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pringsunyj
1829 0

[经验交流] “浅海典型生境生态增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研发了浅海增养殖系列专用设施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粉丝

大师

6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444 个
通用积分
127.8000
学术水平
157 点
热心指数
1099 点
信用等级
48 点
经验
383196 点
帖子
5629
精华
0
在线时间
60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9-24
最后登录
2024-5-2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浅海典型生境生态增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研发了浅海增养殖系列专用设施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浅海典型生境生态增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研发了浅海增养殖系列专用设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科技部门户网站  www.most.gov.cn      2011年01月06日     来源:科技部
  

    近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渔业与滩涂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浅海典型生境生态增养殖技术研究与开发”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课题组成功研制并中试了浅海海珍品底播增殖专用礁体,包括多层组合式海珍礁、牡蛎壳海珍礁、多层板式海珍礁和虾夷扇贝底播增殖网笼,提高了浅海海珍品增养殖设施的技术含量。
    混凝土多层组合式海珍礁适用于浅海流急海域刺参和恋礁型鱼类增殖,采用阶梯式设计,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在礁体表面形成人工藻床为增养殖生物提供充足的饵料,也为其提供适宜的隐蔽所。礁体投放一年后形成了茂盛的人工藻床,聚参效果显著,平均每个礁体上栖息刺参5头,礁体周围5m范围内活动的刺参分布密度约为1.2头/m2。礁体也具有良好的集鱼效果,聚集种类主要是许氏平鮋和六线鱼,顶层板也发现有牙鲆栖息。夏季监测结果显示每个礁体栖息鱼类2-6尾,平均3尾,体长最大的20cm,最小的8cm。
    以牡蛎壳为材料的刺参增殖礁体,将壳高为5cm以上的牡蛎壳用网衣包裹,经捆扎后形成海珍礁单体,重量约为40kg。10个牡蛎礁单体相互堆砌组成一个礁群单位。该礁体借助牡蛎壳表面较大的表面积,使得微藻和大型藻类可以附着生长,为刺参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牡蛎壳所具有的特有空间结构为刺参提供了更多的附着空间和遮蔽场所。中试时投放400-800头/kg的参苗,按照 20-30头/m2的密度投放,5个月后刺参平均体重增至56g,礁体刺参分布密度达17.8头/平方米,周围刺参距礁距离不超过80cm,证实其具有显著的聚参效果。目前该礁体已在胶州湾600亩的海域上投放了2万余吨。未来预期投放面积将扩大至2000亩,约合6.7万吨。
    多层板式海珍礁适用于围堰海珍品养殖,主要由混凝土底座、管框和PVC波纹板组装而成。该礁体特点是多层立体结构有效综合利用水体,同时有效增加了养殖海珍品的安全系数。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设施的轻便、耐用。侧面网片,可减轻设施重量,同时实现遮阴和方便刺参活动的双重目标。该礁体造价低,构造简单,易于制作。在烟台海阳围堰养殖半年多的投放试验中,礁体(75cm×70cm×70cm)对刺参的聚集效果显著,对波纹板颜色、间距和放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黑色、2cm间距及倾斜放置波纹板聚参效果最佳,最高可达22头/个礁体。
    新型虾夷扇贝底播养殖具,材料为特制塑料原料,韧性强,抗腐蚀,在以沙底为主的獐子岛海域进行养殖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型底播笼共计1000笼,每笼放置70个虾夷扇贝,2009年12月放苗,扇贝的壳高平均为34.3±2.8mm,至次年的7月现场验收时,壳高已达60.50±4.61mm,回捕率为37.14±1.22%,远远高于底播养殖的回捕率(仅为15%)。  



链接地址:http://www.most.gov.cn/kjbgz/201101/t20110105_84073.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养殖技术 增养殖 Most 综合利用 海洋渔业 科技部 多层板 技术 开发 生态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iiib2008 + 5 + 1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5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