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hinkache
5222 50

【转载】毕业后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思考 [推广有奖]

3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2 16:03: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hinkache 发表于 2020-11-12 15:14
市场竞争中,有利润就有可能增加产量。但这并不构成供给曲线,而是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上移。
对于需求者来 ...
对于需求者来说,在一定周期内要买的量越多,要付出的价格就越高,这是供给曲线。
++++++++++
那是需求曲线移动,不是供给曲线。在每一个需求曲线对应的时期,都有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

使用道具

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2 16:04: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需求曲线平移供给曲线随之平移.jpg

使用道具

33
thinkache 发表于 2020-11-12 16:09: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2 16:03
对于需求者来说,在一定周期内要买的量越多,要付出的价格就越高,这是供给曲线。
++++++++++
那是需求 ...
需求量沿供给曲线移动,在供给量不变时,对供给者就意味着需求曲线的移动。文中我说明了这一点,理解方式不同,求同存异吧。

使用道具

34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1-12 16:19: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hinkache 发表于 2020-11-12 16:09
需求量沿供给曲线移动,在供给量不变时,对供给者就意味着需求曲线的移动。文中我说明了这一点,理解方式 ...
是供给量在需求曲线上移动,需求曲线动供给曲线动。

使用道具

关于周期的问题,我在1989年时已经开始研究了。

1988年时,我国出现了彩电热,当时市埸上的彩电供不应求,出现了很多人倒卖彩电的。这时候,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也是某个所谓经济专家写的。这篇文章里说,我国现在具有对彩电需要的居民大概有2亿户,而我国当时拥有的或已经在建的彩电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是年产2000万台,于是得出结论:我国未来的彩电将严重供不应求,再增加几倍的彩电生产能力也没问题。

当时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不对头。我想,如果一户人家今年买了彩电,明年肯定不会再买,不可能年年都买彩电。假定我国居民家庭平均一台彩电可以看10年,那末,彩电的平均消费周期就是10年。即使真象那位专家所说,我国居民家庭需要的彩电是2亿台,也是每10年需要2亿台,摊到平均每年,只需要2000万台。如果当时我国已有的和在建的彩电生产线总生产能力为年产2000万台,那就已经达到供需平衡了,未来的彩电市埸已经饱和了,如果再继续增加彩电生产线,就有可能发生产能过剩。果然,一、两年以后,我国发生了严重的彩电产能过剩,在这埸当时名为“市埸疲软”的危机中,许多当时著名的彩电厂,如上海的金星、北京的牡丹、陕西的黄河,等等,都倒闭了。

2000年前后我研究服装市埸的时候,我发现,在七十年代以前,人们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要衣服补补还能穿,都舍不得扔掉,所以,那时候,一件衣服的平均消费周期很长,至少是9年;而现在,许多年轻的女性,买了一件衣服以后,只穿了几次,衣服不破不坏,只是市埸上又出现了更新颖、更漂亮的衣服,原来的衣服不时髦了,就毫不犹豫地扔掉了。所以,现在的服装消费周期是极大地缩短了,而消费周期的缩短,就意味着在同一段时间内市埸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地大大增加了。如果某种商品的消费周期缩短50%,市埸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一倍。

使用道具

36
1993110 发表于 2020-11-13 15:08: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于供给,需求,价格,我的一些想法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9493627/answer/1572488035

使用道具

3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13 15:29: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11-13 09:19
关于周期的问题,我在1989年时已经开始研究了。

1988年时,我国出现了彩电热,当时市埸上的彩电供不应求 ...
中国有人在公有制计划经济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比你早10多年。其研究样板就是体制外经济秩序。价格波动,经济波动,同样的成因。

使用道具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13 15:29
中国有人在公有制计划经济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比你早10多年。其研究样板就是体制外经济秩序。价格 ...
我又不图那个虚名,谁先比我研究得早我也不在乎。只是想告诉楼主,有关“周期”的问题,可研究的范围非常广。

使用道具

3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0-11-14 13:1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11-14 10:16
我又不图那个虚名,谁先比我研究得早我也不在乎。只是想告诉楼主,有关“周期”的问题,可研究的范围非常 ...
你怎么会首先就想到了虚名呢?你是过来人,197X年是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你一定非常清楚。那时候无书可读,大家都被圈在了计划经济体制内,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有限度地接触体制外的人和事。要想摸清楚体制外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秩序,那几乎就是从零开始,差不多就是自创经济学。

我已经找到了“市场调节”的出处,也就是特区方案的出处。人家根本就不愿意出名。要想过安稳日子就绝不能够出名,也绝不能够混官场。这种处世原则与福泽渝吉是一样的,但这是一般人都看不懂的。

使用道具

40
三重虫 发表于 2020-11-14 14:53: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4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