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期刊撤销中国学者70篇涉嫌造假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期刊>>

期刊库

>>

国际期刊撤销中国学者70篇涉嫌造假论文

国际期刊撤销中国学者70篇涉嫌造假论文

发布:济世良才 | 分类:期刊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国际期刊撤销中国学者70篇涉嫌造假论文http://www.sina.com.cn2009年12月26日14:33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6日消息,据国际《晶体学学报》杂志官网报道,该杂志近日发表社论称,他们发现来自中国“井冈山 ...
坛友互助群


扫码加入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


国际期刊撤销中国学者70篇涉嫌造假论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6日 14:33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6日消息,据国际《晶体学学报》杂志官网报道,该杂志近日发表社论称,他们发现来自中国“井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7年发表于该杂志上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决定撤销这些论文。“井冈山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也已经承认事实并同意撤销论文。由于此次所发现的论文全部来自“井冈山大学”,因此该杂志将对所有来自“井冈山大学”的论文进行全面的真实性检查。   
全文如下:   
很遗憾,这篇社论是为了向《晶体学学报》杂志E卷的所有读者和作者以及广大的科学组织就一个事实发出警示,我们最近发现《晶体学学报》杂志E卷所刊出的论文中存在系列科学造假现象,这些论文主要发表于2007年。尽管《晶体学学报》杂志E卷每年所发表的数千篇论文大多数仍将代表着严肃的科学研究成果,但是这其中至少70篇已被证明是伪造的,同时也得到了作者的承认。我们的检测工作仍将继续,有可能这一数字还将继续增加。   
这些问题最初是由汤-斯派克所发现的,他对《晶体学学报》杂志E卷和C卷的过期刊物进行了例行性检测。检测通常是利用这些文章的紧急重要性因数(CIF)和结构因数文件进行的。最初,一些无法解释的“Hirshfeld刚性结合警报”和一些不同寻常的“金属配合基供电子原子”间的距离引起了检测人员的关注。检测人员发现一些金属原子被调换,而且不止一个结构是利用同一组数据进行测试的。这些问题的发现提醒检测人员对论文通讯作者的搜索。   
由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的托尼-舒利尔斯所编写的一个程序可以检测和对比被调查论文的结构因数文件。我们采用这个程序对论文中表述结构的数据进行了检测,检测程序发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在这些问题文章中,用来表述某两种或更多结构的数据集事实上都是相同的,只不过其中细节参数很明显已被相关作者改动过。   所有这些伪造结构都有许多相同的特点。比如,许多篇问题文章都用到了一组真实的强度数据。这种数据通常用于表述某种化合物结构,这种化合物结构已经在许多文献中出现,而且得到过准确的检测。但是,这些问题文章的作者将这种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的数据做了改动,从而看起来好象是产生了一种新化合物的独特结构。这应该是最恶劣的伪造案例,仅仅一组常见的数据竟然产生了18种新颖的结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描述真实结构的原始论文的作者是否知道这种欺诈行为。   
这些造假作者主要是在金属组织结构上进行伪造。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利用一组数据获得一个同等的复合体,比如铜(II)。他们将铜(II)换成锌(II)、镍(II)、铁(II),甚至是钴(II),从论文中看它们似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为了降低被发现的风险,他们对这些金属参数的修改幅度一般小于4%,而且从原始数据中挑出一部分。大规模问题文章的出现,排除了无意识的可能。这些包含有镧系元素的相似结构的形成过程表明,甚至可能存在更大规模的学术欺诈现象。他们不仅仅篡改了金属属性,而且还对组织配合基内的原子进行了修改,因此产生了更多虚假结构变种,这些结构都被作为研究成果发表出来。   
此外,一些非金属原子也被造假者应用到研究中,并产生了大量的虚假组织结构。比如,CH2组被NH或O代替,反之亦然,于是硝基组变成了有机酸或氨基化合物,而OH组变成了氟原子。诸如此类的例子在这些文章中太多了。这种造假行为比那些使用真正的物质但证据不足的造假行为要恶劣得多。然而,化学意义上不可能产生的结构通过这些造假操作竟然产生了。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化学性质已经进入了某些文献中,不过尚未发现而已。   
最早被发现的系列造假结构均出自两个研究小组。这两个研究小组的通讯作者分别是“钟博士”(Dr H. Zhong)和“刘教授”(T. Liu)。他们均来自中国的“井冈山大学”(Jinggangshan University)。这些论文的联合作者还包括“井冈山大学”的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来自中国不同科研机构的作者。所有这些通讯作者和联合作者都已签字,并同意将“钟博士”的41篇论文和“刘教授”的29篇论文撤销。关于这些论文的撤销细节将发表于《晶体学学报》杂志之上。由于这次所发现的造假论文均来自“井冈山大学”,因此该大学所有发表于《晶体学学报》杂志E卷或C卷上的文章现在均已被识别出来,杂志准备检查这些文章的真实性。初步检查结果显示,这种检查将可能引起更多的论文被撤销。   
《晶体学学报》杂志E卷或C卷的所有责任编辑也都被提醒要警惕这些欺诈行为,并建议他们利用警示标记来识别这些欺诈企图。需要指出的是,将来其他许多可能存在造假的论文,在审稿阶段将会被警惕的责任编辑所拒绝。但是,直到这次大规模造假事件出现之前,一些造假行为仅仅被看作是一种偶然事件或善意的错误,而无需承担责任。当我们与晶体学领域的其他杂志社编辑讨论这个事件时,他们都感觉非常震惊。他们和我们一样都认为这是难以置信的,完全虚假的晶体结构竟然可以被提交上来发表。   
悲哀的是,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个案。我们必须要彻底清查,并制定一些必要的计划以防止再次出现科学欺诈现象。最后,随着CIF检测确认软件不断得到更新和升级,它能够提供详细而彻底的数据和结构质量评估。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没有结构因数文件,现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对于所有报道晶体结构研究进展的杂志来说,必须首先要求作者提供结构因数文件,这一点现在显得越来越重要。   
最后,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取代有经验的责任编辑的质疑和评估工作,也不可能指望我们做出绝对的保证将来不会再出现此类事件。我们认为,不管是杂志社、编辑还是审稿人员,都应该时刻准备应对这种欺诈挑战,并识别他们的企图,而不仅仅单纯地报道一些真实的结构研究成果。必须要加强对晶体学领域中造假行为的识别能力,甚至应该持续不断地对以往的杂志数据进行检查。感谢汤-斯派克、乔治-弗格森和国际晶体学联合会的所有员工,他们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彬彬)
扫码或添加微信号:坛友素质互助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6464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