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篇博士论文,除了“愤怒”,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看了一篇博士论文,除了“愤怒”,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

看了一篇博士论文,除了“愤怒”,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

发布:nice生活圈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最近,我在忙于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阅工作,遇到一篇博士论文让我惊讶不已。惊讶最初源于论文目录中的一个标题。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晚上九点钟,我打开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按照习惯,先浏览看看中英文摘要 ...
坛友互助群


扫码加入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


最近,我在忙于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阅工作,遇到一篇博士论文让我惊讶不已。惊讶最初源于论文目录中的一个标题。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晚上九点钟,我打开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按照习惯,先浏览看看中英文摘要和目录。突然,目录中一个长长的标题映入我的眼帘:



  上帝呀,这是我迄今见到的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雷人标题。此标题不但其长无比,而且语病多多:一、“这《拆弹部分》和《阿凡达》两部”应为“《拆弹部分》和《阿凡达》这两部”;二、“代表性的强的电影”应为“代表性强的电影”;三、“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的审美倾向”应为“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审美倾向的影响”。

  作为博士论文,一个标题竟然如此之“low”,我断定其内容也“high”不到哪里去。打开正文,果然不出我所料。请看第七章第四节《<雨果>中的3D技术和数字摄影机带来的摄影师转变》:


请问,这是论文吗?不,这是专家采访。这种专家采访通常作为资料,放在附录中。

再看第七章第五节《罗伯特·理查德森摄影作品》:

  大家见过某一节的内容只有一个表格吗?(特别是在文科论文中)此节的观点呢?这是论文吗?我只在司马迁《史记》中见过这种行文。  

▋综合下来,我一共提了十二评阅意见:

一、什么叫数字时代?从何开始?有何特点?论文开篇应该有个解释,但实际上没有。

二、第一章第一节,有点文不对题。标题为“数字时代对电影的影响”,文中却写成了电影技术的发展史。

三、几个地方的“归纳与小结”貌似可有可无。即便有,也不应该放在节的最后,而应该放在章的最后。

四、第一章第二节“数字电影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标题逻辑有问题。数字电影和电影制作是两个独立的事物吗?应为“数字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五、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点(第11页)的标题《侏罗纪公园》缺少书名号。

六、第二章容量太少,与论文整体极不谐调。

七、第六章是第一、二节是课堂教案,根本不是论文。

八、第七章第一、二节容量太少,第三节容量太多,总体不平衡。

九、第七章第四节是访谈,第五节是表格,都不是论文。

十、第八章第三节标题是: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分》和《阿凡达》两部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的审美倾向。这太奇葩了!不但长,而且不通,其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出现这样的笑话,不但说明学生的水平太差,也说明导师严重不负责任,导师只要还有一点中文水平,只要瞄上一眼,都不会出现这样的国际笑话!!!!!!!!!!更奇葩的是该节的内容,简直就是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新闻发布的资料,一点儿论文“味”都没有。连初中生都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十一、参考方面少得可怜,硕士论文的参考文献都比这个多。

 十二、论文的几大章之间缺少逻辑关系,拼贴痕迹严重!

 总之,这是一篇水平很差的博士学位论文。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都极不认真,极不负责。作为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专家,我虽然对素不相识的作者(还有背后的导师)有着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但本着学术道德的底线,我强烈强烈强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一定追查论文的相关单位和作者的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这样的博士论文能够顺利毕业,说明某些学校的博士培养已经差到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我(作者:陈吉德)愿意对上述十二条意见负责,如有问题,请联系我。

 

  写完上述意见,已经快到临晨两点,上床后毫无睡意。说实话,对于教育部抽检论文,我相信自己跟其他专家一样,轻易不会判不及格,因为不及格会对作者、导师及学校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但是,面对着该篇博士论文,我实在按捺不住自己几乎可以用“愤怒”一词来形容的情绪。那一夜,我久久不能入眠……

  第二天醒来,我还是难以排遣心中的情绪,第一次给教育部学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打了电话,问道,如果给抽检论文打了不及格,会对作者及博士点有何影响?中心工作人员回答说,对作者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会对博士点的考核评估有负面影响。我追问道,如果遇到差得不能再差、差到几乎让愤怒的论文,你们可能会怎么处理?答曰:一般不会收回学位证书,因为作者已经毕业,主要会对博士点的考核评估产生负面影响。

  如此看来,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钻山打洞,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博士”到底价值几何?

  我此时真想知道,该博士论文的作者是谁?背后的博士点是哪个高校的?

  五指有长短。出现水平差的论文本无可厚非,更不必大惊小怪,但如果穿越底线,差到几乎让人愤怒的地步,那就为人所不耻了……

来源:科学网

作者:陈吉德

扫码或添加微信号:坛友素质互助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8098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