们采取这种方法就是暂不施行对赌协议,把这个对赌协议延长两年,我们有了一个合理的评价,延长两年,10年以后,如果这两年完成了,我们也不转股了。还有一种情况,确实是这个企业出了大问题了。实际上怎么跟企业共度难关,我们跟企业在一条船上,怎么一块儿帮助企业,我们也做这样的工作,帮它引进一些创投资本,引进龙头产业来扶持它,还有融资的安排、银行的担保,我们也会帮企业做一些,增强我们的增值服务能力,帮助企业。 11:53

袁强: 每家投资公司单位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只不过大小的问题或者对赌协议怎样实施的问题,基本上我们影响不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坐下来大家沟通,分析一下目前遇到的问题,出来解决的方式。碰到09年有一些变化,本身我们也有当时设进去一些条款。有一些行业性出现重大的问题的话,我们可能从另外一个方式去判断,退出去。更多的是则之服务,因为大家都在一条船上。我们还有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因为转型的问题,后来推迟了发货,不是他们所造成的,我们也充分理解。我们主要是担保、银行的融资方面、现金流、产业升值方面做一些事情,可能在这次机会当中我们收购海外大的企业,很多企业做这方面的工夫。从民企这个角度来说,帮助企业做一些事情。 11:58

厉伟: 比如说投资的企业没有完成对赌协议,但是现金流出现枯竭,会追加投资吗? 11:58

袁强: 我们最关注诚信问题,如果全部死光了,诚信很好,我们愿意支持。 11:59

魏建平: 很多企业收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对这些企业表示很大的理解,但是作为PE投资人的利益也要保障,特别是去年这种情况他们做不到怎么办?我们这样处理的,很多企业去年亏损,但是可能今年、明年增长,把去年的损失弥补,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把它们的时间延长,对我们的利润也会有保障的,如果做不到,全部做出一些现金,他们很缺现金怎么办呢?就是欠款形式来做,如果今年把去年亏损补回去了,我们就不说了。还有一种做法,帮助他们进一步引进,一般我们PE都有投资比例,不超过一定的比例,这些企业马上上市,我们基本上都是采取现金的做法。 11:59

厉伟: 台下朋友提的问题我说一下,里面有关二级市场的问题等到下午证券基金的朋友来回答。还有一个问题问吉总,尊敬的吉总,您认为现在A股市场和创投概念公司是否称的上私募? 12:01

吉清: 同方底下有很多孵化的企业,因为它涉及到二级市场的估值模型,我不是很专业,同方企业有大的企业,而且比较多,估值模型指的是什么模型。 12:01

厉伟: 按私募模型进行估值。 12:01

吉清: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私募股权投资和私募证券投资应该有一些差别,因为证券私募不太专业,二级市场应该是高于估值市场的,这个可以理解。 12:03

厉伟: 还有一个问题,IC设计对于投资行业的观点。 12:03

袁强: IC设计上海这一块比较多,最近有一个消息是说因特尔关闭了,而且这个行业当中面临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技术的升级,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手机的价格,包括我们个人商务电子这一块用品,成本下降,面临着技术的升级,而且投资成本也比较高。从长期来看的话,有一些技术的外延,比如太阳能也是从半导体技术出来的,未来会派生出来很多技术,我在想,并不是狭义上的IC设计,包括我们很多汽车电子这一块,很多会有衍生、派生出来一些技术。 12:05

厉伟: 剩下的时间看看场下的嘉宾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一下台上的嘉宾,有没有要提问的?如果没有提问,我们上午的环节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今天上午的会议就到此结束。 12:06

厉伟: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下午的论坛对话即将开始,下面有请以下对话嘉宾上台对话,他们是: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威先生;松禾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飞先生;深圳市创东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肖水龙先生;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黄煜女士;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程厚博先生。有请五位对话嘉宾上台。 14:02

厉伟: 14:03

厉伟: 今天下午对话的题目蛮有意思,我作为主持人,想跟大家沟通一下,主办方把对话主题定成“创业板与谎言”,其实就我个人来讲,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但是主办方既然提出这个,先澄清一下,我本人不太同意这个说法,有人说创业板忽悠了创投机构10年,整个创业板是一张大饼,是画的一张饼,像水中月亮一样,每次创投下去捞的时候发现都是一场空。这10年以来,每每当气氛下去的时候,就有领导说创业板即将推出,于是创投机构大受鼓舞,加快投资进度,而且往往一度达到创投泡沫甚至达到一种高潮,但是回过头来之后,又重新沉积,大家发现承担一堆风险。到了今天,创业板再次临近,包括这次“两会”又提出,在这种形势下,想请五位嘉宾谈一谈就这10年以来你们各自股权投资的感受和如何看待在现代形势下,如果创业板推出了,而且我相信创业板一定能推出,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对即将推出的创业板有什么期待和什么对策?更多的是在大金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么样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件事情?如何吸取以前的教训? 14:04

黄煜: 主持人好,各位嘉宾、各位来宾朋友们好!我是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黄煜,今天很荣幸受到主办方和主持人的邀请坐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创业板的情况,我们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2001年创立的,当年我们成立的初衷是奔着创业板来的,当时在创业板的激励下跟国泰君安成立的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但是现在10年过去了,我们历经沧桑,几经波折,到今天8年多的投资生涯,但是创业板到现在还处于待推出的阶段,我们作为投资机构来说,从我们的想法来说,我们肯定很希望创业板能推出,因为我们作为风险投资也好,股权投资也好,我们投资都是中国新兴的一些产业,比如TMT、生物医药等。 14:08

黄煜: 这也是国家积极鼓励的新行业、新经济、新模式,包括三高行业,这对各个地方的产业升级、行业转型,带动地方经济,带动国家经济,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从我们来说,肯定非常希望创业板推出,也希望各界人士都呼吁一下,尤其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温总理一直在说信心比黄金重要,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我认为创业板在国家的确应该考虑在金融危机之后推出,我想这个创业板推出就像我刚才说的对经济方面带来的优点,对中国经济乃至恢复投资、消费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从我们高特佳本身来说,不管这几年创业板之前推出也好,没推出也好,我们自己在苦练我们的基本功,苦练我们的内功,比如说之前我们做了一些行业的储备,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些高科技行业的投资。 14:09

黄煜: 生物制药的投资,尤其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方面是我们高特佳的长项,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方向。我们在这些行业内的储备,无论是创业板推出还是不推出,我们都有所准备,如果推出,这些行业也是国家积极鼓励的,也是创业板积极倡导的,可以为创业板推出之后提供很多优良创业企业,如果创业板不推出,我们作为投资机构,本身而言,帮助这些企业,给企业提供很多增值服务,包括给企业股权架构上提供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帮助,甚至在它的市场销售渠道上对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等很多方面给我们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无论是上创业板还是中小板,都可以提供优质的上市资源。从我们本身来说,积极做好两手准备,我们尽管从经济上认为非常应该推出创业板,也许国家政策、领导人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一直没有推出,但从我们本身而言,我们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我们希望各界人士呼吁一下创业板肯定应该积极推出。 14:09

厉伟: 如果推出创业板,你们会加快投入进度吗? 14:10

黄煜: 创业板的推出对我们来说,我们还是很谨慎的,尤其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在投资方面有自己的战略方向,有自己的基调,不会盲目因为创业板的推出会影响我们本身的基调,比如说我们在行业选择方面,还有投资企业的阶段上,我们还是有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比如说以前很多创投机构可能会关注IPO,我们从投资行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上来看,我们肯定投资于成长期或扩张期的,投资阶段会往前移,行业选择上也会更倾向于抗风险性或专业性更强的生命科学、生物制药、高科技,从投资行业更长远来考虑这个问题,不会因为一个政策出来就盲目跟风,盲目做一些过多的投资,因为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为投资人争取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 14:12

厉伟: 谢谢!卢总是十大PE排名第二,招商这么多年成功上市那么多,当年要推出创业板的高潮,你们受不受影响?能不能给大家总结一下你曾经有过什么教训? 14:13

卢振威: 因为每个机构的特点不同,所以导致对一些事情的观点不同。在说之前,先把我们的背景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招商局科技集团只有一个出资人,就是招商局集团,从1872年活到现在已经137年,它的稳健和沉静使它走到今天。招商局集团设计招商局科技集团,创造出招商集团、蛇口工业区等等,奔着这个,对我们的要求,说高也不高,说低也不低,对我们来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现在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已经,因为我们现在有5、60个项目储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很多事情有更多时间比较从容的考虑和安排,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就经验这块,坦率的说,之前我们的运气确实比较好,招商局集团在香港是外资企业,在境内是国企,在过往的10年里面,我们利用两个管道,一方面在境外资本市场活跃的时候我们往那边推,在境内好的时候我们往这边推,过去10年相对比较多,坦率说经验教训不是特别多。 14:17

卢振威: 如果是经验教训,更多是管理团队,这方面我们吃过亏,有的获取好汇报的,有的是清零的,这是最大的体会和教训。话又说回来,要规避风险太难,我们毕竟没有这么多时间了解一个团队,可能是三个月、半年的时间,三个月、半年时间要发现、了解一个团队, 太难了。不管怎么说,我们坚持一个观点,不管是团队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出现的时候,风险全部体现的时候,风险带来的损失我们能不能承担,如果不能承担,我们就不干,这是简单的体会。创业板对我们来说,毕竟不是奔着创业板去的,创业板、主板或者其他的,只不过我们投向一个非常好的退出途径,我们是就项目本身发展前景投资的,往往要做一个假设,这个企业上市不了,我们的收益怎么样,如果权衡之后,这个收益是合适的,我们肯定干,至于上市,不管是哪个板,不管是境内境外,获取的回报肯定会超过我们投资的预期。 14:18

卢振威: 回过头来对创业板的一些看法和态度,好处大家都很清楚,对企业的好处、投资机构的好处,都非常清楚,我们认为是国家和政府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环节。某种意义上还是财富阳光化和财富再分配的手段,这是我们的体会。不管怎么样,我们对于创业板的推出很期待,同样我们在未来的投资,不会以上创业板为主要考虑。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14:18

厉伟: 谢谢!你刚才讲的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重要,上不上市是第二步考虑的,重要的是企业做好,而且万一上不了市怎么办。我从中感触很多,很有启发。下面把话筒交给罗飞先生,请罗先生谈谈,从管理公司的角度,你们的投资人对企业上市方面,包括管理公司对创业板是怎么看待的? 14:19

罗飞: 大家好!松禾资本是这个行业里面的新兵,但同时我们这个团队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领域有10年的时间,跟大家一起分享的第一点,作为管理公司,我们首先要考虑投资人给我们委托的话,首先要考虑投资的时间里能否退出,在什么样的时间退出。现在的投资人给我们的时间,最长是6+2,也就是8年,为什么考虑8年?项目的周期,5年左右是比较合适的,加一个退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考虑6年,甚至再加2年,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在于投资人给了这么一个时间,我希望我们投资的项目能给投资人比较好的回报,比较好的回报,一方面来自于投资的出口,也就是说包括目前已经开通的中小企业板,包括大家呼声很高的创业板,实际上都是给我们出口,出口就像海外市场一样,其实出口一直是敞开的,有出口的同时我们能否找到比较好的项目,能否给投资人比较好的回报项目,这是关键中的关键。 14:20

罗飞: 我们觉得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在投资策略方面有两点:第一点,我们将投资的阶段相对提前,也就是在公司成长期开始投进去;第二,我们加强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包括移动互联网、生命科学、新能源和新材料,我们觉得在这三个方面是在我们国家能代表创新重要领域的,尤其是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在一段时间里保持企业相对的高速成长,而且能够保证企业在高速成长下还能维持一个比较好的溢价权。 14:20

罗飞: 根据这三个策略安排我们的投资。对于创业板的理解,创业板说白了是一类企业的集中,这个集中是创新企业的集中,10年以来,对于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不是在提高,而是在降低,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是符合上创业板条件的,利润来讲,这个门槛越来越低,但是这个市场一直没有推出来,正因为没有推出来,我们觉得也是通过时间提高了创业板上市的门槛,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最后看到的中小企业板的门槛是2年加在一起2000万。 14:23

罗飞: 我们看到大批申请的企业远远超过这个最低门槛,这样的话,就说明不在于最低的门槛,而在于大量的企业已经符合了这样的条件,所以这是一个良性的,通过时间我们积累了更多好的企业,通过时间我们积累了更多优秀的企业家团体,我们觉得创业板推出,哪怕晚一点,一方面对于企业是一个考验,同时对于投资人也是一个机会,因为通过时间的积累、时间的门槛,市场选择更多的好企业,大批的投资人可以分享到更好的企业,可以选择更好的企业来投资,创业板我们是以百分的热情在期待,但同时觉得企业并不会因为创业板晚一段时间推出而因此夭折。我们投资是用这么一个心态投资,也希望这个心态能传达给大批创新的企业。 14:23

厉伟: 谢谢罗总。创东方是近几年成立的管理公司,而且在短期内连续成立了不少基金,你怎么看待创业板和整个投资之间的关系?从创东方的投资策略方面,根据现在的金融危机,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或什么启示跟大家分享? 14:23

肖水龙: 谢谢主持人和在座的朋友,正如主持人所言,我们创东方成立时间不长,但团队大部分都有长时间的投资经验。谈到创业板,主持人讲到创业板以大谎言或者大忽悠,可能不是主管机关的本意,但已经成为10年创业板的现实,基本如此。照这样的局面,可能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是我觉得在座的以及很多民众已经具备接受创业板的条件和心理,我们的市场也具备了接受创业板挑战的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主管机关出于对市场的把握,出于稳健的考虑,迟迟不肯推出,这一段创业板的消息又沉寂了,主管机关应该多一点听取创投企业的呼吁,多一点承担,多一点决断,使创业板快点出来。 14:25

肖水龙: 我们创东方目前投资了18个项目,其中进入创业板各类猜想的有2—3家,对于创业板,可能我们更加热切一点。但正如刚才主持人和其他几位嘉宾说的,我们做创业投资,不敢说限于某个板块、某个条件,而是对某个企业内在价值的把握,我们做创业投资,首先要有发现、发觉能力,要有培养能力,是长期的打算,不能说今年投,明年就上市,这样固然好,但真正能体现创业投资价值的,体现风险投资价值的,是早期发现,较长时间的持有,最后实现最大价值的体现。我们很多投资案例都是厉总主持的案例,当时不一定说是哪个板哪个板,创东方来讲我们也是如此,我们关注长期价值,关注企业的长期内在成长价值,坚固经济收益。有一些好的、比较成熟的项目,我们也投,尽快在创业板或者中小板上市。我们在投资的领域方面和其他投资团队差不多,目前关注在新材料、新能源、新IT、新体智四个方面,新体智指身体和智力。创业板对我们是一个煎熬,也是一个期待,我们期待创业板尽快推出,也期待与在座的朋友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我们的理念是同创东方,共享未来,谢谢! 14:28

厉伟: 程总,你是老创投,当年刚开始说可能推出创业板的时候你就在那个领域,在创新投那些你,你也有很多辛酸苦辣。到了东方富海之后,一段时间说很快要推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立刻推出,你的投资策略会发生变化吗? 14:28

程厚博: 谢谢厉总,大家下午好!刚才厉总问的这个问题确实挺好,中国创业板10年,我们基本上是被忽悠进来的,但我又很感谢创业板让我们能坚持在这个行业一直走下来。我们现在的情况,东方富海是一个新的公司,但是一个老的团队,基本上大部分人是从99年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经历了几波反反复复。经过10年的磨炼,我自己市这样的观点,首先创业板对我们创投行业非常重要,但我们现在认为它不是我们的唯一,这是一个观点。第二,我们认为国家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全流通的概念对创投企业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这点国家已经做到了,所以才能让创投行业生存到今天,如果没有全流通的概念,我想我今天不会坐在台上,也不会成为新的东方富海在做这个行业。整体是在向前推进的,创业板是我们期盼的平台。 14:33

程厚博: 从我们几年的经历来看,我们对自己做了一个定位,首先,从投资策略上,我们已经改变了以往去面对上市,不管是对创业板的直接上市或者是主板的直接上市,我们把投资的阶段往前,我们重点关注企业的成长性,我要投好的企业,而不在乎它是不是能马上上市,创投行业这么多年的总结,我们现在重点关注成长性。第二个,我们投资管理的事务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现在说从1+1的版本提升到1+2的版本,什么概念?以前我们投资的,1就是投资,再加上上市服务,主要找一些中介机构帮助它上市的时候找一些关系,铺平一些道路,一个投资加一个上市服务,现在变成1+2,一个投资加一个上市服务之外,更重要的要加一份分物的管理,比如我们对成长性的企业,很多是很不规范的,规模比较小。 14:34

程厚博: 很多企业业绩增长非常快,但连怎么开会都不知道,甚至我们投进去的时候这个公司存在了2、3年,从来没开过会,很不规范,我们从管理角度、帮助企业制定战略的角度给他们提供服务。我们现在甚至一个月开一次董事会,定期跟管理层交流,大量的时间对他们进行管理方面的服务,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1+2模式,让这些有潜质的企业很快成长起来,将来不管是在哪一个市场上市,我想是有机会的。最后,创业板把我们忽悠进来了,最终我们还是忽悠创业板能早一点推出,这是我们创投人的心声。谢谢大家! 14:34

厉伟: 非常感谢程总,1+2的模式值得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各个公司认真思考和学习。刚才有朋友提上两个条子,第一个,10年都推不出创业板,创投机构需不需要反思风险?如何处理口号和理性投资?有些嘉宾已经把这个问题基本回答了。第二个问题,金融危机背景下绝大多数机构创投都看好并投资新材料新能源项目,这会否导致以上领域出现泡沫化?大家都看好,都投,项目风险如何防范? 14:35

卢振威: 上午有嘉宾已经回答了关于怎么投资的问题,我稍微展开一下。在座的大家,我们都在中国迅速发展,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我现在在解读政府的政策,我为什么说这个?上午看到大家在讲这方面的东西,大家不要忽略了,我们还是要很关注党现在的政治或者思想方面,如果我们解读的早,有利于我们的企业的发展。他们分析我们现在存在什么问题,撇开全球不说,就说中国,当然也跟全球有关系,我们现在存在什么问题?生态大家都看到了,生态有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持续下去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当这些灾难来了,我们今天所谈的创业板、主板等等,全部化为乌有,生态的问题不一天是今年、明年,但20年呢? 14:38

卢振威: 谁也不敢说,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些东西,追求的是不可持续的财富。高层的决策者看的严重性比我们看到的更多,这是一个。第二个,现在的社会,不管中国也好,包括全球也好,人与人之间,比如中国贫富差距分化太厉害,人失去了信仰,失去了很多东西,而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未来社会极大的不稳定。我们顺着看,中央政府在未来几年的政策导向方面,肯定会有利于解决生态的问题、人的问题、人和生态的问题。我们做投资、做企业,顺着这方面考虑,这里面回答靳总提到上午他未来的领域在新能源等方面,我们顺着看,这两个其实体现了健康的概念,跟我们刚才所说的新材料也是关联的。 14:39

卢振威: 回过头来再说,关注这个我觉得是应该的,作为我们机构,未来一样会在这方面给予关注,我们在这里面,目前来说已经有若干个项目,会不会有泡沫?就像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有一定的泡沫,这泡沫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信心,这种信心是经济或者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样我们在投资新材料等方面有泡沫,我觉得是应该的,但是过渡的泡沫会不会有?我个人认为不会有,原因在哪里?我们这些投资人已经经历2000年前后以及去年、前年的苦难洗礼,大家已经成熟,我们不是套利的机构,我们是奔着价值投资去的,如果泡沫偏离价值投资理念,我们是不会投的,我们必须坚持这一点,有泡沫是应该的,过渡的泡沫可以避免,谢谢! 14:39

厉伟: 高屋建瓴,首先要理解政策,政策肯定是奔着和谐社会走,除了在制度方面做很多变革以外,包括新农村建设、城乡的改革,除了政府创新之外,技术创新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创投界为技术创新作出贡献。下一个问题我想请每一个嘉宾都回答,你做投资这么多年,最刻骨铭心的教训是哪个案例?它给你什么启示? 14:39

程厚博: 我脑子里面记得成功案例比较清楚,但是有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我把它比划成另外一件事情,我到清远市的时候,那个市长告诉我要修一条高速公路,但是没钱,他希望香港的新世纪集团帮他修,所以他就把全市的车全部放在路上来回跑,新世纪调查的时候发现这条路上满街跑的都是车,车流量非常大,就投了。我们曾经投过这样的企业,被投企业精心策划包装的项目,我们没有发现作假,最终这个企业肯定坚持不下去,因为是造假的,他造假造到什么程度?相当于销售、客户都是自己买断,所有的盈利都是自己掏钱做的,我们调查不出客户,都是不关联的企业,这个环节我们没有调查到。不是项目没看准,是看走眼了。 14:41

肖水龙: 我们创东方成立时间不是太长,目前投资项目是18个,由于时间的考验,有待于验证。去年,绝大多数达到和超过预期的目标,但是也有一两家企业效益受到影响,我们认识到在这样的投资当中,我们已经做了决断和总结,传统制造业影响比较大,抗周期、抗风险能力比较差,我们在这些项目投资决策的时候会加几条,第二是抗风险、抗通胀、抗周期;第二是现金流比较好;第三是轻资产,自己要能制造稳定现金流,资金出现暂时困难的情况下还能生存。我相信以后创东方会在这些方面,包括大家提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我们的投资决策做好,尽量减少失误,谢谢大家! 14:43

厉伟: 等一下,你的教训还没有出现,你认为最得意的是哪个? 14:43

肖水龙: 也有待检验,其中有一个和厉总所说的项目是相同的,就是融创天下,当时进去之前还不了解厉总已经在里面参与投资,说明咱们厉总慧眼独具,也说明我们英雄所见略同。这个项目在前年的时候是亏损的,去年我们投的时候,当时还算是亏损的,去年实际做出来有3000多万,我们开董事会是2000多万,今年可能在2000多万的基础上,计划是乘以3,如果能达到预期目标,还是不错的,也是让我们非常鼓舞的,也非常感谢厉总,你们在前面铺了铺路。 14:44

厉伟: 那个项目是中国移动手机电视平台供应商,我们是很早支持的,也感谢肖总他们能信任我们。 14:44

罗飞: 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在99年投资互联网企业的一个教训,大家知道那时候互联网非常热,当时我们看了一个小的团队,这个团队从TOM公司出来,正式团队有三个人,一个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他在TOM工作,他优于策划,曾经策划过非常成功的项目,他找了两个技术方面的搭档,两个年轻的小伙子,一个是做技术,一个是跟技术有关的市场。当时我们谈起来,在99年那个时候,我们应该有机会,因为那时候包括新浪,还没有完全跑出来,我们花了半年时间想,我们做什么呢?我们先投资了,投资之后,边投边想,想的过程中很快发现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比价,做一个网站,就像3C方面的产品,怎么去比较?怎么去比价?当时是按照这方面做的。做起来就出现两个问题,比价需要落地,需要跟供应商谈,但这个团队没有跟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所以在技术方面,在产品方面不断发展,但一直没有落地,这是第一。 14:49

罗飞: 第二,我这位老兄长于策划,就让团队做也方面,他又想出来一个,网络那么火,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需求,这个需求就是网络安全他也找了一个非常好的点,然后就开会,比价要投多少钱,我们说行,就按这个投,然后又发现一个好的,而且有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是做网络安全的,行,我们也去投,相当于一个创业的企业在短短半年之内投两个项目,后面的情况可想而知,我们家境不太好,累计投资几百万,但同时养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儿。那个说我有一个很好的项目要做,钱不够了,两个项目就处于这个状态,坚持了一年多,两个公司都没有长大,而且在团队内部也出现了问题,做技术的或者做实实在在工作的团队觉得这个公司除了需要钱,不需要别的,更不需要忽悠,也就是说更不需要策划,在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基于这个情况我们做了一个决定,基于内部的矛盾,大家分手的时候正好是下雪的冬天,来公司开一个会,能拿什么东西大家拿什么,我们作为投资人拿了五台电脑。 14:52

罗飞: 这个回过头来对我们有两点是深刻的教训,第一,创意很重要,但是出创意的团队或者这个部分在开始很重要,但后来不能由创意去主导这个企业,而出创意的朋友一直是公司的CEO,后来他实在忍受不下去,他也知道,他说我的长项是出点子,但是创业实在对他来讲太难了,第一个教训,有创意,但仅仅是有创意,就要去实现,不能由创意主导这个企业,要选对人,创业企业谁当头这很重要,无论是比价方面还是网络安全方面,在10年前都很领先,而且后面有很成功的企业,这两个企业为什么夭折了?很重要的,尤其在企业初期阶段,在创业阶段,一定要专一,哪怕一个业务能做好,这已经谢天谢地了。如果今天看到这个项目不错,如果创业的公司按照创投的方式去做,一定是不成功的。我跟大家分享这两点教训,谢谢大家! 14:52

卢振威: 我个人的体会,不代表机构,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类似的感受都有,刚才大家都提到的是心态上刻骨铭心的体会,案例若干,不再一一说,说五个字,对投资人来说,冲动是魔鬼。怎么想这五个字?现在我们面临的投资环境在进一步变好,黄金的投资时机,创业板等等,都是很好的时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很多好的项目出来,一个好的项目的亮点都比较容易看到,但是我们直接和间接投的项目超过80家,从业时间十几年,在我们看来,我们真的是这么想的,这个项目有再多的亮点,但是在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风险,没有充分评估它的风险有多大,不确定这些风险带来的存在我们能否承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套用社会上对已婚男人说的话,就算是神仙,也要忍着,否则后果很严重。 14:53

黄煜: 谢谢主持人!我觉得一般创投机构谈案例的时候都会谈自己成功的案例、光鲜的案例,厉总的问题很犀利,揭露大家的伤疤。我们在2003年投资过一个项目,是生物制药的,化学原料药的项目,在浙江,当时我们投资的时候是跟我们管理团队很熟悉的朋友介绍的,我们当时看财务指标不错,也听说有一些全流通方面的信息,根据当时的财务指标,我们想这个项目很快就可以要求上市,当时我们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境内不行,我们打算做境外,还做了红筹架构。 15:02

黄煜: 投进去之后,价格比较便宜,相当于原始股1:1的价格进去,05年全流通之后,06、07作为投资机构忙于找新项目,对于这个项目,管理团队也比较成熟,在制药行业做了7、8年,我们很相信,结果到07年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这个管理团队从财务指标开始,我们打算让它上市的时候,发现这个企业没有积极性,现在跟我们谈很多问题,甚至要求我们给更高的对价。按道理来说,当时的合同已经签了价格,他们不愿意,想从我们手里回购一部分股份或者送给他们,我们想,既然当时答应了,后面应该按照当时答应的协议做,后来我们作为股东进去审计,才发现这个企业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跟母公司之间出现很多关联交易、高管兼职,财务也有很多关联交易,销售的独立性也是有瑕疵的,更主要的是,我觉得我们对他们太相信了,我们投资的企业,假如是儿子企业,竟然又做了一个私生子的企业出来,背着我们又投资一个企业,等于用我们共同企业的资金,做了很多不利于企业的事情。 15:03

黄煜: 当时管理层费了很大周折跟他们沟通,基本每个星期都要跟他们沟通,解决各种的问题,但是最后我们发现我们的努力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最后没办法,只能谈了一个价格,让他回购。从这个项目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教训,从投资上来说,第一是投人,第二投人,第三还是投人。我们在刚投资这个企业的时候,因为是朋友、当地政府、熟人介绍的,对管理层的诚信各方面考虑的还不是很足够,太相信他了,觉得有政府介绍,有朋友介绍,很相信他们的管理团队,结果后来事实证明很多事情,做了关联交易,比如做了私生子企业,都是很不诚信的表现。 15:04

黄煜: 我们得出的第二个经验教训,对于投资后的企业,一定要严加管理,对各方面的监督管理,一定要多提供公司架构、财务、市场等各方面的管理服务,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管理服务去监督、管理,为我们后面把企业做大做强乃至做上市开辟一个道路。还有一点,红筹是做在境外,这也是值得提醒各大投资机构,在这点上一定要小心,如果做不好,我们当时打算跟他打官司,因为明显有违背协议的情况,当时做了两手的问题,把股权做境外,如果去香港用另外的法律打官司,耗费的周期、时间、精力是大家可以想像的,我们不愿意花这个时间、精力,在当时的背景下是欠缺考虑的地方,这也是希望提出来,值得各位同行朋友借鉴的地方。 15:04

厉伟: 非常感谢五位嘉宾的分享,也感谢各位!嘉宾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和提示,再次以热烈掌声感谢他们!接下来是论坛的下半场,有请下一个高手,主持人汪姜维先生。 15:05

汪姜维: 非常感谢厉总!我是同威资本执行副总裁汪姜维,也是本次论坛的副秘书长。下面私募证券的环节由我来主持。第一个环节是金融危机与中国民族经济崛起,下面有请五位嘉宾:深圳市武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荣华先生;上海市睿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先生;深圳市金中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黄 煜先生;深圳市新同方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刘迅先生;深圳市三羊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林少立先生。 15:09

汪姜维: 首先定一下规矩,每个嘉宾要谈的话题,简明亮出自己的观点,一句话,简要用三句话列出最重要的理由。主办方给我们的话题是,全球金融危机既带来风险同时又带来了历史机遇,在全球资本加快从美国撤出的背景下中国地位会否提升?中国经济能不能借金融危机真正崛起?首先就这个问题我做简单调查,同意“是”的是举手,不同意的可以不举手。所有人都同意,这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未来非常美好。 15:10

汪姜维: 这个问题怎么谈?第一个方面,近期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鼓励企业去海外投资,如果全球资产价格处在历史低位,这时候走出去是非常好的时机,中国企业在过去有很多走出去的经验,交了很多学费,这时候是不是加倍收回学费的时候?中国人能不能把美国人制造的危机变成中国人的机会呢?我不知道各位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购怎么看待,这中间对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来说有什么样的机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另一方面,有很多海外公司借机会到中国收购,包括巴菲特投资比亚迪,麦当劳投资小肥羊,可口可乐投资汇源,要么看好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低成本优势,要么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但中国人对自己的技术和市场似乎信心不足,各位做何感想?各位对并购的时机怎么看,包括投资基金意味着什么?各自采取什么样的策略?简要谈一下。 15:10

汪姜维: 这是你的观点? 15:11

林少立: 对。为什么呢?首先从历史上看,每个大国的崛起都必须有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为契机,比如说二次大战,整个战场在欧洲、亚洲,美国渔翁得利,成了收益最大的国家,美国在二战之后经济得到腾飞。在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石油危机促使日本的腾飞,日本二战之后第一次经济腾飞不是在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美国把日本作为(供给基地),在石油危机的情况下,日本的电子工业、汽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为什么说中国成为受益者?假如说一亿美金在07年年底可以在世界购买110万桶石油,在08年年底可以购买250万桶石油,假如一亿美金买铁矿石呢?07年底买59万吨,08年底可以买到125万吨。中国的铁矿石有多少需要进口?60%。中国的原油超过50%需要进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是在全球危机导致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就是受益者。第三方面看中国的国力,从外汇储备来讲,到08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是1.9万亿美金,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9%,全球1/3的外汇储备在中国,为什么说美国对中国这么重视,假如在10年前,那是不可能的,过去10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10倍,这对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打下基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为下一轮腾飞打下很好的基础,契机就是这一次经济危机。谢谢! 15:12

汪姜维: 谢谢林总。用一句话告诉一下你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15:12

林少立: 作为三羊资产管理,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寻找卓越的企业进行投资,首先必须在一个很有成长前景的行业里面寻找这样的公司。 15:13

汪姜维: 有请刘总。 15:13

刘迅: 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里面受创比较少,有条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占便宜。我们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受破坏,还赚了不少钱回来,国内也有些公司沉着高潮的时候赚了不钱,资本方面没有受太大损失。另外我们的市场,中产阶级逐渐增加,市场范围在增加。从劳动力来说,还没有看到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在减少。从这三个条件来说,我们有条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崛起,但能不能崛起,还有其他的条件,要看政府、整个社会环境能不能支持更多更好的企业从里面成长起来。现在说中国的经济前景已经非常明朗,我觉得这个话说的有点早。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是不是真正成功的在海外并购,目前这是低的,不是高的。管理低成本的制造业是有能力的,包括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公司我们都成功了。但是IBM这样高成本、有创造力产品的成功,我们没有看到,现在说中国企业一定会在海外成功,还不能下结论。 15:13

汪姜维: 谢谢刘总。你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15:14

刘迅: 我倒不是特别看好走出去,我觉得国内应该有很多空间可以做,从我们的投资策略来说,面对这样的环境,有很多企业一方面资产负债表已经有了准备,另一方面有创造力的人主导企业,可以利用这次市场洗牌的机会逐渐扩大市场占有力,继续成长。 15:16

汪姜维: 看好中国的内需,谢谢刘总。有请邓总。 15:16

邓继军: 这个问题在去年年底的时候给客户做投资报告会的时候提的很清楚,我们认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机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经济出的问题比美国小很多,另外从我们国家外汇储备和整个财政的状况,也是非常好的。最关键的一点,我们的金融体系、银行体系非常稳固,没有像美国或者欧洲出现那么大的问题。另外我们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越是在出现重大灾难性事件的时候,我们的政治体制和政府的执行力更能够比其他的社会方式更有优势,能带领我们走出低谷。在另一方面,我们觉得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我们要很快率先走出,现在下这个结论还有点过早,我和刘总的看法比较一致。但是要独善其身,有点不太可能,我们整个冲击比较小,而且政府有很强的推动措施、调控的能力,我们负债的水平在全球算是比较低的,这点我个人比乐观。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国家的企业走出去做投资,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讲,我是比较反对的,因为我觉得我们对国外的游戏规则或者对国外的人脉、人文的东西了解的还很少,外国人看到我们来,都是一些刚刚洗脚上岸的农民,在大会、俱乐部的活动有时候会受到排斥和挤兑,我赞成我们应该更多去投资资源性的东西,我们国家在原油、矿产方面都比较少,做这样的投资我觉得是可以的,这是我的基本看法。 15:16

邓继军: 15:19

汪姜维: 谢谢邓总,总体来说还是看好中国的内需,走出去可能不看好,但矿产资源相对看好。有请李总。 15:19

李振宁: 对这次金融危机,国际上的看法一般是金融监管不足或者杠杆化过渡,我觉得没抓住实质,实质就是寅吃卯粮。用40倍杠杆提高银行的盈利,都是手段,实质就是寅吃卯粮。当美国经济蓬勃发展那么多年以后,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没有动能了,怎么办?靠寅吃卯粮。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美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让美元大幅贬值,这样欠中国的2万亿就变成1万亿或者5000亿,如果大幅贬值,美国自身在世界GDP中的比重大幅下降,美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急剧下降,这是一个非常难于作出的选择。还有一种办法是借债还钱,扎起脖子也要还三年。现在的做法怎么办?说白了还是寅吃卯粮。 15:24

李振宁: 900万美国人的房子面临没收,奥巴马说政府替你们担点,银行少收点利息。其实那900万人只有租的能力,不该买房子,各种金融机构上我借给你钱,其实这样做下去,还是解不开这个扣。我相信未来美国大概会走日本当年泡沫破灭后的路,你说马上急剧下跌或者一败涂地,也不至于,但会走一个平缓、多年无增长的路来消化前面的寅吃卯粮。如果中国人还打算看着美国眼色行事,那中国没有希望。这次来讲,实际上对中国是非常大的机会,中国这3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毕竟是一个暴发户,不像人家200年的老富户,我们中央领导经常讲,觉得中国很多专家,能耗高,这个高,那个高,肯定高,每个人怎么练的?人均10吨、20吨钢,咱们从铁矿石做起,多少个环节?一定高。在我们积累家当的时候,150块美元一桶的油,9000块一吨的铜,全是这价,我们中国不惨了?我们等于高价积累。 15:24

李振宁: 这次天赐良机,他们撑不住了,所有东西下去了,我们在低价的时候积累。现在我觉得最有投资价值的地方在中国,我们中国人太喜欢自惭形秽。当时我记得工商银行市值超越花旗银行,本来是值得欢呼的事,被各种学者批的体无完肤,说工商银行何德何能,凭什么超过人家花旗?当时我说美国很多东西可能跟我们没什么区别,德隆也是一样,借给你20%的利息,5年就收回了。不是这么回事,今天同样存在着崇洋媚外。很多人一讲,中国估值太高,中国市盈率到了20、30倍,就太高了,超过美国、欧洲。后来我很奇怪,美国市盈率怎么能低呢?一个AIG,一亏就600多亿美元,通用汽车一个季度就亏200多亿美元,美洲银行一个季度200多亿美元,市盈率怎么老是20多倍不动呢?后来我们研究一下发现,美国人这么算东西,500的亏损不算,就算那100个。中国3、40倍也不高,他们算下来是负数,无穷大,咱们不高。现在要看发展,最有希望是中国,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中国。 15:25

田荣华: 我的结论也是,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中国整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相对地位显著提升的重大契机。分析来看,我们观察到第二次石油危机在7、80年代,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催生日本这个国家的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的兴起,大量廉价、低耗能的汽车和家用电器崛起,日本的崛起和汽车、家用电器的崛起有重大的关联度。80年代南美债务危机,美国出现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行业的重大发展。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出现了互联网高科技的高速发展,当然亚洲金融危机也提升了在亚洲国家的地位。这次金融危机一定会对一些国家有利,对一些国家有害,也一定会催生新引领经济、走出箫条、走向复苏的先导性行业。 15:27

田荣华: 我是这样看的,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很可能是由新能源行业引领整个经济走出低谷。从中国的优势看,我觉得中国有很大的机会,中国低端的消费品、低端制造业的优势,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像格力电器等电器企业纷纷走出去。我们在技术升级方面初露端倪。第四块是所谓的先导性行业,这点最看好中国,每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一定要有新的行业会冲出来引导经济发展,这是先导性行业,我觉得在中国新能源行业是很好的先导性行业。 15:27

田荣华: 为什么讲这个话?前几天财政部和建设部联合发文,对太阳能行业进行全面补贴,这意味着什么?以前只是欧洲的德国、西班牙这两个小国,加上日本、美国加州,搞一个百万阳光计划,对太阳能进行补贴,现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国土面积很大的国家全面补贴,我觉得对新能源行业是革命性的历史变革,中国在新能源行业会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危机,走向经济复苏。 15:27

汪姜维: 谢谢田总。田总的观点非常鲜明,而且给出具体微观的建议,就是新能源,这种行业是将来中国带领世界走出危机的行业。上午听到厉总说将来新能源行业也是引领VC、PE投资的重要领域,下午听到田总也说新能源行业,我们身边发生很多这样的故事,无论在证券市场还是在股权投资市场,我们看到很多投资机构在纷纷看这样的行业,而且投了很多这样的公司,包括我们同威过去投资过一些新能源公司。 15:41

汪姜维: 我简单总结一下,大家都非常相信中国,看好中国的技术,得到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并不很乐观,走出去有很大风险,交了很多学费。大家对下一次中国经济有可能会带领全球的危机走出困境。会议给我们的时间是到三点半,下面简单请各位谈一下关于中国经济的问题,可能在座很多听众和投资者很关心大家的看法。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本轮经济调整在07年一季度可能见底,证券市场提前反映,08年似乎已经见底,在座各位看来,本轮经济调整是否已经见底?证券市场是否已经见底?今后这两者是如何演变?是逐季攀升,还是振荡演变? 15:41

田荣华: 好,谢谢李总!创业板环节用的谎言二字可以用在这个地方,美国华尔街是最大的谎言,李总的看法应该是这样的。下面有请田总。 15:41

李振宁: 从中国经济出现见底的迹象,至少最坏的时期我判断已经过去,中国虽然没有去杠杆化,但咱们有去库存化,现在所有企业都有企业金融化特征。从这个角度讲,经济后面有可能逐步回声。从股市来讲,我当年在1000年的时候讲过中国要开始10年牛市,半年后银河证券的老总也了文章,中国进入长期牛市。在去年1600点别人问我,是不是你当初讲错了?我说没有讲错,当年我讲这个问题是针对中国十几年股权分置改革前,我认为没有牛市,为什么没有牛市?1992年的时候5月份就到了1500点,可是到了05年,十几年之后,居然998,而且考察含金量,也就500点,这叫牛市吗?牛市是一波比一波高,我们是越来越低,这十几年从最宏观的角度讲,中国没有牛市,未来股权分置改革为界,中国进入长期牛市。我当时没有估计到这1000点经过了两年时间,就跑到6000点,这个速度太快了,由于速度太快了,从小波段的牛走了一个小波段的疯牛,大家真正确定进入牛市就1500点了,之后就一年半涨到6124。反过来熊的也很厉害,本来不至于这么厉害,但是又赶上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这样就表现出一个非常强烈的下跌,因为01—05年这么大的熊市,说老实话,跌了5年,也就跌到50%多一点,结果这一年就跌了73,一下就把整个熊市用空间换了时间,我认为1664点就是熊市的底部,再经过几个月的调整,上次到2400,基本已经是熊向牛的过渡,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处在牛市中,不断从成交量、投资者的心态等各个方面,各种涨幅甚至有4倍、3倍、2倍,都不是熊市中的反弹所能解释的,中国率先进入长期牛市中,这是我的观点。 15:58

汪姜维: 谢谢李总,李总观点非常明确,回到长期牛市,经济和故事基本已经建立。有请邓总。 15:58

邓继军: 我倾向于已经见底,但是要走出底部区域,开始进入上升阶段,还要根据很多宏观数据的观察来进一步看,现在是比较长时间回声的过程。昨天上午给投资者做专题报告的时候我提到一个想法,在09年一定会比08年好做,机会要多,再次出现08年小概率事件,单边下跌的情况绝对不可能,从这点上来讲,09年的机会比08年要多,因为大家都知道,股票的价格水平决定因素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企业的盈利状况,另外一个是流动性,目前的阶段,流动性可能会占一点点上风,再根据情况的判断,根据宏观经济数据进一步的考量,当整个企业盈利能力逐步上升的时候就会孕育更大上升的情况,市场可能会基础更稳固。09年对于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我相信一定能够获得非常好的业绩回报。 15:59

汪姜维: 谢谢邓总。有请刘总。 15:59

刘迅: 这个问题的确应该留给经济学家回答,但从我们收集的数据来看,星期五公布了工业利润增长数据,不太乐观,我觉得从数据来看看不到见底的数据。借这个机会,我想谈谈经济走向正常或者很有希望发展的路径应该怎么走?现在我们用的政策属于强心针,把经济从休克边缘拉回来。这么多年的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国企不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企业,作为企业来说,它的活力是有限的,完全靠打强心针,现在看来民营企业国企化、国企央企化,这个方向经济到底能维持多久?还要多看。强心针打下去,下一步应该是开放投资,如果紧紧依靠央企做这些大项目,是有一定风险的。下一个应该靠开放投资,在我们的银行里面存款很多,有很多领域值得投资,因为有很多限制没有投资。我举个例子,诺德中心经常看穿顺丰衣服的小伙子,在邮政行业,别人不太起眼,它已经成为巨型企业,中国还有很多值得投资和值得开放的方向。光靠房地产、银行、炒股票,中国有很光明的未来吗?我觉得这值得大家思考。如果能放开投资,把真正在银行里的钱变成有效率、有资本的提高我们的能力,可能是更有利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动力。收入提高了,从我们的想法来看,是一种希望,这个路径下,中国的经济有可能现代化的经济,现代化经济不光成功的是日本、韩国,还有菲律宾、泰国,比如还有很多拉丁美洲的国家,一定能成为日本、韩国,要成为日本、韩国需要什么条件?我们有一些条件,还有哪些条件让我们成为日本、韩国?我们有了条件,但还有努力的方向,有了这些方向,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 16:00

汪姜维: 谢谢刘总,刘总目前看来相对悲观,他给出了建议,下一步需要放开投资,再往后是消费省级,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顺丰这样的企业没人投,这给私募股权的人很多机会,像我们同威有专门的团队做这方面的投资。有请林总。 16:00

林少立: 我觉得评判中国的经济是否见底,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标准不一样,但是我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经济在今年会越来越好,也就是说今年的经济只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可能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导致中国一些中小企业、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在危机中被消灭,反而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是很好的时机,我对中国的经济比较有信心。假如把这次金融危机比喻成一场病,可能欧美国家正处在刮骨疗伤的阶段,而中国正在吃中药调养的阶段,这是我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对中国的股市怎么看?中国的股市先于全球的股市走出底部,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首先我们从全球股市历史统计数据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股价在一年跌幅达到50%以上的前十大国家和地区,第二年有80%以上的国家涨幅都在一半以上。再看亚洲金融危机港股的走势,香港回顾的时候港股最高是16820点,跌到98年8月7号的时候,因为索罗斯这些对冲基金的冲击,跌到5644点,一年之后港股指数涨了122%,我们对今年的行情相对乐观,我们认为涨幅至少30%—50%。总市值和GDP的比较,08年底总市值只有12万,GDP突破30万亿,仅占40%左右。假如按照正常的市场环境,中国总市值应该占到GDP的80%—100%,07年最高,150%,假如5年之后中国的GDP可以增长到45万亿,按照80%计算,再五年,中国总市值会由12万亿增长到30万亿。我们对整体的趋势是相对乐观。在投资上,我们认为,假如说07年是以持股为王,08年应该是(向心为王),09年我们认为是个股为王。 16:00

汪姜维: 谢谢林总。05年我们和香港举办了一个会议,我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冬种还是冬眠,5位嘉宾3位人种冬种,2位认为冬眠。今天嘉宾的讨论,我觉得大家应该是非常明确的观点,中国经济基本上走出了相对的低谷,但还有部分嘉宾有些悲观。下面接着讨论,根据历史的经验,08年绝对水平降低了,很低的基础上如果实现高增长,一般来说要持续两年以上才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是我们的通货紧缩也刚刚出现,经济恢复还不是很明朗,下面一个问题,通缩和通胀将会如何演变?今年经济能否实现8%的增长?明年是不是会出现滞胀?有人说有滞胀,是高增长加温和通胀,还是低增长加严重通货紧缩?刚才有些嘉宾还不知道底在哪里。各自最关心近期哪方面数据的出台,哪些数据最可能明确我们的底部?4万亿投资,各位如何看到这个效果?经济结构投资如何演变?各自有何微观的观察?有请各位嘉宾谈一谈。 16:01

田荣华: 通缩滞胀或者通胀具体怎么判断,与经济复苏的程度和进度有关系。从目前看,经济肯定在经济危机过程中,但是我们在危机过程中要看复苏。随着美元贬值和全世界各国对流动性的提升,首先上游资源的东西已经开始涨价,比如说油、铜等等。从美元贬值的角度来看,将来有可能出现通胀,但是我是这样判断,将来是一个结构性的通胀和结构性滞胀并存的局面,为什么这样说?在有些先导性、优势性的行业,首先资源涨了,再往下传导,传到中游的制造业,传到下游的消费,如果能传到下面,这个行业就能从箫条转向通胀。但是有些行业就不一定,比如上游的资源价格涨了,再往中游传导,传导到一半,发现下游的需求上不去,消化不了这些东西,就是滞胀,这是我判断在经济复苏期间肯定有些行业首先开始通胀,有些行业滞胀,不断往下打通、打通、打通,不断有新的也从滞胀走向通胀,经济才可能走向全面的复苏和高增长。谢谢! 16:01

汪姜维: 谢谢田总。你认为未来最重要的数据哪些值得关注?对判断通胀、滞胀比较关键的。 16:02

田荣华: 采购指数是很重要的,分行业的工业生产值的统计也非常重要,一些行业本身在不景气的阶段,如果往后复苏,看到同比增长,我一直强调先导性的行业,在中国优势性的行业,将来的同比增长非常显著的行业,无论从价格上还是量上,都会出现价量齐飞的局面,这些行业是我们要看好,要选择的行业也是我们要判断的指标。 16:02

李振宁: 通缩通胀的问题,看你怎么看,从小的问题讲,有的说涨4、5个点,7、8个点高了,现在再跌3、5个点,又低了。从大的方向看,永远是涨的,货币永远在贬值,人民币在贬,美元在贬,欧元在贬。记得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万元不得了,到90年代初得百万了,到了现在百万也不算什么,基本得千万了,上海居民有房的已经占75%,上海有套房就是百万,现在百万是基本生存条件,不算什么。如果拿CPI算,从80年代到现在,能涨1000倍吗?涨不了。咱们CPI算的东西都是有限的,实际反映的是一小部分,从大的方向就是这个方向。从近期一些数据的变化,我觉得刚刚经历下降之后,马上就上去,还是比较难,跟全世界都联动,这不是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主要还是防止通缩。最近周小川提出所谓建立世界货币,我觉得非常重要,说白了咱们得算大帐,最重要的是中国别让老美又给耍了,咱们的储备别叫他弄得又不值钱了,咱们想搞一个相当于一揽子货币的东西,这个东西对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经济数据,也不能看太短期的,有时候一两个月,这时候的指数涨了,下个月波动一下,做股票也是一样,还是看大趋势,不要过渡那么关注一两个月的指标,这样自己就昏头晕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6:03

汪姜维: 谢谢李总。李总告诉我们投资要看大方向,这很重要。有请邓总。 16:03

邓继军: 通胀的问题我很担心出现主持人讲的出现滞胀的情况,到了下半年或者中间阶段的时候,整个消费和外需并没有明显的恢复,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从海外到中国积极的货币政策和投放大量金融系统。美国那边的金融机构还是有懈怠的情况,经济发展形势不是很好,银行会控制。经济一旦复苏,通货膨胀肯定会重新起来,那时候政府又会采取一些措施,开始回收过渡的流动性,整个经济本身就是在通胀和通缩之间徘徊着前进。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官方统计,同时自己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来观察通货膨胀进一步演进的情况来决定我们投资的趋势。今年的趋势在去年年底就提出来应该是结构性的行情,正当性的反弹,经济经过前两年这么高速的增长,特别是中国连续20年的高速增长,又出现这么大的上升之后,应该不太可能在很快时间里就重新恢复过来,应该有一个比较长的振荡行情或者结构性机会的思想准备,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今年的行情里面获得比较好的超额受益,我感觉今年要做得好,有两点挺重要的,第一是要敢卖,第二是要敢买,这实际上还是建立在对个股的挖掘和研究上,趋势性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很难。 16:04

汪姜维: 谢谢邓总,敢卖敢买。正好有一个问题是问邓总的,这个问题比较具体,金中和08年22%的回报率是怎么做到的?当初投资的时候是基于什么理由去选择的? 16:05

邓继军: 这个问题好像从去年年底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回答这个问题,08年是非常态的市场,我们赚20%多说明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要在08年赚到钱,我觉得趋势判断很重要,但是要说我们很早就预先判断到了趋势,我们不敢说这个话,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我本人去了两次美国,跟那边的朋友和以前的同学和朋友沟通这个事情,美国次贷的东西会不会传导到实体经济,到底对全球的影响会有多大,2月份和5月份去的时候都住在高盛对面,一直到5月份他们的情况都挺好。你实际去感受一下,从外表上看不出任何问题,跟他们内部的同行或者一些朋友去沟通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已经可以感觉到对形势的判断很不乐观,这可能对5月份以后不再参与这个市场有一点点帮助。其实在08年赚到20%多,只要守住你就赚到了,我相信在座很多同行在08年的过程中,净值高峰值的时候远远大于20%多,只是最后能主动退出,不再不断抄底,实际就能赚到利润。从5月份开始以后的这段时间,接近有6个月的时间我们都没做,大概9月份的时候做了一个很小的仓位尝试,正好赶到9月19号全部涨停,这是意外的收获,我们当时想跌到1800的时候去买30%的仓位,正好有突发事件,我们卖掉了,之后又接近两个月时间没有做。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一旦判断一段时间里面是这样的趋势,要改变过去也听难,好在我们有团队,在12月份才把不做的思想扭转过来,我们今年的业绩比很多同行差很多。我们主要的观点,一直强调两个核心的思想,第一个就是安全比利润更重要,另外一个核心思想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找到自己特别有把握或者自己心里特别有底的投资标的和投资组合,我们宁可错过一些机会,这实际上跟我们团队的思想和投资理念有一定关系。 16:06

汪姜维: 谢谢邓总!继续有请刘总对刚才通胀通缩以及相关的判断做一个回答。 16:06

刘迅: 通胀通缩我是这么看的,刚才李老师谈到次贷危机的根源,根源是寅吃卯粮或者次贷过高。从政策上没看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前两个月提出美国人要对次贷危机负责,但很快声音就没有了,美国的问题是要收缩,消费不应该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上,但现在美国政府做的就是要维持消费,这样的话,中国政府做的是什么?把4万亿投下去,把国家要投的财政支出托出来,剩下是等美国、欧洲回来。到底这个模式有什么问题?从大的环境来看,我们大家都认为有问题,大家都想维持这个模式。美国消费没出来,房地产数据不是很好,通缩预期又来了。期货市场也好,股票市场也好,通胀和通缩预期不断交替运行。就像得疟疾一样,一会冷一回热,实际问题不大,对解决实际问题作用不大,只是大家都想维持这个模式。我觉得从这些表现上来看,应该说大病还没有完全解决,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话,大家都没有想在病根上下药,都是想着维持。通胀和通缩的预期应该是交替市场预期,直到最后解决根本问题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真正变革性的发展。从观察上来说,这个模式能不能维持,首先看美国,美国的消费、美国的房地产开工,再下来才会到中国的生产、中国的发电量、中国的出口,如果能维持,这些数据能支持我们这个模式还可以,新的日子我们还接着跑下去,我是这么看。一方面我们的判断,通胀通缩交替运行,另一方面,如果能继续维持,关键看美国的消费再创造中国的出口和发电量。这样看到,一切都OK了。 16:07

汪姜维: 谢谢刘总。时冷时热,就像一个病人一样,一会儿浑身出汗,一会儿很冷。有请林总谈谈你的观点。 16:07

林少立: 通胀和通缩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经常要面对的,去年物价高涨的时候,政府一个月可以加几次存款准备金率,隔了一个月,发现不对了,马上又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国家来讲,温和的通胀,比较高的增长,都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但是金融危机导致通缩,经济的冷冻来得太快,使经济处于通缩的状态。中国在12月份开始,贷款大量增加,从1月份是1万亿,2月份到了1.6万亿,增长速度很快,3月份也要1万亿,加起来已经占去年的一半多,货币的投放量那么大,包括这次美国采取印钞票的策略来应对经济危机,接下来可能大家会面临通胀的问题,怎么去防止通胀的过分膨胀不要太快,能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比如中国在90年代中期之后,这段时期就比较好,导致比较低的通胀水平,而经济又处于比较高的增长,这里头也有多种因素。有些指标应该是可以看的,我们不仅仅是看CPI或者PPI,可能去观察消费零售总额的情况,发电量的情况,还有企业的开通率、产品的库存,假如当一个行业的供求发生转变的时候,这时候物价必然要上涨,比如钢材,现在大家的库存还没有消化完,开工率只有60%的情况下,通缩还会维持一段时间,我认为可以观察一些比较上游的指标。在中国来讲,随着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到位,可能会慢慢往上走一些。 16:10

汪姜维: 谢谢林总。这个环节的时间到了,请各位用一句话说明各自认为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16:10

田荣华: 我认为投资最重要的内涵是研究。 16:10

李振宁: 投资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坚韧不拔。 16:11

邓继军: 我们认为投资最重要的是纪律,也就是风险控制。 16:11

刘迅: 这么多词给用完了,我觉得投资最重要的是理性。 16:11

林少立: 独立思考。 16:12

汪姜维: 谢谢各位嘉宾,这个环节到此结束,下面休息10分钟,到4:15再回来。 16:12

汪姜维: 在开始下一个环节之前,讲一下这个环节的简单背景,请大家尽快就坐。我们这个环节的主题是危中之机、价值投资与A股策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盈利巨降、股价也从高位跌去一半,巴菲特走下神坛、晚节不保,等等,诸如此类字眼开始频现。最近有一本书叫滚雪球,我以前一个同事参与翻译了这本书,我想讲一下这本书里提到的一段历史,我最关心的一部分是1973年开始的那场石油危机,巴菲特是怎样经历的,在1975年的时候在格雷厄姆集团的年会上,巴菲特一个朋友亨利把巴菲特拉到一个房间,让巴菲特保证伯克希尔的股价不会跌到20%,巴菲特怎么回答这个人的问题? 16:36

汪姜维: 我不能向你保证。伯南克说我要崩溃了,我把每一分钱都投在这个股票上。后来的反映是什么?世界继续崩溃,即使其他地方的股票市场已经开始复苏,但伯克希尔还没有。伯南克给巴菲特打电话,巴菲特只愿意出40美元,我想让他出50美元。他接着给一个朋友打电话,这朋友叫索罗斯,索罗斯怎么回答?他说你把钱给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家伙,让他给你管理,他没有向你收取任何管理费和提成,你真是个大错误。后来伯南克星期一打电话给他的经纪人,开始卖掉伯克希尔的股票,首先把他妻子的一半卖掉,这时巴菲特公司的股票跌了一半,同时伯南克学生都把股票卖了。 16:40

汪姜维: 我们想想现在,想想现在大家批评巴菲特,我们回过头看那段历史是怎样的,而且那段历史,伯克希尔没有对股东带来什么回报,但是巴菲特这时候在不断回购,通过他旗下的公司回购自己的股票,同时让他的母亲把他的股票卖给他的姐妹,因为这时候是最便宜的,而且将来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不用交遗产税。这是伯克希尔当时的情况。1976年的时候,有一家公司叫GEICO,这个公司目前是巴菲特旗下最有名的保险公司,1976年的时候这个公司濒临破产,后来请了一个人叫拜恩做CEO,1976年初的时候,GEICO宣布1975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支付保费使损失达到1.96亿美元,而市场也显示GEICO很难存活,股票价格从61块跌到2美元,有些人持有的财富,97%的财富在一夜之间蒸发,原来足以富足的过一生,现在只能买一台跑车了。同时GEICO的创始人的儿子把自己的股份也卖掉了,他的儿子最终成为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不仅之后他的儿子死于用药过量,可能也是自杀。 16:43

汪姜维: 巴菲特那个时候虽然早期靠这个公司赚钱,但是那时候巴菲特并没有持有GEICO的股票,现在这个股票2美元一股,他似乎又嗅到类似于美国运通这样的好机会,第二天他打电话给经纪人,只要市场上有该公司的股票出售就立即买进,他的经纪人为他买进的股票价值400万美元,巴菲特为了以适合的价格买这个股票,已经等待很多年。先讲这两个故事,让大家去看一看目前有很多报纸上批评巴菲特,对照一下,看有什么样的心态。 16:44

汪姜维: 下面,有请本环节的嘉宾,深圳市银信宝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安妮女士;深圳市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先生;深圳市明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晓女士;上海尚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常昊先生。我刚才讲了一个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的投资,包括GEICO、运通等,在跌得很惨的时候他大量买入,在中国我们看到中国类似这样危机的机会也在出现,包括平安保险投资富通出了大问题,蒙牛、伊利因为三聚氰氨出了问题,我想问在座各位,就像巴菲特投资运通、GEICO一样,是否也是好的机遇?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结合巴菲特的经验,结合各自的投资经验,如何看待中国A股的发展?对于价值投资,尤其是在现在的状况下,我们又应该做怎样新的思索? 16:46

安妮: 各位好,非常欣慰参加这届私募论坛。对于这个市场,我比各位参加早一点,我1990年就进入深圳和上海的股市,回想起来差不多有19年,这19年来,可以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有非常大的发展,从以前所谓老八股、六股开始,到1400多,从只有几万人的开户到现在差不多有一亿股民,整个市场都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围人也经历了沧桑剧变,90年一起跟我们在大户室活跃的投资者已经不是很多了,95年我开始做股评,活跃的股评家也不多了,我们公司生存下来,从咨询公司到资产管理公司,再到这几年成为发行私募,有四个信托的资产管理规模,在这里,我个人的感慨很多,从经济上来讲,巴菲特当然比我们时间更长,而且经历的事情更多,他经历了二次大战、海湾战争,包括这次金融危机,他所承担的压力和我们一样,是平等的,和巴菲特相比,我们经历的还太少,无论是持久力、耐力还是抵抗力,都不能跟他老人家比,但是我们要知道,巴菲特在金融风暴里也亏了很多钱,和诸位共聚一堂,大家有信心听资本市场的交流和心得,就说明大家的信心还在,我对有体会的一句话就是,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其实10年、20年都不算什么,巴菲特走过的投资年头有5、60年,在座没有5、60年的打算,如果没有5、60年的打算,只有坚持才可以走下去。 16:52

汪姜维: 谢谢安总。对危机投资怎么看?像巴菲特投资GEICO、运通,都是在危机的时候。像平安保险,在危机的时候买入,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16:53

安妮: 是这样的,巴菲特有很多投资,他可能暂时有亏损,比如他投资高盛、通用,都有很多亏损,但他有一个很好锁定风险的方法,他投资的东西往往是可转载的,而且有一定的利润回报,像高盛有十几的利润回报,这可以变成债券。中国金融衍生品种比较少的情况下可能有不对称的情况,从我来讲,巴菲特的投资从3、5年的效果看,而不能看3、5个月的效果。在网络泡沫的时候,巴菲特没有进行投资,当时很多人说巴菲特已经老了,提出这样的疑问,最后觉得他是对的,他在尝试投资,美国出现多大的经济金融危机,或者中国出现多啊的危机,从人类进步和发展的角度来讲,人的生活水平肯定越来越高,国民经济的收入应该说走螺旋形上升的趋势,投资最后还是有回报的。 16:54

安妮: 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整个理论基础就在于这一点,人类不断往前发展,物质财富和资本的收获越来越多,如果这两个基础不存在,价值投资是没有基础的,我们也不能做长线的投资。基于这个基础,如果你认定这个基础逻辑是成立的,巴菲特的投资,假设被套牢,我觉得都不是很大的问题,除非这个模式已经玩不下去,就像刚才刘迅说的,人类物质文明已经走到相当大程度的发展,而且资本财富也已经全部用完。 16:54

汪姜维: 有请吴总,你怎么看危机中的机遇? 16:55

吴险峰: 我不是完全崇尚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正因为有各种私募共存,才有助于这个行业做大做强。我本人对巴菲特的研究不深,既然巴菲特谈到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投资界的楷模,从投资本身获得巨额的财富,我认为他的印象思维在里面起很大的作用。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在危机的时候,其实就是投资机会来临的时候,在大家都贪婪的时候,在一片欢呼的时候,可能就是风险来临的时候,这是我理解巴菲特投资最大的感触。当然,我觉得人毕竟是人,不可能是神,他不可能没有错误,正如巴菲特在去年似乎比较早的抄底了高盛和GE,他的投资方式里面,由于毕竟是老江湖,他能够通过优先股的方式在股价没有达到优先股最高转换价的时候能以固定收益的方式保证这批投资的安全性,我想这也是他投资比较老道的地方,他这种投资方式就我们而言,想要效仿也是比较困难的,你可能拿不到这种投资。 16:55

吴险峰: 就巴菲特的长期投资而言,在低谷、恐慌的时候买入并长期持有,这种方式在投资领域是特别可取的。刚才主持人提到对我们投资A股有什么借鉴?我们曾经尝试过A股的长期投资,实际的效果,总体感觉不是太理想,包括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我们成为考虑过蒙牛,后来三聚氰氨事件之后,我20块钱买的,在三聚氰氨事件主要之前,大概到过24、25,后来这个事件一出来,一下跌到6块,这打击了我长期投资的信心。国内的经济我本人非常看好,而且我们很坚定的做,很多人都谈到中国经济不管在全球经济正增长还是进入衰退阶段,中国的经济份额在不断提升,从07年开始,中国经济对中国在全球GDP的增量贡献部分已经超越美国,排到第一,我们看好中国,但是在看好中国的背景之下,对于具体的企业,我们觉得要长期看清楚,目前觉得确实有点无能为力,因为第一个是中国市场经济文化的建设,从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运行了30多年,但是这个我们毕竟没有很长期的商业信用文化,这样的结果就导致我们的企业外部的约束环境是缺乏的,我们看好一个企业,看好一个团队,更多是看人品怎么样,这个人品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他可能会有一些异化,这点我们是很难把握的。 17:00

吴险峰: 我不知道蒙牛在三聚氰氨这次下跌是不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当时看蒙牛的行业是属于快速消费品的,而且它的品牌建设在中国企业也是最好的,这个企业的成长性完全可以持续,而且不大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三聚氰氨事件出来以后,我不知道牛根生本人知不知道三聚氰氨这件事情,但至少他的股价已经明显反映出。第二,很多企业的盈利,多半还是靠行业本身好的背景,在行业不好的时候,有多强的抗行业波动能力,这个我们也比较难判断。比如说到银行的招商,说到地产的万科,有很多人都很推崇,这两个公司是最具长线投资价值的,但是我看了万科就发现,在去年,在07年底,没有哪家的预测不认为万科08年有30%—50%以上的增长,但实际上08年已经过去,08年万科的业绩是略有衰退。我们的企业,确实在行业中有一些佼佼者,但这些佼佼者还没有到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跨越行业波动的能力,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在整个行业向下的时候,企业增长就受到挑战,股值水平明显下来,从这个角度要长期投资,我们觉得相对会带来比较大的困惑。 17:00

吴险峰: 具体说回我们自己的投资和我们倾向于股值价,股值可能看不到5—10年,但1—2年是可以看清楚的,可能可以给一个比较近似于证券值的评估,根据市场环境,根据市场中行业的上市公司比较,找出我们的投资标的,我们的估值在一定估值背景下去博弈,我们认为这种博弈会把成功的概念有所提高。 17:02

吴险峰: 再回到刚刚主持人提到的,我们认为危机投资肯定是很好的,到目前为止我们回过头去看,不管是11月的A股还是港股,如果那时候能果断买入,而且能持有到现在,其实非常多公司到目前为止短短的4个月,已经翻了几倍。从投资角度,不可能谁都做到这么神,能够在最低买入,而且能把未来的走势看的很清楚,我相信有不少投资者可能会超到10月底,但只有10%或者20%就把手上的股票做一个了结,原因很简单,当时为什么会下跌?那时候经济是最看不清楚的时候,当时在10个理由里面至少有9个理由证明下跌,只有一个理由证明上涨,一旦上涨的时候,这9个理由完全可以说你把股票抛掉。这反映出巴菲特之所以成为投资大师,比我们强的地方。他在最低的时候买入股票,他高一倍都愿意买,为什么买了以后不能长期持有?这可能是学习巴菲特比较重要的地方,他在低位买了以后能持有下去,他会享受到一段时间之后的高回报,多数投资人当时能买入,重仓持有是比较难的。大多数投资者还是等到有比较充足理由说服你行动的时候,才会真正行动。 17:04

吴险峰: 目前A股市场,刚开始资金流动性逆转导致,当时中国为了维持经济增长保8,温家宝总理在去年年底提出信贷增长要17%。这个17%是什么概念?就算经济保8,就算CPI已经出现轻度通胀3%,3+8=11,这里面还有6个点不能解释,这6个点只能是在CPI不能反映的资产价格中体现,也就是说要么是房价,要么是股价的上涨。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只要信贷出现剧烈的增长,一定会在资产价格上得到反映,这波行情,我们认为A股首先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这个行情的演绎,我们发现对经济本身有反推动,包括股市的上涨对经济有反推动,实体经济也有复苏的端倪,中国的情况比海外市场好一些,从11月份开始,我们的经济数据就可以看到,11月是最低谷,11月以后有不少,比如PMI、M1、M2的数据明显有所好转,包括库存化开始降低,经济预期又开始出现。再加上这轮行情政策非常主导,不管对政策主导的方式持赞成还是完全赞成的态度,至少政府的态度是正确的,就像上午有些做PE的机构提到,政府为了维护市场甚至已经到了维持和谐社区的地步,而且甚至以牺牲IPO、牺牲创业板推出为代价,不管这个事情本身我们持什么态度,至少对资本市场的支持的信号是非常明确的,在这三点作用下,A股出现持续的上升行情。 17:05

汪姜维: 我不知道你对我们刚才提出危机这个事情的看法怎样? 17:05

吴险峰: 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而且对多数人来说,危机时候只敢买,但是卖的少。 17:09

汪姜维: 可以讲另外一个故事,巴菲特1973年石油危机发生的时候买入华盛顿邮报,一年之后股票跌了25%左右,他后来一直持有到今天,当时华盛顿邮包总市值是一亿美金左右,到今天跌下来,也在36亿美金左右。有请明达投资的何总就价值投资和危机投资发表自己的意见。 17:09

何晓: 刚才主持人提到,巴菲特在08年下半年开始逐步买入一些股票,现在看来,确实出现了比较大的亏损。谈到这个问题,大家回顾一下07年9月份,在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巴菲特把他持有五年的中石油逐步减持,当时普通大众和很多媒体的反映跟现在很类似,事实上我的感觉,很有可能这个时间再往后看,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回头看,巴菲特目前的行为,效果可能跟07年他减持中石油的效果一样。巴菲特的投资习惯,他通常是做左侧投资的习惯,这是什么意思?咱们说市场到达底部,然后做回升,有一个底部形成的图形,在左侧,股价下跌到一定范围,只要符合股值,他认为在股值合理区间内,他就逐步投资,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涨量浮亏,应该把时间拉长看,才能真正反映投资的效果。 17:10

何晓: 谈到危中有机,在我们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机遇,怎么说呢?尤其是对于A股市场,我们知道A股市场是相对封闭的,至少资金是封闭的,是多头市场,中国民众投资品种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A股市场通常是溢价的,现在在这样的危机情况下才难得有机会能够让很多企业到达价值区间,甚至到低估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价值投资风格的基金来说或者投资者来说,是很难得的机会,如果一直在形势很好的情况下,很多股票是很难用一个合理的股值去买到的,而现在大家恐慌的时候,恰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17:11

汪姜维: 谢谢何总。她觉得这是机会,危机投资是非常好的策略。有请尚雅投资的常总谈谈您的看法。 17:11

常昊: 大家好!刚才主持人提的这个话题,我觉得感触很多,因为我在刚刚开始进入证券市场的时候,当时的领导给我看的第一本关于投资者思想的书就是巴菲特的,我当时看了以后有很多道理不是很明白,后来我经历8年公募生涯之后,我对于巴菲特的思想的感受越来越深,我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念总结,开始是两点,最近的一些投资我总结成三点:第一是深入研究,第二是长期投资,第三是勇于创新。怎么理解这三点?深入研究,巴菲特投资每一个股票的时候研究深度都是非常到位的,而且他从各个方面,他可以从财务、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考察等各方面进行研究。第二个是长期投资,巴菲特持有很多股票,持有年限都是十几年,我觉得在中国这个市场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投资者确实寥寥无几。 17:12

常昊: 第三点,随着巴菲特年龄的增加,他投资的思路越来越开放,我们看到他投资中国的比亚迪,以前我们说他跟微软的盖茨是好朋友,但也没有投资微软,现在他对比亚迪进行投资,我觉得他的思路越来越活跃。从这些方面讲,我个人认为我们是巴菲特思想的追随者,我们也是这样的投资理念,可能这已经是惯性的思维方式,包括我们公司的信托产品,我们在运作的时候,承认我们不是有趋势的投资者或者交易型的投资者,我们都是一直努力为投资者找寻最好的投资标的。去年大的金融危机我们没有预料到,在之前管理公募基金的过程中,我们没有感受到资产配置对于整个组合业绩的影响会这么大,所以去年的时候,我们损失比较大,但是好在一点,我们一直没有远离市场,我们一直在巴菲特思想的指引下,一直在市场里面寻找新的机会。我觉得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我们选择的是大量调研,我和石波两个人基本不在公司,有些公司在去的路上已经跌掉30% —40%,我们去看完企业之后,不管从低估的角度还是长期投资的角度,还是应该长期持有,我们选择了长期持有,在经历大下跌风险释放的过程,我们的投资现在看起来,不论从投资的标的还是方向上,我觉得在这一轮行情中选择还是比较正确的。 17:13

常昊: 对于私募市场来说,我们是一支新军,但是私募市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进行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领域,因为在公募,可能这里面有以前做公募基金的优秀人士,但是我觉得公募基金一个是资产管理的规模比较大,投资的资产配置包括排名的压力导致投资行为的短期化,但是对于私募市场来说,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是比较信赖于长期投资的理念,对于我们挖掘股票的能力有信心,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跟客户用心交流,把真正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做到言行一致。我觉得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人都在讲价值投资,但是面对着危机到来的时候就无所适从或者选择离开。我个人认为去年大幅的下跌可能在今后若干年都不会见到,现在市场是不是底部,可能未来经济数据会有反映。我听了今天下午嘉宾的演讲,我得出一个结论,大家的信心已经恢复了,所有人不像去年那样悲观,投资是信心的体现,在信心恢复的过程中,我想市场的底部也就越来越清晰 。 17:13

汪姜维: 谢谢常总,常总是巴菲特的跟随者,而且他认为非常有信心。这里有位投资者有个问题,问明达投资的何总,如何看待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请具体点评分析一下相关上市公司,尤其是龙头公司的情况。 17:14

何晓: 这个问题其实不太好回答,房地产行业是周期性的行业,实际上我们基金,不管是国内的A股基金还是海外的基金,因为市场上有两种投资风格,一种是价格型的投资风格,一种是趋势型的,我们公司遵循的是积极的价值型投资风格,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积极的价值型投资,我们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理解就是以估值为核心,是围绕上下波动的市场规律,对投资来说,首先要看的是公司的股值,股值在我们认为合理的范围内我们会去投资,在股价与价值比较高的时候我们会卖出,我们比较青睐于一些股值看得比较清楚的公司,对周期性的公司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是这个问题问到了,我只说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我们基金公司的风格。房地产行业,受货币政策影响很大,从长期来说,土地资源是稀缺的,从长期趋势来说,这个行业一定是螺旋上升的,房价也一定是螺旋上升的,从国内房地产的情况来看,实际购买需求是存在的,尤其在一些二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从房产的价格比例看来,相对来说购买力还是存在的。 17:21

何晓: 我个人的观点,经过一轮调整以后,慢慢要走出低谷,至于龙头公司,房地产的龙头公司我想大家都认为是万科,对万科我没有太深的研究,按照万科的定价是在中高档的,不是豪宅,也不是比较低档的房子,这个公司从它的管理能力来说,在行业里面是公认的。另外,从万科主营的中高档房子需求来说,符合中国二次购房、初次高收入的购房,都属于它的目标之一,我对这个公司的发展前景是看好的。我们用巴菲特的一句话来说,不去预测底部在哪里,不去预测价格具体的上涨时间,我们只能说趋势是向好的。 17:21

汪姜维: 下面有一个问题问常总,如何看待目前新能源股票的机会,比较看好锂电池领域的哪些股票? 17:22

常昊: 新能源领域,我们非常看好,看好的理由,我们认为如果要重新走上新的增长轨道,光靠财政的投入去加大原有产业的产能,我觉得可能只会缓解危机的程度,但是如果你希望有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必须要有创新的产业,包括我们看到的互联网经济也是在危机之中诞生的,我们觉得新能源行业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投资,具有比较长期投资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当中,我觉得还要看到一点,新能源的投资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利益的较量,像美国把新能源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中国如果有一个产业能同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竞争,一同发展,新能源领域就是非常好的方向。从大的战略来讲是非常好的方向。 17:23

常昊: 这个方向上有很多细分的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我们的投资主要是围绕这两个可以做大的产业,还有很多小的领域,但是我们认为可能不会形成产业的部落或者大的行业,我们觉得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方面,我们认为已经到了发展的爆发期,特别是太阳能领域,我们看到全球很多国家在进行政府补贴之后,太阳能的装机数量爆发式的增长。中国前几天财政部出了关于建造成本的扶持政策,我们相信中国实际上具有非常强的制造能力,只要有这样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已经使太阳能的发电成本低于风电,随着大规模建设的进行,我相信可能在中国很多行政区划上,太阳能发电成本会低于当地火电的发电成本,这样情况的出现,我相信太阳能行业已经在爆发期的阶段。电动汽车包括磷酸铁锂电池,这个替代是一定的,我曾经看到一个说法,手表是瑞士的最好,日本电子表出来之后普及量比机械表快很多,我想电动汽车也是这样,一旦技术瓶颈、电池瓶颈,包括整个配套环境慢慢建设过程中,一定有一个突发期,到临界点的时候这个行业的增长期会很长,从短期来看更看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从中长期来看也很看好电动车发展的情况。 17:24

汪姜维: 还有其他的问题,但因为时间的原因,因此超时了,最后以一句话结束这个环节的讨论,有信心,从今天的讨论来看,我们的嘉宾对于未来整个资本市场非常有信心,尤其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我们可以从人口学上做一个比较远的展望,中国有可能在2017年左右达到人口的高峰期,但是之后可能是往下的,有可能到2028年左右是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有可能是劳动人口减少。从未来10年来看处于人口增长的阶段,从人口学来说应该有增长的信心。结束这个环节的讨论,谢谢各位嘉宾! 17:24

汪姜维: 继续最后一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是国际形势研判与国内对冲基金发展。有请这个环节的嘉宾:红色资本董事长刘震先生;香港高校联金融协会副主席罗佳斌先生;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谢柳毅先生;上海证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姜榕先生。 17:24

汪姜维: 这个环节既有本土的私募基金,也有从华尔街回来的人士,我们看到前不久有一个数据表明,美国的楼市可能已经开始其尾,花旗总市值从最低的60亿美元恢复到180亿美元,沃尔玛2月份实现了5.1%的强劲增长,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刚刚出台一万亿美元不良资产剥离计划。我想问各位嘉宾的是,是否美国经济已经见底,但美国3月份的零售可能弱于2月份,未来美国经济的消费将如何办法?道琼斯指数也在3月10号连续反弹,是否美股也见底?我想请各位嘉宾谈一下。 17:25

刘震: 美国经济危机主要是金融危机造成影响的,同行讨论的时候大家对美国经济相对比较悲观。今天在这里,听到大家的讨论,相对来讲经济已经建立,已经复苏,但是在香港,大家就会稍微悲观,到纽约就会更悲观。我记得我圣诞节回去度假,打电话给我的朋友,纽约现在怎么样?纽约很好,人少了,东西便宜。我自己的感觉,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讲美国是三个恶循环在一起造成的危机,第一是信用的恶循环,各大投行由雷曼兄弟倒闭造成的信用危机,使大家降低杠杆,抛售资产,造成增产进一步缩水,从去年9月份雷曼兄弟开始,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政府和各国政府出台一些措施救市,我想大家可能有一个共识,损失最大的一部分已经过去,下面还会有损失,但是大家已经看到底了。 17:30

刘震: 第二个循环是美国的房价,美国房价从06年10月份最高掉到现在差不多掉了10%—15%,美国有一个在市场交易的房价期货指数,这个指数预测在下面两年内还会有10%—15%的下降,随着房价的下跌,贷款人资不抵债,将会还不起贷款,银行把房子收回来之后要到市场上把房子卖掉,会造成下一轮房价的下跌,这一轮房价的下跌已经到了。第三个循环,美国的消费提前消费,美国可能会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包括供应商、商店都会减少购买、削减员工,造成新一轮的失业,这个恶循环还没有在最坏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大概在8.6%,这一轮失业率可能会上升到10%以上。从这三个恶循环的角度来讲,最后一个就业的恶循环还没有完。金融市场是一个期待的市场,金融市场一般是经济最坏的时候,金融市场就会到底,同时开始往回走,你听到所有坏消息的时候,下面的消息就是好消息,一般会提前6—12个月,大家在判断经济和市场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这是我的想法。 17:31

汪姜维: 有请罗总谈谈您的看法。 17:32

罗佳斌: 大家好!我叫罗佳斌,我在美国金融界做了差不多十多年,在那边住了17、18年,2年以前公司派到香港设立和主持亚洲的业务,刚才刘震讲到离金融中心越近危机越大。听到投行讲到对中国经济和中国投行的信心,每天晚上,香港下班,纽约上班,就不断看纽约的同事评论美国的经济多么多么不好。作为对冲基金,我们对宏观策略上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宏观的市场,包括大势的波动,实际上是我们要尽力对冲掉的,对我们的投资策略不算主导。讲到对市场见底不见底,我可以讲讲个人的看法,对投资策略的左右不算主导的方向。对专门研究美国的投资人,我想大部分人给你的答案是没有见底。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信心就是黄金,现在美国缺乏的是信心,银行对政府没有相信,老百姓对银行,特别对银行的雇主没有信心,大家对经济的走势没有信心。这次金融危机的关键问题是杠杆太高,这是20年积累下来的,去杠杆差不多有6个月到一年多的过程,去杠杆是特别痛苦的过程,包括银行帐面上的不良资产还没有解决掉。去杠杆结束以后,意味着将来经济发展的杠杆率不会像以前那么高,过去20年看到的高速增长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现象是在一种低廉的贷款情况下造成的,当便宜的资金不存在以后,是否还有同样的增长?这些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17:33

罗佳斌: 站在中国这边看美国的经济,同样我们作为美国的投资者,作为全球的投资者,关注的还有其他地方的经济,美国情况不好,欧洲也好不到哪里去。看东欧、俄国、中东,中国是唯一一个例外,我个人意见,主持人要我讲对美国经济见底没有,我想答案多半是没有见底的。 17:35

汪姜维: 谢谢罗总。的确,国内的私募基金比较悲观。下面有请柏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谢总给我们回答问题。 17:35

谢柳毅: 谢谢大家今天这么辛苦坐在这里听我们谈对世界经济的看法。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柏坊资产,我负责管二级市场投资,我们有两块,一个是在香港做对冲基金,另外是在国内做A股,之所以有资格和国际大鳄坐在一起谈美国经济,是因为在香港做了对冲基金,正因为做了对冲基金,举行我们能保护好自己没有在大跌中牺牲,在这里可以粗浅谈一下对国际形势和美国经济的看法。 17:37

谢柳毅: 香港股市和美国股市关联性是比较强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性都是关联的,欧美、香港、日本,关联性很强。现在我们对美国有几个看法:第一,我同意前面两位老总的观点,美国的经济还没有见底,为什么?因为它的恶性循环还没有结束,实体经济影响到银行,个人信贷消费影响到银行,影响到金融业,反过来又影响实体经济,这种循环还没有结束。第二,我们认为美元的贬值,长期趋势看是要贬的,贬值是双刃剑,一方面美国经济恢复,需要贬值,但是另一方面,贬值的话,相当于自宫,所以也会有副作用。长期来看,可能是缓慢的阶梯式贬值。美元的贬值会导致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存在,例如美国的贸易赤字会减少,但是会导致滞胀,美国原材料价格猛涨,需求不一定跟得上,因为现在世界的资源商品都是以美元标价,有可能导致需求上去。 17:38

谢柳毅: 前面两点对美国经济的负面会多一点。美国到2月份有一些二手房销售,二手房销售是首次变成正数,花旗银行等银行开始盈利。证券公司牺牲了,就剩下高盛、摩根史丹利,剩下的企业会在接下来的经济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美国的经济尽管还没有见底,就像地震一样,最主要的地震已经过了,地震过完以后就是余震,余震也会牺牲人,但不会牺牲那么多人,未来美国的行业会处于分化的势头。一些在这波强震中生存下的企业,就像花旗企业跌到1块钱,如果能生存下来,长期来讲就具有投资价值。我想巴菲特去年投资就是基于这种理念,恢复正常股价以后就不早。美国从长远,经济逐渐恢复,不会快速增长,可能会缓慢恢复,这个恢复基于什么理由判断?现在美国一些政策的趋向会逐步走向正确的轨道,就像奥巴马直接补贴穷人买房,美国政府可以购买国债,变相印钞票,去恢复美国的流动性,另外从伊拉克撤军,大幅度削减军费开支,一方面削减军费开始降低财政赤字,另一方面要通过美元贬值去缩减贸易赤字,把双赤字逐步降下来,美国也就逐步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但是真正要恢复到强国,恢复到过去那么强壮的美国,也许会很难。谢谢大家! 17:39

汪姜维: 谢谢谢总,他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观点,在本土做对冲基金的很少。最后有请上海证大的姜总谈谈你的看法。 17:40

姜榕: 我在这四位当中是比较乐观的,我认为美国经济已经见底,这有一个前提,我们的人民币还没有成为世界的储备之前,美国的经济已经见底。我认为第二次美国经济的冲击应该是人民币成为世界的储备货币,而且现在从国家的政策,包括周小川的言语中,我觉得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我们在未来的5—10年时间,我们的人民币向这个方向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美元在近期内贬值的动力不是很大,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升值的东西。我们都知道货币贬值是两种货币之间相对的关系,我们在看不到欧元、日元前景的前提下,美国世界货币储备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全世界的钱还是继续让美国人发展,改善它的经济,这点基础上,我认为美国的经济已经见底,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这次的金融危机类似于二战时期的珍珠港事件,我跟美国一些客户经理都有沟通,美国人在他的意识里面,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就像珍珠港会被日本人偷袭是不可能的一样,这是加速的过程,原来慢慢消化金融危机,但由于雷曼的倒闭把这个过程提的很快。 17:42

姜榕: 前段时间很多人谈到二次危机的问题,我感觉二次危机不会是第一次危机那么严重,不仅包括投资人的心灵,包括政府都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次危机的时候是政府包括雷曼自身都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有多严重而采取的措施,我的观点,美国已经见底,但第二个问题,美国什么时候走出经济的底部?我同意刘总的观点,美国这三个恶性循环都还没有解开,最严重的一个恶性循环其实是劳资的问题,美国劳动人民享受高福利,工会很强大,而企业很大的利润由于工会的作对,特别是在这次金融危机里面,没有站在同一个立场上解决问题,导致恶性循环没法解决,而且这可能是政治体制的问题,很难改变。我认为未来10年,最大的希望其实在中国,这毫无疑问,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赞同这个观点,美元的贬值是不可阻止的,但必须是人民币能成为全世界储备货币之前,这是我的主要观点。 17:43

汪姜维: 谢谢姜总。四位嘉宾,前三位相对悲观,觉得见底了,最后一位嘉宾觉得可能已经见底了,我们听到的说法和咱们在国内的私募基金是完全不同的,确实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对冲基金和决议收益,就像刘总和罗总讲的,基本风险对冲掉,是绝对的收益。在中国市场可能是新鲜的,就像谢总做的事情,可能这样的机构目前还不是很多。目前中国的私募基金大多还不是国际通行的对冲基金,在座几位嘉宾大多是从国外回来的对冲基金人士,我想问对于国内的对冲基金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政府应该如何推动和规范私募行业的发展?投资群体应该怎么培养?请各位嘉宾谈一谈,首先有请刘总。 17:43

刘震: 对冲基金是国外的事务,也不是最老的,最早的基金是道琼斯建立起来的,当时对冲基金的目的是美国股市走了很长时间的熊市,在熊市中如何赚钱,跟大家现在面临的形势一样。去年最高的时候大概有3—4万亿美金,之所以对冲基金在海外有这么大发展,如果在1950年之前,无论在美国、欧洲、日本,投资者和我们现在的环境是一样,大家觉得投资是炒作,觉得是黑色的魔术,52年以后投资组合理论开始,大家慢慢知道投资多元化、投资组合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尽量减低风险,能扩大收益。投资是这样,整个金融市场是很复杂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不可知的东西很多,可知的东西很少,能够把可知的部分尽量研究出来,有你自己的优势,把你不可知的大部分风险去掉,最大的大部分风险就是市场风险。在国外,我们分析股票的相对价值,只要这两个股票的判断是对的,永远可以挣钱,这样有好处,收益和整个市场是关联的,市场涨的时候赚钱,市场亏的时候亏钱,这是绝对收益的概念。 17:46

刘震: 在中国没有绝对收益的产品,在座大家都是做私募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赚钱,而且你赚的钱跟市场没关系,如果你赚的钱跟市场有关系,别人可以买一个指数基金,以很便宜的方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怎么在中国市场发展绝对收益产品?绝对收益产品最主要的是需要市场对冲机制,中国现在没有,如果大家在一起,尽量把金融创新产品开出来,这样会有更多资金管理的渠道。现在公募私募虽然叫的方法不一样,投资目的不一样,收费不一样,但投资策略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公募有一个60%的最低仓位,私募没有。随着市场机制出现之后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分别,公募基金慢慢走向相对收益产品,目的是取得相对超额收益产品。绝对收益产品,我们做的是市场涨落都要赚钱,而且跟市场没有锻炼。希望在下面一段时间内,在不久的将来,能有对冲机制,能给投资者提供一个稳健、长期的收益。虽然现在国内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也是看到中国将来的发展,希望跟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整个市场和对冲基金市场的发展。谢谢! 17:48

汪姜维: 谢谢刘总。据我了解,刘总在北京有一个团队研发的系统模型,如果在没有股指期货的情况下,是不是有一套东西可以做对冲基金?听说好像有。这样的产品是怎么样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17:48

刘震: 因为中国市场没有股指期货,我们研发一个新的产品,对市场走向进行高频判断,利用这个高频判断进行增减,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降低跟市场的关联性和波动性,同时在判断的时候可以对市场判断提供优势。对市场判断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赌市场,但是所有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判断也是一样的,长期以来没有优势。我们是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市场进行判断,现在我们的模型可以做到超过60%的时候判断市场的走势,这是下面21天很高频的判断,利用高频判断对仓位进行快速变动,这样可以提供相对的超额收益。在过去三年之内,大概每年可以收益超过40%,波动率大概25%,下滑率可能会到1.6,效果很好。我们现在正在准备发行一个结构性信托产品,把我们的产品做出一个业绩,欢迎大家的关注。 17:49

汪姜维: 谢谢刘总的介绍,可能听起来比较复杂,有兴趣的可以私下交流。有请罗总谈一谈你对对冲基金在国内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17:49

罗佳斌: 就我个人在过去两年多到香港以后,准备开展中国的业务,做了很多方面的调研,跟很多潜在合作对象谈了。这两年以后,在中国以外的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方开展了工作,中国基本还没有开展。作为美资基金到香港看中国,无外乎是两个方面,一是我的产品能不能卖给中国的投资人,二是用我现在的投资策略怎么到中国去赚钱。先讲第二部分,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是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的私募基金从结构上对海外的投资暂时没办法接受,在海外像我们这样的对冲基金,比较不愿意在国内设立产品或者设立办公室,这跟在私募基金的结构上跟国际接轨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海外的机构投资者,中国政府对私募基金或者对冲基金具体的定义、监管包括税法上的潜在的模糊性,很多海外投资客户觉得不确定,所以不愿意在中国开发产品。 17:56

罗佳斌: 从投资中国市场来讲,大部分的对冲基金希望通过一种投资手段规避掉市场大势的波动。对冲基金在资产配置上的分类,非传统性我是这么理解的,先说什么是传统性,传统性的投资就是买股票股票要涨,经济好股票要涨,选股票有偏不同的板块和策略,主要是通过购买股票,跟公募基金没有太大的差别。另类投资在对冲基金中常用的策略,很多对冲基金的经理已经慢慢脱离这种传统的方式,有一种讲法,一个股票从1块钱涨到100块钱,好多公司都会经过这个过程,一定不会从今天1块涨到明天100块,中间有很长的时间,在这期间有涨有跌,在一个时间段上都是有信息的。国际上对冲基金经理这么多年,专业分工比较强,通过不同经理对不同时间段对不同信息来源比较有经验,通过这样的方法,希望追求一种稳健的回报,大部分对冲基金不追求一年30、50、100的回报,通常对冲基金追求的是15%—20%的稳健回报,这种稳健回报的前提一定要有市场规避风险的手段,但总是逃不掉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期权,由于中国市场上缺乏这些避险的工具,让很多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没有办法施展,我们的策略没有大规模推广到A股市场的主要原因。 17:57

罗佳斌: 另外一方面,中国挣这么多钱,海外基金看着这块肥肉,我们有没有什么产品可以发展给中国的投资客户。这里面又牵扯一个投资理念的问题,大部分对冲基金追求的是15%—20%的投资,这个投资的回报,今年我讲有人愿意听,去年我讲没人愿意听,随便放到一个市场里,一个股票挑好了,过几天就翻倍。今年那牛市已经过去,容易赚钱的时间已经过去,现在愿意跟我们探讨这个话题的多一些,将来中国私募基金投资策略多元化,包括刘总做的数量分析基金,将来融资融券成为一种可能性,国际上比较常见的长短差,他们追求的是相对风险比较低的回报,我相信在未来很多年里面会看到国内的私募基金逐渐向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慢慢靠近。 17:57

汪姜维: 谢谢罗总。有请本土的谢总,你们开始做这样的对冲基金,不知道对于在国内发展的对冲基金做了哪些准备?下一步有些什么样的建议? 17:58

谢柳毅: 我先讲一下我前几天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美国的对冲基金经理前十名,在去年的收入是170亿人民币,尽管很多人亏大钱,但很多对冲基金在挣大钱,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是亏钱的。对冲基金如果做得好,跌得越多,他就挣得越多,方向对了就能挣大钱。对冲基金的目的,可以简单看成两个方面,一个是避险,还有就是获利。去年我接了一个项目,去年上半年到3万点的时候觉得市场差不多,那时候没有对冲经验,计算了一下,根据股票的综合、净值的增长、股值的增长和指数的相关系数,我推导出要估空多少张估计期货就能锁定,当时对冲基金不足,觉得股指期货波动太大,后来就平了。我们觉得没有对冲是不行的,特别是面对经济灾难,没有对冲,只有股票,肯定是亏钱的。后面我们的优势还是在选股票,看行业、选行业。第一点,看通市场、做通市场。 18:02

谢柳毅: 第二点,看哪些行业和企业,做通这些企业,有确切的把握可以把仓位做大。其实我们的基金是个多策略的基金,这种基金看多就做多,看空就做空,看不明白可能做一个平衡,根据对市场的判断作出投资策略的选择,像刘总他们是多空作为平衡配置,通过结构性的计算,可以每年获取稳定的回报,可以不理会市场指数的涨跌,获取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回报。根据这个推测,从未来看,如果指数期货推出来,我们以后的基金品种会多样化,会有各种各样的基金出来,就像海外长期做空的,专门看估值偏高的股票去做空它。还有追求稳定回报的基金,还有灵活策略基金,相对灵活策略基金也有风险,看反了,股市在暴涨,你的净值在暴跌。数学上来看,股价往上是无穷的,而往下最多跌到零,你的收益有限,但风险无限,我们做空特别小心,一定要有把握的人才做,而且对风险控制很严。 18:03

谢柳毅: 股市和股票指数会长期上涨,而长期做空的基金从统计上来看大部分是亏钱的,如果有做空这个机制,可以让你在去年的下跌中不但不亏钱还挣钱。去年只要有股票就是亏钱,完全规避风险就是空仓。如果对冲基金能做到净空投,在6000点跌到1000点,可以挣很多钱。本身对冲机制以后,可能股值也不会跌那么多,对冲机制有一种加速涨跌的作用,跌了太多,就会有人去平仓,不一定继续跌那么多,如果涨太多,会加大做空,有时候会加大播幅,有时候波幅会相对缩小。 18:03

汪姜维: 由于时间的原因,请最后姜总简要谈一下你的看法。 18:05

姜榕: 在对冲基金方面,我觉得中国对冲基金能不能行,可能跟创业板能不能行一样,很难实现。理由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市场化进程受这次金融危机,又要往后延几年,我觉得妄图能符合对冲基金的要求,首先就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包括杠杆化怎么来,需要一整套的东西,而目前来说,现在看不到希望。可以谈一下我们公司的经验,在我认为市场高点的时候怎么避免下跌的风险,其实我们公司一直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高点的时候,一直做一个事情,就是把高PE的东西卖出去去买低PE的东西。07年底做的大部分事情,把利润变成我们可以看懂的行业的股权,这样就完成又一个周期的过程。 18:06

汪姜维: 谢谢姜总,就是低买高卖。因为时间的原因,还有小问题,有请刘总简要回答一下,从自身的经验谈一下巴菲特投资方式和传统投资方式在中国运用的观感。 18:06

刘震: 巴菲特是一个非常敬仰的投资者,但是他的钱从哪里赚?大家有时候会有一个误解,巴菲特之索所以赚钱,他的钱有一个很长的时间,作为公募和私募基金,这些钱有时候是赚不到的,因为你不可能拿一支或者一群股票有15年的期限,在投资者的压力下,公募基金有每年赎回的压力,私募基金也有这样的压力,投资期限主要是这样,所以只能转到相对短期的机会,如果谁可以有巴菲特那样15年资金的来源,这种机会会很多。还有一点,有关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我相对来讲比较乐观,中国的股票市场走过国外市场2、300年的市场,中国的基金行业,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用3、5年时间走过国外3、50年的历程。因为投资是个理念,而且投资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一个理念接受起来速度是很快的,只要看到增长的潜力和挣钱的潜力,是很快的。国外大概是400亿美元,中国的私募基金大概3、50亿人民币,随着接下来的3、5年,我想我们也会有上百亿的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临走之前我想跟大家说一句,我跟佳斌很早去美国,他们见到我们都觉得我们是日本人,我们跟他们解释,我们是中国人。现在在第五大道,凡是亚洲人脸孔,大家觉得都是中国人,见面的时候不光握手,还说“你好”,这是我们在海外艰苦奋战的华尔街同仁表示感谢。 18:07

汪姜维: 谢谢各位嘉宾,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8:23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9-3-31 10:18:11编辑过]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36601-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