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baixiaosheng
2553 5

[其他探讨] ZT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逻辑错误-----黄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学科带头人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460 个
通用积分
2.0452
学术水平
106 点
热心指数
124 点
信用等级
85 点
经验
29431 点
帖子
1469
精华
0
在线时间
3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1
最后登录
2020-8-16

baixiaosheng 发表于 2011-3-28 20:17:4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课题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仍然占据着经济理论的中心地位,具有深
远的影响。中国引进市场经济后,出现了经济理论严重脱离实际的情况。例如,
在市场经济中是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而根据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劳动价值
决定商品价格;发展经济需要大量引进利用外资,但是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利润
来自剥削。

  尽管如此,很多中国经济学界的重要人士,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观点
[1,2]。经过多年的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资本家靠剥削发财”已经在中国
劳动阶层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人理论家激烈批判
私有化改革理论的基本依据[3]。中国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科书仍然以马克思政
治经济学为主线,仅仅略微增加了一些有关市场经济的内容。虽然有人发出了
“改写政治经济学”的呼吁[4,5],但是至今未见行动迹象。对于在大学中讲
授西方经济理论,有人提出仅仅“述而不批”或者“批而不透”是不行的,必须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的评析”[6]。

  中国基本经济理论的滞后状态,可能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障碍,
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甚至可能成为走回头路的推动力之一。

  中国的经济学家现在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严重
脱离实际,既不能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又不能指导制定经济政策;另一方面,由
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独特地位,无法把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放在一个客观的位置
上,批判其中违背客观实际的部分,利用其科学成分。

  由于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中国很多经济学家正试图通过修
正劳动价值论,走出这一两难境地。例如,有人提出不仅活劳动(人的劳动),
而且物化劳动(机器等)也能够创造价值,试图在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前
提下,为资本利润的来源找到一种正当解释[7]。虽然他们小心地遵循着马克思
的思想方法,但是仍然受到了激烈的反驳[8,9]。

  笔者认为,尽管面对经济现实,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捉襟见肘,但是仍然占据
着中国经济理论的主导位置,除了政治因素,还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劳动价值论无法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根据劳动价值论,商品价格取决于其劳动价值。但是,马克思又说,同样时
间不同种类的劳动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同的,而且商品价格可以随供求关系的变化
而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因此,在仅有的两个可以实际测量的参数──商品价
格和劳动时间──之间,存在两个不确定的环节,即:

  劳动时间和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

  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之间的关系

  因此,对劳动价值论的定量分析根本无法进行,最多只能责问一声:有些商
品的价格,偏离其劳动价值的幅度是否太大了?[10]无法使用实际数据验证理
论,正是中国经济学家围绕劳动价值论多年激烈争论却不能得到一致结论的重要
原因。笔者认为,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

 (二)反对马克思的人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资本利润的来源。

  马克思的理论在解释利润来源时,直观易懂:人类肌肉和大脑的劳动创造了
价值,没有生命的货币、机器和土地不会创造价值,因此利润只能来自对劳动者
的剥削。反对马克思的人只是坚持资本和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应该和劳动一
样获得报酬。这种解释与其说是理论,还不如说是对现象的写照,因此缺少说服
力。

 (三)反对马克思的人,有一种错觉,即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逻辑上是正确
的。如果存在问题的话,也只是其基础──劳动价值论──存在问题。

  马克思及其追随者们,特别喜欢引用一百多年前一个反对者的话:“驳倒价
值理论是反对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务,因为如果同意这个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认
马克思以铁的逻辑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结论。”[11]这段话是这种错觉的起因
还是加强了这种错觉,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肯定,正是这种错觉使得对马克
思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几乎全部集中在劳动价值论上。

  然而,仔细研读《资本论》,可以发现,至少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存
在严重的逻辑错误,本文将主要讨论马克思在定义工人必要劳动时间时的一个错
误。

  我们知道,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划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
分。他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要求雇佣劳动者提供额外的劳动:“凡是社会上
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
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
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12]。

  这种思想在农业生产中是基本正确的。因为一个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
和在地主的土地上耕作,仅仅是劳动地点不同,劳动效率是基本一样的,例如,
生产一千斤谷物所需要的总的劳动时间是差不多的(和地主雇佣的其他农民合
作、使用较好的农具,会提高一些劳动效率),因此,农民只能在相当于生产自
己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之外,增加劳动时间来补偿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但是,在工业生产中,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工人在工厂里劳动时,与其他工
人合作并使用机器,和他作为个人、在家里独自使用简单的工具从事生产相比,
劳动的效率要高得多。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模型是:一个工人每天在工厂劳动12小时,创造的价
值量是12个物化劳动小时(马克思用来衡量价值量的单位,以下简称为“价值单
位”。工人每小时创造的价值量是一个“物化劳动小时”,即一个价值单位)。
然而他一天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只有6个价值单位。资本家把新创价值的一半
(6个价值单位)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另外6个单位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被
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的利润。在这个模型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
动时间均为6小时。剩余价值率(马克思用来衡量剥削程度的指数)是 :

  6/6=100%

  马克思在定义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时说:“如果工人每天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
动6小时。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这么多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
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但是,既然工人在生产劳动
力日价值(如3先令)的工作日部分内(即6小时内──引者注),只是生产资本
家已经支付的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就是说,只是用新创造的价值来补偿预付的
可变资本的价值,所以,这种价值的生产只是表现为再生产。因此,我把进行这
种再生产的工作日部分称为必要劳动时间,把在这部分时间内耗费的劳动称为必
要劳动。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它不以他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
移。这种劳动对资本和资本世界来说所以必要,是因为工人的经常存在是它们的
基础。”[13]

  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1)如果工人每天生活资料的价值平均代表6个物化劳动小时,那末,工人要
生产这个价值,就必须平均每天劳动6小时。

 (2)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
况下,他平均一天同样要劳动6个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值,从而获
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3)这6个小时的劳动只是劳动力价值的再生产,所以称为“必要劳动”,这6
个小时就是“必要劳动时间”。

 (4)这种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必要的,因为不论他是为资本家劳动还是为他自己
劳动,他都必须进行这部分劳动。

 (5)这种劳动对资本家来说是必要的,因为资本家需要工人能够长期进行劳
动,而且不断有新的年轻工人接替年老的工人。

  然而,上述第二点是存在问题的。工人在不为资本家劳动、“独立地为自己
劳动”的情况下,“其他条件”怎么会“相同”呢?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
是因为他预付了货币,准备了机器等各种生产资料,把工人组织起来,实行分工
和协作,使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一个工人“独立地”劳
动,怎么会有这些条件呢?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商品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生产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时间,
而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4]。如果某种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价值是6个价值单位,那么,一个人即使耗费了12个小
时才能生产出一件这种商品,他的产品的价值仍然只有6个价值单位,而不是12个
价值单位。

  由于一个工人独立劳动时没有和工厂相同的“其它条件”,所以,他生产同
样的产品劳动时间要长得多,但是产品的价值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
计算,因此他要在家里创造出6个价值单位的产品,劳动时间将不止6小时,而是
几倍甚至几十、几百倍于他在工厂里的劳动时间。保守一点,我们假设需要两倍
于他在工厂劳动的时间,即12个小时。

  根据马克思的定义:“必要劳动时间”等于生产生活资料的价值所需的劳动
时间。对于一个工人来说,他原来为自己劳动时,获得一天生活资料的价值,需
要工作12小时。现在他在工厂里,也是劳动12小时才能获得一天生活资料的价
值,那么对他来说也就无所谓剩余劳动时间了。

  如果我们假设生产同样的产品,独立劳动需要的时间是在工厂劳动时间的一
倍以上,就可能出现负的剩余劳动时间,即工人在工厂劳动比独立劳动更合算
(见表1)。

表1:对工人劳动时间的分析
 在工厂劳动 (生产一件产品
需要6小时)
独立劳动 (方式 I,生产
效率为工厂的
50%,生产一件
产品需要
12小时)
独立劳动 (方式 II,生产
效率为工厂的
25%,生产一件
产品需要
24小时)
劳动时间(小时)121212
产量(件)210.5
产品价值 (例中产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等于
工厂生产所需的劳
动时间,即6小时;
每件产品的价值是
6个价值单位)
1263
工人得到的报酬6 (工人得到新创
价值的一半)
6 (工人得到全部
新创价值)
3 (工人得到全部
新创价值)
必要劳动时间 (每天生活资料的
价值量为6个单位)
6小时12小时24小时
对工人而言的
剩余劳动时间 (等于在工厂里的
总劳动时间减去独
立劳动时获得同样
报酬所需的劳动时
间)
12-12=0(根据独立劳动方式 I 计算) 12-24=-12小时(根据独立劳动方式 II 计算)
对资本家而言的
剩余劳动时间 (等于工人在工厂
里的总劳动时间减
去创造工人工资的
价值所需的劳动时
间)
12-6=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 价值理论 马克思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马克思 剩余价值 资本家 中国 卡尔

baixiaosheng 发表于 2011-3-28 20:19:14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也就是说,马克思仅仅注意到“必要劳动”的必要性,是不以工人劳动的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但是他没有注意到,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却是随劳动的社会形
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工人在工厂劳动,使用先进的机器,和其他工人合作,必要
劳动时间比他独自劳动时要短得多。因此马克思遗漏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对
于工人和资本家来说,剩余劳动时间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马克思的那段话实际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如果工人不是为资本家劳
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由于其他条件完全不同,他平均一天要劳动更多的
时间,不仅可能超过6小时,而且可能超过12小时,才能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的价
值,从而获得维持或不断再生产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因此他在工厂里劳动可
能比自己独立劳动更加合算。工人在工厂里劳动,不仅可能不受到剥削,反而因
为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融为一体,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尽管他只能得
到自己劳动成果的一部分,实际报酬仍然比自己独立劳动时高得多。”

  对于工人来说,在工厂劳动无所谓剩余劳动时间。但是对资本家来说,由于
他准备了机器、组织工人相互协作,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必要
劳动时间,所以从他的角度看,工人是存在剩余劳动时间的。从这种意义上说,
资本利润的确来自这些剩余劳动时间。

  但是,能不能因此就说资本家剥削了工人?不能。因为剩余劳动的出现,来
自劳动效率的提高,而劳动效率的提高,来自使用机器和工人的协作,而这一切
均是资本的贡献。把劳动效率提高产生的成果强行归给工人,是不合理的,也是
不公平的,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借助汽车,人们可以缩短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时
间,但是谁也不会把时间的节约归功于乘客的两条腿。因为这样的话,就没有人
愿意制造汽车了。

  把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是不准确的,这
段时间实际上是资本的“必要劳动时间”:维持投资者继续投资兴趣的“必要劳
动时间”。利用资本,工人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劳动的效率,获得独立劳动时不可
能得到的报酬。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因此,工人为资本工
作,为维持投资者投资兴趣而工作,也是在为自己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和分析商品交换时一样[15,16,17],在分析劳动和资本
的交换时,也要考虑“劳动时间”以外的因素,例如不同劳动条件下生产效率的
差别。工业生产方式中这种差别非常显著,是不能忽略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认
为和地主一样,资本家也只能通过无偿占有剩余劳动的价值才能获得利润。在工
业生产方式中,使用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概念来证明资本的利润完全来自剥削,
是没有说服力的。

  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伟大的博学家马克思会犯如此简单的错误,把一
个影响波及全人类的重要理论,建立在一个可能性等于零的假设上。笔者认为,
问题在于

 (一)马克思没有正确理解人类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本质动机。

  马克思说“商品的物质区别是交换的物质动机”[18]。也就是说人们相互
交换商品是为了互通有无。但实际上不是这么简单。

  亚当.斯密有一个经典的关于商品交换的例子:“在资本累积和土地私有尚未
发生以前的初期野蛮社会,获取各种物品所需要的劳动量之间的比例,似乎是各
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唯一标准。一般地说,狩猎民族捕杀海狸一头所需要的劳动,
若二倍于捕杀鹿一头所需要的劳动,那么,海狸一头当然换鹿二头。”[19]也
就是说,捕杀海狸的渔夫和捕杀鹿的猎人,为了互通有无,按照“等量劳动相互
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然而仔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假设一个渔夫可以用两天的时间捕杀一头海狸,一个猎人可以用一天的
时间捕杀一头鹿,他们两人在市场上交换各自的产品。

  斯密没有告诉我们如果猎人去捕杀一头海狸的话需要几天时间。但是有一点
是肯定的,如果猎人也能够用两天或不到两天的时间捕杀一头海狸,他就会自己
去捕海狸,而不是花两天时间先去捕两头自己不需要的鹿,然后再来和渔夫交换
一头海狸。因为这至少将额外增加交换产品的麻烦。就好像我们不会用5元钱买一
本我们不需要的书,然后去旁边的柜台费一番口舌换一枝价格为5元的钢笔。我们
肯定是直接去买那枝钢笔。

  猎人不直接去捕海狸,而是去捕鹿,然后再用两只鹿换一只海狸,充分说明
对于他来说,间接地得到海狸比直接捕杀海狸对他更加有利,最可能的原因是:
只要花费较少的劳动。因此,猎人捕杀一头海狸肯定需要两天以上的劳动时间。
我们不妨假设是三天时间(这是一个很保守的数字,但是足以说明问题)。

  因此,当海狸和鹿的交换比例时1:2时,猎人用两天的劳动产品:两头鹿,可
以换得他本来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获得的一头海狸,因此他可以节约一天的劳动时
间。

  猎人需要一头海狸,这是他参加商品交换的出发点(他为什么需要海狸不是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但是,这不能成为他进行商品交换的根本动机。因为他完
全可以自己去捕杀所需要的那头海狸。仅仅因为先捕杀鹿,然后去交换海狸可以
节约劳动,他才选择了和专业的海狸捕杀者──渔夫──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

  猎人捕杀海狸之所以需要较多的时间,可能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经验、合适
的工具、居住地离开海边较远等等因素。

  同样道理,渔夫需要鹿,不能成为他参加商品交换的理由。因为他完全可以
自己去捕杀所需要的鹿。仅仅因为先捕杀海狸,再去交换鹿可以节约劳动,他才
选择了和专业的鹿捕杀者──猎人──交换劳动产品。

  渔夫捕杀鹿之所以需要较多的劳动时间,可能同样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捕鹿经
验、合适的工具、需要额外的时间进山等等。

  因此,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是节约劳动,而互通有无仅仅是商品交换的表面
动机。

  由于我们(包括马克思)身处一个商品经济已经非常发达的社会,当我们需
要某种物品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去商店购买,而极少考虑自己制造的可能性。
当孩子要吃巧克力时,我们总是花几块钱去商店买一包,而不是花费整个星期天
的时间自己在家里制造,尽管这样可以彻底杜绝孩子吃到伪劣产品的可能性。人
类自己制造所需物品的念头,已经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而退化得差不多了。
反映在经济学中,就是错误地理解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仅仅是互通有无。当代经
济学把“偏好”作为商品交换的出发点显然也是存在问题的。

  由于马克思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只注意到了商品的物质区别,而没有注意到交
换双方获得同样的物品需要不同的劳动时间(这种差别正是商品生产者利润的来
源[15,16,17])。因此在讨论劳动和资本的交换时,他没有注意到同样的劳
动时间对交换双方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也就不可能发现:从工人的角度看,必
要劳动时间可能等于或者大于在工厂的总劳动时间(分别对应表1中独立劳动方式
一和二)。

  工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用自己的劳动换得货币,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
面。被马克思忽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工人因此得到的货币要多于自己独立劳
动、然后出售产品所能获得的货币。劳动和资本结合后所产生的利益增值,是雇
佣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长期和平共处、雇佣制度得以稳定存在的基础。

 (二)马克思没有把对工业生产方式的理解应用到对劳动和资本交换过程的研
究中去,仍然使用农业时代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讨论了分工、协作和使用机器对商品生产的影
响,说明他对工业时代已经有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然而他是在建立了剩余价值
理论的框架、确定资本利润只能来自工人的剩余劳动之后,才引入这些范畴的。
这充分说明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并没有考虑工业生产方式不同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独
特之处。因此,在研究工人劳动报酬问题时,他只注意了“劳动时间”一个因
素,却忽视了在不同的劳动条件下,同样时间的劳动会创造不同量的价值。

  马克思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他说:“在价值生产上,多数始终只是许多个数
的总和。因此对于价值生产来说,1200个工人无论是单独进行生产,还是在同一
资本指挥下联合起来进行生产,都不会引起任何差别。”[20]这是和他自己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完全自相矛盾的。协作可以缩短生产商品的时间。因
此,在同样的时间里,1200个工人相互协作,生产的商品数量肯定多于1200个单
独劳动的工人。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理论,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同样的商品具有相同的价值。因此,1200个工人协作劳动创造
的价值肯定多于他们分散劳动的结果。

 (三)马克思的论述方式存在问题,很多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有展开,没有加以
仔细的推敲,因此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很多至关重要的地方,往往寥寥数语,几笔带
过。对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另一个重要的例子是他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在他
的经济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却
非常简单:“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
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4]那
么,具体如何确定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马克思只给了一个简单
例子:“例如,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
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
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
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14]可是,在蒸汽织布机刚刚开始被使用,
产量远远低于手工产品时,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等于手工织布的一半
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除非“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恒等于最短必要劳动时间
(这和马克思的定义相冲突)。因此,根据马克思的逻辑推导出的结论应该是: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和生产它所需的劳动时间长短有关,还和它
在各种不同生产方式中的产量有关。只有用蒸汽织布机生产的布大大超过了手工
织布的产量,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等于(严格地说是“接近”)用蒸汽织布
机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仅与生产它
所耗费的劳动量有关,还与不同生产者的产量有关。即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不
变,只要企业主调整各自的产量,就可以改变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
商品的价值。

  与此同时,马克思常常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不惜笔墨,反复论述。例
如,他花费了二十多页的篇幅,讨论“20码麻布值1件上衣,1件上衣值10磅茶
叶,所以10磅茶叶值20码麻布”之类的问题[21]。尽管如此,这一长篇论述中
仍然存在一些严重的错误。

  例如在讨论一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发生变化、其相对价值也将发生相应变
化时,马克思列举的第二种情况是:“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羊毛歉收而增加一倍,现在不
是20码麻布=1件上衣,而是20码麻布=1/2件上衣。”[21,第68页]羊毛歉收为
什么会引起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根据常识,只要羊毛的质量没有变
化,工人生产上衣所需的劳动时间不可能因为羊毛歉收而发生任何变化。马克思
这样说,其出发点显然是:羊毛歉收,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上衣厂的资本家必
须花费更多的货币去购买羊毛。多支付的货币属于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可以折
算成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所以羊毛歉收后,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
间”增加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把构成商品成本的不同因素全部不加
说明地换算成“劳动时间”一个因素,然后再用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劳动时间是
决定商品价值的唯一因素。
  
结论 (一)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存在严重的逻辑错误。
 (二)本文的分析并不需要以否定劳动价值论为前提。相反,在本文的论述
中,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所以,即使劳动价值论成立,剩余价值理论也不能
成立。因此,《资本论》没有证明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是资本利润的唯一来源。
  

使用道具

jiangbogz 发表于 2011-3-28 20:19:18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标题是比较意思的,有时间再来好好拜读。

使用道具

baixiaosheng 发表于 2011-3-28 20:19:53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结束语   《资本论》中简短有力、象现代广告的口号一样简洁明了的结论(例如,
“工人是半天为自己劳动,半天为资本家劳动”)[22],很容易引起文化程度
不高的劳动大众的共鸣,得到他们的认同;而它壮观的厚度和拗口晦涩的论述,
给真正想研究它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只有象研究自然科学一样,结合
对实际经济活动的深入观察和理解,坚持独立和客观的立场,逐字逐句地推敲分
析,才能在马克思的文字丛林中理出一点头绪来。

使用道具

regressi0n 发表于 2011-3-28 20:39:4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难为古人干什么?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按照古人的说法,那些“有欲望”抱养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就得要求“施于人”,要求不愿意抱养孩子的人也抱养孩子呀?
应该允许所有的人犯错误,毕竟“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不是?

另外,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观点出发,审视(review)现行婚姻法,婚姻法是有问题的,婚姻法主张夫妻双方互为配偶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感情”,但是忽视了,即使不存在感情,如果婚姻中的配偶彼此能欣赏对望与自己有差异的部分,尤其是堪称优点的部分,吸收这一部分的有益成分,是不是同样时和谐婚姻呀?

所以,结论很明显,即使马克思这样的先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如此如此,是不是?

使用道具

regressi0n 发表于 2011-3-28 20:42:0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请楼主看看马克思关于剥削的研究和在下关于剥削的认识,有什么区别?好吗?

1 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和支配他人的劳动叫做剥削
2 厂商付给要素的价格, 只要低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p<VMP, 则存在剥削
3 附:欧拉定理(不存在剥削(指上述第2个定义)的情形)
欧拉定理的数学内容是: 二元函数y=y(L, K)为一次齐次二元函数时,
y=L(dy/dL)+K(dy/dK)

上式经济学含义为: 只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为常数(即二元函数y=y(L, K)为一次齐次), 则所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之和等于所有要素所产生的销售收入, 即:
y=MPLL+ MPKK

这一结论对于边际分配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意义, 只要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 为常数, 销售收入按要素的边际产量分配就能实现净尽分配, 就是是合理的分配制度。但是生产规模实现规模受益不变的必要条件必须是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否则只要出现不完全竞争情形, 就不可能实现销售收入按要素的边际产量净尽分配。
    完全竞争市场各要素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 厂商所需要素的均衡投入量对应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此时的要素价格(即: MPL=pL, MPK=pK)。根据欧拉定理的结论, 厂商的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时, 要素按这一价格取得收入等于所有的产量(产生的价值)。
4 按照第1个定义,私营企业主接测必定为“剥削阶级”,因为他们时私营企业得以运行的资本的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占有并支配他人的劳动。
5 按照第2个定义以及欧拉定理,私营企业主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才不是“剥削阶级”,而完全竞争市场是市场经济的理想状态,存续时间长度几乎就是昙花一现,绝大多数情形下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所以即或依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私营企业主也长期处于剥削他人的状态。
6 私营企业主属于剥削阶级,应该是没有太多疑问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7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