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资本论》的理解和认识-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我对《资本论》的理解和认识

我对《资本论》的理解和认识

发布:巫山刘老五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读书,钻得进去,走不出来,那是书本的奴隶,来去自如,那才是书本的主人!我对《资本论》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刘继辉资本主义是人类惯性思维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理性认识的飞跃,而且是否定之否定的两次飞跃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读书,钻得进去,走不出来,那是书本的奴隶,来去自如,那才是书本的主人!
我对《资本论》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刘继辉


资本主义是人类惯性思维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理性认识的飞跃,而且是否定之否定的两次飞跃:劳动创造世界的学说否定的是剥削;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学说否定的是劳动的价值观。这显然是不同步的两次飞跃。由此便产生了《资本论》那非同一般的特殊论证方法。
  《资本论》的论据大都来自于马克思所熟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环境,而结论则往往是共产主义或带有共产主义倾向的结论。这种从现实到必然的论证方法本身没有错,它实际上也是自然科学家们经常采用的推论方法。然而,在否定之否定的论证环境里,这样的推论就具有了非同一般的特殊性。因此,在运用这些理论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严格把控“位置”,也就是要把握好结论的适用范围。这是后学们最容易犯的大毛病。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同理,真理若是放错了地方,真理也会变成谬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原本就是两种不同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制度,把只适用于共产主义的“劳动公有”强行或变相的搬到社会主义时期来,除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带来社会的进步。“大跃进”的惨痛历史教训值得深思。
  第二,要考察结论的准确性。马克思是人不是神,况且他生活在那个从来就没有社会主义实践的年代,因此他不知道身后事原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再说,那些共产主义或带有共产主义倾向的结论,原本就是跳跃式结论,就算出点偏差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而这些偏差原本就应该是后学们去补救和完善之所在。那种“子不言父过”的学风恐怕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爱护。
  其实,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公有”。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动物世界,幼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相当普遍。在这点上,人类最初的情况应该是跟目前非洲的大猩猩的情况差不多。人类在这方面的最大进步恐怕是知道反哺之义,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总之,养育后代的生理本能才是母系社会产生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人类要生存,就必然要跟周围的环境抗争。个体的力量弱小,集体的力量强大。为了生存,加上人类自身繁衍的因素,这恐怕才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根源。伴随生产力的发展,农耕文明的出现和发展的确是氏族壮大的重要原因。但那时的土地的承载能力十分低下,因此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氏族集团。据史料记载,据说黄帝有子25人,其中14人共得12姓。所谓得姓,应该是子孙繁衍,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氏族。这说明当时的氏族规模并不大。这都是因为土地的承载能力有限决定的。
  氏族联盟产生于保卫资源、争夺资源的战争。历史上奠定华夏文明的著名的涿鹿大战,就是黄帝族和炎帝族联合打败九黎族的战争。那以后,黄炎夷联盟与南方的黎族、苗族之间为资源而战延续多年,直到禹时攻苗大胜才基本上结束。
  据说黄炎夷联盟是由一百个氏族联合而成的。故将联盟内的人统称为“百姓”,将战争的俘虏统称为“民”,或称为“黎民”、“苗民”。百姓和黎民苗民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奴隶主和奴隶的区别。由此可见,奴隶制早就起源于氏族公社时期。
  在那主要是依靠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里,所谓的氏族公有跟我们今天的家庭公有差不多。所不同的是,那时的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几十人甚至几个人组成的氏族就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小社会。因此,把那样的家庭公有视为国家公有或社会公有,也都说得过去;后来的氏族联盟,也只存在对战争俘获的公平分配问题,不存在将原有财富占有格局打乱重新分配问题;由于奴隶阶层的出现,早先的氏族公有因此也就变成了氏族百姓公有。
  无论是氏族公有或是氏族百姓公有,都是对内公有,对外私有。随着氏族内部百姓的两极分化,传子制度的确立,便逐渐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国内家庭私有。家是缩小了的国;国是扩大了的家。无论是今天的家庭私有,还是如今的国家公有,不同样也都是对内公有、对外私有么?
  第三,要特别关注论证链条的完整性。这对跳跃式论证尤其重要。缺少中间环节的跳跃式论证的结论,非但无法指导实践,搞不好就很容易犯张冠李戴的“位置”性错误。
  就拿“消灭私有制”来说吧。首先就面临一个位置性问题:它究竟是社会主义的结论?还是共产主义的结论?或者既是社会主义的结论,同时也是共产主义的结论?
  其次就是准确地诠释问题:消灭私有制究竟是要消灭资本私有?还是要消灭劳动私有?或者二者都在同时被消灭之列?
  货币是私有制社会的产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世面上所有的货币,统统都是过去劳动的货币化表现形式。用于投资的货币,只不过被人为地命名为“资本”。资本同样也是人类过去劳动的积累!货币或资本跟过去劳动的关系是毛和皮的关系,根本就不存在单独消灭货币或资本的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到了共产主义,也用不着专门去消灭资本私有。在那“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了劳动私有,没有了商品交换,资本乃至于所有的货币,统统都会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
  之所以有“消灭资本私有”或“生产资料公有”(其实就是资本公有)这类说法,皆是因为剥削。资本个人占有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它起源于货币的私人占有,因为资本本来就是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本身没有罪,是剥削才形成了罪恶的资本!如同“某甲拿菜刀杀人”,杀人的是某甲而不是菜刀。因为这把杀人菜刀上血迹斑斑,就把杀人的罪过归咎于菜刀,这不但让菜刀蒙受不白之冤,而且必将使得真正的杀人凶手逍遥法外。
  综上所述,消灭私有制的实质是消灭劳动私有。由此可见,它只能是共产主义的结论,而不应该视为社会主义时期的结论。
  于是便产生了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补充中间环节,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链条。这个中间环节也是现成的,那就是马克思指出的,重新建立以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

 

 这的确是个挺有意思的论证过程:要消灭劳动私有,首先竟然是要保障劳动私有。这情形就如同汉字中的那个“武”字一样——止戈为武----要消灭战争,首先就必须拿起武器来保卫自己。
  在无法否定“劳动创造价值”的过渡时期,就必须承认劳动是劳动者个人的权利。因此,劳动者有权充分享有并有效保护其个人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这就是对马克思倡导的重新建立以劳动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准确诠释。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026741-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