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人类是信息动物(第一章原始人的技术和巫术第一节以智力为特征的信息史走向温饱1-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002 人类是信息动物(第一章原始人的技术和巫术第一节以智力为特征的信息史走向温饱1

002 人类是信息动物(第一章原始人的技术和巫术第一节以智力为特征的信息史走向温饱1

发布:779773555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第一节.以智力为特征的信息史——走向温饱(1)本节提要:人类靠智慧区别于动物,最简单的工具也包含了最原始的技术;最原始的制度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原始人不思进取因而缺乏创新;面对无法解释 ...
坛友互助群


扫码加入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


第一节.以智力为特征的信息史——走向温饱(1)

本节提要:人类靠智慧区别于动物,最简单的工具也包含了最原始的技术;最原始的制度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原始人不思进取因而缺乏创新;面对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原始人赋予自然神秘的力量;巫术祈求改变却无力去改变环境,在农业革命以前只因缺乏科学技术,虽然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但原始人类艰辛的劳动却难以换来温饱。

002人类是信息动物

本篇观点:气候变化推动了人类物种进化,进化中的人类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力适应新的环境,信息量的增加与比动物获取更好的食物,形成了大脑发育与获取营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原始人类早期的信息通过技术和巫术残存下来。

旧石器时代(Paleolithic,距今约300万年~约1万年前)的“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由于他们具有了智力,创造了语言,会制作工具和使用火。这些本领使他们远远胜过周围的任何其他动物;但从生活来源来看,他们和动物仍然十分接近。即使在今天,如果我们赤手空拳被遗弃在深山大川,或漂泊在“少年派”一样的汪洋大海上,①处境与原始人并无二致:野外生存训练正是模拟这种离开文明社会的生活,采集植物果实,捕捉小动物(鱼虾),可能是维生的唯一手段。但却未必能做出比原始人更好的石器、木器工具,因为此前的生活中我们没有像原始人一样学习过这些技术。

有个明星真人秀,韩雪不敢生吞蚯蚓闹得沸沸扬扬。可见,我们之所以成为现代人,全依赖现代科技、工业生产力为我们提供的现代生活环境——尽管这一生活环境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而人类的智力,并不比人类发明文字以前进化了多少——因为基因进化、智力增长可能以万年为单位,仅仅因为科技知识的积累和两次产业革命,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生活。

一、智力的增长。

英国和美国的研究称,是气候变化推动了人类物种进化,②人类的产生及其不同种族的分布,都与冰河期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人类的祖先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热带草原上,距今约400多万年。而最后一次冰河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以前。急剧的环境变化迫使所有的动物必须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长臂猿双臂柔软细长,只是适应森林生活,在树枝上荡秋千;北极熊白色的毛皮很厚,只适应北极的环境,保暖又高贵;人类则不只是能适应一种环境,因为能否适应新环境的关键,不是取决于蛮力,也不取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不断增长,取决于能否用其智力改变环境、创造条件,使自己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冰河期的寒冷迫使人类的祖先努力去适应急剧变化的气候,冷了,不只是会像一般动物本能地相互挤在一起,还会“想”到搞点树叶、干草铺上、盖上来御寒;会“想”到钻木取火,搞堆篝火来取暖。环境的变化迫使他们不断地动脑筋,接收信息和生产信息,然后通过交流信息,相互学习生产技术。加上非洲大草原很好的生活环境,运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享用到比其他动物更丰盛的食物,大脑容量不断增加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得到了保证;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又促进了大脑细胞的增殖,从而形成了大脑发育与获取营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显然,脑力劳动以及用脑的劳动对大脑的训练,对智力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几乎不需要大脑参与的体力劳动,尤其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大脑的锻炼却非常有限。人们通过现实生活,对常用体力、或经常锻炼的人,总结为“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可见脑力与体力不但不成正比,甚至可能成反比,证明了体力对智力的增长很有限。而想怎么省力、“偷懒”的创新,不但有利于提高其时的劳动生产率,更有利于智力的增长。因此有人说,发明家都是“懒人”。因为发明创造就是为了轻松、简单、高效。

上面说了体力劳动和锻炼可以使肌肉更结实、更发达。研究表明,大脑也是越用越聪明。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久恒辰博和研究生户冢佑介在美国《神经元》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的“西塔波”会传递到大脑海马区,刺激这一部位的神经祖细胞。③因为神经祖细胞会发育为新的脑神经细胞,这种刺激最终将使脑神经细胞增殖,人类正是因此而缓慢地进化成地球上唯一拥有信息资源的聪明动物。智力正是人类之所以能够在地球上居于无可争辩的首位的秘密。

二、信息的消费。

谈论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生产力,似乎并不费劲,因为有很多将人们的智慧记录为可以参考的文字、图片,甚至音频和视频资料。就是再上溯几千年,至少中国历史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汤到东周,因为有《尚书》也可以看个大概。但是,再往前,就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先秦古籍《山海经》,还有一般人没有听说过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④至于更早的,譬如中国的甲骨文、古埃及纸莎草纸等记录的历史,那就真费劲了。好在我们只是通过简单枚举的逻辑方式寻找规律,而不是考古。

因为,历史从来就没有书写完整过。不仅因为民族的偏见,政治的分歧,作者的局限,还因为收集、处理资料的手段(信息技术)由简到繁。简陋的工具造成史学家占有的信息残缺不全,导致我们之前的历史也是那样支离破碎。所幸,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生物学、社会学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火箭、卫星和航空遥感探测地面和地下情形的空间技术,几乎每天都在丰富着我们对早期人类生活的认识。因此,我们对早期的中国人、埃及人和希腊人的状况比当时的他们知道的还多,因为他们只知道他们自己生活的年代以及身边发生的事,而我们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获得了比他们多得多的信息。尤其是,人类是在5000年前才开始学会书写,以文字的方式流传给我们当时的信息。而此前人类长达400多万年的形成过程,他们都一无所知,更别说人类形成前的50亿年才形成了地球,在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中诞生了宇宙这些现代科学知识,由于有不能“劳动”的聪明人霍金教授的《时间简史》等著述,我们却能略知一二。

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幸好能借助信息技术。因此未来的发展,不需要再像人类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那样,等待上百万年的人类生物基因的突变,文化的进化通过引入新工具、新思想或新制度,就能够在一夜之间改变整个社会,历史上的诸多革命就是对这样的改变的最好注释。而最近200多年这样的变化超过了过去几千年的总和。这就是与生物性无关的,只有人类才具有的信息资源——被称之为智慧、思想、观点、消息、情报、传说、故事、数据、资讯等等,或者简称为文化知识——的巨大力量。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制造、使用、消费信息的历史——与动物世界完全不同的人类发展史(人类信息史)。如果上帝能够删除人类社会所有与信息相关的东西,包括语言、文字这些思维的传播形式和媒介,文化知识这些思维的具体内容,并格式化人类的大脑,没有思维的人类将不复存在,当然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这正是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实质就是信息社会的理由之一。从原始人类与信息的关系,就可以找到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是信息社会的一些证据。

原始人类最早的信息能够残存下来一点的,用时髦的话来说来源于原始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当时具有两大功利性用途:一是采集狩猎的生产工具及其技术,例如石器工具,陶器,弓箭,钻木取火技术等;二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精神文化,例如巫术、传说、壁画、石器和陶器上的绘画。

对于文明和文化有一约定俗成的区分。新石器以后的社会多称为文明,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此前的则称为文化,如距今约6800~6300年的“半坡文化”,距今6100~4600年“大汶口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龙山文化”等。我们正是通过前人留下的文化和文明的信息,开始探求“我们是谁”的答案。

………………………………………………………………………………………………

① 李安(AngLee),2006和2013年,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人导演和亚洲导演。

②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1年11月20日报道。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2014年9月23日。

③ 日本研究发现:适度运动有助预防痴呆症。2010年01月20日新华网。

④ 郑玄说,“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因此三坟即三皇之书,五典谓五帝之书。至于《八索》与《九丘》是指“八卦”与“九州之志”,一说是《河图》、《洛书》。

扫码或添加微信号:坛友素质互助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5544179-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