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相对价格的论战-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期刊>>

期刊库

>>

关于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相对价格的论战

关于通货膨胀、物价稳定、相对价格的论战

发布:资料狂人 | 分类:期刊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1.问题的提出2.保持物价稳定:相对稳定的范围3.困惑:相对价格变化问题4.通胀引起名义利率上升,造成福利损失5.困惑:极端情形: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升6.通货膨胀扭曲“相对价格”7.仅名义利率的上升会扭曲资源配置吗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1.问题的提出
2.保持物价稳定:相对稳定的范围
3.困惑:相对价格变化问题
4.通胀引起名义利率上升,造成福利损失
5.困惑:极端情形: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升
6.通货膨胀扭曲“相对价格”
7.仅名义利率的上升会扭曲资源配置吗?
8.货币中性和价格粘性
9.网友的建议
10.“所有商品价格同幅度增长”不符合经济常态
11.多大程度上的物价上涨可以称为“通货膨胀”
12.倒底何谓“通货膨胀”
13.通货膨胀率是内生的
14.现实生活中的政策制定者
15.通货膨胀的一般性解释:价格波动与物价稳定的关系
16.可观测意义上的通胀
17.通胀:货币供给增加、货币贬值
18.再次重申“通胀”
1.问题的提出
如果维持的只是物价的相对稳定而不是稳定,

又如何保证无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不就是指物价上涨吗?

物价必然上涨,必然会通货膨胀,这个物价相对稳定怎么理解?


2.保持物价稳定:相对稳定的范围
“物价上涨率”不超过某一临界值,不算“通货膨胀”,而算“相对稳定”。

通胀是怎么来的?

米尔顿弗里德曼就说“货币现象”,那么也就是相对稳定的通胀应该是基于前期的价格水平上升的现象,这个价格水平上升时在一定的范围(2%~9%)之内波动(只要不会被人们预期得到),那么可以认为他应该是稳定的!

欧盟一般盯住4.5%吧?中国则由央行决定。这里的“物价相对稳定”显然不是指物价波动的幅度,而是指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的稳定。

为什么大家憎恶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会扭曲资源配置,进而损害社会福利。那么通货膨胀又是如何扭曲资源配置呢?是通过改变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来实现的(在不存在真实外生冲击的情形下)。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认为产品价格是交错调整的,当预期将出现通货膨胀时,一部分厂商能及时调整商品价格,而另一部分厂商却不能调价。这样通货膨胀便会引起价格差异并造成损失。

所以,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给货币持有者造成的损失的话,那么保持物价稳定的真正目的是保持产品之间相对价格的稳定。


3.困惑:相对价格变化问题
也就是说,“制止通货膨胀”的着眼点还在于“发现价格上升”上,也就是说,着眼点仍首先不在于相对价格变化。

如此,我们还要关注是否发生了“价格上升”(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判断或发现通货膨胀,从而制止)——这里就必然涉及前面问题:“价格上升”了多大幅度,是值得我们警觉的——从而想到有必要制止的。

这里也涉及那个老问题:标志“通货膨胀”的“价格上升”,究竟是什么东西的价格上升?


4.通胀引起名义利率上升,造成福利损失
其实想想看,这一损失的造成不也是因为改变了相对价格吗?名义利率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叫货币的价格。货币经济学中关于最优货币供给,有一个“弗里德曼规则”,说的是最优货币供给应当使得通货膨胀率为负,或者叫通货紧缩,其大小等于实际利率。这样,根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就等于零,从而公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就等于ZF印钞票的成本(都为零)。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名义利率会上升,持有货币的成本也上升,便会扭曲公众对财富的配置,造成福利损失。


5.困惑:极端情形: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升
考虑一种极端情形: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升了,但各商品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这种情况,算不算发生“通货膨胀”?算不算发生“价格上升”?算不算“价格相对稳定”?

答:这种情形,显然是通货膨胀,厂商之间的相对价格是不变的。但对于家庭来说,“货币”与“债券”之间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也会出现扭曲。


6.通货膨胀扭曲“相对价格”
如果人类社会中的“所有东西”(包括商品与货币)都考虑进去,“相对价格”的改变几乎无时无处不在。

试想,即使所有非货币的东西的货币价格等幅上涨,“所有东西”的相对价格也变化了——因为货币与这些非货币的东西的交换比率变化了。

把“相对价格”无限推广,会削弱其理论意义。相对价格的改变确实无时无处不在,但有的是“真实的”(也是我们所需要的),有的却是由货币因素导致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免后一种情形的出现。

简单的讲,通货膨胀至少改变了货币与非货币资产之间的相对价格,因为名义利率上升了。


7.仅名义利率的上升会扭曲资源配置吗?
问:究竟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相对价格变动才算“真实的”,什么样的才算“货币因素导致的”,到底怎样的价格上升才是引起我们警觉从而需要制止的。

如果不能区分这几者,理论研究(政策讨论)其实没有可操作性——如果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因素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或价格上升,我们又何进行政策操作呢?

另外,通货膨胀(对于非ZF部门而言)的更主要的危害是什么呢?

答:如果这么说,仅仅名义利率的上升(而实际利率不变,所有非货币的东西的相对价格都不变),会扭曲资源配置?

货币理论中的MIU和CIA模型。当效用函数中消费与货币余额不可分且为互补品时,名义利率上升会导致均衡时实际货币余额减少,进而降低消费的边际效用。

通货膨胀造成的相对价格扭曲有两个层面:1. 商品市场上,由于价格交错调整,不同厂商的产品相对价格出现差异;2. 货币市场上,通货膨胀造成的名义利率上升,导致现金相对于(有利息收入的)债券变得更“昂贵”。从福利损失来看,类价格扭曲造成的损失更大。

不否认通货膨胀会改变许多东西的相对价格,但如果提到确认并制止通货膨胀,我们必须给出一个标准(临界值),而这种标准不是有关相对价格变化的,而是有关“物价上涨”(价格波动)的;通货膨胀对非ZF部门的危害,并不仅在于价格扭曲作用,更可能是在于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串谋从而从公众中获利。


8.货币中性和价格粘性
首先,所有“非货币的东西”的货币价格等幅上升了,这一假设在现实中就不成立。当前的主流宏观经济学分析基本假设价格粘性 或/和 工资粘性;

其次,我的观点是,即使所有“非货币的东西”的货币价格都等幅上升了,还是存在相对价格的变化,体现在“货币”(现金)变得昂贵了。好比你可以在持有现金和持有黄金之间选择,当出现通货膨胀时,黄金价格随之上涨,但现金的名义值却不会,所有持有现金的成本更高了。而现金又是不可或缺的。

从货币政策角度看,是否要制止通货膨胀,其实也就是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而首先必须要了解通货膨胀是如何导致福利损失(通过价格扭曲)的,才可能计算制止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潜在收益。

价格上升了,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从长期来看,由于替代效应造成的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会降低消费的边际效用,进而减少稳态时的劳动供给、实际产出和消费量。


9.网友的建议
(1)回归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原理教材~~

(2)建议看看货币需求三个方程式,对比看,很瑰丽很奇异!有条件的,看看天津南开大学所谓“南开货币理论学派”的东东,虽然嘲笑了他们很多年,再翻翻却也偶有心得。


10.“所有商品价格同幅度增长”不符合经济常态
之所以说这不是经济常态,是因为一夜之间,所有商品价格翻了十倍,可以算算通货膨胀率为多少?动态宏观经济学分析都是假设实际通货膨胀率处于其长期均值的一个微小偏离区间,这样才可以进行二阶泰勒展开和对数线性化分析。对于恶性通货膨胀情形的分析和相关政策处理,显然与我们的常规分析大大不同。

对于通货膨胀问题,我们的理解和分析不能很简单粗暴,不能太宏观。好比货币数量方程认为,货币需求稳定条件下,物价与货币供给成正比。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即使它正确,它也是一个长期的关系。

从短期来看,不是说货币当局今天一增发货币,明天所有物价就上涨。我们一定要了解价格上涨的微观形成机制,例如为什么货币多了,厂商要提高产品价格?提高价格的背后是怎样一种最优化考虑?只有深入了解这些,我们才能洞察一国通货膨胀的具体特性,如通胀的持续性和惯性,通胀所带来的福利成本,因为福利分析都是以围观个体的效用函数为基础。

进行了微观分析之后,我们才可以再次回到宏观分析。如了解了通货膨胀的福利损失和治理它的成本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相关货币政策抉择。

现实经济中通胀的出现不是这么随意假设的。简单说,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而厂商为什么要提高价格,这是一个复杂的、最优化的决策结果。不是说,你随意假设一下价格上涨个百分之几。我前面一直在说,一般情形下(除了极度恶性通胀),价格上涨的出现就意味着相对价格的变化,因为厂商并不是同步提高价格。


11.多大程度上的物价上涨可以称为“通货膨胀”
多大程度上的物价上涨才可以称为“通货膨胀”,并不重要。我们使用“通货膨胀”这个术语,只是因为用起来简单方便。因为,从极端来看,一丁点的物价上涨都会导致扭曲。

“多大程度上的物价上涨”不是该不该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警觉的问题。科学地说,是应该通过成本和收益计算,进而决定物价上涨程度与产出缺口稳定之间的权衡取舍。假如稳定物价不会引致产出缺口波动,那么最优政策是实现价格零上涨。

问:A价格上涨,B价格下跌,你认为这其中是否可能有“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指某种价格指数的上升。A价格上涨,B价格下跌,是否出现通货膨胀取决于两者在价格指数中的权重及变化程度。


12.倒底何谓“通货膨胀”
所谓通胀,不是指“价格的上涨”,而是应指“货币的贬值”,即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先不说通货膨胀对经济之影响,但就通货膨胀本身而言,一个经济体哪怕多增发一元纸币,则首先获得该新增货币的人,是其中的获益者。而后得到货币和根本没有得到新增货币的人,从中遭逢了损失。这意味着,社会财富得到了重新分配,而毫无疑问,这种分配是不公正的。因而,所谓“货币中性说”,实属无稽之谈。而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政策,终会导致“繁荣——衰退”的经济循环,并损害经济成长的根基。简言之,利用这一政策试图刺激经济增长,所获致的“繁荣”不过仅是一个“幻象”,其必将以未来的衰退为代价。


13.通货膨胀率是内生的
问:(1)在模型中,消费者与厂商不是“通货膨胀率”的接受者(taker),而是影响者(maker)?他们不把通货膨胀率当作决策所依据的外生变量,他们的决策就要考虑自己应该如何实现“最优的”通货膨胀率。
(2)还有一点我很不明白:既然强调“扭曲”这种意义(为何称作“扭曲”呢?“扭曲”意味着不可持续吧),你想说明的是货币政策的中性还是非中性?(可以分长期与短期来说)
(3)此外,价格粘性,从而扭曲,从而货币政策非中性,一定带来的是“扭曲”?不会是改善?这是如何证明的?还是只是一个原假设?

答:(1) 通货膨胀就是物价上涨(先不考虑价格指数和上涨幅度的问题),对不对?物价是什么,就是产品价格,对吗?产品价格是由谁制定的?是生产该产品的厂商。那么请问,作为一种厂商定价结果的价格指数变化,它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
(2)扭曲是指改变原来的最优的资源配置方式,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货币政策短期内显然是非中性的,我说的已经够清楚了。
(3)因为非中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既可以是“扭曲”,也可以是“改善”,它是一把“双刃剑”。我在这里没有和你探讨货币政策的好坏的问题,只是强调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定)必然会造成福利损失。外生性成本冲击会导致通货膨胀,而有效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这一冲击,从而制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但另一方面,不当的货币政策本身又会引起通货膨胀,这就是当年弗里德曼强调的不要让货币政策本身成为一种扰乱经济的外部冲击。


14.现实生活中的政策制定者
问:如果也谈“有现实意义的宏观分析”,成本与收益的计算,对政策制定者的理性要求是否太高呢?另外,成本与收益函数的由来,也很成问题(至少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就很成问题)。

答: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在使用数量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货币政策分析,这并不是什么很高不可攀的理性。大多数央行并不是拍拍脑袋做决策的,这就是现实生活。

你可以认为社会福利函数的构建有问题,你甚至可以认为理性人的假设前提就有问题,但问题是你需要提出比当前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更科学的方法,否则我们也只能在这一框架下探讨。


15.通货膨胀的一般性解释:价格波动与物价稳定的关系
要保持物价的稳定是不可能的事情吧。只要市场机制在作用,市场内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会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虽然由于菜单成本等因素的存在,某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变动。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这与价格波动是不同意义的事情。不是要把通货膨胀保持到零,才是稳定。正常情况下必须要有小幅度的通货膨胀,经济才能平稳运行的。所谓保持稳定,就是尽量要让物价在某一区间内运行。

综上所述,物价的一定程度上涨,意味着经济的稳定,就业前景的稳定,不能定义为通胀。连续的,超过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上涨和相对上涨只是不同的类型。


16.可观测意义上的通胀
从可观测的意上说,先定义在某种价格指数(是一个增长率)。有可以有几种方法。
(1)设定某一临界值,当该价格指数超过该临界值时,即判定或认为经济中出现了“通货膨胀”。临界值具体设成什么,并不影响可观测意义上的对通货膨胀出现的判定。
(2)不设定某一临界值,不定义“通货膨胀”,直接将该价格指数定义成“通货膨胀率”。

之所以“询问”,就是想了解,大家既然提出自己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是否可以提出其他可观测(可判定出现)的方案?

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只有先判断“通货膨胀”是否出现了或者说“通货膨胀率”当前是多少,才能再谈通货膨胀出现了会如何如何?

其一,在设定所谓“临界值”情况下,不论这一“临界值”如何“科学”设定,其都是令人可疑的,而最终也不过是人们的主观设定而已。我的意思是,假如当前价格指数为8%,人们大可以将“临界值”设定为譬如10%,然后自信地告诉大家说“没有发生通货膨胀”。而事实上,货币主义基本就是如法炮制的。此种状况不知应当算作“模糊”还是“准确”?

其二,如果不设定具体的“临界值”,价格指数便成了所谓“通货膨胀率”。而这一“通货膨胀率”的概念,仿佛才是应当好好被定义的。当然,无论如何被定义,本人并不认同该“概念”。先姑且认同上述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则所谓“价格指数”的测定同样一点都谈不上“准确”。这方面的探讨有很多。要提的一点是,刨除掉ZF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行政手段控制影响进入价格指数商品篮子的商品价格从而影响价格指数的本身的高低以外,像房地产、股票这样一些资产类的价格,仿佛理所应当地被排除在价格指数以外。而实际上,这些资产的价格上涨,难道反映的不是流通中货币供给的增加?有人谓之曰“流动性过剩”,但价格指数仍未及比如说2%,这便仍不算作“通货膨胀”?

所以,按照上述提问方所述之通货膨胀定义,那么想必无论是哪一种情形,都谈不上“准确”,而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才是让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法来推论“任何自己想得出的结论”。


17.通胀:货币供给增加、货币贬值
所谓通胀,不是指“价格的上涨”,而是应指“货币的贬值”,即是货币供给的增加。这里指的是,“debasement of money”。

在一经济体的某一时点上,如果有新的货币的注入,例如在 “保持物价稳定”的目标下的货币注入,其结果如何?显而易见,在这一时点上,社会中已有的商品和服务并无变化,而货币却增加了,那么相应的,货币的价值被稀释了,也就是说,货币贬值了。因而,简单来说,认定“通货膨胀”了,“货币”即“贬值”了,难道还需“凭什么”来做出“判断”?


18.再次重申“通胀”
其一,看来我有必要重新申述对“通货膨胀”的看法,当然有些简略,所谓“通货膨胀”即货币供给的增加。它本义与价格无关,虽然它常常伴随物价的上涨。

其二,而且正如斑竹所言(斑竹过谦了,有足够的学识,呵呵),衡量“通货膨胀”的方法,就如定义所言,看货币供给的增加就可以了(此定义还需有进一步解释的必要?),我想这可以足够“清晰”、“明确”地判定一个经济体是否发生通货膨胀了吧?至于货币供给增加的可能的具体形式以及衡量指标,只能说,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之M1、M2等,应算一例吧。

其三,既然“贬值”的概念如此不得人心,那么姑且不谈。但我仍然有强烈的愿望,让大家了解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以我国为例,90年来的20年间,以M2来说,1990年末大约为1.5万亿元,而今年5月,这一数字是接近55万亿元。不用多说,现在的一元钱与20年前的一元钱有多大的差别。不知是否可以用“贬值”一词汇来加以表达。

其四,斑竹的观点很清楚,即是我们的教科书、我们的新闻媒体常常教导我们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通货紧缩”即“物价下跌”。然而,斑竹也很清楚,所谓“价格”,不过是一个交换的“比率”,而这一比率之高低,其影响因素非常非常之多,而不仅仅是货币供给的增加。因而,我们一点都不奇怪,去年至今各国疯狂的印钞,然而物价却在疯狂下跌,而有人便据以自信满满地判断“没有通货膨胀”,甚至声言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对抗通缩”!呵呵,由此,便可知,对“通货膨胀”之准确定义的重要性不止是一点点了。然而,现实结果将会如何呢?大家对此又会做何预期呢?


人大经济论坛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86607-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