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心智
1494 7

有图-再论大城市不能总被大雨批判之对比篇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副教授

3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1816 个
通用积分
0.8500
学术水平
30 点
热心指数
53 点
信用等级
23 点
经验
16760 点
帖子
523
精华
0
在线时间
47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2-16
最后登录
2023-1-17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先引用看到的shouzhiw先生的贴

大雨袭城,武汉、杭州、南昌、上海刚被漫过一遍,北京终未能幸免。每逢大雨,依稀总是一样的场景:积水没车,交通中断,道路拥堵,行路如趟河。今年似乎更绝,雨水居然直灌地铁。
  大城市总这样被大雨批判,不是个法子。咱也总不能说这大雨是多少年才一遇,超过城市排水系统极限,不会常见。每年常有大雨来袭,百姓早就领教过了。恐怕这怨不得雨大,只能佐证城市的应对之策失效。同时也说明,应对大雨,一些大城市未有根本之策,只满足于简单的疏浚,恐怕多是无济于事。
  这就是城市只重面子不重里子的结果,基础性工程不一次到位,日后必屡尝其苦头。国内外有些大城市不怕这种大雨,就在于其当初做得很到位,也就一劳永逸,管它大雨倾盆,我自高枕无忧。一些城市不堪大雨来袭,也就深刻地教训了城市决策者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只有把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干好了,后人才每每在关键时刻念你的好。
  当暴雨袭城时,怨怼前人的失误短视总也不是办法,畏惧于根本性解决问题需要付出巨大代价而迟迟不敢有大动作更是失策。水漫金山,利益受损的总是普通百姓。一次次大雨袭城后付出的成本总和,要远远大于根本性解决问题的一次性投入。正所谓“不一劳者不久逸”,就这么每年将就下去,何时是个头?我们又岂能看着大雨不留情面而令百姓独自愁?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决策的价值取向问题。城市发展,要花钱的地方挺多,但不能总是在那些“看不见的”基础性工程上短缺,在一些“看得见的”面子性工程上把好钢用足。一些大城市,风和日丽时很有面子,但一次大雨、大雪就不但让它很没面子,甚至把以前攒下的面子也耗损了。
  再说,根本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政绩并不小,综合收益亦可观。须知,这是在解决百姓大雨中的愁苦问题,是在解决城市发展的功能性障碍问题,也是给城市攒足面子的问题。同时,一次性大投入,总比年年受大雨袭城之苦、年年付出大代价,年年遭百姓质疑强得多。
  不能再等了,不能等到下次大雨来袭时才又想起这件事。把根本性解决问题引入决策程序,搞好科学规划设计,该掏钱的掏足钱,该重新挖扩的要下定决心,即使给市民出行、城市运行带来某种不便,社会各方也自会理解与克服。因为一想到不用再受大雨漫城之苦,一时不便也会心中有温暖。(吴乔)

贴一张北京,首都,遇到暴雨的内涝景色

北京2.jpg

再看看日本的城市下水道吧,别总用嘴去攻陷东京:
为了防止集中豪雨现在日本采用的办法就是地下盾构进式的巨型隧道来作为洪水防治的办法。在5年前日本首都圈琦玉县建成了深50米的地下放水路,目的是在台风,大雨或着集中豪雨来的时候东京地下的排水系统紧急启动,这样就会造成中川,仓松川以及利根川突然涨水,为了防止洪水对大都市的进一步流入,这样就利用这个巨大的地下空间把流量巨大的洪水储存起来,然后排向流域宽广的江户川。换句话讲这个地下放水路有调节洪水的机能,就是靠这个巨大调节器,原来东京容易受到的暴雨袭击而变得脆弱不堪的城市排水系统变得无比的坚强。这个日本地下调节器的结构像一个巨大的水槽,长约180米,宽78米,在这个巨大的空间中用59根巨大的水泥柱支撑着。因为这个空间只是在雨季使用,平时是不放入一滴水进入,因此当人进入这个空间时一个人是很渺小的,也会觉得这个空间是多么的庄严与神圣,因此在日本这个东京地下的调节水的空间就叫:地下神殿。
1.jpg
号称地下神殿的下水道,不告诉你是下水道你能猜到吗
2.jpg
看看有啥感想
3.jpg
下水道里的楼梯,咱们的下水道都是污泥和垃圾吧
4.jpg
下水口
5.jpg
水深标志
6.jpg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不在于GDP是否排行第一,而是GDP是不是用在民生上,唱唱红歌是抵抗不了暴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大城市 解决问题 排水系统 城市发展 规划设计 批判 大城市 大雨

已有 2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fdm07704218 + 2 精彩帖子
庞德 + 1 + 1 + 1 震撼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真羡慕你这么年轻就认识我了
沙发
chenyihu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6-26 12:20: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赞同最后一句话。
唱红歌也许只是麻痹大众。
[img=569,461]http://fmn.rrimg.com/fmn047/20110915/1055/p_large_cfIe_7d5c0001375e

使用道具

藤椅
weihancool 发表于 2011-6-26 12:25: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唱唱红歌是可以抵挡暴雨的
国士无双

使用道具

板凳
caolinna 发表于 2011-6-26 12:30: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恩  是的    这样的问题很急需解决
谁也无法阻止我前进的步伐

使用道具

报纸
pitou019s 发表于 2011-6-26 12:42: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起来真的是神殿啊,连垃圾都没有。

使用道具

地板
zhouweicmj 发表于 2011-6-26 12:56: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可惜ZF的人是听不见的啊
让青春在青春里飞扬。

使用道具

7
心智 发表于 2011-6-26 13:41: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转篇文章: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报道:青岛最早的下水道是德国人制造的,下水道极为宽敞,有些地方能开汽车,用了一百年都无问题。去年,青岛市政公司维修下水道,一些零件需要更换。一家德国企业给他们发来邮件,说根据德国城建企业的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M范围内,应该可以找到存放备件的小仓库。青岛城建公司根据这个提示,在下水道找到小仓库。里面是用油布包好涂满黄油的配件,依然铮亮如新。
    讲究整洁、生活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做事的风格和态度让我感概万千,我们中国人智商不比人家德国人差,但是我们缺乏是人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富有远见的思想和理念。
    我们身边生活的城市修修补补屡见不鲜,马路年年开膛破肚。今年装管道煤气,明年水管,后年高压线,大后年又是地铁等等,反正就没消停过。我记得1997年我带朋友在佛山澜石一个大型楼盘买了一套商品房(小三房11万约1200元一方),才不过十二年,去年佛山ZF为了形象就推掉这片区域(该楼盘应该有几十幢楼),ZF决定补偿每方6500元一方,听朋友说大家还不同意,说要同面积新房(当然还是原址),或者8000元一方才行,最后补偿多少,我不得而知。但是我认为那真的是一幢幢不碍雅观的整齐楼房,何况区区十二年就让它结束生命,太可惜了。房子不说百年大计,起码也要几十年吧。何况我们还有多少人没房住。而且拆了也不过做商品房,只是新点而已。现在多少钉子户出现的一些愈演愈烈的故事应该一起官员们的思考。。。。。。。中国现在仍是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人均年收入为3620美元,离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百年前的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下水道的故事不仅值得我们城市建设局,规划局的思考,也值得企业家的思考,我们的产品应该是什么品质。。。。。。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eros_zz + 60 + 1 + 2 + 1 对论坛有贡献

总评分: 论坛币 + 6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真羡慕你这么年轻就认识我了

使用道具

8
庞德 发表于 2011-6-26 18:59: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区别就在于是为人民办事还是为官位办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