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枯宁(1814――1876)青年时代曾是沙皇俄国的一名军官,学习过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1840年到西欧后不久,即受普鲁东主义和魏特林主义影响而倾向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他积极参与了对欧洲反动势力的斗争,先后参加了布拉格起义和德累斯顿起义。
他宣称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和革命的社会主义者”,追求的是绝对的个人自由,认为“国家和任何ZF按其实质和地位来说,都是被置于人民之外和人民之上的”。他说:“人们称我们为无ZF主义者。我们并不反对这个名称,因为我们的确是任何政权的敌人”。
这自然要引起坚持无产阶级政治统治、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的不满,进而演成了激烈的冲突。
1872年巴枯宁出版了《国家制度和无ZF状态》一书,其中巴枯宁质问“如果无产阶级将成为统治阶层,它将统治谁呢?就是说,将来还有另一个无产阶级要服从这个新的统治,新的国家?”
马克思回答说:“这就是说,只要其他阶级特别是资本家阶级还存在,只要无产阶级还在同它们进行斗争(因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无产阶级的敌人还没有消失,旧的社会组织还没有消失),无产阶级必须采用暴力措施,也就是ZF的措施;如果无产阶级本身还是一个阶级,如果作为阶级斗争和阶级存在的基础的经济条件还没有消失,那末就必须用暴力来消灭或改造这种经济条件,并且必须用暴力来加速这一改造的过程。”[18]p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