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职场不如意唯此两源头-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职场不如意唯此两源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职场不如意唯此两源头

发布:yyj_1976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职场失意的源头只能在自己身上找,一切客观原因都是主观原因的表象。错误犯起来很容易,要避免或改正,却是非常困难。因为这是一种源自本性的心理特点,改变思想,本身就是一项艰巨任务。文/陈向东来源/陈向东(ID: ...
坛友互助群


扫码加入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


职场失意的源头只能在自己身上找,一切客观原因都是主观原因的表象。错误犯起来很容易,要避免或改正,却是非常困难。因为这是一种源自本性的心理特点,改变思想,本身就是一项艰巨任务。

文 / 陈向东

来源 / 陈向东(ID:larry_chen_)

01

人生很不容易,所以才有“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说法。职场也不容易,现在普遍焦虑的大众情绪就是铁证。


从前,流传着官场、情场、赌场之类的说法,现在这些“场”都带着贬义,提起来难登大雅之堂,人们平时说得最多的,是职场。


提到职场,一般是两种表现,失意和得意,失意时感慨,得意时激昂,最具代表性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孟郊。


中年孟郊,再次落第,有《再下第》诗:“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锲而不舍屡败屡战,终于老年登科,有《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落第后身体被掏空的感受,登科后志得意满的神情,只字片语中,跃然于纸上。


科举考试,为国取士,登科的少,落第的多,一如而现在的职场现状,得意的少,失意的多。


为什么职场失意?原因想必很多,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具体问题只能具体分析,无法详谈。此时所能做的,只能从大方向上进行归纳,我认为大概有如下两处思想源头。


02

“高估自己的贡献,于是感觉不公。”这是职场失意第一处思想源头。


正常公司一般每年都会评优秀、评先进,那些得了荣誉和奖金的人自然是很开心,但没得荣誉的人呢,肯定是不开心。


不但不开心,而且往往夹带着强烈的不甘。凭什么他是优秀我不是,我做的事不比他少?凭什么他是先进我不是,我出的活儿不比他差?他的贡献还没我大呢,为什么不评我?


几个人的小团队尚且意见不一,更别提千百人的大团队了,因为每个人都觉都会认为自己的贡献很大。即使别人真的很优秀,有突出的成就摆在那里,心里也只是觉得他就比我强那么一丢丢,如果他能评上优秀,那么我也肯定够格。


这种不公平的感觉,会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总觉得领导区别对待,自己怀才不遇,于是本来能做好的事情,也懒得去尽善尽美,敷衍一下得了,成了当初自己讨厌的“老油条”。


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自然是不会重用的,于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陷阱,不看重——不卖力——更不看重——更不卖力……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牢骚满腹,裹足不前。


为什么人会看重自己而轻视别人呢?这里有深层的心理原因。心理学家们注意到了这个现象,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概念:虚假独特性效应。


所谓“虚假独特性效应”,简而言之,就是总认为自己是超凡出众的,品德高于一般人,才智高于一般人。这些想法满足了人们提升自我形象的心理需求,然而实际上,这种感觉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幻觉。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个小团队,只有4个人,公司给出的团队总成绩是100分,并要求每个人自己给自己打分,即自己为团队成绩贡献了多少分。团队总成绩,就是各人贡献分之和。


理论上说,4人总得分100,人均就是25分,然而,在这种自己给自己打分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低于25分的分数。


甲给自己打40分,乙给自己打35分,丙给自己打50分,丁给自己打45分,按照员工自己的计分方式,团队成绩应该是170分,然而,总成绩早就明摆在那里,100分,这凭空多出来的70分出自何处,就出自“虚假独特性效应”。


如若怀疑,你可以在自己的团队里重复这个实验,就会发现,肯定不会有人给自己低于平均分的分数,既然大家都高于平均分,这平均分是怎么得来的?显然是个伪命题。


03

“低估自己的潜力,于是不敢行动。”这是职场失意第二处思想源头。


现在的职场人,想法太多,行动太少。最不缺的是天马行空的想法,最缺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很多时候限制行动的不是条件,而是思想。


理论基础很重要,但实际行动更关键。比如一个旱鸭子想学游泳,羡慕孙杨的矫健,于是在电脑上研究孙杨的游泳动作。即使你穷尽心智,动用一切新技术手段,做到如庖丁解牛般细致和流畅,但只要你不下水,就一定学不会游泳。


我见过许多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但真正把想法付诸行动的,凤毛麟角。不敢行动的人,有很多具体理由,但最核心的,就是低估了自己潜力。


人往往会高估自己一年的变化,却低估自己十年的变化。


年初,很多人信誓旦旦要在今年做一件大事,但梦想成真者少之又少。十年前,很多人会畅想未来,虽然进展缓慢,可是只要你足够努力足够坚持,十年后的变化一定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越了当年的设想。


促成两德统一的前德国总理科尔有一句名言,“要么现在,要么就永远不可能。”一件事情如果你很想去做,宜谋定立动,行动的最佳时机,首推过去,其次是现在。明天,永远是个烂主意。


有人会说我不行动,是因为有很多困难,可是世界上哪有什么不困难的事情呢,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到万事俱备。有困难,克之而行,是为成长。没有行动,何来成功。畏惧困难,其实就是不自信,而不自信,不正是低估自己的潜力么。


4

说到底,职场失意的源头只能在自己身上找,一切客观原因都是主观原因的表象。


高估自己的贡献,低估自己的潜力,这两件事犯起来很容易,要避免或改正,却是非常困难。因为这是一种源自本性的心理特点,改变思想,本身就是一项艰巨任务。


至于该如何避免怎么改正,就只能见仁见智了,凭自己的认知和感悟去做正确的决断。


扫码或添加微信号:坛友素质互助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60534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