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供需通论来源:原创 作者:陈重安 时间:2015-01-12

  

  

供 需 通 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衢州监管分局 陈  侃

【摘要】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由从事供给生产的内循环和从事金融投资/投机的外循环组成。内循环主要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进行逐利,而外循环则是将内循环流出的储蓄转化为投资或消费重新注入内循环,并通过内循环收益分成和摄取产品价差进行逐利。任何经济体都是以供给与需求为核心,供给取决于资源、资本品、劳动及技术的充分利用,需求则取决于供给本身的创造及外循环储蓄-需求的转换,净储蓄等于投资+投机,当投机大于零时,有效需求不足,反之则有效需求分配过度,只有在投机等于零时,供给才完成有效需求的创造。政府应当充当“守望者”的角色,通过有条件的财政政策、分层次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政府所能控制的政策工具,对内循环(生产)、外循环(金融)分层次施加影响,形成具体的、目标明确的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促进供给、需求完成潜在产量水平的均衡,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实现生产、就业和消费的最大化。

 

市场无形之手有二,一只为供给,由商品或服务转化为货币,以求逐利之预期,另一只则为需求,由货币或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以求效用之欲望。从供需角度观察,经济的本质就是供需,即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来供给尽可能多的需求,故本文从供给与需求角度,来讨论社会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均衡及其调控之措施。

一、经济

经济以人为中心,人类生存之欲望产生需求,发展之欲望产生供给,要满足需求必先供给,要进行供求必先需求,每个参与其中的主体都具有双重的身份,即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因此,需求“创造”供给,供给也同样“创造”了需求,需求和供给就是在相因相生中循环[1]

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现代经济体由二个相互嵌套的循环组成(如图1所示),内部循环由居民、企业、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构成,显示的是居民与厂商之间的供需转换。在内部循环中,供给通过居民(在要素市场向厂商)提供生产要素、企业(在产品市场向居民)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实现;需求则沿着供给相反的方向运行,它通过厂商向居民支付生产要素对价货币,居民向企业支付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对价货币来实现。内循环的“游戏规则”就是对价大于成本,居民出让生产要素对价大于生产要素再生或获取的成本,厂商出让商品和服务的对价大于投入要素的成本,此对价与成本的差额便是利润的创造。


 图1

外部循环是内部循环进行入“货币经济”,消费出现剩余后的产物,它由金融机构、投资者、投机者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组成,在这个循环中,金融机构按照居民、厂商对货币的需求,设计制造出诸如存款、贷款、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林林总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出售给投资/投机者,将一部分在一定时期内不消费、不投投资的货币转化为有效需求,其逐利方式为取得产品的价差收益,即从金融产品的价差中取得收益。这一循环虽然从本质反映了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但与内循环不同的是在于其逐利机会是双向的,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均有博取价差的机会。

二大循环彼此相对独立,但又相互依存,内部循环为通常意义上的实体经济,完成一个经济体的创造价值,外循环则通过将储蓄[2]转化为投资或消费服务于内循环,但外循环的运行有其自身的特点,每增加一份消费或每增加一份投资就产出一份金融产品,当金融产品积累并衍生到一定数量时,就形成了自身供需循环。内循环中的货币通过储蓄、投机进入外循环,外循环中的货币通过消费和投资返回内循环,决定货币流向及在各循环中的存量则取决于二循环现期、预期收益率高低。

二、供给[3]

供给(AS)系指经济体内循环中的厂商在一定利润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厂商所愿意并能够出让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从供给的流程分析,要供给首先必须积累一定数量从法律上和厂商自定章程中约定称之为资本的货币[4],然后使用这些货币雇佣劳动,购买土地、能源各种矿等资源,购买建筑设备、生产设备、半成品等资本品,购买工艺、专利、知识等技术,并力图用好这些生产要素,使其实现最大产量,最后再通过市场出售转换成为收入,回收投入成本,弥补资本实现利润。因此,供给的基础主要为为劳动、资源、资本品和技术等,产量则取决于各要素合理配比和充分使用。

(一)供给的基础

1、劳动

劳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使用。它是供给生产各要素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投入品,其之所以“重要”,一是劳工队伍的稳定决定了供给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一个深陷罢工、战乱的国家供给生产将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经济发展则无从谈起;二是劳动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其他要素的合理使用和效率高低,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地区同样的资本投入,可能会因劳动素质的高低而带来不同的结果。劳动如同电能一样,无法保存与储藏,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如在供给过程中未加以充分运用,则也一种浪费,这种浪费与资本闲置、资源流失没什么二样。

2、资源

供给生产所需的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天然物品,本文所讨论的资源系指耗费资本所购的天然的物品。供给生产或多或少以消耗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为代价的,但是资源毕竟是有限的,现在人们已经能计算出大部资源可供消耗的年限,即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有一个再生循环的时限,技术进步只能做到用丰富资源代替稀缺资源、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不可能违背“质量守恒定律”发明创造出一种新的资源,供给是有极限,这个极限“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我们的未来,因此,从长远看,资源是供给产量的一个限制性的因素。

3、资本品

资本品是一种耗费资本所购的、用于供给生产的、被生产出来的非天然的物品,它有别于劳动、资源这二种生产要素,系指事先被生产出来又用于生产的投入品,如厂房、机器设备、半成品等。很多经济学专著将资本与资本品合并成一个概念,这与供给生产实际流程(资本→资本品+劳动+资源→商品及服务→收入)不符[5]

4、技术

技术是一种智力劳动的成果,泛指涵盖整个供给过程中各种形式知识及经验技巧的积累与改进。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新知识发现、新产品发明上,同时还体现在拥有更高素质和更高技能的劳动、更先进和更高效的资本品,更新型更节约的资源。

(二) 产量的决定

产量的决定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货币资本状态,厂商面临机会成本的抉择:一是投资,即投入内循环,购买劳动、资源、资本品和技术,二是投机,投入外循环,购买金融产品,虽然二种选择目的均为逐利,但只有投资方式才有可能增加产量;在生产阶段,各要素间存在“木桶效应”,产量则取决于其中某一要素所能达到的 “短边”; 此外在増加产量过程中,还可能面临要素价格上涨和产品价格下降、边际收益递减的可能。但是,尽管如此,市场终会寻找到一个均衡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一种情况:被贪婪的乐观预期驱使,投资、资本增加,要素存量上升,产量快速增长,同样,也可能见到,恐慌的悲观预期所带来令人窒息的产量萎缩。

三、需求

需求(AD)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居民为交换商品和服务愿意并且能够支付的货币数量[6]。按照市场规则,居民拿出一定数量的货币与厂商交换商品或服务,因此,货币在交换中代表了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需求就是货币,居民的货币收入代表需求,其支出的预算构成主要包括:消费、投资、投机三大类。

(一)货币收入支出的预算构成

1、消费

所谓消费就是用货币换取最终效用行为,指民众在最终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一般而言,消费来源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消费获得的效用大于为收入付出的艰辛,则消费占收入的比率增加,反之则下降,对此,与其说是一种消费规律或者理论,还不如说是居民的心理与习惯,不是基于经济人分析所能解析的。如根据消费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作一排列,对消费需求作一简单细分,一些为满足生存、安全的需求,是不可压缩的消费,其价格弹性为零或缺乏弹性,属固定消费,另一些为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大,或因战争与和平、或因繁荣和衰退等不确定的原因,既可以作最大限度的压缩,也可作最大限度的扩大,属可变消费。总消费=固定消费+可变消费,由于可变消费可变,社会总消费是不确定的。

2、 投资

投资是将货币(包括通过事前投入货币取得的技术、土地和资源等要素)投入供给生产的逐利活动。一个经济体的投资,不仅表现在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且表现在要素存量的增加,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投资。从投资到供给必须经历货币—资本—要素—产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投资不仅要受到供给本身的资本利润率的影响,而且还会受机会成本的替代。一般情况下,当现期利润率、预期利润率越高,机会成本越小,投资增加,反之则投资减少。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没有投资就没有增长,也就没有进一步改善居民福利的基础,但过度的投资又会抑制消费、闲置要素,诱发经济周期性波动。

3、 投机

投机是不增加供给的货币逐利活动,它孳生于供需循环[7]之中,游离于消费与投资之外,不是有效需求,之所以将其放在需求中讨论是因为投机是居民对收入预算的(除投资、消费外)第三种选择。投机的逐利主要是依赖于价格波动,波动幅度越大投机越活跃。与投资相比,二者的起点和终点均为货币,目的都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货币,所以二者非常相似,但它们实现过程却是完全不同的,投机实现的只是货币“口袋转移”,不会象投资一样最终会产出商品和服务,即不创造价值。尽管如此,投机并不意味着 “罪恶”,在一定条件下它会促进价格趋向合理、转移分散风险。

(二) 有效需求的决定

需求来源于供给的创造,“供给自动创造对其自身的需求”[8],供给产量越大需求自然越多,要素的采购、利润的回报也许是供给创造需求最直观的描述,厂商付出多少货币便有多少需求可能,至于是否有效则有赖于居民效用之偏好、投资之偏好、投机之偏好。

有效需求等于消费加投资,可描述为有效需求等于收入减投机。

四、均衡

在力学系统里,平衡是指在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等的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恰似力学平衡,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系指某一时间内在经济体中各种力量的作用下,通过价格调节,厂商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与居民愿意取得商品和服务数量趋向一致,厂商愿意取得的与居民愿意、并能够支付货币的数量趋向一致,均衡价格取决于投入交易的货币,即价格水平=货币(M)/产量(Q)。从市场看,供给总是等于需求,供需双方交换的产品数量相等,交换的货币数量相等,找不出二者差异,但是,深入供需内部分析,厂商可能存在大量非计划存货积压、部分要素闲置、就业人数下降,或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超负荷运行、就业人数增加,同样,在需求方内部,在均衡状态下投资和消费可能过度或不足。因此,均衡是中性的,并不意味市场出清、就业充分、消费满足。

(一) 内循环的均衡

内循环供需均衡的驱动力主要有:一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居民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通过出售其生产商品和服务(效用)来完成,居民追求效用通过出售要素来实现,至于最后的均衡是否良性(总供给与总需求同步增长)则取决于每个人、每家厂商活动的共同结果。良性均衡的标志是:在潜在产量的水平下,供需总量平衡,结构相符。

1、总量平衡

我们不妨用图2来表示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的情形,如图所示,产品需求衡等于产品供给,所形成的产品收入为产品供给创造的要素需求;要素需求衡等于要素供给,所形成的要素收入为要素供给创造的产品需求。在内循环中若无漏出、注入因素,产品收入等于要素需求,要素收入等于产品需求,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市场自然出清,且无通用之压力,但这种无外循环(金融)支持情形会使市场交易过于烦琐低效、资本积累过于漫长困难,经济增长便如中世纪那样缓慢。

2

在现实的经济中,并非所有的居民将收入全部用于消费,也并非所有的厂商将收入购买要素,作为个体居民可以将其收入节省下来,以备将来消费,厂商可以将收入留置下来以备将来更好的机会,但从整个市场而言,本期供给不能如数转化为收入,整个市场均衡会处于非出清的状态,如产品需求<要素收入,则实际产量>销量,如要素需求<产品收入,则潜在产量>销量,部分要素出现闲置,然而,所幸的是总有一部分居民愿意提前消费,也有一部分厂商计划借贷进行投资,这部分提前消费和借贷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有效需求,因此供给创造的需求不一定与有效需求相对应,即收入不一定等于投资+消费。

储蓄是内循环一个漏出变量,转入外循环后通过金融中介可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形成有效需求,但不排除也有一部分转化为投机,投资积累为资本,投机集聚为基金,经济体中形成了生产资本、投机基金二个资金“池”,当“池”中资金收益发生变化时,总是会从“低”处向“高”处流动,若投资现期、预期的利润率低于投机收益,不仅储蓄会流向投机,而且生产资本中流动部分(货币资本),那些原本计划用于雇佣劳动的、采购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资金也会向投机分流;反之,当投资现期、预期的收益高于投机,储蓄大部分可转化为投资,投机“池”中的资金则可能回流参与供给生产。因此,总供给、总需求的决定取决于消费(C)、投资(I)、投机(R)、库存或闲置[9](U)、储蓄(S)五个变量,简而言之:

根据产品法可得出:AD=C+I+R         – – – – – – – –⑴

根据收入法可得出:AS=C+S            – – – – – – – –⑵

所以,S=I+R                          – – – – – – – –⑶

同时,由于总供给由投资品、消费品和库存或闲置构成,供给也可以表示为:AS=C+I+U                    – – – – – – – –⑷

从⑴、⑷二等式推导出:R=U            – – – – – – – –⑸

由上述等式可得出:储蓄衡等于投资加投机。投机会带来非计划的库存或要素的闲置,同样也可能排泄出内循环中的多余货币。

2、结构均衡

在现代经济中,市场中的商品与服务的数量已达几十万种,面对“需求什么和需求多少?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市场自然会通过利润的激励、效用的诱惑,让供需双方不断地修正来解决,局部的、个别结构性问题出现正是市场自身“免疫”功能的反映,只有部分供给产量不变(或下降)而对其需求持续增长,在总体上影响其他产品的供需时,才构成有待于解决的结构均衡问题。

(二) 外循环的均衡

外循环的供给就是金融机构“生产”的诸如贷款、股票、债券、保单、期权期货等之类的金融产品,在繁荣扩张时期,还会以这些金融产品为基础,创新出更多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不论是新发行的还是在存续期内的,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流动性,持有金融产品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投机者均可能成为外循环中的供给方;外循环的需求则为那些通过储蓄流入的、当然也包括货币当局为刺激总需求而发行的、未参与内循环循环的逐利货币,即内循环外的逐利货币,因此持有货币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投机者均可能成为外循环中的需求方。

外循环供需均衡的原理与内循环均衡并无本质区别,共同遵循最基本的供求规律,但是,外循环是因储蓄需要转化为投资或消费[10]而存在,经营的对象实际上就是货币,其均衡自然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从供给方面看,产品同质(均具有逐利的“效用”)、边际成本和制造时滞接近于零,金融产品的“生产”者自然会根据“客户”——投资/投机者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进行即时调整,边际收益不会显现递减现象;而对需求方而言,由于货币逐利的天性,投资/投机者对金融产品的“消费”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因此,外循环的供给与需求自动均衡,自动扩张,高效地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或消费。金融产品与一般用于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需求的效用产品不同,它必须按期偿付资金本息或风险的回报,如其中一部分不能偿付本息、回报风险时可能引发连锁反映,危及整个外循环的稳定,甚至波及内循环的正常运转。

衡量外循环供需均衡是否良性的标准主要有三条:

1、合理承受原则:金融产品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三块:一是资本的回报,如利息、股息,二是中介服务收入,三是价差,即产品买卖或卖买价差,在上述三种收益中,前二种收益与其说是资本与服务回报,还不如说来自于内循环“分成”,第三种收益则是依靠的是运气和赌博,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财富创造。对于厂商,如果全部资本(负债+权益)都通过外循环解决,那么厂商对金融产品需求极限为资本存量;对于居民,如果全部借钱消费都通过外循环融资,那么居民对金融产品需求极限为全部借贷消费存量,二项合计,内循环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最大值=厂商资本存量+借贷消费。然而,客观上,一方面由于金融产品总量呈无限扩张的趋势,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和外循环中金融产品的创造不会止于仅仅满足内循环的需求,当全部金融产品存量扩张、积累到其收益总额≥全部厂商经营利润总额(收入—成本)时,整个经济体系必然无力偿付其收益、回报其风险,整个外循环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最终波及内循环正常运转。事实上,以往的经验表明,并不一定需要等到全部厂商,有时仅仅其中若干家厂商出现金融产品收益≥经营利润总额,“蝴蝶展动翅膀”,危机就降临了。因此,凡事皆有度,金融产品的总量应控制在内循环规模、收益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2、总量平衡原则:外循环对于内循环的作用就是融资,以各种金融产品方式吸收储蓄,转化为消费或投资,最终形成为有效需求。内循环正常运行的前提是即期的要素收入能如数转化为产品需求、产品收入能如数转化为要素需求,若一期金融产品所转化的消费+投资<储蓄,净投机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内循环规模趋向萎缩;若转化的消费+投资>储蓄,净投机减少,有效需求过度,在供给=潜在产量时,会引起通货膨胀,在供给处于凯因斯区,产量与价格同升,在供给处于闲置区,产量上升价格不变;若转化的消费+投资=储蓄,则有效需求正好与供给创造的需求相等,在供给=潜在产量时,市场出清,各类要素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在供给处于凯因斯区或闲置区,供给与需求仍有提升的余地。因此,只有在供给=潜在产量时,流出储蓄=转化的消费+投资,才是有效率的平衡原则。

3、结构对应原则:居民之经济,着眼于现在,则消费,寄望于将来,则储蓄。储蓄后,金融机构将其注入内循环的方式仍为消费、投资二种,若转化的消费过度,则会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若转化的投资过多,则会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因此,短期内,消费与投资的合适比例、投资与总收入的比例取决于能生产的或可获取的消费品与要素相对应,但在长期,还是需要遵循一个历史的、经验的积累比例。

(三) 内、外循环的关系

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不是所有的交易在均衡价格上完成,大部分金融产品(甚至包括一些缺乏弹性商品)的价格时常会因供需、收益、利率、汇率、人为干扰等多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而波动,这种波动毫无疑问会影响市场的逐利方式,各参与者自然地会去比较机会成本高低做出投资或投机选择。一般情况下,价格波动幅度越小投资增加,幅度越大则投机增加。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内循环中的厂商,供给过程决定了必须采取“先买后卖”,按照“多头”行情进行逐利,但对外部循环中的投机者追逐的是价差,既可以 “先买后卖”做“多头”,也可以“先卖后买”做“空头”,不论金融产品价格上涨还是下跌,预期的逐利机会始终是双向的[11]

投资或投机确实是个问题,供给所创造的需求——货币收入自然在内、外两循环中分配。若货币总量与流通速度不变,内循环中货币减少则外循环货币增加,内循环中货币增加则外循环货币减少。随内循环中货币的减少或增加,不仅总需求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总供给也是同样。随着时间推移,短期累积为长期,均衡的结果尽管不那么规则,一旦形成连续的、趋势性的减少和增加,则构成商业周期的收缩或扩张。在整个商业周期中,投机与投资如影随形,每次危机几乎都是从投机领域开始,似乎投机就是造成危机的罪魁祸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从逐利方式看,投资取决于资本收益,投机则不仅寄希望于资本收益分享,而且还博弈于价差的摄取。在扩张阶段,价格波动幅度较小,投机收益小于投资收益,投机则会展现出其“温文尔雅”的一面,拉平价格、提高效率、分摊风险[12],促进投资就业或加快经济增长;在收缩阶段,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投机收益大于投资收益,投机开始暴露出“贪婪邪恶”面孔,扭曲市场、挤占投资、放大风险,压缩供给与需求规模,进一步加快经济衰退。

繁荣与危机、扩张与收缩,最根本的原因是人。

五、货币

“货币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任何一种东西”[13],黄金、白银、铜等在历史上都曾被当作货币使用,现在绝大多数国家使用的货币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包括:中央银行印制、投放的纸币、中央银行划转的活期存款及其他支票户存款(代表纸币的数字),即完全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而不是被商业银行“创造”的。

(一) 货币的价值保证

纸币的前身为银行券。17世纪出现的银行券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础上,由私人银行发行的交易媒介,它不受支付日期的限制,可随时兑换黄金。从单个的发行银行看,银行券发行必须有相应数量的黄金作准备金,银行券的微观保证是黄金,但是,从宏观俯视经济运行,银行券可充当商品、服务和资产等的交易媒介,它的宏观的、最终的保证则是经济体中可供交换的商品与服务。19世纪中叶,银行券的发行由私人银行改由中央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银行券同黄金脱钩,其微观保证“解除”,从而“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纸”做的货币,但是,由于它充当交易媒介这一职能未变,纸币的宏观保证则仍然存在。

(二)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货币的供给,对中央银行而言可以做到无限发行,但是无形之中货币数量受可供交换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的限制,按照货币发行有无保证分类,货币发行的方式有二种,一种为保证发行,有商品与服务可供交换的货币发行,另一种为信用发行,没有商品与服务可供交换的货币发行,当货币供需达到均衡时,内循环中的货币属保证发行,而留滞在外循环中的货币则为信用发行。大部分看起来象货币、但不能用来交换商品的金融产品(如定期存款、债券等)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最终对经济体起作用的货币是分布在金融机构、投资∕投机者和厂商、居民手中可用来代表需求进行交换的那部分现代意义上的高能货币。

对货币的需求则由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货币需求构成,内循环货币需求包括:⑴交易需求。资源、劳动、资本品、技术需要交易,商品和服务需要交易,因而厂商和居民均有货币的交易需求。一般情况下,居民的交易货币来自厂商,厂商的交易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润,利息则是影响利润的一个因素,其对经济的影响完全视利息占总成本的比重。⑵投资需求。投资来源于储蓄,投资对货币的需求实际上是要素交易需求,因而投资需求是整个交易需求的一部分,之所以将投资在货币需求中作单独划分,是因为(如价格维持不变)投资对货币需求在期初无需新增货币,而在期末投资完成后才需要追加货币来满足新增产量的交易。外循环货币需求主要为投机需求,客观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内循环融资规模越大,外循环相对应的金融产品规模也就越大,在金融产品的存续期间,或出于流动、安全及收益考虑,自然在持有者和投资/投机者之间存在交易动机,这些交易虽然非投资、消费,但毫无疑问地留滞住一部分储蓄或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形成金融产品自身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需求。一般情况下,参与交易的金融产品种类越多、规模越大,投机需求的货币就会越多。投机的全部成本就是利息,当利率足够低时,投机金融产品的收益率可能高于投资效用产品的收益率,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增加多少货币,储蓄更愿意选择金融产品,而不愿意投资和增加消费。

(三)货币的供需均衡

货币总是有用的,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逐利,但最终还是用于消费。无论货币发行多寡,货币供需的均衡最终会反映在费雪方程式MV=PQ(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产量)中,如方程中某一个变量发生变化,都会带动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发生变动,可以肯定的是在内循环、外循环中费雪方程式同样适用,但是由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产品“生产”方式各异,逐利方式也不尽相同,货币在内外循环中的流通速度、价格水平的数值变动规律迥异,每个变量深层次的经济含义也截然不同,因此,费雪方程式的运用应区分内外循环。对于内循环,MiVi=PiQi ,内循环中的货币(Mi)属有保证发行的货币,Vi为内循环的货币流通速度,该变量等于全部厂商的资本周转率,近似于乘数模型中的乘数(内循环中货币数量变动会引起收入或产量若干倍的变动),Pi代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直接反映社会通货膨胀的水平,Qi代表一定时期内厂商的商品和服务;对于外循环,MoVo=PoQo ,外循环中的货币( Mo)属信用发行的货币,Vo为外循环的货币流通速度,Po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水平,其高低与通货膨胀无直接关系,Qo代表示不是全部金融产品,而是可供交易的金融产品。

宏观上货币毫无价值可言,因为可以无限发行,微观上货币却是最重要的,因为代表了需求。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物品稀缺的世界,同时又生活在一个由“贪婪”个体所组成的社会之中,每个居民、每家厂商、每个投资/投机者、每家金融机构对货币的需求都是“合理”的,如按这些“合理”的需求来发行货币,其结果只有一个——通货膨胀。世界上没有一家中央银行能精确地计算出货币的需求量,发行了的货币总是沿着外循环——内循环的途径进入经济循环的,从中央银行到金融机构是货币发行,从金融机构到居民厂商则为信用创造。现在,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等为目标的中央银行按照确定的目标利率,以再贷款、再贴现以及买入国债等方式将货币(M)投放到外循环,这些投放了的货币会按照边际收益率的高低流向内外循环,趋向于均衡的过程也就是内外循环边际收益率趋向一致的过程,流通中的货币由内、外循环中的货币组成(M=Mi+Mo)。内循环中的货币由于受资本品、劳动、资源等要素的形态限制,受生产过程的时间限制,受居民消费的周期限制,其流动速度相对稳定,因此内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大小(MiVi=PiQi=GDP),相对于潜在产量的货币需求,过多的货币会造成价格水平的上升,过少的货币则会带来库存或闲置,如连续的货币不足(短期积累为长期),一些资本消损得不到补充,潜在产量下降。外循环中的货币原本是储蓄到资本的迂回需求,迂回后即完成为内循环的融资,但外循环吸收的货币远不止于此,只要内循环的边际收益率足够低,外循环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再多的货币也满足不了其贪婪,当然辩证地看,外循环这一特性却为错误的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归宿。外循环货币供求的均衡是货币(Mi)与金融产品产量逐渐扩张的过程,价格水平(Pi)的高低起伏更多的是体现财富效应,流通速度(Vi)时而静如处子,时而动如突兔,毫无规律可言,这一切表面上与内循环的供给、需求无直接关联,然而它却始终牵动内循环的神经——总需求,随着外循环中金融产品交易规模、价格水平的暴增暴跌,内循环中的供给和需求自然在痉挛中平衡。

六、修正

(一) 古典学派

1803年,法国人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一般地说,生产者在完成他的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后,总是急于把产品卖出去。……此外他同样急于把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花去,因为货币的价值也易于毁灭。但想要摆脱手中的货币,唯一可用的方法就是拿它买东西。所以,单单一种产品的生产,就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14]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被后来的经济学家归纳为:“供给会自动创造出其自身的需求”。以萨伊定律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古典学派认为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竞争性市场的价格可以灵活地上下浮动,可以消除任何额外的需求和供给,不会出现持久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市场会自动趋向充分就业,政府在市场中应当不作为,充当“守夜人”的角色,整个社会经济形态应当是一种自由放任的经济形态。

事实上,供给创造需求实际上是由二个过程组成,即先由产品——货币,再由货币——产品。在产品——货币阶段,当一产品售出之际,就在该产品交易价值额度内为自己或其他产品创造了需求,其所创造的工资、利润为消费和投资提供了来源;在货币——产品阶段,供给创造的需求是否能足额保证整个供给的需求,还需要以供给创造的需求能否及时全部再转化为产品(用于消费或投资)为前提,如消费偏好、投资偏好不变,供给与其所创造的需求是等值的,也就是其自身的需求,但是,客观上由于人们的逐利方式变动、消费偏好调整及形成需求的时间不同等等原因,被供给创造出来的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消费或投资)时会形成总额、时间、结构的差异,如这种差异在供给方或需求方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即供给方不致于无利可图,需求方不致于入不敷出,这种波动和差异还能被市场所“消化”,一旦超出承受范围,供给和需求不可避免趋向萎缩。因此,供给是创造了需求,但不一定等于其自身。

(二)凯恩斯学派

针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严重经济危机,凯恩斯先生从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及流动偏好的存在得出“有效需求不足”,“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的结论。在设定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前提下,凯恩斯先生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引诱,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来“达到离充分就业不远之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手段主要有二:一是运用财政政策,二是运用货币政策。为了证明二项政策有效作用,凯恩斯利用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建立了乘数理论,即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投资的增加可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的增加。凯恩斯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被西方国家接受并付诸实施,不仅帮助当时西方国家走出危机,而且还创造了资本主义世界近四十年的繁荣。

正如萨伊定律诞生于通货膨胀时期,其创始人观察到卖即是买的原理,忽略了价格稳时期卖与买的结构差异、时间差异。凯恩斯经济学也诞生于危机之中,其创始人所观察到的、所分析的是危机中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忽略了繁荣时期过剩的需求,从历年统计表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并未呈现递减,出于交易动机的流动偏好并未对需求形成很大的冲击,而真正不确定的因素却是几乎被忽略的投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供给、需求的增长并非同步,时而实际供给大于有效需求,时而有效需求大于实际供给,“有效需求不足”并非是常态。凯恩斯先生对宏观经济学正真贡献是在于供需均衡中引入国家干预这一手段,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将干预仅限于“需求管理”。

(三)供给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学派占据了宏观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而采取扩张,时而紧缩,金融家和企业家们逐渐发现应对这种政策的最佳方法乃利用多发行的货币来投机,扩张时期可以进行多头投机,紧缩时期则可以进行空头投机,国家的财政赤字和货币投放虽然“创造”了需求,未能相应刺激有效供给的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到20世纪70年代,“滞胀”开始扩展到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十分严重。对此,以拉弗和万尼斯基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向凯恩斯学派提出挑战,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的地位。市场的购买能力取决于供给的生产能力,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不会出现购买力不足而发生商品过剩的问题,提出通过减税政策实行“供给管理”,代替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主张大幅度减税和削减社会支出,因为他们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积极工作、增加储蓄和企业更多地投资,进而可促进经济增长,抑制通货膨胀;公共支出中有些是浪费资源,有些虽然对经济有益,但效率很低。

供应学派虽然被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政府接受,并实施与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彻底决裂的政策,然而就在供给学派离成功仅剩一步之遥时,由于其政策措施过于简单,无条件地减税政策推行后,美国经济并没有象供应学派所设计的那样顺利发展,大部分经济发展目标也未能实现,反而使美国经济陷入高财政赤字、高利率、高汇率、高外贸逆差的困境。

(四)货币学派

几乎货币学派所有的理论和政策建议都是建立在货币交易方程式上,其表达式为:

MV≡PQ≡(P1Q1P2Q2+……)

其中,M代表货币供应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水平,Q代表实际产出水平。[15]

根据这一方程式,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相对稳定并可以预见(此结论从近百年的美国货币统计数据得出经验数据),货币供应量是决定名义GDP(即PQ)增长的主要系统因素,价格和工资围绕着潜在产出,变动相当灵活,私人部门是稳定的,货币供给M变动只会对实际产出Q产生微小而短暂的影响,最终反映在价格的变动上。因此货币主义者的政策纲领为固定货币增长来代替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货币学派的交易方程MV≡PQ无疑是正确,至今仍可在市场经济中得到实证,但问题在于该方程有四个变量,正真可控的变量仅仅是货币供应量M,货币流通速度V取决于持币需求者,实际产出水平Q取决于供给厂商,价格P则取决供需双方博弈,因此,要实现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和控制物价上涨,必须同步对方程两边四个变量进行操作,控制货币供应量(M)、引导货币流通速度(V)、激励产出增长(Q)、调节价格水平(P),但货币学派仅仅从货币发行量入手,提倡“单一规则”——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这种单一规则政策执行极有可能导致其他变量发生变化,1979年10月至1982年初,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实行“单一规则”,即按事先计划的增长率投放货币,虽然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P),但货币流通速度(V)发生激烈地变化,实际GDP则停滞不前[16],失业率上升,被人称作“有痛苦的”货币政策。

在此,绝非对经济学先贤的不敬,因为从整个经济及其理论发展看,人的一生的短暂只能观察其一个阶段,虽然有历史的经验可鉴,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逐利方式的改变,经济学那些近似规律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即便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去观察、研究,也只能如盲人摸象一样“仅知一肢”,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凯恩斯先生说“在长期内,我们终将死去”。事实上,从古典学派到凯恩斯学派,从货币学派到供应学派,其理论之系统,论证之严密,可谓集天下经济理论之大成,如能萃取各自的精华,加以综合和补充,我们会发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并不缺乏,而真正需要修正的却是宏观层面的调控方法。古典学派主张“自由放任”政策,如同片面强调市场自身的“免疫”能力,“生病”时不用“打针吃药”一样;凯恩斯学派则对市场自身“健康”缺乏信心,无论其“健康”还是“疾病”,把“打针吃药”——赤字、通胀当作日常“保健”;货币学派的“单一规则”则如无论市场生什么“病”,只认准一味“药”——货币供应量来“治疗”;供应学派虽然看到了市场的一种“病因”却没能“对症下药”。

七、调控

出于政治和道义,政府“持续的政策和责任,是使用与其需要和义务相一致的一切可行的方法……来实现就业、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化”[17],“就业、生产”的最大化呈现为经济增长、充分就业,“消费最大化”则表现为对现在和将来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的持续增长,此外,宏观经济调控还应引入市场出清这一目标,所谓市场出清就是市场中不存在超额供给与超额需求,是供给方与需求方“双羸”的结局,对于厂商而言不仅意味着利润目标的实现,也为下期循环的要素采购准备相应的货币资本,对居民而言则是在现有的商品和服务基础上的消费满足,同时也是其逐利期望下的投资实现。因此,宏观调控是政府以顺应供需规律发挥市场效率为前提,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法律和行政等政策对总供给、总需求进行调节和控制,在潜在产量水平上实现市场出清,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产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协调、健康增长,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充分就业,具体宏观调控目标主要为市场出清、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18]

(一)市场力量对目标的推动

在市场中,一个经济体出于生存原因,供给和需求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低生存极限,即最低生存产量和最低生存需求[19],那么,总供给变动范围在最低生存产量——潜在产量之间,总需求变动的范围则可从最低生存需求扩展至全部货币参与的需求(即MV),在单位时期内,市场交换可能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各自的变动范围形成不同的组合,均衡产量会在较大的区间内上下波动,不排除低供给与高需求(通货膨胀)、或高供给与低需求(通货紧缩)的组合,因此,对于市场力量如何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最大化这一目标,不妨套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表述,虽然“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追求一已的安全或私利”,但是通过提供商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只是逐利的一种方法,如有其他更简便、快捷的方法,产量的减少则不是“他”所要考虑的,只有在供给生产成为收益最高的逐利方式时,产量才会自然增长,反之则可能维持现状乃至下降。作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数量,也就是完成交换的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在名义GDP取决并约等于内循环的 MiVi,而实际产量则等于总供给和总需求中的较小值,即实际GDP=Min(Qi,MiVi∕Pi)*Pi-1,从历史的统计数据反映,世界主要市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这个上升过程并非线性,在大数时间内表现为“扩张”,经济快速增长,要素利用率高,就业机会充分,居民消费能得较好地满足,在少数时段也会表现为“收缩”,经济低迷萎缩,库存大量积压,要素大量闲置,失业率高,内外循环动荡不安。这一事实表明,市场力量虽然能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趋向最大化,但不排除有时也会出现倒退,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以总供给、总需求为切入点进行调节控制,熨平周期峰谷,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

(二)政府的调控原则与政策

对总供给、总需求的调控,首先,应遵循市场优先原则。尽管政府拥有经济强制力,可以征税,可以禁止,可以占有,但不能取代市场,而在大多数时间里,健康的市场能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潜在产量水平上实现均衡,因而,凡市场能解决问题优先任由市场解决。其次,应遵循适时适度原则。市场不会失灵,只会“生病”,时而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而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时而处于非出清状态,时而均衡收入不在人们的期望之中,因此,政府调控只能基于市场交易【GDP=Min(Qi,MiVi∕Pi)】基础上,顺应供需趋势进行“取长”或“补短”,选择总供给或总需求二者之中的“短板”,予以鼓励、刺激、甚至政府直接参与等方式补足其“缺口”,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实现市场基本出清的均衡,当然,补足“缺口”方法在数量上还有一个适度问题,在总供给实际产量大于潜在产量时,补“缺口”只适宜短期去库存,不能长久,必要时还需对供需双方或其中一方进行压缩,直至回归潜在产量水平。

1、总供给政策

供给是一个社会存在的物质、财富基础,也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操作、实施的前提条件。为了现在和将来生产、提供更多的商品及服务,实现即期和将来居民的消费最大化,政府实施的供给政策所要实现的目标:⑴促进潜在产量稳定与提高,⑵鼓励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保持一致。相对资源、资本品及劳动存量及技术水平,按实际产量可能分布的区间,如图3所示,供给产量与价格所构成的曲线可划分为三个区域,一是凯恩斯区,供给曲线呈现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在该区域,产量远低于潜在产量,存在大量闲置要素,“高失业率和未被完全利用的生产力并存”,产量的增加只是促进要素的进一步利用,不会引发成本上升、价格上涨;二是菲利普斯区,供给曲线呈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延伸的线,在该区域,产量虽然低于潜在产量,但要素的大部分已得到运用,产量的增加通常会既提高成本又降低失业率,并伴随着低度的通货膨胀[20];三是古典区,供给曲线呈现为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在该区域,产量略大于或等于潜在产量,已知的技术、已开发的资源基本得到充分利用,总需求只能影响价格水平,产量难以持续增加。

图3

促进潜在产量稳定与提高。古典区的产量水平代表了潜在产量水平,而潜在产量的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能力的提高,整个供给曲线的右移。供给传导机制按投资——资本存量——要素存量和技术水平——潜在产量途径传导,即潜在产量取决于本期的要素存量,本期的要素存量取决于本期的资本存量对要素采购量,本期的资本存量取决于前期的投资量。在要素市场中,由于受一经济体的要素实际数量、技术水平提高时滞制约,投资总量必须与要素增加、技术进步保持同步,既不能过度,也不能偏少,因此,维持恒定适度投资促进潜在产量提高是供给政策的基础。

鼓励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保持一致。潜在产量是一种产出能力,也是一种产出可能,这种能力、可能变成现实就是短期实际产量,至于实际产量会达到什么样的产出水平则完全取决于生产的机会成本和资金利润率。在内循环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本并不全都是以要素方式作为运用,在取得产品收入或资本处于货币状态时,每一个厂商都会面临“是在内循环从事供给生产、还是在外循环进行投机?”的选择,若外循环中投机资金收益率>内循环中的生产资金利润率,生产机会成本高,内循环的部分货币资本转入投机,要素采购量减少,实际产量下降,反之,外循环的投机基金转入内循环,要素采购量、实际产量上升,因此,实际产量不仅取决于供给自身的利润水平,而且还取决于机会成本的高低。为使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保持一致,将潜在产量的产出能力变成现实,供给政策就必须对投资、投机实施调节税率,使投资利润率≥投机收益率,维持资本存量,确保资本对要素的采购总量。即:当实际产量<潜在产量,投资利润率<投机收益率时,降低内循环供给生产税率,同时调高外循环投机税率,反之,调高内循环供给生产税率,同时降低外循环投机税率。

2、总需求政策

市场效率是建立在出清基础上的,总需求政策是通过市场出清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究竟是供给创造需求,还是需求拉动供给?对于这样的问题,就象是“掌声是左手发出,还是右手发出?”一样难回答,但是,通过以往的实践,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低于潜在产量水平的情况下,有效需求的增加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产量的提高,但有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价格温和上涨。从图3可知,总需求政策是在凯恩斯区、菲利普斯区能拉动实际产量的增长,也就是说总需求政策能在最低供给量至潜在产量之间发挥作用。应该说,需求确实是由供给所创造,无论厂商供给多少产品和服务,同时创造了同等金额的需求,但由于居民偏好不一、逐利方式变动,短期有效需求可能大于或小于实际产量,多个短期有效需求不足或过剩,不仅对社会福利是一种损失,而且对潜在产量也是一种损害。因此,总需求政策应当以基期价格水平为起始基点,主要通过货币投放与回笼、财政税收与支出来调节MiVi,消除需求与供给的差额,供给不足时刺激要素需求以增加产量,需求不足时刺激消费、投资以增加有效需求,直至实际产量达到潜在产出水平Qi Pi,实现市场出清和福利最大化。

根据雪费方程,按基期价格水平,有效需求调节量E推算:

MiVi―E=Qi Pi-1

E= MiVi―Qi Pi-1                    – – – – – – – –⑴

按现期价格水平计算,有效需求调节量E推算:

MiVi―E=Qi Pi

E= MiVi―Qi Pi                     – – – – – – – –⑵

若既考虑价格上涨因素,又需参照基期价格控制通货膨胀,将⑴、⑵两式合并可推导出简易的总需求调节量

E= MiVi―Qi[(Pi+Pi-1)∕2]         – – – – – – – –⑶

对于⑶式中(Pi+Pi-1)∕2项还可根据权重进行修正,设本期、基期权重分别为a、b,a=GDP n∕(GDPn>GDPn-1),b= GDP n-1∕(GDPn>GDPn-1),⑶式可修正为:

E= MiVi―Qi(a Pi+b Pi-1        – – – – – – – –⑷

综上,以总供给与总需求为主线的经济政策,首先,鼓励恒定、适度的投资,促进要素存量平稳增加和技术进步,提升潜在产量,其次,对内外循环的利润水平进行调节,稳定资本对要素、劳动的需求,使实际产量接近潜在产量水平,再次,视供给创造的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情况,对有效需求和实际产量进行调节,消除供需差额,确保市场出清,最终实现实际GDP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提高。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总供给政策和总需求政策一样,均为政府宏观经济的调控政策,总供给政策和总需求政策是按调控对象来划分,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是按调控手段来划分,总供给政策或总需求政策可以但不限于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组成,同理,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既可以影响、刺激总供给,也可以影响、刺激总需求,但这种影响、刺激的作用是无偏的,往往会带来“大小通杀”或“雨露均沾”的结果,即计划影响刺激总供给增加时往往会带来非计划总需求的增加,计划压缩总需求时不排除非计划内的总供给也被相应压缩,政策执行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若将上述四大政策予以组合,产量不足、就业不充分时刺激总供给,或需求萎缩市场不能出清时刺激总需求,使宏观调控政策的目标更明确。

1、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法律规定,凭借公共授权,通过征缴税收和安排支出来引导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行动原则、方法、措施的总称。国家财政主要包括收入(T)和支出(G)二个部分,政府向居民、厂商征缴税款、发售国债总需求下降,政府支出则总需求增加,总需求AD= MiVi―(TG),若预算平衡的前提下,财政收支在总量上对总需求无影响,但以下情况例外:一是部分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央银行及无消费、投资愿望的持币者,前者通过货币存量变化起作用,后者则起替代作用,二是财政预算盈余可能带来总需求的紧缩,政府财政实际执行只能有二种结果:支出等于政府可支配收入,支出小于政府可支配收入,如出现后一种结果则相应压缩了总需求。

此外,财政政策作用还更多地体现在结构调整方面。从税收角度分析,税收毫无疑问是一种激励的扭曲,一种效率损失,这种扭曲和损失更多地表现在对纳税人某种经济行为、经济对象的抑制上,也正是这种抑制,在整体上、局部上调整着供给、需求、投资、投机等结构。对于不同厂商、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税率,可直接调节其利润水平,进而影响供给结构,对于不同商品、服务的消费选择不同的税率,可直接调节其价格水平,进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对于不同的投资、投机选择不同的税率,可直接调节投资、投机者预期,进而影响其逐利方式。从支出角度分析,政府可支配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居民、厂商、投资∕投机者,由于政府与居民、厂商、投资∕投机者的支出“偏好”完全不同,政府收入→支出自然完成结构调整,并且在居民、厂商、投资∕投机者边际消费、边际投资低——不愿意消费、投资的情况下,效果特别明显。

回顾财政及政府调控的历史,财政是伴随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其最初的制度设计是基于满足政府运行的需要,二战后,凯恩斯经济学赋予财政经济调控的职能,但因观念和制度的限制,大多数国家将财政政策的重点偏向于支出对总需求的推动方面,而忽略税收调节功能,由于财政是按国家运行的需要预算,也就是说大部分财政收入的使用都是有固定的制度安排,根本不可能满足政府调控所需的额外支出,很多积极财政政策所需要的资金大多是通过发行国债筹集,预算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受到冲击,最终形成国家层面的债务状况恶化,固定不变税率、单纯依赖支出的单边财政政策目前看来已难持续。因此,财政政策由税收政策和预算支出政策组成。一个能对宏观经济施加影响的税收政策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二个方面:⑴ 可调节税率政策:限制什么调高税率,鼓励什么降低税率,升降结合,总体平衡,在不影响财政总收入的基础上使经济结构趋向合理,⑵ 有条件的减税政策:为激励投资、就业、经济增长等目标实现,可以减税,但减税与减税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之间只是一种可能,因而有必要通过设定减税条件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这个条件就是未来税基的扩大。

预算支出政策可在居民不愿意消费、投资,以及厂商不愿意追加要素存量、产量的情况下,发行公债,扩大公共物品采购、基础设施投入、通用技术的开发等,将居民、厂商不愿意消费、不愿意投资的资金转化为有效需求,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但是,这一政策有效的前提是居民、厂商的“不愿意”,否则无增加财政支出的必要。

2、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来引导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行动原则、方法、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完全依靠居民、厂商“偏好”为基础,即在居民愿意消费、投资,以及厂商愿意追加要素存量、产量的情况下,增加内循环中的货币存量会直接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的规模,但是,须注意的是:货币存量与总需求、总供给的数量关系是建立在“偏好”基础上的,若居民无增加消费、投资意愿,厂商无增加产量计划,那么,以再低利率、更多的货币刺激的不是总需求、总供给,而是投机。

货币是不能被市场,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不能被银行创造,中央银行每发行一单位的货币,无论被派出多少倍存款、债券及其他诸多金融产品,也只能说是信用创造,真正发挥交易作用的、可用于内循环、外循环交换的货币仍为一个单位。流通中的货币等于外循环、内循环中的货币之和,即M=Mi+Mo,外循环的MoVo为一定时期内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它决定投机规模,内循环的MiVi为一定时期内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决定名义GDP,外循环货币通过投资进入内循环,内循环的货币通过投机进入外循环,可见,受“偏好”驱使,货币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的功能相对于财政政策较弱,又如本文前面章节所述,需求就是货币,货币代表了需求,货币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功能强于财政政策,因此,货币政策核心就是参照货币流通速度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存量,针对内、外循环的货币需求,实行分层次的货币政策,在外循环,满足合理的投机需求来维持适度的投资规模,在内循环,控制适度的有效需求来稳定资本存量和要素需求,推动产量趋向潜在产量水平,实现市场出清;货币政策重心应放在内循环中的货币存量调节,基于稳定价格、控制通货鼓胀,优先在货币存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内、外循环税率影响投资、投机收益水平,以达到调控内、外循环的货币存量的目标;基于经济增长,货币新增应根据产量变化ΔQi、可承受的价格水平变动ΔPi,依据可测算的货币流通速度,适时调整货币存量ΔMi= (PiΔQi+ΔPiQi)/ Vi ,调节有效需求总量。

(四)政策应用

宏观的核心是总供给、总需求,宏观的目标是促进总供给平稳、增长,以此实现就业的充分,维持适度总需求,使其与总供给所创造的需求保持一致,最终实现市场出清、价格稳定及居民消费最大化。对于供需的调节,既作本期横向操作,也作连续短期的纵向操作:

1、横向操作

横向操作是对同期的总供给、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为减缓、防止商业周期波动,比较本期的实际产量Qr、潜在产量Qp、均衡产量Qi,了解生产能力利用和市场出清情况,准确判断所处商业周期阶段,采取相应措施(见下表),实现实际产量Qr=潜在产量Qp=均衡产量Qi。

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

政策措施

实际产量与均衡产量

政策措施

Qr>Qp

抑制要素市场需求,适度容忍投机。

Qr>Qi

鼓励产品市场需求,适度抑制投机。

Qr=Qp

自由放任

Qr=Qi

自由放任

Qr<Qp

鼓励要素市场需求,适度抑制投机。

Qr<Qi

抑制产品市场需求,适度容忍投机。

总需求的横向比较就是有效需求额与供给所创造的需求总额的比较,了解在现有生产能力基础上消费和投资的完成情况,选择相应的政策,实现居民收入YC= 消费C +投资 I,以及厂商收入YP=要素采购额D。在产品市场上,居民收入YC与消费C+投资I比较,若YC>C+I有效需求不足,非计划库存上升,YC<C+I则有效需求过剩,价格上涨,对有效需求不足或过剩,根据消费品或投资品余缺情况,相对应地压缩或刺激消费、投资需求,实现居民收入YC= 消费C +投资 I;在要素市场上,厂商收入YP与要素采购额D相比较,若YP<D要素采购不足,产量下降,失业增加,若YP>D则要素采购过度,产量超负荷,要素价格上涨,对此二种情况,调节内、外循环收益水平,稳定资本存量,根据潜在产量水平所需要的资本水平刺激或压缩要素需求,实现厂商收入YP=要素采购额D

2、纵向操作

纵向操作主要是根据历期总供给、总需求情况,对前n期、……、前2期、前1期的潜在产量、实际产量、均衡产量进行纵向分析、比较,了解其波动原因,对本期总供给、总需求的调节,使本期潜在产量、实际产量、均衡产量呈线性稳定增长,并计划下一期产量目标,以实现经济增长/发展之目的,同时,通过适度的货币政策将价格水平维持在居民、厂商可承受范围内,即Pi-1PiPi-1+ΔP

潜在产量是一个经济体的全部厂商所能生产的最大的并能持续的产量,它由生产方案设计、劳动力熟练程度及技能、生产技术及工艺水平、所能获取的资源等共同决定,与其说是一种最大的所能持续的产量,还不如说是一种生产能力,政府鼓励厂商维持恒定、适度投资是提高这种能力的唯一途径。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中,政府对投资是否适度,按以下标准来调节:⑴投资I≤储蓄S,储蓄反映的是居民愿意为未来消费所作出的节余,任何超储蓄的投资所带来的自然是价格上涨而不是未来消费的增加,同样过度的储蓄也会带来投机的过度,以及投资与消费的结构性问题,⑵投资与新增的资本品、劳动力、资源以及技术改进相匹配,⑶最有效的投资则是一种新效用的投资,新效用往往与技术进步相关,当恒定的投资面临着无可供投资的项目时,最好的投资毫无疑问就是技术。

实际产量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它由均衡产量和库存组成,实际产量的决定因素是从事供给生产的利润水平及机会成本,因此,在实际中,通过国家所能控制的政策工具,调节内外循环收益水平,使厂商供给生产的利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即供给利润水平等于或略大于投机收益水平,使连续短期实际产量趋向潜在产量水平。

均衡产量则是供需双方自愿交换的产量,通俗地说是销售量,它由实际产量与有效需求共同决定,根据如前所述原则,政府部门在供给创造的需求基础上,利用政策工具差额调整有效需求,使消费+投资的总额等于实际生产时所支付的成本、费用直至包含创造的利润,实现在价格平稳基础上的市场出清。

3、纵横操作

参考文献:
   [1]供给与需求相因相生完全可以表述为:居民的需求为供给厂商提供了资本,厂商的供给为居民提供了收入;或者:居民由于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而产生要素的供给,厂商为了商品和劳务供给而产生了对要素的需求。对此我们不能只强调供给创造需求,也不能片面夸大需求对供给的作用,这个问题就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关键在于怎样拥有更多的蛋和鸡。 [2]经济学中的储蓄一词原系从英文saving直译过来,但此词在中文     

     
相关论文
gg333

n期供给与基期相比

n期需求与基期相比

n期供给与需求相比

N期实际GDP=min(,)

n期与潜在产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