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换价值(或价格)之认识的改变-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论交换价值(或价格)之认识的改变

论交换价值(或价格)之认识的改变

发布:金秋果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论交换价值(或价格)之认识的改变吴兴广(图书管理员,北京100000)摘要:劳动价值论如何描述类似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立足劳动价值论,尝试效用的客观描述,寻找主观客观价值的联系点,劳动价值论能否完全取代效用价 ...
扫码加入统计交流群


论交换价值(或价格)之认识的改变
吴兴广
(图书管理员,北京 100000)
摘要:劳动价值论如何描述类似消费者剩余的概念?立足劳动价值论,尝试效用的客观描述,寻找主观客观价值的联系点,劳动价值论能否完全取代效用价值论,融合斯蒂格勒的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的思想,得出效用决定的不是交换价值(或价格),而是交换价值的上限。劳动价值决定的不是交换价值,而是交换价值的下限(最低值)。交换价值是一个区间函数,供求平衡时候上限下限重合。
关键词:价值;交换价值;效用;价格;消费者剩余.
作者简介:吴兴广(1987-),男,河北邯郸人,图书管理员,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6

理论研究进展
价值或价格理论在经济学中一直存在争议。经济学家配第、李嘉图、穆勒等从供给角度考察,认为价值与生产的付出如生产成本、劳动、社会必要劳动等有关;另有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维塞尔等从需求角度考察,从消费者角度对价值进行度量。此阶段价值计量从供给劳动角度到需求效用角度,价值是由供给或者需求单独一方决定,属于价值或价格一元论。再到马克思深化劳动价值论,提出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是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后有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供求均衡理论,认为商品价格是由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均衡点决定的,这是从供求双方考察价值;属于价格二元论。接着斯蒂格勒更新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研究者谷书堂(1985)、苏星(1992)、卫兴华(2000)、晏智杰(2001)、曹国奇(2002)、郑克中(2003)、徐毅(2005)等对价格决定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劳动价值论的反思、改进(例如谷书堂提出了不完全生产价格论,从而改进了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将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论相结合上,例如徐毅认为,商品价格是“价格是在效用之下,成本之上波动”【1】还有汪林海研究提出商品价格将是生产成本、有用性共同决定的,并存在生产成本、有用性共同决定商品价格的价格公式。以上是价格或说交换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
一、效用的客观描述
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经济学家用它来解释有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他们有限的资源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最大满足的商品上。【2】假设边际效用没有递增情形,那么每一个商品能够满足消费者到什么程度呢?探讨发现每个商品满足消费者的时候,每一商品都能满足一定时间。例如需求平衡的时候,一小时的需求量是十个,那么每一个商品满足的程度就是一个小时的十分之一即六分钟,那么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个六分钟表示商品的满足程度即效用。每个商品具有被消耗的时间,这里尝试以此表示效用。对此你可能要说没有显示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来。上例一小时的需求量是十个,供求平衡,每一个商品的效用是六分钟。换成这样描述,第一个商品边际效用为1小时,第二个边际效用半小时,第三个边际效用20分钟,第四个商品边际效用15分钟,第五个商品边际效用12分钟,第六个商品边际效用10分钟,第七个商品边际效用是60/7分钟,第八个商品边际效用是60/8分钟,第九个商品是60/9分钟。第十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是60/11。这样用商品被消耗的时间衡量效用,计量可以清晰的描述。同时可以脱离心理效用的限制,使效用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进行描述。具体描述公式就是消费者每个商品消耗的时间。假设消费者时间T内需要的商品数量是X,那么效用U=T/X。例如上面一个小时需求的数量是1个商品,那么商品效用就是1小时。这个时候商品的边际效用也是1小时。
用时间(物品消耗的时间)表示效用,可以这样解释总效用问题。“门格尔从他的图表中得出了有趣的结论。假设一个人仅能支付得起7个单位的食物,这个人就只能满足价值范围从10单位到4单位边际效用的食物需求。价值范图从3单位到1单位边际效用的食物需求将得不到满足。对这个人商言,7单位食物的效用有多大?杰文斯将会把第1单位到第7单位的边际效用相加,得到的答案是49(10+9+8+7+6+5+4)。”【3】这里是计量总效用的一种方式,即效用是递减的,总效用是不同边际效用的总和。“而门格尔的答案为28(4x7),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乘以单位数。为什么?门格尔国答说,所有单位都是相似的;因此,每单位都与边际单位具有相同的效用。【4】这里认为每个商品的边际效用都是一样的,边际效用也是平均效用,所以总效用就是最后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乘以单位数。这是对效用的两种描述,在用时间描述效用后能够清楚的解释其含义。
再看杰文斯与门格尔观点,杰文斯认为总效用是所有边际效用的相加,第一个商品边际效用为1小时,第二个边际效用半小时,第三个边际效用20分钟,第四个商品边际效用15分钟……这样描述能够显示出消费者剩余,说明消费者交换得到消费者剩余。门格尔认为所有所有商品的效用是相同的,所以总效用是的最后一单位边际效用乘以数量,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这是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一般选择第一种计量方式,这样方便显示消费者剩余。而劳动价值论从劳动角度描述价值的时候,同样面临这种选择问题,不过劳动价值论选择了第二种计量方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用时间(抽象劳动时间)表示的时候,商品的总价值用每个商品的价值乘以数量。从这个角度讲,劳动价值论与微观经济学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计量方式对价值进行描述,所以属于对同一现象的不同描述,现象的本质是一样的。
商品的效用用商品消耗的时间描述的时候,效用等于商品消耗支撑的时间,当单位时间消耗大于等于两个的时候,第一个商品边际效用就会有两种描述方式:1,等于原来的边际效用;2,与最后一个商品边际效用相同。问题的本质是消费者需求不同的量的时候,第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是否相同。效用时间角度计量后,对于同效用的商品,还是需要序数效用,消费者偏好等概念辅佐。
以上是对效用从客观进行描述的一次尝试,试图把效用从主观归结到客观。
二、劳动价值论中有没有消费者剩余概念,或者类似的概念
劳动价值论怎么描述消费者剩余概念?
消费者剩余概念是从微观出发推导的,劳动价值论也需要从微观出发。价格统一以前,每个经济人的交换,消费者依据是自身的个人劳动,或说个人劳动价值Nx;生产者依据的是个人的生产劳动价值Ny,Nx与Ny之间是可以交换的价值区间。区间内任意一点都可能是成交的价格。而整体而言,生产劳动内最小的生产价值是整体的交换的区间的一边,所有消费者的生产价值最大作为区间的另一边。一个研究整体内所有个体的成交都在区间内。所有成交的统计,形成平均交换价值。由于也把消费者个人劳动统计在内,所以这里平均交换价值略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的价值。一个研究的整体例如国家,同样的时间,分工与不分工产生更多的剩余价值。这里更多的剩余价值就会以交换的形式分散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
我们怎样オ能衡量这种无形的效用?马做尔大胆地说:“用货币。”那么这里劳动怎么测量?大胆的说货币。

图15-1(经济思想史)不仅表示了均商价格B和均衡数量F,而且表明了前面讨论过的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思想。如果我们不考虑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和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问题,我们就可以说BCE的面积衡量了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表明有些消费者宁愿支付高于市场价格B的价格,而不放弃这种商品。价格由购买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来决定。因为所有单位的产品都定价为B,所以清费者总共得到的效用剩余等于BCE。马尔认为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会产生一个均衡价格(图中B点),这一价格会使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都是F)买方得到的全消费者刺余是BCE;卖方得到的全部生产者制余是ABE。马歇尔还表达了生产者剩余的思想,在图中用ABE来表示。”【5】那么这里用劳动价值论分析,BCE还是全部消费者剩余,ABE是全部生产者剩余,两者全部表示分工后比不分工多生产的剩余价值。这里说一下,动态平衡说的就是需求或供给的移动,例如供给增加就是供给向下移动,与需求形成不同的交叉点,这些不同的交叉点连线形成一个新的函数,我们用f(D)表示。另一种需求的移动,用f(x)表示。
上面主要说在动态平衡供给主导,需求被动接受价格的情形消费者剩余概念用劳动价值论的类似描述。
三、交换价值是一个区间函数,边际效用决定上限,劳动价值决定下限
上面提到劳动价值论从微观角度分析时,Nx与Ny之间是可以交换的价值区间。区间内任意一点都可能是成交的价格。而整体而言,生产劳动内最小的生产价值是整体的交换的区间的一边,所有消费者的生产价值最大作为区间的另一边。一个研究整体内所有个体的成交都在区间内。那么消费者方面如果再有效用描述,那么整体而言,生产劳动内最小的生产价值是整体的交换的区间的一边;效用表示的价值是区间的另一边。“图15-1,A是最低点,C是最高点,两点内都是成交范围,
由斯蒂格勒更新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6】那么AC区间内都是可以交换的价格。那么交换价值包括价格,是一个区间函数,劳动价值决定交换价值的一边,效用决定交换价值的另一边。具体讲就是效用决定交换的上限即最高值 劳动价值决定交换的下限即最低值。上下限之间所有的值都是可能交换的数值。
当供给与需求平衡的时候,确定一个确定的数值,此时交换价值的上限和下限相同;当经济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两种情形的时候,求大于供,价格由需求方主导,需求逐渐拉高价格逐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831886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