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有山头、没学派”!怎么办?-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中国心理学“有山头、没学派”!怎么办?

中国心理学“有山头、没学派”!怎么办?

发布:nice生活圈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经过近百年的历程,中国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有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机构,却没有形成一个心理学学派;有众多的心理学家,却没有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心理学大师。这种“有山头、没学派”的现状折射出中国心理学缺乏 ...
扫码加入经济学习群


经过近百年的历程,中国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有众多的心理学研究机构,却没有形成一个心理学学派;有众多的心理学家,却没有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心理学大师。这种“有山头、没学派”的现状折射出中国心理学缺乏学科发展的独立性,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心理学缺乏原创性的理论体系。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派,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为世界心理学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其一,从国际方面而言,西方心理学家试图借助中国的传统智慧和文化补充西方心理学研究之不足。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因而人的心理就会涉及自然和文化两种机制。在自然机制方面,不同环境下生活的人们的心理机制会趋于相同;而在文化方面,不同的文化则可能孕育不同的心理机制。正是因为这样,心理学不可能像其他自然科学那样,不考虑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只考虑人类心理的共同性,因而也就不能直接完全使用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了。心理学要实现对“人”的理解,那就必须关涉到不同文化下不同的人。因此,对区别于西方的中国文化下生活的中国人的研究,构成国际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著名跨文化心理学家推蒂斯(H. C. Triandis)曾经说过:


  在得到中国的资料之前,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普遍有效的科学,因为中国人口占了人类很大的比例,对于跨文化心理学来说,中国能够从新的背景上重新审查心理学的成果。在这样做时,中国的心理学家应该告诉西方的同行,哪些概念、量度、文化历史因素可以修正以前的心理学成果。


  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知名的心理学家特别重视中国文化对理解人性的启发。比如著名心理学史家布雷特(G. S. Brett)和墨菲(G. Murphy)就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心理学的第一故乡在中国”。此外,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和马斯洛都曾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心理学的精髓和本义。


  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本来就受到许多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的重视。对于一些西方心理学家而言,他们更愿意看到中国同行们能基于自己的文化,修正西方的概念和理论,并建立自己的心理学体系。如果中国的研究者在考虑与国际接轨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对本土心理资源的挖掘,同时自觉地将本土的思想和文化推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心理学派和原创性理论的出现将水到渠成。


其二,从我国文化传统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当前西方心理学突破困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建立立足于我们自己文化以理解本文化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学提供了可能。在世界上,中国是将自己独特的文化延续数千年而未曾中断的少数国家之一,这就发展出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行为模式和规范以及解释这些行为的理论体系。事实上,中国传统中本来就有一套解释自己行为的理论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基于东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那么,用中国的文化以及建立在中国文化中的理论体系去解释中国人独特的心理与行为,比如“尚和”的心态、面子心理、人情观、“缘分”观念等,势必能发展出不同于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从而突破西方心理学研究的不足,有效推动国际心理学的进展。从传统研究主题来看,中国的先哲们偏重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心理学思想;从研究方法来看,中国先哲们较为崇尚知觉和体悟的方法。因此,如果按照中国传统的心理学理念来建构心理学学科体系的话,这个新的学科体系正好与西方崇尚探究分子行为和侧重于定量和实证的方法的心理学理念互补,对于突破当今西方主流实证心理学的困境大有裨益。事实上,西方的心理学也并非完美无缺,建立在原子论、还原论和实证主义基础上的西方主流心理学当前已经招致各方面的批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对于弥补当今西方科学心理学之不足提供了新的可能。

  

其三,从心理学发展的现实情况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人才的培养为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心理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心理学必须要到人类物质生活较为丰富,生产力水平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才能彰显发展的意义。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了国际第二大经济体,在人们吃饱肚子之后,提高精神生活的迫切性就凸显出来。这样,无论从重要性还是可能性,现在加大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近年来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对心理学的重视也能印证这一点。另一方面,学派需要大师,但学派中的大师不是“制造”出来的。如果有了原创性心理学思想的学术环境,随着原创性成果的增加,学派建立所需要的学术领袖——大师——自然就会产生。尽管我国目前缺乏世界级的心理学大师,但当务之急并不是要“制造”大师,而是需要培养大量的无名英雄,只有在无名英雄遍布心理学界时,国际级的心理学大师才可能会应运而生。而目前,我国大量的心理学从业者和研究生,则为培养大量无名英雄提供了可能。


  在当今国际心理学的发展中,外国学者们希望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以弥补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不足,而我们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文化传统以及当前迅速发展的经济为满足国际心理学发展的这种需要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时候,解决中国心理学“有山头、没学派”,摆脱对西方心理学的过度依赖,从而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学体系的机会成熟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年第3期) , 作者:舒跃育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783110-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