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背景下产量决定的推导矛盾-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凯恩斯背景下产量决定的推导矛盾

凯恩斯背景下产量决定的推导矛盾

发布:tjjinji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凯恩斯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下产出决定推导“矛盾”—来自对凯恩斯的误读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教科书概念与产量的决定不论是国内学者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还是国际上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几乎均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凯恩斯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下产出决定推导“矛盾”


—来自对凯恩斯的误读



一、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教科书概念与产量的决定



不论是国内学者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还是国际上流行的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几乎均把宏观经济学背景下的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定义为不同一般价格水平下社会所需求的产量,把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定义为不同价格水平下社会(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量。这种定义实际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demand)与供给(supply)的定义并无太大差别。只是将价格由在微观经济学中的相对价格水平改为社会一般物价水平。并相似地将微观经济学中商品数量与价格的均衡决定模式应用于宏观经济学产量决定中:总需求(AD)曲线与总供给(AS)曲线相交时的均衡产量作为社会实际产出,产出与价格水平同时决定。这个看似完美的定义其实印刻着新古典深深的烙印,同样给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推导分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凯恩斯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主要由古典宏观经济学推导方式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推导方式两种。与古典总需求曲线相比,凯恩斯总需求曲线有着鲜明的特色:产品市场均衡线(IS线)与货币市场均衡线(LM线)的交点所形成的轨迹,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双均衡时价格水平与产出的组合点的轨迹。
在推导凯恩斯总需求曲线的过程中可以分为IS曲线的推导与LM曲线推导两部分进行,以利率为纽带,通过逐步把某些外生变量内生,放松约束条件最终获得总需求曲线。
首先我们从凯恩斯交叉图起步,推导利率外生时的产量决定,均衡方程为:

AD=C+I+G

Y(产量)=AD

V(存货)=0


当我们假设存货为零时就不考虑偏离均衡时的调整状态,通过凯恩斯交叉图我们得到了当利率外生时的均衡产量即社会实际产出。
第二步,放松约束条件,将利率内生考察此时社会总产出,推导出不同利率下相应的产出。此时均衡方程为:
I=I(r)
AD=C+I+G
Y=AD
由于引入利率—投资曲线(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利率内生为产量决定方程的一个变量。产出开始考虑由于利率变动引起的投资变动导致的均衡产出波动,并推导出了在产品市场均衡时不同利率条件下的实际均衡产出。
第三步,考虑利率的决定。根据内生的货币需求函数与外生的货币供给函数,推导出在货币市场均衡时不同利率所对应的产出。货币市场均衡时的均衡方程为:
MD=(kY-Hr)P
MS内生
MD=MS

第四步,由于利率的内生,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相联系。总需求曲线揭示的是价格与需求或说产量的关系。于是将价格内生到产量决定的模型之中,通过改变LM曲线的外生变量价格P使LM曲线移动,得到一簇不同价格水平下LM曲线与IS曲线的交点的点集。点集所形成的轨迹即成为总需求曲线。此时均衡方程组为:

Y=C+I(r)+G
M=hPY-kr
到此,总需求曲线推导完成。分析推导过程,总需求曲线的根基为凯恩斯交叉图,即凯恩斯需求决定理论。只是不断放松约束条件,将外生变量内生化,最后获得了一般价格水平与社会实际总产量的关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推导过程中所有的产量均为社会实际产出。

三、矛盾的出现



通过分析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可以发现总需求曲线实际是不同价格水平与其实际产出组合点的轨迹,即总需求曲线上每点所对应产量为均衡和实际产出而不是一种类似与新古典的意愿需求。如果按照新古典模式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决定产出,就和总需求曲线所代表的实际产出相矛盾:总需求曲线已经说明了不同价格水平下的实际产出,总供给曲线的存在与否对产量的决定已毫无用处。由此看出,将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定义为一种与微观经济学相似的有支付能力的意愿需求是不合适的,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应该完全区别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或更名为产量线更为合理,当然总供给曲线也应做相应的修改。

四、矛盾的解读



笔者认为将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曲线采用与微观经济学中相似的方法定义,根源于对新古典理论产生背景与凯恩斯理论产生背景的忽视。产生于大萧条时期的凯恩斯经济学面对的是需求不足导致萧条的经济社会,大量产能由于需求不足而未被利用,因此产量不受供给方的限制,只由需求方决定,有需求就会通过乘数效应产生产量。消费者、厂商对于未来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厂商根据需求确定产量而不是根据企业规模、生产技术的最优化模式确定产量。而新古典经济学则不考虑预期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只是通过对行为方程的最优化方法和一般均衡理论的应用考虑社会中的需求与供给。因此将新古典理论中的需求、供给概念套用于凯恩斯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就会出现理论推导的矛盾。并且凯恩斯经济学的大萧条背景和凯恩斯需求决定的核心思想也为将总需求曲线定义为总产量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38266-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