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总生产=总消费-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正确认识总生产=总消费

正确认识总生产=总消费

发布:tom_lv1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正确认识“总生产=总消费”于德浩2016.4.2有多少商品生产,就必需有多少商品被消费;即使卖不出去或报废,那也是相当于生产者自己消费。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总生产=总消费”。刺激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生产。如果,从 ...
扫码加入统计交流群


正确认识“总生产=总消费”

于德浩

2016.4.2

有多少商品生产,就必需有多少商品被消费;即使卖不出去或报废,那也是相当于生产者自己消费。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总生产=总消费”。刺激消费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生产。

如果,从商品的客观数量上讲,显然总生产必需与总消费相等。但一般,人们以货币度量商品,所以会认为,商品的生产总价值=商品的消费总价值。而人们只能统计到商品的价格,所以会得出,商品的生产总价格=商品的消费总价格。直白的说,卖家得到100元钱,是因为买家付款100元。 这就是等价交换原理。

等价交换原理自然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扩展到所有全部商品,人们就会发现,

商品消费总价格>商品生产总价格。

很显然,多出的一部分就是商人的利润。当然,这也是《资本论》公认的一个难题:

在总商品生产循环中,只有承认总价格>总价值;才能得出剩余价值=利润。

而一般认为,总价格=总价值才是大的假设前提。

暂时不去系统解决这个大问题,我现在仅从侧面稍作诠释,说明这并不是一个不能理解的悖论。

先从微观2人交易过程来看,商品A售价20元,消费者支付20元货币换得商品A。

现在只考虑一般的正常交易情况,略去那些讨价还价及极端贵或极端便宜的干扰因素。消费者为何会购买商品A? 最直接的原因,是消费者觉得值。

现在来抽象解释“值”。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自己生产或通关其他途径获得同样的商品A,他认为可能会支付超过20元;所以他认为从当前交易获得该商品,20元的成交价格是合适的;所以该笔交易达成。如果,换成另外一个消费者,他可能觉得20元太贵,就不会去买。简言之,每件商品一般都能找到买家,但每一个买家只买自己觉得合适的商品。具体的例子,月收入3000元的工薪层一般不会雇佣每月3000元的保姆,但月收入3万元的中产就可能雇保姆,而月入30万的富人一般都会有几个保姆。

再回到我上次的文章,《商品的成交价格》,其中定义:

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生产价值;

消费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消费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消费价值;

一般来说,生产价值<成交价格<消费价值。 成交价格-生产价值=利润。

就是说,如果生产价值>消费价值,那么交易就不会发生。

现在有2种商品B和C;2个人,甲和乙。

甲的生产率是30元/小时,专业生产B耗时1小时;而生产C可能耗时4小时。

乙的生产率是60元/小时,专业生产C耗时1小时;而生产B可能耗时1小时。

生产价值:商品B的价值=30*1=30元; 商品C的价值=60*1=60元;

消费价值:商品B消费者乙=60*1=60元;商品C消费者甲=30*4=120元;

所以, 30元<商品B的成交价格<60元; 60元<商品C的成交价格<120元;

不妨设定,B的成交价格是40元,C的成交价格是80元。

现在,总共商品有10件B、5件C;

商品的总价格=10*40+5*80=800元; 商品的总价值=10*30+5*60=600元;

总利润=总价格-总价值=200元; 其中甲乙各自有100元利润。

“贸易一般会给交易双方都带来好处,合作共赢才是常态。”这就是部分经济学家一直在想给一般人简单解释清楚的道理。这看似“凭空多出来的200元利润”是因为,专业的人在做专业的事。

显然这不是一个很好懂的道理,直到300年以前,人类社会还一直崇尚“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这基于人们一个直观朴实的看法:“蛋糕就这么大,有人分得多,那势必有人分得就少。”现在我要说的是,“如果分得好,那么蛋糕就会变得很大,每个人都会分得更多。”可是由于直观的假象,使很多人甚至部分经济学家现在都没有真正明白“互利互惠”的道理。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1268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