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投资分析应从宏观经济开始-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投资>>

证券投资

>>

[分享]投资分析应从宏观经济开始

[分享]投资分析应从宏观经济开始

发布:simoninsunshine | 分类:证券投资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投资分析应从宏观经济开始1.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  经济运行与发展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其变化与结果都不能为人们所直接接触到,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的。各种经济指标在经济运行中互为条件,彼此关联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投资分析应从宏观经济开始

1. 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


  经济运行与发展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其变化与结果都不能为人们所直接接触到,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的。各种经济指标在经济运行中互为条件,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变化着。如果国民经济运转出现异常,那么,一定会有一些指标率先反映出来。正是由于经济变量间存在的这种内在联系,才使我们对宏观经济的分析成为可能。因此,宏观分析的首要步骤就是熟悉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各项指标。如果要分析国民经济形势,那么首先就必须对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各项主要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总指数、工农业总产值等等有充分的了解;如果要分析货币形势与货币政策就需要熟悉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贷款、居民储蓄存款等等金融指标。

  (1)指标的分类
由于宏观经济现象的错综复杂与类型多样,因而反映这些现象的指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是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类。

  ①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指在统计资料汇总后得到的总和指标,从指标的数字来看表现为绝对数。它反映了某种宏观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规模和水平。总量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说明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标志总量与表明总体单位总数的单位总数。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利润总额等都属于标志总量,而企业总数、机构总数、职工总数等则属于单位总数。

  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情和国力,反映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基本指标。同时,总量指标还是计算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总量指标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计算结果。因此,总量指标是进行宏观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

  正确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必须明确各项总量指标的涵义、范围,分清它与有关指标的界限。例如,在考察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时,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涵义与范围才能正确运用这些指标来进行分析。

  其次,不同种类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实物总量。石油产量与电视机产量显然不能加总,而同为农作物的小麦产量与棉花产量也不可混为一谈。


  最后,同类现象的总量指标的数值其计量单位必须一致才能加总,否则必须先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单位。

  ②相对指标。相对指标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关指标之比,它表明了各种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一般有百分数、千分数、系数、倍数等,其中,百分数是最常用的一种。

相对指标的优点在于它把反映分子分母两个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值进行了抽象,因而便于在现象间进行对比分析。

  相对指标能将社会经济现象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作出明确的说明。例如,通过将工业总产值与工农业总产值进行对比,或将报告期某种主要产品产量与基期该产品产量进行对比等,可以表明经济现象的结构、发展速度和相对强度,为深入分析提供了依据。另外,相对指标还能将现象的绝对数的差异抽象化,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总量指标可以进行对比。

  相对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它是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之比,主要用于反映计划完成情况。

  第二,结构相对指标。它是总体中不同性质的各部分有关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外贸出口额与进出口总额的比值就反映了出口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另外,通过考察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第三,比较相对指标。它是指同一时期某一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的对比,表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各国、各地或各部分之间的相对差异程度。比如甲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乙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就反映了甲乙两国在经济盗ι系牟罹唷?br>  第四,动态相对指标。它是某一现象的报告期数值与同一现象基期数值之比,反映了事物的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例如我国199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4,918亿元,1993年为34,477亿元,1994年为1993年的111.6%,即增长11.6%(按可比价格)。

相对指标的计算以总量指标为基础,在计算时必须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这是计算相对指标的前提。只有所对比的两个指标包含的内容、范围、时间等完全一致,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现象的特征,才能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依据。在运用相对指标进行分析时还应坚持一个原则:即相对指标要与对应的绝对值结合起来运用。因为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值对比的结果,在这里,不同现象绝对水平的差异被掩盖了。事实上,较大的相对数可能是两个较小的绝对数对比的结果,而较小的相对数则可能是两个较大的绝对数对比的结果。如果仅仅观察相对指标而忽视了现象绝对水平的差异,就不能全面反映客观现象的真实情况。例如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11%,而同期美国的增长速度低于4%,远远低于我国。但是如果联系绝对水平来看,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额为45,006亿元人民币,约合美元5,500亿元,而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5万亿美元,比我国高出近10倍,其增长1%的绝对值是5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0%,这表明我国仍需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见,只有把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才可能对经济现象进行正确分析。

  ③平均指标。平均指标是说明同质总体内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职工平均工资、商品平均价格、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等,反映了总体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只能就同类现象进行计算,也就是计算平均指标的各单位必须具有同类性质。

  平均指标也是在宏观分析中广泛应用的一类指标,它们可用于同一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或单位间的对比,以反映各地区、部门或单位的效益;还可用于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对比,以反映现象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性。除此之外,平均指标还可用于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和进行数量上的估计推算,如利用部分总体单位计算的平均指标来估算其全部总体的平均指标,或乘以总体单位数来推算总体的标志总量等。

  常用的平均指标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用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总和除以总体单位个数后所得结果,它的好处在于通俗易懂,而且还是其他许多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基础性指标。几何平均数是将几个变量连乘后开几次方根计算所得平均数,常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等。

  (2)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指标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所构成,前者是指标的质的规定,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范畴;后者则是指标的量的规定,它是根据指标的内容所计算出来的具体数值。因此,熟悉指标不仅要知道各项指标的名称、涵义及特点,还必须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

  数据资料是宏观分析与预测,尤其是定量分析预测的基础,无论是对历史与现状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的预测,都必须以它为依据。所以,在确定分析对象及相应主要指标后,就要下功夫搜集与之有关的历史与现时的数据资料、事实、变革等各种有关的信息。有时资料可能因口径不一致而不可比,或是不反映变量变化规律的异常值,此时还需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

  ①数据资料的来源。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包括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与措施、一般生产统计资料、金融物价统计资料、贸易统计资料、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突发性非经济因素等。这些资料来源主要有:第一,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了解世界经济动态与国内经济大事。
  第二,政府部门与经济管理部门,省、市、自治区公布的各种经济政策、计划、统计资料和经济报告,各种统计年鉴等。如《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经济年鉴》、《经济白皮书》等。
  第三,各主管公司、行业管理部门搜集和编制的统计资料。
  第四,部门与企业内部的原始记录。
  第五,各预测、情报和咨询机构公布的数据资料。
  第六,国家和省市领导人报告或讲话中的统计数字和信息等。
  ②对数据资料的质量要求。

  第一,准确性。数据资料必须准确可靠,虚假的数据资料将导致得出不真实的结论。

  第二,系统性。数据资料要连续和系统,要有历史各期的统计数据资料。连续而系统的信息资料是分析比较、掌握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支离破碎、零零散散的数据资料对于分析价值不大。


  第三,时间性。数据资料要新,要有近期和最新的数据资料。某些数据资料的时效性很强,搜集或处理不及时就会失去利用价值。

  第四,可比性。由于社会变革、经济变革、统计制度的变化、物价涨落,及行政区划、企业归属、市场供应范围的改变等原因,常使历史统计数据不可比,直接使用这些数据将造成很大的误差。因此必须对不可比数据调整口径或进行单位换算,使之具有可比性。

  第五,适用性。许多数据资料虽然符合上述四项标准,但与分析目标无关,如果把它们搜集进来,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利于提高分析的效率与精确度。

  ③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宏观分析时,各项数据必须口径一致,否则就不能用于直接比较,因此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另外,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在搜集到的数据中往往包含一些异常数据,如果直接把这些异常数据用于分析,就会影响分析的结果,得出不确切的结论,不能反映在正常情况下经济运行的规律,因而也需要进行处理加工。下面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第一,对不可比数据的处理方法。造成数据不可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国家政策法规造成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

  例如,我国1981年开始利改税,则因税法的变化造成税收额的历史统计数据不可比。对此可用利税额代替税收额进行分析,或者在样本数据够用时,只用利改税之后的数据资料。二是因价格因素造成的统计数据不可比。当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社会商品零售额等用价格计算出的货币量数据进行分析时,都应按某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剔除价格的影响,使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将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指标值除以当年对基年的物价指数,就得到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数值。

  第二,对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由于建国后我国曾经发生过"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历史事件,而使不少经济数据大起大落,成为不能反映变化规律的连续几年的异常值。因此,在进行分析时应将这些异常值剔除。

  但是,有时由于数据较少,若剔除这些异常数据就会更少,也不利于正确分析,此时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平均值法,即将异常值前后相邻两期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当期修正值。

利率与汇率对投资的影响

  利率与汇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状况,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又将影响所有宏观经济变量如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水平、就业水平、国际收支、经济增长率等等。显然,利率与汇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活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利率与汇率的变动是判断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之一,利率与汇率的走势分析是宏观经济形势预测的主要手段。
  (1)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市场利率与社会总储蓄和总投资有着密切的联系。储蓄(资金供给)和投资(资金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均有较大的弹性。从长期来看,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利率一方面影响现期的投资活动,同时又通过调节储蓄而影响未来的投资规模。利率的这一作用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大力发挥而成为其著名的"有效需求"理论的核心内容,凯恩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如果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如果利率下跌,则债券价格上涨。利率与债券价格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在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安排上可以在货币与债券之间进行选择,以期获利。如果预期利率将下跌(亦即债券价格将上涨)则人们愿意现在少存货币和多买债券,以便将来债券价格上涨时卖出债券获利;反之,预期利率的上升使得人们愿意多存货币和少存债券,即把手里的债券卖出,转换为货币,以避免将来债券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表现为对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上。
  ①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利率对投资规模的影响是指利率作为投资的机会成本对社会总投资的影响。在投资收益不变的条件下,因利率上升而导致的投资成本增加,必然使那些投资收益较低的投资者退出投资领域,从而使投资需求减少。相反,利率下跌则意味着投资成本下降,从而刺激投资,使社会总投资增加。正是由于利率具有这一作用,西方经济理论界与货币管理当局都把利率视为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因此,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控制利率水平在西方货币政策体系中曾一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为了恢复生产,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都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低利率政策因为有利于刺激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被广泛采用,并且在战后的20多年里,对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实际年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增长率都在4%左右。日本从低利率政策中获得的好处更大,企业大量利用低利贷款,减少了利息负担,降低了企业产品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促进了企业投资,加速了工业发展。日本的低利率政策对日本投资的迅速增长、工业的高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开展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70年代起,西方各国国际收支极度不平衡,并发生了普遍性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国内经济逐渐停滞,形成了可怕的"滞胀"局面。为了缓和经济危机,西方各国相继转向推行高利率政策,以压缩投资,抑制通货膨胀,结果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从1975年的24.2%下降到1982年的8.6%,再继续下降到1988年的3.8%。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也从1974年的24.3%逐渐下降到1988年的0.5%。
  由此可见,利率的变动对投资规模乃至整个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不但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一再强调,而且也从实践中反复得到了证实。
  ②利率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投资结构主要是指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投资比例关系。
  利率作为调节投资活动的杠杆,不但决定投资规模,而且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都会影响投资结构。
  一般来说,利率水平对投资结构的作用、必须依赖于预期收益率与利率的对比上。资金容易流向预期收益率高的投资活动,而预期收益率低于利率的投资,往往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进行。从短期来看,利率的变动,会引起投资结构的调整。利率越高,投资会越集中于期限短、收益高的项目。
  利率对投资结构的影响更主要地体现在利率结构上。现实经济中利率的种类繁多,说明经济生活中利率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利率体系进行分类就形成不同的利率结构。如按借贷主体划分,利率包括银行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利率、债券利率、市场利率等;按贷款行业划分可分为工业贷款利率、商业贷款利率、农业贷款利率等;按归还期限划分可分为半年期、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八年期等等。利率结构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到投资结构的变动。
  例如,利率的期限结构会影响投资的期限结构,如果长期利率过高,则会抑制期限较长的投资,相对增加人们对短期投资的需求;相反,如果短期利率过高,长期利率相对较低,则会刺激长期投资,使一部分投资需求由短期转为长期。再比如,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利率被政府所控制,政府对不同的行业规定不同的利率,这种利率的行业结构也会影响到投资的结构。因此,通过调整利率的行业结构来贯彻政府的产业政策便成为一种通行的作法。我国在建国初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明显的差别利率政策,总的原则是,私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大于公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商业企业的贷款利率大于工业企业的贷款利率。以此扶持公营经济的发展,限制私营企业的投机活动,以确立公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给工业贷款利率以优惠,目的是在物资短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鼓励工业迅速发展,限制商业投机,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抑制畸形的需求,从而使市场形势迅速好转。实行行业差别利率政策,使得在一个不长的时期内,工业生产得以迅速增长,限制了私营企业,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且,在后来的经济建设中,对列入国家计划内的能源、交通、通信和一部分原材料工业等13个行业,以及对盐业、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实行差别利率,以保证对这些部门的投资。
  利率调节经济的功能从总量的方面说,是抑制对资源的总需求,把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资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使用。这种调节从结构方面说,主要是采用差别利率,实行利率的优惠与惩罚制度,可以用较低的优惠利率支持重要行业、企业和短线产品的生产,也可以以较高的利率和加收利息的办法抑制对一些行业、企业和长线产品的投资。这样能够调节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如果在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实行差别利率,还能促使资金在地区、行业、企业间的转移。但是,利率的调节作用的大小还往往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
  ③利率调节作用的发挥。总的来说,利率变动主要是通过贷款人和借款人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来影响投资的,但利率作用的发挥又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尤其受制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与社会资本状况。
  由于投资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利润与利息的量的对比,因此,投资量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利润率与利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二者的相对水平。很可能是:尽管利率下降了,但由于利润率也下降了,因而投资并不会增加;或者虽然利率上升了,但因为利润率也上升了,所以投资也并没有减少。
  社会资本状况也会影响到利率作用的发挥,如果存在着大量过剩资本,利率降低就会引起投资增加;但如果资本不足,尽管利率降低了,投资也难以立即增加。
  利率的作用还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金融市场越是发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就越能反映市场资本供求,同时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利率的变动就越容易通过金融市场作用于整个经济。
  由此可见,利率的调节作用的实际效果决定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经济高涨时,尽管利率上升也很难抑制投资增加;当经济萎缩时,尽管当局压低利率,也刺激不了投资的增加。再者,一国经济越发达,利率的作用就越明显;反之,在越不发达的国家中,利率被扭曲得越严重,对经济也就失去调节作用。
  (2)汇率对投资的影响
现代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都越来越多地介入和依赖国际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从而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国家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货币关系,而汇率是这些关系的核心内容。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是以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汇率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
  汇率对投资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等实现的。
  ①汇率通过进出口影响投资。一般地说,汇率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其影响过程大体是:在一国货币对内购买力不变,而对外汇率贬值时,该国出口商品所得的外汇收入,按新汇率折算要比按原汇率折算获得更多的本国货币,出口商可以从汇率贬值中得到额外利润,出口需求增大,进而刺激投资的增加。对于进口而言,由于进口商品按新汇率所需支付的本国货币,要比按原汇率计算多,从而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起到了抑制进口的作用。这样,国内需求必须通过国内投资来满足,这也从另一方面刺激了国内投资的增加。相反,一国汇率升值,则会增加进口,抑制出口,引起国内投资的减少。
  不过,汇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还需考虑到进出口需求弹性,即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影响的程度。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贬值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出口数量;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减少进口数量,这样,才会有利于国内投资的增加。
  如果进出口商品价格弹性较小,则汇率降低对进出口数量从而对投资的影响就较小。
  ②汇率通过物价影响投资。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的同时,也对物价发生影响。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贬值要引起进口商品国内价格的上涨,使国内生产的消费品和原材料需求上升,这会刺激国内投资;反之,汇率升值,则会起到抑制进口商品的物价的作用,使国内投资相对减少。从出口商品看,汇率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使出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供给小于需求,从而抬高国内市场价格,也同样会刺激投资的增加;而汇率升值使部分商品由出口转为内销,增大了国内市场供给,使商品价格降低,抑制了投资扩大。
  ③汇率通过资本流出入影响投资。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一国的投资活动往往不能从国内储蓄得到满足,而必须依赖于国际资本的投入。汇率变动对长期资本的流动影响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在利润有保证和风险较小的情况下不致出现大的波动,从而对长期投资影响不大。但短期资本流动常常要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在汇率贬值条件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贬值国货币计价的各种金融资产,因而会发生资本外逃的现象。
  同时,投资于汇率较高的国家的金融市场可能谋取更多的收益,因此,汇率贬值,会减少金融市场的投资;汇率升值,会增加对金融资产的投资。
  汇率能否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及其作用的大小,因各国的经济体制、市场条件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同而异。当然,对外开放程度也起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一国的市场调节机制发育得越充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密切,汇率的作用就越能有效地发挥。

计划年度政策选择的预测

  选择与确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项经济政策直接指导着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活动,而政府的地位决定了政府行为对于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来说,政府政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的大环境,从而也就影响到其投资行为的方方面面。
  所以,投资者对政府在计划年度将选择与确定何种经济政策进行预测是其制定投资战略、实施投资行动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不过,选择与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是政府的职责,投资者只能是政府政策的被动承受者,因此投资者在预测时应尽量把自己置于政府即宏观经济管理者的位置上,从政府角度去考虑各项问题,这样的预测才可能更接近实际。
  (1)政府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般说来,政府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时,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考虑到的:①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必须以客观经济形势为基点。根据不同的经济状态选择不同的经济政策,实际上就是以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为基础。相机抉择实质上就是根据对经济发展状态的判断来选择经济政策。对客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二是对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前者是对经济状况的静态分析与判断,目的在于直接掌握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状态,寻找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阻碍因素,有利于制定出具有反经济周期性质的经济政策;后者则是对经济形势的动态分析与判断,目的在于掌握经济发展的态势,明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加经济政策调节的针对性和选择恰当的调节力度。另外,由于从政策制定到实施再到产生效应总需要一定的时间,即所谓的政策时滞,这也要求对经济形势做出动态分析。所以,在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时,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总是结合而行的。
  ②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必须考虑到各方面对新政策的承受能力。选择确定新的经济政策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如果政策选取不当,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破坏性影响。经济政策这一特点决定了选择新政策必须循序渐进,只有在各项条件都已具备的条件下才可审慎出台。"稳"应该是颁布新政策的指导原则之一,它又可体现为新旧政策之间的承接性与社会各方面对新政策的承受能力。新政策应该是对现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使之更符合客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新旧政策之间跨度太大,二者不能衔接,就可能打破经济运转的连续性,造成经济的震荡。即使是确实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超越了社会的承受能力,非但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可能造成破坏性影响。例如,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相比,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能体现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从长远角度考虑,应把建立浮动汇率制作为我国汇率制改革的目标。但是发展浮动汇率制所要求的条件我国现阶段还无法完全满足,那么在短期内就只能着眼于建立一种有限弹性的汇率制度。
  ③选择与确定某项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到该项政策诸手段的配合与统一。各项经济政策其政策目标的选择应该服从于宏观经济目标,因而往往比较明确;而其效应是一定目标下政策手段作用的结果,因而决定于政策手段。这意味着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指选择和确定政策手段。而每一项经济政策其政策手段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体系,它不仅包括种种手段,而且每一种手段都有其调节国民经济的具体方法。例如税收可以通过税种、税目、税率、税收减免等等具体规定影响国民经济,公债可以以发行数量、公债利率、期限等方式调控国民经济,等等。这些手段及其具体调节方法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因此如何配合和统一各政策手段及其具体调节方法就成为选择和确定经济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
  ④选择与确定经济政策必须统筹考虑各项经济政策的搭配与协调,还要考虑到经济政策与其他社会政策之间的配合。
  各项经济政策都是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服务的,因而其政策目标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各种经济政策为实现政策目标而作用于经济运行的具体方式即其政策手段是各不相同的,各种政策之间不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例如,银行调整利率水平会影响到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到财政收入。又如,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会抑制社会总需求,造成物价波动等等。因此,要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避免各种政策效应的相互抵消,必须要尽力做到各种经济政策的统一。另外,经济政策在影响经济运行的同时必然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在选择经济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到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更要考虑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要使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协调起来,使它们的相互影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对于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下面特别介绍一下常见的几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
  ①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紧"政策通常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通货膨胀压力大时采用。"紧"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紧"货币政策的措施是提高利率、减少贷款。此种结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②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松"的搭配通常是在总需求远小于总供给、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下采取的对策,即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税收、增加支出,货币政策同时增加贷款投放、降低再贴现率等。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信用膨胀并诱发通货膨胀。
  ③"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松""紧"搭配的财政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调控中最常用的调节方式。如何搭配二者的"松""紧"则取决于客观经济状况。例如,当经济中出现货币发行过多但还未演变为通货膨胀时,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应急于收紧银根,回笼货币,而应采取增加财政收入、紧缩财政支出的对策,即选择"松"货币政策与"紧"财政政策的搭配;而当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时,就应采取紧缩银根、回笼货币的"紧"货币政策与扩大支出、减少收入的"松"财政政策,以压缩需求,增加供给,使经济增长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如,当经济发展中出现财政赤字但经济增长速度尚可观时,不应急于紧缩财政,而应减少货币供应、控制贷款,选择"松"财政与"紧"货币的搭配;而当经济发展中主要矛盾为财政赤字并伴随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应努力增加收入压缩支出,而银行则应放松银根、发行货币,即选择"紧"财政与"松"货币的搭配,借以启动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同时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
  上述几种措施虽非宏观经济调控的必然措施,但在一般情况下,政府调节经济主要还是运用这些措施。因此,投资者熟悉这些措施的作用及其在何种条件下运用,对预测经济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经济政策有效性评价

  了解各项主要经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评价现状和预测未来做铺垫,因为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分析总是围绕其政策目标、政策手段与工具等进行的,对各项政策的功能特性有一大体认识,在评价和预测时就易于把握大方向。
  (1)评价经济政策的步骤
一般说来,分析评价各项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确定评价分析的标准。一般说来应以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为依据。
  第二,比较各经济政策实施后的实际结果与政策目标,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评价政策手段的有效性;有时还应分析由于某项经济政策实施给其他方面带来的间接影响。
  第三,根据上一步所得结论,结合新形势的新要求,预测下一阶段可能会实施的政策。
  (2)评价经济政策的原则
为保证评价效果正确、有效,对经济政策的评价必须坚持下面两个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的政策目标都是多元的,那么其效应必定也是多元的;另外,政策效应不仅包括经济效应,往往还包括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对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价必须考虑到各项经济政策的各个目标的实现状况,不能只要增长不要稳定,也不能只讲规模忽视效益,等等。
  必须从多方面、从整体上评价政策效应的好坏,只有这样才可能对某一政策实施所造成的后果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才能为下阶段的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是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是指评价应有客观标准,不能只从主观出发来判断效应的好坏。不同的投资者由于其所处地位、环境、自身实力等有差异,出发点往往各不相同,如果全凭主观判断,很可能对同一现象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显然不利于发现真实的客观状况。因此,评价政策效应必须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尽量让数字与资料来说话。
  (3)评价政策效应要考虑的两个问题
第一,评价政策效应应考虑到政策的机会成本的大小。所谓政策机会成本是指经济政策实施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放弃的其他方面的效益。这可以用付出的代价的大小来衡量。这一代价可以是物质代价,如人力、物力、财力等;也可以是精神代价,如由于政策实施所引起的社会矛盾等。举例来说,如果政策为实现物价稳定目标而对城镇居民进行价格补贴,在总量资金一定的条件下,必然意味着政府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要相应减少,特别是减少了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这会使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受到一定影响。如果为实现物价稳定而在其他方面付出的代价太大,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一政策是不成功的,在下一阶段很可能就不会再采用这一政策。
  第二,在进行评价时还应考虑到另外一个具体的问题,即经济政策效应的间接性问题。经济政策往往从其政策目标或手段本身无法直接反映出来,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指标间接反映。例如,对于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来说,"优化"就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的人对"优化"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把它转化为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才便于作出客观判断。由于各项经济政策种类繁多,反映这些目标的指标更是不胜枚举,限于篇幅,这里只能就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收入公平等六大宏观经济目标作一介绍。这是因为,各项经济政策均以这六大目标为根本目标,那么其实现状况显然可以反映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
  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是经济结构合理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由此,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和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就成为观察资源是否优化配置的标准。如何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本章第二节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至于反映经济效益高低的指标,从宏观经济角度讲,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即国内生产总值与全部生产要素综合投入量的比率。这一指标可反映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比值越大表明资源使用效率越好。更具体地讲,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劳动力与资本(或资金)两部分,那么与之相对应,全要素生产率也可分为两个部分生产率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与资产产值率,它们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与劳动力综合投入量或资本综合投入量的比率,用以衡量单要素投入所产生的生产效果,从而也就反映了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资源的配置状况。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虽然各有自身衡量标志,但它们都体现了在资源有效利用条件下,经济系统地稳定发展,因此,可以把这三个目标综合为一个经济稳定目标加以判断。经济稳定与否在宏观领域最直接地表现就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否平衡。显然,使社会总供求处于平衡的经济政策其效应是好的。
  经济增长目标主要通过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两个指标体现出来。在其他条件许可时,经济增长速度即国民生产总值与即民收入增长速度越快,表明政策效应越好。
  对于收入公平目标的衡量争议较多,目前提出的表示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较有代表性的有洛伦茨曲线、帕累托曲线、基尼系数、库兹涅茨指数等,其中,库兹涅茨指数是比较直观的一个。库兹涅茨指数又叫相对收入阶层分布,它代表一定收入水平以下的阶层所占的比重,这就是现实的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主要经济政策

  政府经济政策的种类很多,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与外贸政策。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政策。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是政府财政行为的准则。政府财政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行为,因此,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准则。
  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财政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从宏观上对构成经济活动要素的资金、物资、劳动力等进行的管理,其中,对资金的管理就是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它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制约着对物资和劳动力的管理,而这一财力管理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来实现的。
  其次,财政政策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分配管理。财政是国家从宏观上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一方面,通过对一定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的分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经济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对一部分生产成果进行分配,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使经济得以稳定。
  具体地说,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指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本世纪4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分就业曾一直是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但是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导致了后来的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所以,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实施多目标经济政策,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平与资源优化配置等六大目标。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目标与经济政策目标应是一致的,那么这六大目标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
  第一,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每一个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有工作。从更广泛的范围讲,充分就业又指现实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无用的资源。
  第二,资源优化配置。它指的是通过对整个社会的财力、物力、人力等经济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从财政角度讲,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指财力资源流向和流量的优化,即通过政府的财政收支活动,实施资金分配,调节各种经济资源的投向,使之在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第三,物价稳定。它指的是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排斥个别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也并非是物价总水平的固定不变。只要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在社会可接受范围内,即可视为物价稳定。
  第四,经济增长。它指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停滞或下降。
  第五,国际收支平衡。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它国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收支平衡,具体体现为一个适当的国际储备水平与一个相对稳定的外汇汇率,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第六,收入公平。对于"公平"究竟应如何理解,至今尚无一个一致的、确定的认识。对"公平"的认识不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间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而且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阶层成员间也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甚至同一国家和地区、同一阶层的成员在不同时期对"公平"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公平"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现阶段,就大多数人来说,对"公平"所能达成的共识仅仅在于:收入与义务应成正比例变动,收入多者承担较多社会义务,收入少者承担较少的社会义务。
  ②财政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手段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财政政策目标而选择的具体工具或方式方法。财政政策手段的选取以有明确可行的财政政策目标为前提,而且必须以政策目标为转移,即它必须是既定政策目标所需要的,否则它就失去了意义。一般说来,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预算、税收、公债、财政支出等。
  第一,预算。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手段中的基本手段,它全面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的规模和平衡状况,综合体现各种财政手段的运用结果,制约着其他资金的活动。国家预算对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调整国家预算收支之间的关系实现的。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预算支出的结余预算政策进行调节,预算结余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社会需求总量;反之,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预算收入的赤字预算政策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生产和消费。另外,通过调节国家预算支出结构还可调节社会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例如,调整预算支出方向和不同支出方向的数量,促使形成符合国家要求的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或者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形成相应需求结构以影响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等。
  第二,税收。税收是主要的财政政策手段,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征,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通过调节税收总量和税收结构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影响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关系;可以支持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可以调节各种收入,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第三,公债。公债是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手段,具有有偿性是其根本特征。政府通过对公债发行数量与期限、公债利率等的调整,可以将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化为积累基金,可以从宏观上掌握积累基金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从而影响金融市场。
  第四,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又可分为两个方面,即财政投资与财政补贴。财政投资的主要方向是各种新兴工业部门、基础工业部门与基础设施等,以促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或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利息补贴与生活补贴等,它具有与税收调节方向相反的调节作用,即增加补贴可以刺激生产与需求,而减少补贴则可以起到抑制生产与需求的作用。
  ③财政政策的种类。财政政策种类繁多,为了全面认识财政政策,更好地研究、分析财政政策,应该对财政政策的分类有所了解。
  对财政政策进行分类,主要有两种划分方法。
  第一种是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影响,将财政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所谓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财政收入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减少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的结果往往表现为财政赤字,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亦称赤字财政政策。在30年代经济危机以前,经济学家都强调预算平衡的重要性,把年度预算的平衡视为财政是否健全的标志。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许多国家通过大量增加财政支出以恢复经济,使得财政赤字逐渐取得合法地位,赤字财政政策亦成为一些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所谓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的结果往往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作为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出现的。由于一些国家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财政赤字,推动了通货膨胀。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一些国家开始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力图通过缩小财政赤字来缓和通货膨胀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冲击。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这里所讲的财政收支平衡,不应局限于年度预算的平衡,而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考察财政收支的平衡。在经济周期下降的阶段上,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增加消费和促进投资。这样从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上看,一定是支大于收,从年度预算来看必然会出现赤字。当经济已经复苏,在投资增加和失业减少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适当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从一个年度预算看会出现盈余。
  这样就可以用后一阶段的盈余抵补前一阶段的财政赤字,即以繁荣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于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但从各个年份来看,却不一定平衡。
  第二种划分方式是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调节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自动稳定政策与相机抉择政策。
  所谓自动稳定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不须改变其政策,而是利用财政工具与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这种内在联系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经济周期中能够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因此,这种财政政策工具被称作"内在稳定器"。所得税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是最典型的内在稳定器。在经济繁荣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增加,符合所得税纳税规定的个人或公司企业也随之增加,就会使所得税总额自动增加;同时,由于经济繁荣时期失业人数减少,各种社会保障支出也随之减少,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总需求的增加与经济的过分扩张。反之,经济衰退时期,个人收入与公司利润都减少,失业人数增加,那么所得税总额会降低,各种社会保障支出需要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有效需求,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
  对于短期的、较小的经济波动,内在稳定器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对于长期的、较大的经济波动它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正是由于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的这一局限性,使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所谓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依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平衡政府预算,而是通过积极地运用财政政策去平衡经济。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根据客观经济形势的不同状况,机动灵活地采取一定的财政政策和措施。当整个社会需求不足,以致失业率提高时,政府就应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当社会上需求过多,致使通货膨胀猛烈发展,政府就应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当社会上借贷资本过剩,就应出售政府债券;当社会上资金不足,就应回收政府债券。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要求政府不必拘泥于预算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而应当保持整个经济的平衡。实际上,相机抉择的原则是经济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它不仅适合于财政政策,对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也同样适用。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也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服务的。它是指中央银行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利率、汇率、信贷、货币发行、外汇管理等工具,调节有关变量,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手段。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也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但是这部分财力主要是指由银行信贷所代表的财力。另外货币政策并不像财政政策那样体现国家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管理。因此,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①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也称作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指货币政策调节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历经了很长的时间,由最初的稳定物价发展到今天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的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适度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如前所述,这四大目标也是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前面已对其作过解释,这里就不再重复。
  ②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是一种间接调控,它不能直接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而必须经由一定的中间目标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因此,必须选取一定的中间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直接调节目的,同时还可将这些中间变量作为反映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指示器。中间目标在整个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导环节。
  选取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即一个合适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国民收入稳定密切联系,又能为中央银行所控制,且能很快地起到宣示货币政策意向的作用。目前,各国提出的较有影响的中间目标有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货币基数、股票价格等,但是,能够被普遍认可的只有利率、货币供给量、贷款总额等三项。这三项指标能较好地体现上述原则,且与经济体制与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因而被广泛运用于货币政策的操作中。关于利率的有关知识将在下一节中介绍,这里扼要谈谈货币供应量与贷款总额。
  第一,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最根本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为一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在现代信用本位条件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以及二者的平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因此,要使货币的供应不成为重大经济波动的根源并不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必须根据社会总供求状况制订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不能因为货币过多或不足而造成经济的过度繁荣或长期衰退。
  所谓适度的货币供应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要求,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社会总需求不足情况下。此时整个社会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状况,资源大量闲置,企业开工不足,社会经济发展停滞。这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该是扩张性的,即要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总需求增加,从而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促使社会总供求趋于平衡。
  二是在社会总需求过多情况下。此时宏观经济处于过热状态,生产迅速发展,投资剧增,市场供给不足,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物价上涨。这时央行的货币政策应是紧缩性的,即缩减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促使经济适度而稳定增长,促使社会总供求平衡。
  三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构成不相适应的情况下。此时宏观经济处于这样的状况:一些部门需求不足,商品相对过剩,生产停滞不前;另一些部门则需求过度,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发展很快。其结果将是整体经济比例失调,畸形发展。此时货币政策应有紧有松,松紧结合,通过调整货币供给的构成和流向,改变社会总需求构成与总供给构成不相适应的状况,促使总供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惠税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以是互惠的。

第二,贷款总规模与信贷政策。贷款总规模及贷款总额,是一定时期内银行以信用方式向社会贷款的资金总量。它与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客观的数量关系。适度的贷款总量既能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有利于货币的稳定。因此,控制贷款总规模历来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对贷款总规模的调控主要有两种做法:其一是规定贷款最高限额,直接控制贷款总规模。在计划体制下这一做法较为常用,即根据国家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情况,由中央银行统一编制信贷计划,再下达给各专业银行。全国贷款总规模及专业银行贷款限额是指令性计划,须严格执行不得突破。对贷款的限额控制,可以最迅速、最广泛地进行信贷紧缩和扩张,但管得过死,不够灵活。
  其二是中央银行再贷款影响整个银行系统产生派生存款的能力,间接地实现总量控制目标。中央银行运用基础货币对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是其调控贷款总量的重要手段,它会影响到各金融机构运作中形成的贷款规模的大小。
  与贷款总规模紧密相连的还有另外一个概念,即信贷总规模。信贷总规模的范围比贷款总规模略有扩大,它包括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社会直接融资等。对信贷总规模的控制主要通过国家制订的信贷政策来完成。
  信贷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它体现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根本意图,即通过对信贷总规模的调节与控制以寻求一个有利于经济稳定、迅速增长的货币环境;另一方面,信贷政策与一般的货币政策又有所不同,它可以实行结构性倾斜来实现改善结构的目的,而一般的货币政策其主要职能就是调节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的增长既满足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又不致于经济增长过热而助长通货膨胀。因此,信贷政策的主要任务一是控制调节信贷总规模,使之符合货币政策目标的要求;二是通过对贷款期限、利率、规模在不同部门中按不同比例配置,调节信贷结构,以支持或限制某地区、某部门的发展。一般而言,信贷政策支持优先发展的产业,主要有基础产业、先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等。通过对这些产业部门的政策性倾斜,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保障供给,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不仅谋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且还要力争强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后劲。
  ③货币政策工具。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并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中央银行必须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所谓货币政策工具就是指为达到直接调节目标所采取的工具和手段。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数量型间接控制工具,包括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和法定准备金比率,它们通过银行系统管制整个经济的总信贷水平;另一类是选择性的质量型直接控制工具,包括改变法定保证金、消费信贷等,主要用以对特殊信贷领域和证券市场进行控制。这两种类型的划分并非绝对,它们都是通过改变货币供给、货币成本和信贷可获得性而影响总需求水平。
  再贴现是指一般银行在缺少资金时,以其对顾客贴现而持有的票据请求中央银行给予再贴现,以取得资金。而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一般银行的再贴现收取的利率。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的时候,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这使商业银行因借贷成本提高而缩小准备金和放款规模,从而使价格得以稳定或者回落;反之,中央银行也可以降低再贴现率,而使商业银行以至工商企业增加借贷,增加总需求。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上的证券(特别是短期国库券)买卖活动。当整个市场价格水平上升,需要加以抑制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卖出证券,使得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下降,贷款规模缩小,从而使投资以及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得到控制或逆转。当经济呈现萧条迹象时,中央银行就买进证券,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信贷规模扩大,从而使投资需求和收入水平上升。由于中央银行通过这种办法控制银行准备金非常准确、有效,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在西方国家中被当作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准备金比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这个比率,使货币乘数变化,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
  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选择性信贷控制主要用于管理特殊目的的信贷,如证券市场放款和消费信贷。当证券市场投机因素激增,股价暴涨的时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高它规定的购买股票的保证金要求,来限制借款购买股票的比重,而又不影响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中央银行对消费信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贷款规定最低保证金和还款期限实现的。
  选择性信贷控制除上述两类工具外,中央银行还可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各金融机构实施"道义劝告"(或"窗口指导"),来影响它们的放款数量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同时,依照法令,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实施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选择工具。
  (3)价格政策
所谓价格政策是国家对价格形成和价格运动进行干预的行为准则和措施的总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价格政策目标的确立与价格政策手段的选择,其中,前者是价格政策的核心内容。
  价格政策作为国家对价格形成和价格运动进行干预的一种行为,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普遍性。价格政策不仅是一种微观调节政策,还是一种宏观调节政策。微观调节主要表现为价格政策能够调节利益矛盾和结构,宏观调节则表现为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二是基础性。价格是市场经济中最基础的经济变量之一,它的变动必然会引起工资、利率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动,因而价格政策必然也会影响到工资政策、货币政策等等,对其他经济政策的实施有牵制作用。三是相对稳定性。价格政策的普遍性决定了价格政策涉及面广泛,价格变动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价格政策对价格的干预只能是缓慢平稳的。另外,价格政策的实施与其效果的产生对其他经济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必须在其他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下才能进行。价格政策的这些特点对其政策目标的确立与政策手段的选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价格政策目标。根据价格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价格政策目标包括以下四个:一是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二是确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三是调整价格结构;四是稳定物价总水平。
  第一,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价格政策也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确立价格政策目标理所应当地把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作为首要目标,即通过实现价格结构的合理化和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为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经济有序、稳定地增长,扩大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等来实现经济的基本目标。
  第二,确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确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实质上就是要合理划分价格决策权限,科学设置价格管理机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格管理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价格决策权限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由政府决定。实践证明,这种价格管理体制必然导致价格体系不合理和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是一种分散的体制,即国家只管理极少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商品的定价,大部分商品价格和劳务收费由供求双方根据市场供求状况来决定。确立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就是要建立这样一种主要由市场来调节价格的机制。
第三,调整价格结构。所谓价格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商品比价关系和差价关系的调整。商品比价是不同商品在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的价格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生产不同商品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比价的形成除了受生产不同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外,还要受到供求关系、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常会导致商品比价关系的不合理,使生产某些商品的部门、企业获得较多利润,而另一些商品的生产者得到的利润却很少,因而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与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这就需要国家运用价格政策进行干预。商品差价则是同种商品由于购销环节、购销地区、购销季节或质量不同而形成的价格差额。不合理的商品差价会导致利润在不同商品经营者之间的不合理分配,不利于商品流通和生产发展,因此,也需要国家运用价格政策进行干预。
  第四,稳定物价总水平。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调节功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条件。价格的频繁波动会使得生产要素的流动毫无规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运用,还容易引起经济波动。所以,稳定物价总水平是包括价格政策在内的各项经济政策的共同目标。
  ②价格政策手段。价格政策目标需借助于一系列手段来实现,所以,价格政策手段是构成价格政策的重要内容。价格政策手段实质上就是国家干预价格形成和价格运动的形式。
  这些干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干预形式;另一类是间接干预形式。
第一,直接干预形式。所谓直接干预形式就是国家直接规定价格水平,主要包括国家定价和国家指导价两种。在采用国家定价干预形式时,国家是价格决策的主体,直接掌握价格决策权并决定价格变动。一般说来,国家定价干预主要是为了实现一些社会政策目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其范围限于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产品如邮电、铁路、煤气、电力等,这些产品对国民经济运行影响极大,但投资规模大、风险高、收益低,非国家投资无法经营。因此,按照谁投资经营谁定价的原则,这类产品应由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与国家定价不同,它只是国家规定一些产品和劳务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或规定一些产品和劳务的最高、最低限价,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企业拥有最后定价权。
  国家指导价干预主要是针对一些未来供求难以预测,供求变动易因价格变动而大起大落的产品和劳务。对其实行直接干预有利于通过价格在特定的范围内变动对这些产品和劳务的供求进行调节,以避免价格剧烈变动、供求剧烈变动造成生产资源在配置过程中的浪费。
  第二,间接干预形式。间接干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泛采用的干预形式,它是国家借助补贴、税收和国家对市场买卖活动的介入等干预价格的手段,所以,间接干预总是与财政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相伴而行的。国家通过向个人或企业提供价格补贴可补偿由于低价格给他们造成的损失,从而支持某种产品的生产;通过增加或减少税收可增加或减少各生产企业的边际成本,从而使他们在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减少或增加生产;在掌握相当数量商品的情况下,通过以商品买卖者的身份进入市场,可以影响市场价格变动的方向及其程度。可以看出,在几种主要间接干预形式的实施过程中,财政都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4)对外经济贸易管理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国内经济目标,即要实现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另一类是国际经济目标,即要实现对外经济贸易的均衡发展。
  这两个目标是整体国民经济全面均衡的两根支柱,两者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离不开国内经济的支持,而要实现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也离不开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外经济贸易管理,使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与国内经济发展互相促进就成为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限于篇幅问题,无法一一讲述。这里只摘要介绍其中比较重要,同时又对投资者影响较大的两部分内容,即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目标与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手段。
  ①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目标。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目标,是一国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而制定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标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目标,一般由提高出口效益、提高外资和外汇利用效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构成。
  第一,提高出口效益。出口是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进口的基础,而且也是开展整个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基础。而出口效益如何,从根本上制约着一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前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出口的商品、劳务、技术等总是一个定量,如果出口效益较高就可使相同数量的出口获得较多的外汇收入,从而为以后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或者说,就可使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出口效益较低,为获得一定数量的外汇收入就必须加大出口数量,但它又受到出口能力的限制,这样,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就难以持续下去。因此,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必须追求较高的出口效益。
  第二,提高外资和外汇利用效益。外资和外汇是构成一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的重要来源,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资和外汇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合理利用外资和外汇,提高其利用效益。外资和外汇利用效益较高,就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较大作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反之则难以发挥外资与外汇应有的作用。因此,提高外资和外汇的利用效益,便构成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
  第三,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国民经济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的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如果国际收支是平衡的,它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从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如果国际收支是不平衡的,它将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从而影响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地增长。尽管可以说,一国一定时期的社会总供给大于或小于社会总需求,可以通过国际收支差额来弥补,但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差额终究是不能维持的,终究也是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因此,世界各国都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对外经济贸易管理和整个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目标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依据。可以说,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都是为实现目标服务的。正因为如此,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目标就成为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首要内容。
  ②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手段。在世界各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管理中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这些手段既有经济手段,也有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一些:第一,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政策来管理对外经济贸易主要通过财政支出的增减和税率的高低来间接影响和调节进出口与国际收支。因为财政支出和税率的变动会影响总需求变动,进而引起价格变动,使得进出口和国际收支发生变动。因此,当一国需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扭转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削减财政开支或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迫使物价降低,使出口商品成本下降,出口商品因而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出口增加;同时,受国内物价下跌影响,一部分需求弹性较大的进口品不能维持原有利润,因而减少或停止进口。反之,当一国需鼓励进口、抑制出口,消除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通过运用相反的财政政策手段来达到目的。
  在运用这一手段时必须考虑到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因为财政支出减少和税收的增加容易引起工商业衰退与失业增加;财政支出增加与税收减少则易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管理对外经济贸易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变动间接影响贸易进出口、资金流入和国际收支。当一国需鼓励出口和资金流入,限制进口和资金流出时,政府可通过提高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率,促使商业银行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其结果必然使得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另一方面,利率上升必然会吸引国外资金流入国内,抑制国内资金流出。这两方面作用最终会使国际收支逆差消除。反之,当一国需消除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通过降低再贴现率就可达到目的。
  第三,汇率政策。运用汇率政策管理对外贸易与经济主要是通过汇率的变动来影响贸易进出口和资金流出入。因为汇率的变动一方面必然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使进出口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必然引起资本特别是短期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变化。因此一国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外汇汇率来消除国际收支逆差,也可通过降低汇率来消除国际收支顺差。
  第四,外贸直接管制。外贸直接管制又可分为商品输出管制与商品输入管制。商品输出管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一定制度、采取一定措施来鼓励或限制商品输出,如采取出口津贴或出口许可证等措施;商品输入管理则指政府通过制定一些制度或采取一些措施来限制商品输入。相对于关税手段而言,商品输入管制的制度和措施可统称为非关税壁垒。按照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原则,关税应是商品输入的主要管理手段,这样许多非关税壁垒措施就应取消。但实际上,世界各国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都在程度不同的使用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的有进口限额制、自动出口限制、反倾销、外汇管制等。
  第五,关税。关税是国际贸易中各国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具体包括进口税、出口税、进口附加税、差价税、优惠税等。进口附加税往往是为某种目的,如减少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防止外国商品倾销或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政策而临时征收的关税。差价税是对低于本国商品国内价格的进口商品按进口价与国内价的差额浮动征税。优惠税是对某国或某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的关税给予减免优待。

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与投资的影响

  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计划体制相比较,市场机制无疑更有效率。但是,市场机制并非万能的,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而这些缺陷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在宏观上表现为一个盲目、自发的过程,一方面,单个市场主体对于信息的获取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当价格信号显示出某种产品的生产有利可图时,生产者会蜂拥而至,趋之若鹜;一旦该产品生产过剩、相对价格水平自动降低时,商品生产者明白过来已为时晚矣。
这种盲目、自发的过程必然会导致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又如,市场机制还会造成社会收入两极分化、垄断、企业内部行为经济性与其外部行为不经济的对立等现象,同时在社会领域里,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所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自身固有而无法避免的缺陷,都会破坏市场作用的发挥。所以,经济运行客观上要求作为宏观管理者的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与管理,以弥补或消除其缺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并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进行的,针对不同的目标,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
  各种经济政策在具体实现手段上可以是各不相同的,例如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等工具来干预经济的运行,而货币政策则主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等三大工具来实现政策目标。但是从实质上讲,各种手段、工具都是通过对社会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的调节来实现各自政策目标的;同时又因为在短期内影响社会供给总量变动的因素如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等都可视为不变因素,因此,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就是在总供给为既定的前提下,来调节总需求,即进行需求管理。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有效需求不足,就会存在紧缩的缺口,引起经济增长停滞等问题,此时政府就应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措施来调节总需求,促进总供需的平衡;如果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存在过度需求,则会存在膨胀的缺口而引起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等,政府就应该采取紧缩性政策措施来抑制总需求,促使供需趋向平衡。
政府所采取的这些或松或紧的政策,将对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自然也会涉及到投资领域。投资是在整体经济大环境中进行的,当经济出现过热局面、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必然会采取各种紧缩性政策抑制过度需求,如增加税收、紧缩银根、提高利率等等,对投资者来说势必增大其筹措投资资金与投资物品的难度,降低其投资收益水平,因此投资行为受到抑制。反之,景气不旺、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的扩张性政策措施如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率与利率、增加进口等,都将会刺激有效需求,投资者此时投资不仅易于筹措资本与投资品,还可降低投资成本,所以投资需求将会增大。如果投资者能够及时预测政府针对不同经济运行态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那么必可先发制人,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等到政策公布之后,即可稳收厚利。因此,对投资者来说,经济政策分析技术构成了宏观分析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经济政策分析的首要步骤是了解各种经济政策的功能特性等。只有对各种经济政策的目标、政策手段、政策工具、种类等等有全面认识,才能知道在何种经济形势下应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分析与预测。其次,是对现行政策有效性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目前实行的政策取得了何种成效,在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在哪些领域失去效用等,为预测下阶段可能的政策措施打基础。最后,是对计划年度政策目标及政策目标选择的预测。前面已经讲过,政府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他因素如国内国际政治条件的变化等。因此,投资者进行预测也应该从这几方面进行。
关于经济政策分析有一点必须着重指出,即对经济政策的分析必须结合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方可进行。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并非无本之木,它总是产生于一定经济环境之中,为一定的经济目的服务的。因而只有在深入了解整体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分析各项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

  国际上一般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产品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但是,对于各种具体行业应划归哪一产业,各国并不一致。我国一般以农业为第一产业,以工业与建筑业为第二产业,除此之外的各行业都算作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主要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饮食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等。关于各项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详细划分,本书第二章将作深入介绍,这里主要就各产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自身发展规律作一阐述。
  (1)农业发展状况分析①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我国有一句话俗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它形象地表示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具体地说,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四个方第一,产品贡献。农业部门向各非农部门提供足够的粮食以支持其发展,并且提供一些农产品作为非农部门发展的原料。
  第二,市场贡献。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对于工业品的需求既包括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在较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其绝对规模仍非常庞大,所以仍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广阔市场。
  第三,要素贡献。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农业对于储蓄和投资有重大影响;另外,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还是增加工业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
  第四,外汇贡献。农产品的出口可以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相对较落后,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是获得外汇的重要来源。
  正因为农业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农业发展停滞,那么不仅工业等非农业部门发展所需的产品与要素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投资者必须对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当前农业形势的基本特点。
  ②对当前农业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状况,包括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作物产量、畜牧产品及水产品产量等。由于这些产品不仅是人民生活的基本必需品,还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因此,其产量与价格的变动将会引起经济较大的波动。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作为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业产品的产量及其类型。同时,农民收入的相对增长程度还将影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进行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比较历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农民平均收入等指标,计算其增长情况,并将这一结果与国民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以观察农业发展的趋势。至于对下年度农村经济基本走势的预测仍应从上述两方面着手,根据分析所得结果,结合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变动的各种有利或不利因素进行。一般说来,导致农业生产发生较大波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国家对发展农业的重视程度及采取的措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状况、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状况、农业生产技术革新等。
  (2)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工业生产发展是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工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程度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工业形势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体经济形势的好坏。
  反映工业发展状况及工业化程度的标志很多,但从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一般趋势与基本特点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保持农业总产值绝对规模增大的前提下,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不断增大。这是判断工业形势的主要依据。
  ②工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即轻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重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据工业化阶段理论,工业结构的演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重工业化阶段,即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在重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化;第三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蓬勃发展。因此,对当前工业结构所处的阶段有一明确认识,是判断工业形势的必备条件。
  ③基础产业发展状况。能源、重要原材料和铁路运输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部门的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就会形成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基础产业发展状况是判断工业发展以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④企业组织结构状况。一方面,体现在产业、产品集中度方面。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其生产企业的规模应大而集中,才能保证规模生产,获取规模效益。如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这些行业必然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地区间、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协作。那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和地区部门分割、自成体系的状况,显然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⑤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工业产品销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等指标体现出来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对比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对比,再结合前面所做分析,可以综合反映工业形势的各个方面。
  (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产业作为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总和,对保证第一、第二产业的顺利运行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为依托。具体地说,促进流通环节保持顺畅、通过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质量、引导和满足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是第三产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在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大部分都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应给这些主要行业以特别重视。
  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第三产业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状况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达到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较低,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2.7%,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第三产业连续几年都保持在9%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以前也有较大提高,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②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发展状况。这些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力量,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生产力,但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能顺利进行,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其发展状况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整体经济形势。另外,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很强,所以通过观察第三产业这些主要行业的发展变状,能够较为及时地掌握经济运行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这些主要行业的考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其自身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二是其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③第三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关系。第三产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服务部门,必须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否则其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④第三产业领域里的改革和管理。这一点对于我国尤为重要。由于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晚,起点不高,因此一方面金融、运输、邮电等行业还未形成充分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商品经营和价格放开后,交易和价格行为缺乏规范,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流通秩序混乱。此外,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期货交易等方面,尚待加强规范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短期内阻碍第三产业的发展。

未来经济形势综合预测

  通过对国民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可以基本了解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大致把握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但是它对于经济周期的转变,特别是转变的转折点却力有未及。因此,为研究分析经济周期变化的过程,预测其转变的方向与时机,需要运用景气分析方法。
  宏观经济景气分析是一种经济周期分析方法,它主要是指通过分析一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研究经济周期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预测经济波动的趋势及其影响,为企业经营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依据。如前所述,经济波动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而且必然会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这些指标称为敏感性指标,通常按周期循环的时间性区分为三类,即领先指标、一致同步指标与滞后指标。
  领先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领先,例如某指标走上高峰或跌入低谷比国民经济周期早若干个月,那么就称这些指标为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对即将到来的年份里的经济情况可以提供预兆。我国一般采用以下这些指标作为领先指标:轻工业总产值、一次能源生产总量、钢产量、铁矿石产量、10种有色金属产量、国内工业品纯购进、国内钢材库存、国内水泥库存、新开工项目数、基建贷款、海关出口额、经贸部出口成交额、狭义货币M1、工业贷款、工资和对个人其他支出、农产品采购支出、现金支出、商品销售收入等共18项。
  一致同步指标是指代表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转折点大致与国民经济周期的转变同时发生,它们并不预示将来的变迁,而是表示国民经济正在发生的情况。
我国常采用如下指标作为一致同步指标:工业总产值、全民工业总产值、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社会商品零售额、国内商品纯购进、国内商品纯销售、海关进口额、货币流通量、广义货币M2、银行现金收入等共10项。
  滞后指标是指相对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在指标的时间上落后,例如某指标的高峰或谷底均比国民经济周期的高峰或谷底落后若干个月,则称该指标为滞后指标。我国主要有:全民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贷款、财政收支、零售物价总指数、消费品价格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共6项。
  上述各种指标虽然可以反映预期的经济情况,但不同的指标可能向不同方向变动,这就产生如何来决定整个经济向哪个方向变动的难题。例如,若领先指标中一半向上变动,一半向下变动时,整个经济是向上还是向下变动?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编制一个复合指数称为"扩散指数(Diffussion InGdex)",以代表不同组的总的变动方向。扩散指数的计算方法是将敏感性指标呈上升的赋值为1,持平的赋值为0.5,下降的赋值为0,利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综合的扩散指数(DIt)=[(上升的敏感性指标数目+持平的敏感性指标数目×0.5)/敏感性指标总数]×100
DIt,表示t时刻上综合的扩散指数。在实际计算中,计算扩散指数的间隔时间有1个月、6个月、9个月不等,较长的间隔时间有利于突出短期波动的趋势。通常扩散指数是分别就领先指标组、一致同步指标组、滞后指标组计算的,即领先扩散指数、同步扩散指数、滞后扩散指数。
依据扩散指数数列可以对经济景气状况,也就是经济波动状况进行分析。一般说来,把扩散指数数列的波动分解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第一,当0<DIt<50%时,上升的指标数小于50%,但扩张因素在不断地生长,收缩因素在逐渐消失,经济形势在向扩张方向运动,这时经济运行是处于不景气空间的后期。
  第二,当50%<DIt<100%时,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转折,上升的指标数大于下降的指标数,经济处于景气空间前期,随着DIt向100%的不断趋近,经济运行当中的热度越来越高。
  第三,当100%>DIt>50%时,上升的指标数仍然大于下降的指标数,但是扩张率在不断下降,这时经济处于景气后期,由于在运行中有些变量已经达到了它们的极限,正在走下坡路,所以整个经济系数正处于降温阶段。
  第四,当50%>DIt>0时,经济运行中的力量对比又一次发生重大转折,上升的指标数小于下降的指标数,经济系数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经济形势又进入一个新的不景气空间。
  根据扩散指数变化的四个阶段特征,投资者可以通过历史比较,分析经济波动扩张和收缩过程的规律性,即扩张过程中的时间特征及其与总量波动间的数量关系;还可分析国民经济活动主要方面、主要因素在扩张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扩散指数预测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趋势及范围特征等。


国民经济形势的综合分析

  (1)主要的国民经济指标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反映了该国在该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一成果可以用几个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表示出来,借以考察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并可用以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进行对比,以分别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这些综合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利率、工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额、政府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一系列总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其内容为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是指明在统计期内所生产的总值如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分配和使用的,它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第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它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计算作为以后生产阶段投入的中间产品,仅考虑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例如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可将其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为下式:
GNP=A+B+C+D-E
式中A代表个人消费支出,
B代表私人总投资,
C代表政府支出,
(D-E)代表净出口。
  第二,所得法(收入法)。所得法(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它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雇佣人员报酬、非公司企业的业主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租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间接税相加而求得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如果用其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时,则应按产品流动法所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同时计算另外两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即产品流动法、所得法和部门法。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生产概念。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净值。这个指标表明了国家可以用于社会消费和净投资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它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
  ②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情况的另一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与政府津贴的总和,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与国民收入密切联系的也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即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与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与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所得税、财产税等,表示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又可分为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储蓄两部分。
  ③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因此,它的变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产量所发生的实际变动,另一种是价格所发生的变动。
  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是正常的,而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使得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要按某一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样,对于国民收入也应作如此的处理。
  利用不变价格折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首先要把某一年确定为基年,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就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便于进行比较。
  物价指数是各单个商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之比,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很难寻找,因此并不适用。实际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有关资料同样也可以求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1亿元人民币,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6亿元人民币。以1990年为基年,由《中国统计年鉴》可查到,1994年对1990年的发展速度为158.5%,用它乘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得到1994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9,372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58.5%。而如果用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率为142.9%,二者的差距约为85%。存在这样大的差距表明利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显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等于某年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运行的侧重点与国民生产总值不同,后者主要是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前者则有助于了解一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因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形势。
  投资者基本上明了并掌握了上述几个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的资料后,通过对它们的水平高低、增长速度、部门构成和地区差别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大体了解当前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状况。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与行业间的分配情况,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投资情况等,就可判断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对投资将有何影响,为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解决如何投资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2)经济运行变动特点
明了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情况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与对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与判断。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反映了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每个周期由大量经济活动几乎同时的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普遍的收缩、萧条与复苏等阶段组成,并且这种波动重复出现。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即经济活动扩张的或向上的阶段;衰退时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时期,即经济活动的收缩的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时期,即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判断整体经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工业产量、销售量、资本借贷量、物价水平、利息率、利润率与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过两个阶段,即传统经济周期阶段和现代经济周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周期表现为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因此,经济周期统计和分析基本上建立在绝对水平的统计指标基础上。但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少出现原来那种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据此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消失了。然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虽然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在消失,但相对水平即经济增长的经济波动却存在。为了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定义了传统经济周期和现代经济周期的概念。传统经济周期,又称古典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收缩、萧条、复苏是在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循环的。现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在相对水平即增长率指标基础上来测度反映和分析的经济波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周期中,其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对前面所讲的几个指标的动态比较,可以发现在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都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繁荣阶段,国民经济活动发展到比较高的状态,各行业都欣欣向荣,新行业、新企业纷纷建立,老企业进行更新、开拓,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种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总体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商品销售量猛增。工商业企业迅猛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信贷规模趋于膨胀,资本借贷量增大,利息率上升;另外,在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另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企业盈利增长,利润率提高。
  衰退阶段,整体经济收缩,各种经济活动都开始衰退,市场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各企业被迫缩减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工业产量与销售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金与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应减少,资本借贷活动收缩,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倒闭关门。
  经济运行这种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识别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能否预测经济循环将在何时转到下一阶段,这对于其资金的投入方向、规模等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各种行业受经济周期循环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受其影响很大,当循环处于繁荣时期时,它们随之繁荣,而在循环转向衰退时它们也随之衰退;有些行业受循环的影响则较小。前者一般包括生产奢侈品、装饰品或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以及旅游业等需求弹性较大的行业,因为对这些行业的消费主要视收入状况而定,收入高时就多消费,收入低时就少消费或不消费。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就高,该行业的利润率也高;而衰退时期需求减少,行业利润也降低。投资者在经济繁荣阶段或由复苏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中就应该选择这些行业投资,以分享其在繁荣时期的丰厚收益;在衰退时期或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时期则应及时抽出资本转向那些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增长型行业,即由于新技术应用或新产品开发所形成的行业,其产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强大或用途广泛,价格也不一定很贵,易于为一般消费者接受。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这些行业更有发展前途,具有很强的行业增长能力。投资于这类行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分享由于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饮食业、服装业、医药业及公用事业等,其产品为人们生活所必需,需求弹性很小,即使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不能因此而缩减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在衰退时期投资于这些行业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少担风险。
  当然,投资于这类行业,在繁荣时期很难获得像前面所讲的奢侈品业等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那样的高额利润。因此,如何妥当地安排投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在尽量少担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仍需投资者把握实际情况,依据形势的不同做出安排。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与技巧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②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物价总水平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国民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等,都要通过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表现出来,而反映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旦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观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为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提供了重要依据。
  物价总水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变量,从变动的可能性而言,无非有三种:上升、下降和稳定。从实际变动情况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具有不可遏制的上升趋势。因此,分析物价变动不能不联系到通货膨胀。
  一般在没有价格管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同义语。但是需要指出,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或者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不能算作是通货膨胀,只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才能算作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那么,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第一,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又称为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零售物价指数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文娱等费用编制计算而得,用以衡量一定时期生活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第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5,006亿元人民币,而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29,372亿元人民币。设1990年平减指数为100,则1994年的平减指数为45,006F29,372×100=153.2,说明1994年物价比1990年上涨53.2%。
  以上三种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各有优缺点,而且,由于这三种指数所涉及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不同,计算口径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数。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根据对以上指数的衡量,可将通货膨胀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不超过10%;第二类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即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水平;第三类叫狂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达到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影响经济表现在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一方面固定收入阶层、抚恤金与养老金的领取者以及债权持有者将因此而蒙受损失,因为其货币所得并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所得或实际债权将会应之而减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工商业企业及债务人、投机者等将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企业将因产品价格比成本价格上升更快而增加盈利,债务人将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其实际债务,投机者则因其预测到通货膨胀的来临而进行的投机活动而获得收益。
通过改变产品产量影响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种成本的升高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那么企业就不愿生产,总体产量将会下降;另外,在较剧烈的通货膨胀情况下,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囤积比进行投资更能获得利润,因而将刺激企业进行投机活动,阻碍工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不同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需要最迫切、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快,如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非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这就造成了投资主要流向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部门,而非必需品生产部门等价格上涨较慢的部门尽管因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慢而使得利润下降,因此,投资就不易流向这些部门。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投资者要进行投资就不能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就必须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可能及其程度有一个大约的预测。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知道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所谓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理论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由于存在过度的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即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而引起了通货膨胀,或者说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导致了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垄断力量而促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将一般物价水平往上"推进",造成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垄断经济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物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最初成因可以是成本推进或需求拉上,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一旦通货膨胀起动之后,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就互为因果了,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会同时出现,因果关系也不复存在。因此,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的理论就不合适了。
  冲击与传导理论是一种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的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冲击是一种力量施加于经济系统上,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系统内部,也可来自于经济系统外部;可以是经济力量,也可以是非经济力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非确定的。例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可以视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利率提高可视为一种政策冲击等等。一个冲击发生后,将会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称之为传导。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必将影响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一影响的具体途径,就是一个传导过程。
  冲击与传导理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运用这一理论的确有助于解释一些前述三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时,用这一理论比较容易把握问题的重点。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必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视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冲击因素。那么,这一因果关系体现在哪里呢?大致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有关,如果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下时,其对应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当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水平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同的经济增长率可对应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而言,对应于扩张时期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对应于收缩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较高。
  依据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可能的发展变化,必须把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比较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前经济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种种分析后我们认为下一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根据前面的结论,同一经济增长率在收缩时期会对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依据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阶段的关系,因为经济增长是向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通货膨胀率将会降低。
  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冲击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变、战争、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一些突发的不确定性事件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超过经济增长而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例如,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的顺差,那么一方面意味着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因出口换回的外汇或流入的外国资本在国内市场上不能流通,需要兑换成本国货币,就会迫使政府大量投放本国货币。在这两方面原因之下,通货膨胀将会显著上升。可见,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必须注意全面观察各种可能的冲击将对通货膨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能否及时判断各种冲击的产生与传导,对投资者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③经济结构变动的动态比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这里只介绍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因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优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变化率。对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等级的国家来说,这一指标不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需要逐步升级,因而产业结构变化率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具体化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即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变动状况。计算GDP变化率时可用现价或不变价,如果要用于反映现状可用现价计算指标,若要反映变化规律时则必须用不变价计算。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项产业在整体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保持绝对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农业)的GDP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与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变,经济增长才能更有效率。
  (3)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或由于经济运行中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还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局势,采取一定调控措施使市场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各种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因此,对政府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成为宏观分析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介绍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展开。
  (4)经济运行问题的分析
经济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政府来说,应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促进经济良性运转;对投资者来说,也应对此认真分析,预测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很明显,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锐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等,都会引起经济的严重波动,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际间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大的经济波动,这些变化包括战争、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国际封锁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由于国内非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严重干扰。例如,发生政治动乱、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等,都会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四,经济系统自身变动引起的问题。例如,货币发行过多引起通货膨胀,分配不公引起比较利益过低行业的衰退,价格调整不合理引起的物价上涨和生产结构扭曲,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下降,财政收支失衡,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失衡等。
  对由以上原因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必须建立在前面各种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主要问题,利用一定的数据说明问题的数量特征,然后从宏观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体制、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失误、不合理或条件不成熟等方面分析问题。

经济形势对投资的影响

  国民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门,构成各个部门的各个行业,构成每个行业的各个企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投资的全部过程,从投资愿望的产生,到投资收益的取得,都是在这个紧密联系的大环境中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具体来说,国民经济形势对投资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
  (1)国民经济形势制约着投资主观愿望的产生投资是投入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以获取预期效益的行为和过程。"获取预期效益"体现了投资的根本动机与目的,首先,任何一种投资活动都是以获取一定效益为目的的,这个效益可以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其次,这种效益并非是已经现实存在的,而是出于投资者的预期,是投资者主观判断的结果,这种判断以人们对整体客观经济形势的评价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形势的好坏决定了投资的主观愿望。在国民经济形势比较景气的年份,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份额多,投资所需的资金与物资都有保证,投资的效益也较高,使投资者对投资的前途持乐观态度,因而投资的愿望就容易产生;反之,经济形势不好的年份,国民收入中大部分数额要用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和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投资缺少物质和资金条件,投资前途黯淡,投资愿望就不易产生。
(2)国民经济形势制约着投资实现的客观条件
投资要在经济大环境中进行,受这个大环境的调节支配。
  不同的经济气候对投资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得投资者必须按经济运行的要求对自己的投资战略与行为进行调整与安排。就最简单的来说,国民经济会表现为繁荣景象和衰退形势,在这不同的情况下,将促使影响国民经济重要变化的各种关键因素的变量,例如利率与物价会发生提高或降低的变动。
  投资者在这种不同的环境中的投资活动,势必要受到重大影响,而不得不作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和安排,以谋求发展或生存。因此投资者必须对宏观的国民经济形势作出适当的分析。
  投资者进行投资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投资对象与投资时机的选择。投资者总希望把资金或资源投入到效益好、风险低、前途光明的部门或行业中去,同时也总希望能把握最佳投资时机,以期获取最大利润。与之相适应,投资者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主要应从两个层次上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对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它大致处于经济发展的哪一阶段、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目的在于为决定是否投资与何时投资提供依据。第二层次是对国民经济形势进行产业分析,比较各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明确各产业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及各产业各自的发展趋势,为选择投资对象确定大致的方向。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对国民经济形势的分析技术。


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

  经济预测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经济现象具有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性是可以认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根据已观察到的规律性推断未来的发展变化。
  (1)经济预测利用了经济运行的两个基本原理
①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连续的。从任一经济现象的全过程来看,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连贯性,今天的情况是由昨天演变而来的,明天又是今天顺序发展的结果。因此,对现状的分析是建立在对过去的总结的基础上的,而对未来形势的预测也必须以对现在的分析为依据。
  ②各种经济现象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经济现象其产生、发展、消亡都不会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而是种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某一经济现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测就不能局限于仅考虑该现象自身,而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全面把握其变化规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对各种影响因素一视同仁,因为在这些影响因素中总是有起主导作用的,分析与预测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些因素上。
(2)预测未来经济形势的主要几个方面
根据以上两个基本原理,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那么,它们将对未来经济形势产生何种作用、这种作用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作用程度有多大、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会采取一些什么措施,所有这些都会对投资者制定未来投资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②经济发展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能源、交通、农业、工业等等有不同的要求,政府为此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也会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投资者必须及时预测可能产生的变化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③由于政治需要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政治或其他一些因素将对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国内政治体制的改革、战争、自然灾害等都可能使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速度发生很大的改变。这也要求投资者能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准备。
  以上介绍了宏观分析的基本思路以及一些基本的概念与方法,目的是为了使投资者能够对宏观分析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进入到具体分析时能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力争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果。在以下几节里,将就宏观分析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专门的介绍

依据资料对指标进行分析

  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是宏观分析的中心内容,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为目的,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如果分析工作没有做好,那么不仅前一阶段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后一阶段的预测也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分析工作必须力求完善、准确。
  宏观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时间长短划分为短期分析、中期分析、长期分析;可以按对时点和时段的选择划分为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但从根本属性上来划分则不外乎两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相比而言,前一种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更适合于一般的投资者与经济工作者。因此,本章以后几节所做的分析基本上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必须指出,两种分析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因此,进行宏观分析必须重视充分发挥比较法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比较法与解剖法结合起来运用。通过解剖可以发现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与矛盾,这就为对比法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宏观分析主要是围绕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展开的。要了解当年的国民经济形势,可以通过观察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来进行;要了解当年经济形势与上年相比有何变化,可以通过将各年的总体指标值进行对比来寻找答案。但是,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仅就笼统的总体指标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各项总体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具体的分部指标,通过对比这些分部指标的变动情况,分析导致变动产生的原因,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

(wan)

本来想放在实务那块,可是看了实务的通告似乎有不可以——其实应该也是实务了。唉~先放在这里吧!

有幸让斑竹看到觉得哪合适放哪吧,没有意见!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3541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