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曹建文:核心期刊不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评价标准-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期刊>>

期刊库

>>

(ZZ)曹建文:核心期刊不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评价标准

(ZZ)曹建文:核心期刊不应成为学术研究的唯一评价标准

发布:本杰明 | 分类:期刊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核心期刊收费刊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近日,媒体报道商场现代化杂志通过收版面费巨额敛财的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学术界这一“潜规则”的关注。何谓核心期刊?其遴选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它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负面效应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核心期刊收费刊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近日,媒体报道商场现代化杂志通过收版面费巨额敛财的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学术界这一“潜规则”的关注。何谓核心期刊?其遴选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它为何会引发如此巨大的负面效应?其症结在哪里?又该如何消除?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中国核心期刊的发展:从“沉寂”走向“辉煌”
所谓核心期刊,是指从同类期刊中,通过一定的方法,筛选出学术水平较高、信息水平较丰富的期刊,作为图书馆采访、典藏与读者利用的参考。
长期研究核心期刊问题、并著有《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一书的《南通大学社科学报》执行副主编钱荣贵告诉记者,核心期刊的概念是个“舶来品”,最早是由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于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的。
布拉德福的研究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
上述研究表明,越是高质量的期刊,其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被引指数就越集中,从而派生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之名,源自西文“core journals”。1973年,我国的《国外书讯》杂志率先译介西方的核心期刊理论及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
钱荣贵认为,核心期刊的引进,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973年前后,国内经济凋敝,文化式微,图书馆经济更是拮据,在此情况下,译介国外各科技领域核心期刊,其意义就在于帮助图书馆了解国外科技期刊,以期国内图书馆能以“最少的经费订购最为有用的国外期刊”。
“核心期刊引进后,虽然很快克服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图书情报界生根、发芽,但当时只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学术参考工具,并没有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可以说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编辑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周彦召博士对记者表示。
但这一局面在上世纪90年代末被彻底打破,由于国内普遍运用核心期刊来作为论文评价和学术期刊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且相关主管部门在学位点建设和职称评定中也大量参照核心期刊,使核心期刊的功能极度泛化。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重量不重质,重刊不重文的学术风气愈演愈烈,进一步强化了核心期刊的作用。”周彦召博士对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在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核心期刊论文的发表数量,已成为考核的“硬指标”。以中部某高校评定社会科学类教授为例,该校对教职员工的申报资格,给出了明确的数量要求。按照规定,只有具备以下基本条件才有资格申请教授职称:“独立撰写并出版一部15万字以上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参编21世纪课程教材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并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8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5篇以上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8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1篇以上为一类期刊论文;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8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2篇以上为二类期刊论文。”
“可以说,国内核心期刊的遴选、应用和研究,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在当前步入最为辉煌的时刻,进入到了狂飙突进的‘全盛’时期。”钱荣贵无奈地对记者表示。
供需失衡的“核心期刊市场”呈现出典型的“牛市特征”,其遴选和认定,成为操纵我国学术期刊生存与发展的“有形之手”
“如果说,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核心期刊的论文数量作为考核的硬指标,一举确立了核心期刊的‘学术地位’,那么,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考核方式的施行,则标志着核心期刊真正进入了‘牛市’。”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06级博士生龚志勇对记者表示。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针对研究生的论文考核在各高校开始推行,并很快推广开来。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基本要求是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学术论文,有的甚至达到了5篇。并且其考核非常“刚性”,如果不能发表,毕业论文答辩就不能进行。
据4月27日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128.3万人,其中博士生23.6万人。当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大约5000多种,而收录核心期刊数量最多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核心期刊仅1983种。比照这一数字,以每名研究生每年发表1篇学术论文计,现有的刊物光发表学生的论文都不够,而要求研究生的论文发在核心期刊上,则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正是由于很多学校和科研机构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作为一项硬指标,造成了千军万马同挤“独木桥”的局面。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晔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在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的版面收费就难免水涨船高,不仅侵蚀了学术期刊版面收费所具有的有限的合理性,而且把其荒谬之处成倍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需求的刚性加上供应的短缺,使学术期刊特别是核心期刊成为高度稀缺的社会资源,共同造就了核心期刊版面费‘牛市’。近年来,核心期刊的版面费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我们成为了受害者。”龚志勇告诉记者。
记者以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生的名义递交了一篇论文给西部一综合性核心期刊,并联系了该杂志社一位姓张的编辑,这位编辑说,文章发表可以,但必须交版面费,每个版1500元。当记者以经济困难为由希望少交一点时,他表示,我们是CSSCI期刊,这个收费已很便宜了,中部省份一相同级别的刊物已经收到一个版3000元了。
由于“买家”众多,核心期刊开始打“擦边球”,有的刊物由双月刊改为单月刊,版面从60页升到80页再到100页,有的甚至将近300页,版面价格也从300、 500 元涨到1000、2000 元甚至上万元。
核心期刊的“金字招牌”效应,使其遴选和认定备受关注。而巨大的利益诱惑,甚至让国内“核心期刊”的遴选进入了“群雄纷争”的时代。据统计,目前我国的核心期刊评定机构就有6家之多:
一是《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每4年出版一次,共出了5版。 2008 年第五版1983 种。
二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2007年版从社会科学2770种期刊中遴选来源期刊528种、扩展版152种。
三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制。1987年开始研究,2005年起分别出版核心版和扩刊版作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每年出版发布。2008年核心版从6082种科技期刊中遴选1754种。
四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研制。2000年推出首版,2004年版从3000余种社会科学核心期刊遴选出核心期刊344种。
五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2007年~2008年版从4000多种科技期刊中遴选来源期刊1083种,其中核心库737种、扩展库346种。
六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研制,每年发布。以CNKI(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收录6000余种期刊为基础。
从评定机构的单位可以看出,核心期刊的遴选并非官方性质,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机构行为。
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副司长张泽青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特别声明,评选核心期刊不是政府行为,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核心期刊评选与政府无关。 他表示,现在很多机构都在评核心期刊,这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比如在校的大学生有多少人能达到发研究论文的水平?但现在很多学校不但要求他们写论文,而且还要他们发表,甚至要发表在核心或权威期刊上,不发就不能获得学位,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但庞杂繁乱的“核心期刊”遴选,因反映了核心期刊背后庞大的利益纠葛,还是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每到评审时节,就有不少学术期刊的主编纷纷找到评审机构展开“公关”。
中部省份一核心期刊主编对记者坦言,进行“公关”,对那些刊物质量不是特别高的刊物而言,是一项必做的功课。因为能否进入核心期刊的序列,事关帽子和饭碗:一旦上榜,则等于捧到一个金饭碗;而如果被“除名”,则既无法向主管单位交差,也会失去财源,主编就难辞其咎了。
剥离核心期刊力不能及的评价功能,告别“以刊评文”的唯“核心期刊”时代,方能实现学术生态的正常化
核心期刊为何会从一种“学术参考工具”变异成极具刚性的“学术评价标准”,并几乎成为“敛财”的代名词呢?
“是我们将核心期刊这本经念歪了!”钱荣贵对记者坦言,“用作期刊评价、论文评价的工具,不是核心期刊研究和遴选的初衷,核心期刊也力不能及。实际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初衷只有两个:一是为图书情报机构馆藏期刊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二是为读者选择、阅读期刊文献提供‘门径’。”
但核心期刊现在俨然成为一种超级评价尺度,与广大知识分子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由此引发出诸多社会负面效应。
ISSN中国国家中心副研究馆员安秀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由于核心期刊基本上包括了国内学术水平较高、质量较好的学术期刊,因此,许多人误认为核心期刊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工具。核心期刊表也因此从参考工具变成了评价标准,广泛用于津贴评定、职称评审、论文评奖等领域,核心期刊演变成了一种评价尺度。
“实际上,核心与非核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过分夸大核心期刊的作用、不恰当使用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核心期刊毕竟不是评价标准,当它的性质超出参考工具时,问题就会随之产生。”安秀敏表示。
“确实有很多家在做核心期刊评价研究,但各个项目的出发点不一样,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编之一蔡蓉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一再强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不是评价标准,而是一本参考工具书,是一本主要供图书馆期刊订阅工作参考的工具书。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将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对学生、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这一趋向正在不断强化。凡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被认为是高质量的;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一律被判为是低质量的。只看“刊物”不看文、只认衣冠不认人的核心期刊崇拜症正恶化着当前的学术环境,成为学术评价体系改革不容回避的一个现实难题。在论文评价上,核心期刊拥有“生死予夺”的大权。
“这种看似客观、简便的评价方式,严重背离了学术研究的宗旨,是一种过度量化、过于简单的学术评价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学术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也催生出大量的‘学术泡沫’,目前我国产生的学术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第8,而在国际权威检索系统SCI中排名第123,这样尴尬的局面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周彦召博士对记者说。
“唯‘核心期刊’论的学术评价方式恶化了我国的学术生态。”钱荣贵对记者表示,“现在不少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六亲不认’,只认核心期刊,而且辅之以重金,一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价值数百、数千、数万元不等。因为大家都认为,一不小心,差了一篇‘核心’,津贴也许就会掉下一档。在这样一种学术评价体制导向下,现在的许多人做学问、写文章的终极目标似乎就是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因为这样就可以为评奖、评职称、拿津贴、跑课题打开方便之门,至于文章能不能于世有用、于世有补,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均无暇顾及。”
“唯‘核心期刊’论貌似公平,实际上是最大的不公平,特别是在通过金钱可以买到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权后,你能说谁钱多就能代表谁学术水平高吗?”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某全国重点大学青年教师反问记者。
他继而表示,一篇论文、一项成果的质量高低与否,最有发言权的是学者,应该把学术评判的标准和权力交还给专家,目前国际通行的科研评价方式是“同行评议”与“引文索引”,其中的合理成分我们完全可以予以借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陈志良对记者表示,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现在,是到了该告别“以刊评文”的唯“核心期刊”时代的时候了。
“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术生态的正常化。”陈志良教授最后强调说。
时间:2009年6月9日 作者:曹建文 来源:光明日报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8252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