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bwhzs0303
1719 2

中国多年来货币及房地产状况的普遍误读 [推广有奖]

  • 5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5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84 个
通用积分
8.0084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80 点
帖子
24
精华
0
在线时间
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7-25
最后登录
2023-11-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多年来货币及房地产状况的普遍误读

多年来,一直在看一件极可笑的事情:M2高了,大家就认定是“央行货币超发”了;房价涨了,大家便认定是“泡沫”了。这种用线性思维方式去考虑经济学现象的行为,就象是用y=ax的图形,去拟合y=x²甚至是y=xª一样。
许多经济学家实际上对货币投放是没什么概念的,因此自然对M0、M1、M2之类的理解仅能停留在定义和报表上。如果谁愿意继续停留在那个层面上,我以下的文字,请,一个字都不要看。如果你肯暂时放下课本,那么,请听一下,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一个国家的货币投放,主要是由央行和银行体系共同完成,当然其它人也有部分这个能力,比如说三角债,但它的货币效率就极低了。由M0到M1,到M2,直到企业间的三角债,再直到给农民、农民工的白条儿,随着它们每级的货币投放主体不同,货币投放主体的信用能力不同,货币效率是逐级降低的。而M2中的大部分是由银行贷款来完成的,也就是说,这部分投放,用的是银行体系的信用,而不是央行的信用。这部分货币投放的投放主体,是商业银行体系,而不是央行。以下我们就结合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业现状,对此进行分析。
中国近十年来,“居者有其屋”的伟大理想和央行货币供应意愿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目前货币状况严重畸形的根源。
普通中国人如果不贷款,是买不起房的(房姐们除外),贷款买房,就是银行对购房者定向的货币投放。是购房需求引发了这个初级的货币需求,从而引发了货币供给(投放)。但你如果认为,这里投放的是央行信用,那你就错了。除非卖房人将钱从银行的账户中取出,从而把这一对存款银行的债权,转化为对央行的债权(人民币),否则,你并不真正持有央行信用。你说,“我持有的是‘人民币存款’,怎么不是央行的信用?怎么不是对央行的债权?”理论上讲,任何人把人民币----这一对央行的债权凭证,存入存款银行后,便是将对央行的债权(人民币),转化为了对存款银行的债权(人民币存款),这部分债权,央行是不应对其过度背书的。而正是我们国家过去计划经济过久,使大家几乎忘记了这一点,人们才会普遍认为,就是同一回事,都是一家子。“国家”是不可以让银行倒闭的,所以,我们拿着银行存款,拿的就是“国家”信用,是对“国家”的债权。在市场经济之下,这样的认识,会让“国家”不堪重负的,“国家”也真的不应该,再加重这样的认识了。从宏观的角度讲,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吸收存款的过程,是将社会持有的对央行的债权(人民币),转化为对自身债权的过程(人民币存款);发放贷款,则是向社会投放自身信用(大家对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债权)的过程,它是一个用自身信用交换贷款者信用的过程,即,商业银行,自身货币创造的过程。他所创造的货币,与央行投放货币(对央行债权)之间的倍数关系,就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效率,反映的是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显然,这些货币的信用和“活力”,都是远不及央行货币的。
回来说房地产贷款。有人说,中国房地产泡沫很大,理由是涨得太多了,大家口袋儿里的钱太少。是不是泡沫很大,我无法用一两句话给大家解释清楚,因为它涉及的层面太多,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只讲一个问题,就是,不可能用“涨得太多”和“大家口袋儿里的钱太少“,作为泡沫的判断依据。
打个比方说,假如有一件东西,价值100元,以前是“协议转让”、计划分配,所以价格只有20元(只是打个比方,不是定量讨论),那么它的价格肯定是低估了它的价值。现在市场化了,价格本来就应该上涨,这当然不是泡沫。但那个“100元”,反映的是市场的需求,而不是“有效需求”。这时的市场经济主体们,每个人的口袋儿里,都不超过10元,所以,20元?它仍旧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它的价格,只怕不仅不会涨,还会不断下跌。但是,我们能说,大家口袋儿里没钱,它会跌,所以20块钱,就是泡沫吗?至少我不会这样去定义“泡沫”的。
中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之下,土地及许多资源是严重低估的,这就决定了,一旦将它们市场化,那么它们的货币化所带来的货币需求的激增必然是惊人的。而住房这一土地的重要使用方式,在人们不具备有效需求时,即使低估再明显,大家也是无能为力。如果这时,出了一个政策,大家都可以借钱去买它,那么就会使许多原本不存在购买能力的人,突然产生了有效需求,这必然会推动这样东西价格的上涨。而与这些人的购买能力同时提高的,必然是土地、房产的货币化进程。因为张三与李四间的融资,是很困难的,它们没有银行那样的货币创造能力,无法用个人信用进行融通。所以,银行此时,严重的,被需求。银行将张三口袋儿里的钱,融通给李四的过程,是靠银行信贷,是靠向社会投放自身信用完成的,所以,商业银行才是这部分“货币”的创造者,是十几年来中国房地产货币化的主角。而这部分货币之所以被创造了出来,根源在于,手里只有10块钱,再借10块钱,就可以去买价值100元的东西,这不是“泡沫”,而是价值严重低估之下强大的货币化需求对货币创造的倒逼。
而且,土地、住房以及许多资源的价值是随国民收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这种关系,是几何级数的。竟然会有人拿M2和GDP的比例说事儿?真是太可笑了!
仍旧说房地产业,当这些货币被创造出来之后,由银行替买房者,支付给卖房者,这是一个将卖房者的房产(资产)货币化的过程,这部分货币完成投放之后,它究竟是进入消费?还是进入生产?这取决于房产的卖方,而房子的卖方无非就是开发商或者是二手房业主。开发商用这些货币继续在市场上拿地,盖房;二手房业主们则用这些货币,继续买更大的房子。政府拿到卖地的钱之后,修路拆迁,搞基础设施,增加土地含金量,再卖地。拆迁户拿到钱后,再买房子......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货币投放的结果,对消费和除房地产业外的生产,促进作用都不明显,大多只是简单地在一个买房、卖房、盖房、买地、卖地、增加土地含金量的范围内循环,自成系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于是房地产,就这样,在一片喊打、喊杀声中,价值不断提升,价格也不断上涨,却没有人知道,它的机理在哪里,这难道是用简单的“泡沫”两个字,可以总结的吗?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中央银行和公知各界,对货币的理解,不是按需求定义的,因为他们认为货币是“是外生变量”,是由供给方决定的,他们并不尊重货币需求,不承认货币需求的倒逼能力。甚至认为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多了,只能带来物价上涨。所以,他们自信地认为,有必要,而且他们有能力,控制货币数量。只要是压缩货币供给,就可以解决“货币超发”的问题。相反,只要是货币投放大了,就是货币超发了,央行失职了。于是,我们的央行,努力“尽职”。可是,在房地产的货币需求极其强劲的情况下,压缩货币供给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当然是挤占那些竞争力远低于由“20到100”(只是打个比方,不是定量讨论)这个价值回归过程的一切生产性货币需求,以及无法抵御20到100这个诱惑而放弃了的消费性货币需求。货币总供给越是紧张,大家就越只能是把自己手里仅有的一点钱,投到最赚钱的事情上去。当大家坦然在讲,进行房地产“投资”的时候,实际想的却是将大量社会极稀缺资源闲置,静等它的价格上涨。那么即便是那个东西的价格还没有涨到100元,东西本身没有泡沫,但这种行为,却是实实在在的,既非生产性占用,又非消费性占用的投机行为了。而这个行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的挤占,负面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它使得除房地产外,其它行业,逐渐丧失获利能力,从而降低了资本生产性使用的价值,同时大量土地及房产被闲置,必然进一步推高其价格,进一步增加了货币投机性需求的竞争力和需求数量,进一步挤占生产及消费性货币使用。从而,便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显然,货币政策越紧,这种投机行为,对实体经济的杀伤力,就越大。
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就是全民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和商业银行对全民的债权同时不断扩大的过程,这就是货币创造的实质。而全民存款(对商业银行债权)不断激增的同时,全民对央行信用的需求也必然扩大,当许多人要求将对商业银行债权(人民币存款),转变为对央行债权(人民币)时,除非商业银行倒闭,否则,就只有由央行打开印钞机来解决了。在巨大而强劲的货币需求牵引之下,央行用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及公开市场业务、存贷比等法宝,降低商业银行货币效率的同时,却必然地倒逼自身货币投放规模的上升。央行就象是湖心的一条小船,当它自信地用力拉紧拴在码头上的绳索(货币政策),试图将码头(货币需求)拉向湖心(货币政策目标)时,最终发现,被拉动的,却恰恰是自己。
还有比这个更麻烦的事情。如果仔细看过央行近十年来的资产负债表,就会发现,购买外币,是近十年来央行投放人民币的唯一手段。许多人喜欢从微观的角度,反驳我说,他手里的人民币,不是用美元换的。而如果我们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把自己的产品,先换成对外债权(外汇),然后用对外债权换取对央行债权,是获得人民币增量的唯一办法。但站在央行的立场上,这样做也可以理解。在他们看来,即使是这样,还“通货膨胀”了呢,还要被迫收回许多输入性的货币呢,除了买外汇外,哪还敢进一步,“超发”呀?鞋合不合适,只有鞋最清楚,鞋的大小,是事先计划好了的,你的脚长太快,削了就合适了,关鞋什么事呀?没听到就这,大家还都说我鞋做大了吗?
那么从宏观的角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整个中国货币需求,只能靠不断出口自己的产品,换取外汇来满足。于是,随着央行这条小船被拉向码头的,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而面对人民币需求强劲,供给不足的现状,我们的央行,开出的药方又是什么呢?是让人民币“国际化”,以进一步地增加它,强劲的需求。
这样一来,中国这个畸形的货币循环就形成了,中国的制造业者们,有能力与海外的同行争夺美元,却抢不过买房,卖房,盖房者们对人民币供给的竞争力。银行体系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是那样的娴熟和流畅,几乎是在流水线作业,而提供的,大多是沉睡的货币(一贷就是几十年),体量大效率低;相反,对我们的制造业者,却往往拒之门外,因为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飞翔的货币。于是,中国的制造业者们只有进一步勒紧裤腰带,与海外同行儿争夺美元,以及从高利贷贩子手中寻求货币供给。央行本应是最有能力提供飞翔货币的主体,但它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大量的高能货币,变成了躺在“池子”里睡大觉的闲置货币。这无疑将加重国内货币的紧缺,并直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于是,制造业者们便更加抢不过买房,卖房,盖房者们了。先由中国人,勒紧裤腰带,把自己的产出品和资源消耗大量能源运到国外,换回对外债权(外汇)然后用这些外汇,向央行换取可以使用的货币。央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不断降低人民币的发行效率,回收这些货币,并使用自己的权力,降低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而在房地产业的货币需求,继续挤占之下,其它产业的货币需求仍旧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不得不,省吃俭用,把自己更多的产出品和资源,消耗更大量的能源运到国外,换回更多的对外债权,最终得到的一句评语,却是“中国人太爱储蓄了!”。无语。
央行的货币政策,就象是连接在外汇储备与房地产货币需求之间的一条多节点的绳索,央行收紧其中一段儿,其它节点间,就有可能被拉长(数倍的商业银行信用,才能顶得上一点点央行信用,不知道多少倍的三角债和白条,才能顶上一点点银行信用)。好在中国的央行,权力足够大,它有能力,收紧每个节点间的绳索,在它不断收紧这道绳索各节点间的每一个环节,挤压各个产业之后,房地产的货币需求与外汇储备两者刚性的比拼,决定,最终,是谁将,拉动谁……
如果把换回外储的那些资源和产品,看作是一般等价物,那么,在货币需求=MV(M是一般等价物,V是各级货币效率)中,央行不断降低各级货币效率的结果,如果不能拉低货币需求,那么就必然是,拉高一般等价物的锁定数量。仅此而已。
说完了央行政策,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我们的房地产政策。可以借钱买房子了,需求便会出现暴增,那就只能是靠大规模增加房屋的供应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但是,房地产政策的制订者们,似乎也并没有太多地考虑国内货币体系的货币供应能力,相反他们认为限制对开发商的贷款,增加开发商的风险,提高他们的成本和税收,可以解决房子供应不足的问题。可想而知,这样做,只会不断推高房价。当由房地产业带来的这个高速增长的货币需求,遇到央行“正常”增长的货币供给的要求时,中国货币及房地产业现状的畸形,就不难理解了。
在地少人多,供给受限的情况下,“居者有其屋”的追求,与“让房价不上涨”的政策目标是矛盾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要想让更多的人“居者有其屋”,让大家的需求,更多地转化为“有效需求”,就必需加快房地产的货币化,所以只能容忍房价的上涨,从而用市场的力量,去调节供需,去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相反如果你要想“让房价不上涨”,就必需限制人们的购买能力,减缓土地及房产的货币化,使大家的需求,无法过快地转变为“有效需求”。即,让更多的人,买不起房。我们的房地产业政策目标,究竟是哪一个呢?如果你说“都要”,那么你必然,哪个,都得不到。
住房一旦市场化、货币化,就必需接受“价高者得”的法则。行政干预,就会显得是那样的无力。投机者们,不仅比制造业者和住房刚需们更勇敢,更善于把握时机(要不怎么叫“投机者”呢),他们甚至具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利率承受能力。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这样的残酷,它的所谓“有效”,不过是能够准确地把稀缺资源,送到那些最能识别稀缺性的人们手中,却完全没有兴趣,去区分,哪个是“刚需”,哪个又是“投机分子 ”。 住房信贷开闸后,大家几乎在同时获得了购房的机会,却也注定了,在不久的将来,许多放弃了这一机会的人,将永远,失去这一能力。先是把巨大的需求释放出来,然后用行政“命令”房价不许涨,这不是明摆着,让投机者去套利吗?
高额的首付,高企的利息,专家们的误导,使许多刚需,错过了合适的购房时机,从而为投机者创造了机会。专家们帮助投机者们,获得了一个低价买入的时机,代价是向银行支付高额利息。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通过银行系统,向那些刚需们借钱,买走本应属于他们的房子,并在价格暴涨后,卖还给他们中,那些“成功人士”。银行因此获得巨额息差,投机者支付巨额利息后,收益仍旧惊人。这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摘自《择善固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房地产 货币创造能力 公开市场业务 央行货币超发 有效需求不足

择善固执
沙发
曹国奇 发表于 2021-8-5 13:2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人回复这个贴的原因在那儿?在于帖子使用了西经术语,比如债券。我可以肯定,除了没有头脑的人或者是已经被西经洗脑的人能听懂西经相关术语,正常人是同不懂的,平民百姓是听不懂的。比如“是将社会持有的对央行的债权(人民币),转化为对自身债权的过程(人民币存款)”这句话,比如你我他的工资,你我他何时何地与央行发生过债务行为?你我他的工资都是你我他的劳动所得,这笔货币的法定所有权就是你我他的,跟央行没有任何关系。

我觉得货币权属是这样转变的:
一、印币厂依照央行指令印出一定货币M,无偿交给央行。但是央行没有使用这些货币的权力,不能用它购买商品。
二、央行将M量货币在无偿交给国家(z*f)。毫无疑问国家(z*f)具有使用M的权力。于是就去购买商品(部分可以直接无偿交给灾民、贫民、企业等等)。反正M最终沉淀在经济系统,理论上看,国家(z*f)不可能收回去。
三、商业银行将企业和百姓暂时不用M集中起来,在投放到要用M的地方。这个过程只是提高货币周转速度,不改变系统货币总量。
四、商业银行可以按其吸收存款总量,在放大一定倍速N贷出。这表现出一种货币现象,经济系统流通货币量增大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是局部的短暂的现象,不是整体和长期现象。理由是:商行的信贷也将按倍数N收回其放贷出去的货币,仅仅区别是放贷和收回有时间差T。


所以,如果不考虑商行的利息和死账(商行收不回去的货币),有:


                      经济系统货币总量=央行发行出去的货币总量。


最后强调:
一,商行信贷对经济系用流通货币量的改变一定是局部行为和短期行为,不是整体和长期行为。
二,我存给银行的钱绝对不是“债”字,它的法定所有权就是我的,是我的私有财产。


   至于我们的存折、公司在商行的账目表等,都用“债”字描述,只能说西方经济学在混淆视听,相关学者专家被财团收买了。
















使用道具

藤椅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1-8-5 13:40:5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人含着哨子踢球,这种秩序就根本没有人能够正读。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