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

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机理研究来源:《财经科学》2015/12 作者:秦伟广,安辉,邹千邈,李竹薇 时间:2020-10-27

  

   《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金融论坛19
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机理研究※
秦伟广1 安辉2 邹千邈3 李竹薇
[内容摘要]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在面临名义零利率约束下,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
达经济体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作为新
的货币政策手段,系统研究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文系
统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不同传导渠道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货币政
策沟通机制、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和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机制,为深入研究
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资产负债表
作者简介: 秦伟广( 1980—) ,男,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大连,116024) ,博士生。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
安辉( 1965—) ,女,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大连,116024) ,教授。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
邹千邈( 1988—) ,男,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大连,116024) ,博士生。研究方向: 国际金融。
李竹薇( 1983—) ,女,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大连,116024) ,博士。研究方向: 行为金融。
一、引言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为了经济平稳增长都展现出了保持低通货膨胀
的强烈愿望,尽管从目前经济状况看低通货膨胀有很多好处,但是很难被预测,经
济一旦出现负向冲击,将会使得利率逼近零利率的边界。在通货紧缩的环境中,尽
管名义利率接近于零,但实际利息率非常高,从而导致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
灵,这将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金融系统的传导机制受到破坏,产生了巨大的损失,
影响了流动性及银行和借款者的偿付能力。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尽管美联储将美国
联邦基金利率( 短期名义利率) 降低到接近于零的水平,但实际利率依然高企。传
统货币政策不能修复金融市场的信贷功能,无法阻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和蔓延,
※ 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11CJY100 ) ;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项目编号:
15YJC790051) ;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L2015112) ;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
( 项目编号: 2015lslktzijjx -11)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项目编号: DUT15RC ( 4) 05) 。
20 金融论坛《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
因此丧失了刺激经济的能力。[1]为此,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相继实施了
非常规货币政策,通过大规模资产购买的方式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等货币政策最终
目标进行直接干预。实践表明,这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缓解了金融市场恐慌,减
轻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压力,重塑了银行系统的信贷渠道,最终避免实体
经济部门陷入衰退。
当前我国央行也面临同样问题: 一方面伴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的快
速发展,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到最终目标的传导途径越来越复杂、不易辨析; 另一
方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也
必将发生改变,因此央行难以制定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利率、汇率等) 达
到预期的政策调控效果。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物价水平持续走低。2015
年以来央行连续五次降息降准,5 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也创下十年来的新低,然而经
济形势依然严峻。为此,系统研究在零利率边界约束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
制,将有助于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在面临经济负向冲击、通货紧缩及零利率边界的约
束下,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
本文将非常规货币政策分为三类: 货币政策沟通、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
模、改变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在此基础上,作者力图对每一种非常规货币政
策的传导机理进行细分和深入研究。
二、货币政策沟通
在现代经济和发达的金融体制下,公众对于利率未来发展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经济和金融的运行。当公众不了解中央银行的反应函数,但又必须对其进行估
计时,就无法保证经济将会收敛到理性预期均衡状态上,这是因为公众的学习过程
本身影响了经济行为。[2]由于学习对经济的反馈效应可能导致不稳定的或不确定的
结果,与其完全依赖于中央银行做出完全正确的决定,还不如对于经济政策和行为
做出解释。中央银行有效的沟通对金融市场和政策预测准确度均有影响,可以帮助
央行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目标。[3][4]
( 一) 通货膨胀预期机制
货币政策目标经历了一个从单目标( 充分就业) 到多目标( 经济增长、物价
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再到单目标( 稳定物价) 的发展过程。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稳定物价成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5]不少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制
定了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目标。其理论含义为: 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未来走向做
出预测,并将此预测与通货膨胀目标( 或目标区) 相比较,然后根据二者之间的
《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金融论坛21
差距来决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如果通货膨胀预期结果高于目标或目标区上限,
可实行收缩性货币政策; 如果通货膨胀预期结果低于目标或目标区下限,可实行扩
张性货币政策; 如果通货膨胀预期结果在目标区范围内或非常接近目标,货币政策
则可以保持不变。[6]
金融市场参与者通过中央银行沟通行为( 公开宣布通货膨胀目标) 做出相应
的判断和投资决策。不同学者分别采用泰勒规则及有关指数等进行了研究,发现美
联储公布的货币政策倾向能够增强对于货币政策变动的预测,结果表明,央行的货
币政策沟通提高了政策的可预测性( 降低了预测误差) ,即实现了通货膨胀的“锚
定”。[7][8]也有学者通过金融市场工具的提前反应行为研究发现,自从美联储1994
年2 月开始即时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后,未被市场预期到的货币政策变动的平均
幅度降低了。金融市场以及私人部门对于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能力提高了,其预测
误差降低了并且更加趋同,金融市场行为与FOMC (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意图更好地协调同步。而与此同时私人部门对于GDP 和通货膨胀的预测并没
有出现同样变化,究其原因,除了美联储利率变动的渐进特性外,美联储的信息沟
通亦是极为重要的原因。[9][10]
( 二) 长期利率预期机制
在利率方面,Guthrie,G 和Wright,J 率先提出与公开市场操作相对应的“告示
操作”概念,[11]并且通过对新西兰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新西兰“告示操作”对各
个期限的利率都有着可观且持续的影响,其效果甚至优于公开市场操作。Jorda,O 等
考察了美联储的例子,同样发现美联储1994 年2 月开始公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后,
可以用较小规模( 相较于公布目标前) 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这一目标。[12]Bernanke,
B S 等采用事件法研究,得出FOMC 政策声明对金融市场的未来货币政策预
期有重要影响,表明央行可以采用政策沟通影响长期资产价格和利率。[13]
中央银行通过传统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控制的短期基准利率通常不是经济主
体进行决策的依据,真正影响投资和消费等支出决策的是金融市场上的长期利率或
其他资产价格。长期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而当前的基准
利率几乎无关紧要。特别是在基准利率降到零的极端情况下,长期利率完全取决于
经济主体对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根据标准的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长期利率
还受到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影响,当经济主体预期未来政策利率上升时,长期利
率也将上升,在名义价格缓慢调整的条件下,长期实际利率也将上升。企业发现其
实际借款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投资支出。家庭同样也面临着实际借款成本上升的问
题,由此会减少消费和房屋以及其他耐用品的支出,于是宏观经济结果发生变化。
22 金融论坛《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
所以,政策利率变动的有效性基本上取决于中央银行对市场关于未来长期利率预期
的影响。给定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时滞,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能够促进货币政策意
图更快地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决策,加速必要的经济调整。当然,经济主体对未来货
币政策的预期也会影响资产价格、汇率等变量的变化,这些变化传导到实体经济
后,同样引起宏观经济的改变。
( 三) 货币政策可信度机制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理论认为,在政府干预下,中央银行有违背稳定物价的
承诺,实施带有通货膨胀倾向货币政策的动机。为了防止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性问
题的出现,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心和诚信保证,约束其履行稳
定物价的承诺。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可信度越大,该政策对公众预期形成和决策
行为的引导作用越强,政策效应就越好; 反之,政策的可信度越小,其政策效应就
越差。Eggertsson,G B 研究认为,零利率约束下如果央行将长期保持低利率的货币
政策的声明可信,而且事先没有被公众预期到,那么将有效降低长期利率,支撑其
他资产价格和刺激总需求,而且短期名义利率长期保持低水平的声明可以阻止通货
膨胀下降的预期。[14]
中央银行的信息沟通是决定货币政策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央银行不
能完全预料到未来的意外冲击,因此事先宣布的通货膨胀率与事后的实际结果不会
完全一致。如果这些情况不能及时全面与公众进行沟通,公众就无法判断调控效果
与承诺目标的偏离是由于中央银行的短期行为或控制不当造成的,还是由未预料到
的需求与供给冲击造成的,这样就会对货币政策的可信度造成损害。如果中央银行
采取了有效的信息沟通,使公众对货币政策了解得更加全面、详细与准确,那么公
众不仅可以了解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还可以了解中央银行将通过什么手段与措施
去实现其目标,对正在实行的措施和效果与所宣布的目标偏离的原因有一个全面和
正确的理解,这样便可以增强公众对中央银行的信任,提高货币政策的可信度。
三、扩大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
( 一) 信号机制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主要通过美联储大规模资产购买( Large - Scale Asset Purchase,
LSAP) 方式实施。每当美联储发表LSAP 公告时,都会产生信号效应,即
市场参与者就此捕捉到央行对未来经济发展态势的判断。因此,LSAP 公告传递了
未来政策利率走势的信息,使投资者意识到长期内短期利率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信
号渠道通过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导致他们投资行为的改变,其对投资的影响具
《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金融论坛23
有双重作用。
首先,信号机制可能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例如,2008 年11 月25 日的
LSAP 公告及2008 年12 月6 日FOMC 将政策利率降低到接近0 的水平,预示着它
希望超低水平的联邦基金利率保持一段时间。2009 年3 月18 日FOMC 改变其措
辞,预示着它希望延期超低水平的联邦基金利率。因此,美国中央银行购买计划的
宣布让投资者感到经济状况比其预期的更糟糕,或公告加剧了投资者风险规避情绪
导致投资者降低其收益率增加对黄金和美国国债等更安全资产的需求。[15][16]
其次,信号机制导致投资者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LSAP 的宣布意味着中央银
行向公众传递将保持未来短期无风险利率低水平的信号,进而将降低长期利率,低
利率将导致通胀和弱势美元。[17][18]根据长期利率预期机制,低利率将有助于企业
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支出。
( 二) 流动性机制
LSAP 的实施提供了对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持续的购买需求,因此美联储QE 货
币政策可以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保证,即他们可以把资产出售给美联储。在美联储的
LSAP 持续购买需求下,市场交易者和投资者可能更愿意积极持有美联储购买的债
券,流动性和交易量都会由此得到提高。[19]
资产价格和流动性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许多研究均表明过度的流动性会导致
资产价格的升高。张旭实证检验了市场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流
动性与资产价格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市场流动性增加是资产价格上涨的一个
主要根源。[20]Belke,A 等[21]对主要OECD 国家采用VAR 方法进行分析,得出全球
流动性扩张导致资产价格上涨速度高于商品价格上涨速度是由于商品的弹性不同。
Brana,S 等同样也发现流动性增加将提高资产价格。[22]美国QE 期间LSAP 的实施
增加了金融市场中的资产流动性,使得投资者持币的机会成本减小,降低了投资者
因为购买资产而在将来更难出售的风险,进而降低了流动性溢价,推高金融资产的
价格。根据托宾Q 理论,[23]金融资产价格上升,托宾Q 值上升,企业投资扩张,
从而国民收入也扩张。
( 三) 财政效应机制
如果基础货币增加和公开市场操作不会影响未来执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预
期,那么财政渠道传导机制存在。[24]财政渠道作用机制如下: 私人部门认为量化宽
松货币政策的执行需要通过大量购买国债增加货币供应量,国债不断发行缓解了财
政部门的预算约束,通胀预期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私人部门预期政府将下调税
负,因此消费和支出增加。财政传导机制建立在市场预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执行时
24 金融论坛《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
间较长,且央行可以忍受一定程度通胀水平的基础上,如果人们在政策执行初期便
预期到政策的退出,那么财政渠道传导效果将受到影响。[25]因此,只有当央行具备
一定通胀耐受程度的前提下,财政渠道传导机制才能显著地发挥作用。
此外,市场对LSAP 的反应不仅仅依赖其政策本身,而且还依赖于投资者对经
济和金融市场状况的判断及解读,[26]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可能导致的结果不尽相
同。美联储早期实施的LSAP 是在金融危机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和经济状况不确定的
时期实施的,因此美联储的LSAP 的实施可能传递其认为经济状况比预期差的信
号,投资者感觉经济状况比预期的更糟或增加了风险,从而调低收益率,增加对国
债和黄金的需求。而之后美国经济转好,金融危机减轻和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加快时
期,LSAP 降低了市场风险,增强了人们对经济好转的信心,投资者对国债和黄金
需求则会下降,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支出。
四、调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
( 一) 资产供给数量机制
货币和债券的本质区别为货币的利率是由法律和传统外生决定的,而债券的回
报率是由市场决定内生的。如果货币与债券这两种资产的角色在这一点上发生转
换,那么改变他们的供给将会产生经济影响,这就是货币的特殊性质,这一性质对
任何其他固定利率的资产同样适用。当一种资产的供给增加,那么这种资产及其他
资产的利率结构必须改变,以吸引公众持有新的供给。如果不存在金融市场摩擦,
那么改变美国国内资产的相对供给数量不太可能对其溢价及整体收益率产生影
响。[23]因此,试图对长期债券收益率采取最高限价的措施,只有在目标收益率与投
资者预期未来政策收益率一致时才可能有效。如果投资者怀疑利率不可能保持低利
率,按照这种观点预测,中央银行将买入全部或绝大部分债券。进一步讲,即使是
大规模购买债券,比如购买长期国债可以影响其收益率。那么这个债券的收益率将
与其余国债和私人部门的债期限结构分离,因此降低了该政策的经济影响。[13]因此
通过大规模的调整某种资产,只能导致其自身利率上升或下降。
然而资产之间的不完全替代关系已被大量研究所证明。[27][28]因为货币资产的
利率是外生固定的,那么用其去交换其他资产时则必须通过整体调整降低其他资产
利率或提高其他资产价格。美联储通过在公开市场买入和卖出不同期限和其他性质
的证券,可以实质上影响这些证券的相对供给。在存在交易成本和金融资产不完全
替代条件下,美联储的购买行动能够影响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溢价,以及总的收益
率。[29]因此,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债券市场结构的方式影响资产价
《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金融论坛25
格和收益率。此外,狭义的资产结构调整要求央行卖出的债券数量等于买入的目标
债券数量,而如果资产购买计划改变了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那么其也包
含量化宽松的因素。中央银行通过资产购买计划可以有效影响长期债券利率,而盯
住长期利率的承诺可能也有助于公众相信中央银行有意将长期保持短期利率低水
平,因此这样的政策也包含预期管理的成分。
( 二) 资产组合平衡机制
美联储调整国债的货币政策影响依赖于公众持有债务的组成形式,而不依赖于
政府债券的初始发行的构成形式。[29]作为资产的管理者,人们决定如何分布其所有
的资产和负债以及净值。基于对未来预期、风险估计和对风险的态度等原因,公
众、银行和其他部门的投资组合偏好即资产需求函数可能发生改变。美国大规模
LASP 的实施,增加了投资者对未来通货膨胀的担忧。通货膨胀预期作为货币真实
回报率的组成部分,是影响投资组合的重要构成因素。投资者通过变动包含黄金、
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组合,降低总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率。[30][31][32]
资产组合渠道也存在信号机制,这是由于央行资产购买行为不仅改变了其资产
组合,而且令公众强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保持实施的预期,因为如果退出量化宽
松货币政策,相关资产价格下行会给央行自身资产安全带来损失。[33]因此,资产组
合效应不仅能对相关资产提供价格支撑,缓解相应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收缩,而
且可以增强公众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可信度。
五、结论
本文重点梳理了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文献,得出以下结论:
1. 伴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发展以及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不
断扩张,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到最终目标的传导途径越来越复杂,中央银行难以制
定理想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利率、汇率等) 达到预期的政策调控效果。同时,
央行长期实施低利率、低通胀的货币政策使得经济一旦面临负面冲击,名义利率零
下限困境会约束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即中央银行无法再通过进一步降息来实现经
济刺激,因此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
2. 非常规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活动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沟通传导机制和资产
负债表传导机制,其中资产负债表传导机制包括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和调整资产负
债表结构。对于货币政策沟通机制,研究者主要从政策工具如何通过管理通胀预
期、稳定利率预期和市场信心等角度出发; 对于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渠道,则将主
要研究集中在信号机制、流动性机制和财政效应机制; 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渠道包
26 金融论坛《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
括资产供给数量机制和资产组合平衡机制。不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间并不是独
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这些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此,在实施非
常规货币政策时应注意到不同传导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尽量做到传导机制之间的
相辅相成以达到最佳的货币政策效果。
3. 尽管美、日、欧等国家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和刺激经济发挥了积
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较大。非常规货币政策作为
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手段,其传导机制及实施效果评价还需要有关学者进行大量的
深入研究。要充分认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风险,至少应当考察其实施过程中可能引
发的金融市场风险、通货膨胀风险、中央银行风险、退出策略风险以及政策溢出风
险。同时,由于不同国家面临的国内及国际环境的不同,以及国内经济体制的差
别,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传导机制也将会有所差异,因此非常规货币政策
的实施更应重视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而不能直接套
用某些国家的成功经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Reifschneider D. ,Williams J C. ,Orphanides A,et al. Three Lessons for Monetary Policy in a Low - Inflation
Era [J]. general information,2000,32 ( 4) : 936 - 966.
[2] Bernanke B.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Outlook [J]. Speech at the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4,26 ( 1) : 1 - 13.
[3] Blinder A S. ,Ehrmann M. ,Fratzscher M,et al.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and Monetary Policy: A Survey
of Theory and Evidence [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8,46 ( 4) : 910 - 945.
[4] Eusepi S. ,Preston B. Central Bank Communication and Expectations Stabilization [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2007,2 ( 3) : 235 - 271.
[5] 李扬. 稳定物价: 90 年代西方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J]. 国际经济评论,1999 ( 5) : 42 - 46.
[6] 贺力平. 货币政策新方向: 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J]. 经济研究,1998 ( 2) : 25 - 30.
[7] Pakko M R. O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symmetric FOMC Plicy Statements: Evidence From A Taylor
Rule Perspective [J]. Economic Inquiry,2005,43 ( 3) : 558 - 569.
[8] Sellon G H.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and Private Sector Forecasts: Evidence from Survey Data [J].
General Information,2008 ( Q III) : 7 - 34.
[9] Poole W. ,Rasche R H.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FOMC disclosure practices on the transparency of monetary
policy: are markets and the FOMC better“synched\"? [J]. General Information,2003 ( 1) : 1 - 10.
[10] Bernoth K. ,Hagen J V. The Euribor Futures Market: Efficiency and the Impact of ECB Policy Announcements
[J]. International Finance,2004,7 ( 1) : 1 - 24.
[11] Guthrie G. ,Wright J. Market - Implemented Monetary Policy with Open Mouth Operations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998,46 ( 2) : 489 - 516.
[12] Jorda O. ,Demiralp S. ,Liu H,et al. The announcement effect: evidence from open market desk data
[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5 ( 1) : 1 - 39.
[13] Bernanke B S. ,Reinhart V R. ,Sack B P. Monetary Policy Alternatives at the Zero Bound: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4,93 ( 2) : 1 - 100.
[14] Eggertsson G B. Great Expect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Depression [J]. General Information,2005,98
( 4) : 1476 - 1516.
[15] Ait - Sahalia Y. ,Andritzky J. ,Jobst A,et al. Market response to policy initiatives during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7 ( 1) : 162 - 177.
《财经科学》2015 / 12 总333期金融论坛27
[16] Bauer M D. ,Neely C J. International channels of the Fed\'s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4,44: 24 - 46.
[17] Booth G G. ,Ciner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minal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 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1,11 ( 3) : 269 - 280.
[18] Thornton D L. Monetary Policy: Why Money Matters and Interest Rates Don\'t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14,40 ( 40) : 202 - 213.
[19] Gagnon J. ,Raskin M. ,Remache J,et al. The Financial Market Effects of the Federal Reserve\'s Large -
Scale Asset Purchas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2010 ( 1) : 45 - 51.
[20] 张旭. 流动性与资产价格关系研究[J]. 经济问题,2011 ( 02) : 22 - 26.
[21] Belke A. ,Orth W. ,Setzer R. Liquidity and the dynamic pattern of asset price adjustment: A global view
[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0,34 ( 8) : 1933 - 1945.
[22] Brana S. ,Djigbenou M. ,Prat S. Global Excess Liquidity and Asset Prices in Emerging Countries: A
PVAR Approach [J]. 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12,13 ( 3) : 256 - 267.
[23] Tobin J. A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Monetary Theory. [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1969,1 ( 1) : 15 - 29.
[24] Eggertsson G B. ,Woodford M. The Zero Bound on Interest Rates and Optimal Monetary Policy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3,15 ( 1) : 139 - 211.
[25] Krugman P R. ,Friedman M. ,Aggregates A S E B. It\'s Baaack! Japan\'s Slump and the Return of the Liquidity
Trap [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8,58 ( 2) : 137 - 206.
[26] Mcqueen G. ,Roley V V. Stock prices,news,and business conditions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993,6 ( 3) : 683 - 707.
[27] Roley V V. The Effect of Federal Debt Management Policy on Corporate Bond and Equity Yields [J]. Access
& Download Statistics,1983,97 ( 4) : 645 - 668.
[28] Friedman B M. ,Kuttner K N. Indicator properties of the paper - bill spread: lessons from recent experience
[J]. Kenneth Neil Kuttner,1994,80 ( 1) : 34 - 44.
[29] Tobin J. An essay on principles of debt management [J]. Fiscal & Debt Management Policies Englewood
Cliffs N J,1963 ( 195) : 143 - 218.
[30] 尹莉,杨盼盼. 增加黄金储备真的能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吗? ———基于中国数据的情景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12 ( 6) : 67 - 74.
[31] Reboredo J C. ,Rivera - Castro M A. Gold and Exchange Rates: Downside Risk and Hedging at Different
Investment Horizons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2014,34 ( 34) : 267 - 279.
[32] El Hedi Arouri M. ,Lahiani A. ,Nguyen D K. World gold prices and stock returns in China: Insights for
hedging and diversification strategies [J]. Economic Modelling,2015,44 ( 44) : 273 - 282.
[33] Clouse J. ,Henderson D. ,Orphanides A,et al. Monetary Policy When the Nominal Short - Term Interest
Rate is Zero [J]. 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2000 ( 1) : 1 - 78.
Research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Qin Weiguang1 An Hui2 Zou Qianmiao3 Li Zhuwei4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nominal interest rates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zero,United States and major developed
economies has implemented large - scale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and achieve economic
recovery and growth sinc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s a new monetary policy tool,systematically study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s very important. Thus the mechan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mechanism,expanding the size and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Bank balance sheet. This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in - depth study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alance Sheet
[ 收稿日期: 2015. 10. 18 责任编辑: 单丽莎]
[中图分类号] F821. 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 -8306 ( 2015) 12 -0019 -09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Reifschneider D. ,Williams J C. ,Orphanides A,et al. Three Lessons for Monetary Policy in a Low - Inflation Era [J]. general information,2000,32 ( 4) : 936 - 966. [2] Bernanke B. Moneta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