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销 中国科技界国际声誉遭重创-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107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销 中国科技界国际声誉遭重创

107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销 中国科技界国际声誉遭重创

发布:hhj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107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销中国科技界国际声誉遭重创关系中国学术科研诚信和荣誉的事件,中国科技部近日对德国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通告彻查处理总体情况和下一阶段工 ...
扫码加入留学交流群


107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销 中国科技界国际声誉遭重创

关系中国学术科研诚信和荣誉的事件,中国科技部近日对德国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通告彻查处理总体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该事件爆发时,就已经引起舆论的关注。今年4月份《肿瘤生物学》一次性撤下该期刊于2012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107篇论文,原因是这些论文在同行评审中伪造了专家审查意见。这107篇论文全部与中国大陆研究机构有关,涉及524名作者,来自127家中国研究机构和日本、美国、加拿大的4家机构。此次撤稿创下了世界正规学术期刊一次性撤稿数量的纪录。

论文造假 触目惊心

事件发生后,央视栏目《新闻1+1》就曾对此进行报道,并围绕着到底有没有造假,为什么造假,怎么造假,是什么人在造假等一系列问题展开。对于医学界职称评比上的问题、论文产业链以及第三方中介机构等都做出了评判。

鉴于此事对中国科技界声誉的影响,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近日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彻查处理总体情况。

根据贺德方介绍,这107篇论文的事实情况总体已核查清楚。107篇论文中,有2篇论文系《肿瘤生物学》重复发表;1篇系《肿瘤生物学》期刊自身错误撤稿,作者没有过错,《肿瘤生物学》已公开澄清;101篇存在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的问题,其中95篇由第三方机构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6篇由作者自行提供虚假同行评议专家或虚假同行评议意见。这101篇论文中,有12篇系向第三方机构购买。

最终的处理情况则为,各涉事作者所在单位正在按照统一的处理规则,区分涉事作者参与论文造假的事实情况和具体情节,依据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对涉事作者进行处理。同时也呼吁对学术造假进行法律惩戒的研究,把治理学术造假纳入法治轨道。

根据此前的分析,论文造假与与职称晋升的压力直接挂钩。不管是医院还是学校,不管是医生还是老师,职位的晋升都必须要与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现在大学、科研机构等的学术管理制度并不完善,而对重要学术成果的发表在审核上也未必有严格的把控,不少医生或者学校教授,追逐短期的现实利益,抄袭和造假就成为一种捷径,并逐渐形成一个造假产业链。

造假产业链的蔓延

不可否认,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是因为有这方面的需求,如上文所说大量的临床医生被要求发论文,而他们并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科研。

其实,产业链不仅在专家学者中盛行,也逐渐往下游或者说学生身上蔓延,在整个学术氛围上存在一种非常浮躁的状态,进而形成对学术、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问责。

前段时间,一名在美国学校就读的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被开除。在开除后其导师曾写过一封公开信给这名学生,站在做学问和做人的角度。信中指出被开除的学生存在严重的人格分裂,而人格分裂是畸形教育的结果,社会背景的责任。

107篇学术论文造假被撤销(图源:VCG)

“你失败的原因,有些是你自己的责任,有些是那些把你教成这种样子的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有些是我的责任。”该名学生并不认为,从网上复制的“论文”为造假或抄袭。

造假并不只存在于学术领域,像食品、服装等都普遍存在。然而,同为造假,学术造假比之其他处于更危险的境地。学术思想直接与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相关,与道德相关,与人的品格相关,肩负着精神的引领与形象和软实力的塑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职业要求,学术不同于商业,不是交易。学术商业化,投机取巧,只能造成学术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

写到这里,想起之前的一位讲授《美学》的老师,鄙视将职称与发表论文直接挂钩,鄙视一些教授在论文上的东拼西揍与造假,也鄙视于那些碎片化的认知,以及将交易带进学术领域的行为,拒绝发表“粗制滥造”的论文。几次职称评比落败后,表示将自愿一直停留在副教授的头衔上,不再参加任何评比,以此作为抵抗。

他作为个体的抵抗,也许并不足以短时间内改变将职称评比与论文直接挂钩的行为,但对学问的认真态度却值得赞赏。那些所谓学术领域的商业化的“技巧”、碎片化的阅读和一知半解是对做学问赤裸裸的戕害。

本次科技论文大规模造假,的确对中国科技界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沉痛的教训,可以对整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认识,对整个学术领域存在的弊端进行严谨的思考,并促使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

从长远的视角来看,本次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5888490-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