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rthistory4
754 0

[经济热点解读] 佃农式中小企业亟待寻找新突破 [推广有奖]

警督

大师

57%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优秀行业分析报告

咨询报告大全

威望
16
论坛币
2808949 个
通用积分
45522.3144
学术水平
2218 点
热心指数
2939 点
信用等级
2099 点
经验
88037 点
帖子
4775
精华
11
在线时间
55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4-23
最后登录
2024-3-17

三级伯乐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佃农式中小企业亟待寻找新突破

2011-9-2

    ● 现代经济中存在大量“佃农”式企业
    “佃农”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一种特殊角色。他们租种别人的土地,虽然辛辛苦苦地创造了很多社会财富,但能自留自用的财富却很少。只要财富分配的主导权在地主手中,佃农过上小康生活就只能是田园式美梦。
    在现代世界经济中,也存在大量“佃农”式企业。农业生产的关键生产要素是土地,工业生产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佃农”式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重要工艺等关键生产要素,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之后,所创造的产业利润大部分却被别人拿走了,自己只留下维持温饱所需的微薄利润。
    纵览“十二五”工业规划体系对存在问题的剖析,各行各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患上了“不强”的通病。目前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对两种重要现象关注不够,一是佃农企业“只赚数字不赚钱”现象,国内企业能从全球产业利润分得的实际收益不够多;二是国内产业生态链中的“大鱼吃小鱼”现象。国内企业常常因技术标准受制于人,切蛋糕的主动权在别人手中,切多切少主要由别人说了算。
    ● 企业充当加工组装车间式“超级搬工”
    我国不仅有许多佃农式中小企业,而且属于“佃农”的龙头骨干企业也为数不少。有人说,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骨。这种说法得到一系列数据的强有力支持。极其漂亮的数据组合有:含个体工商户在内的各类中小企业超过四千万户,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的城镇就业超过75%、但只使用了20%的金融资源,等等。然而,即使查遍海量的理论文献和研究报告,还是无法弄清楚一个简单却十分关键的问题,即“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有多少是中国的,到底有多少留在本国中小企业?”若佃农式中小企业太多,我们花了很多资源和精力去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却很可能“肥水流了外人田”,而外国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利润。在这种环境下,规划和政策将导致融资难的问题不断重现,使中小企业苦海无边。
    而本应成为带头大哥的龙头骨干企业,本身也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少、国际标准话语权小等问题,不仅没有成为中小企业的保护者,而且有的大企业还对中小企业雪上加霜。2008年金融危机风暴袭击中国时,充分暴露了这种在风调雨顺年份潜伏已久的隐患。国内大型企业长期拖欠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严重,有的企业最高已经超过了企业应收账款总额的80%。有些大型企业在国内是“大鱼”,但它们在跨国公司的眼里,没有关键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只能充当加工组装车间式“超级搬工”。这种主要依赖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先进标准的佃农式工厂虽然身处中国,但所创造的财富并不全都是中国的财富,而是源源不断地流入了西方口袋。
    ● 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
    国内大佃农欺负小佃农的现象,已成为“十二五”规划体系设计中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传统产业和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只有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着力提高专利、标准和认证水平,才能形成一批在全球产业利润分配中话语权较大的本土企业。从标准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发达国家已经主导并完成了传统工业领域专利和标准布局,全球传统产业分工和价值链格局很难改变。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的专利和标准布局尚未完成,中国向新兴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的机会更多,此领域的本土企业在核心技术、标准认证等方面有更多机会获取话语权,摆脱“低端锁定”的可能性更大,防范产业利润外流的“止血”能力也更强。正因为如此,打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做大做强本土龙头企业,就成为“十二五”和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只有国内龙头企业的标准水平提升了,成功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避免“大而不强”、“低端锁定”的困境。除了继承传统政策设计模式和思路的合理内核之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要符合现代经济利润分配模式的发展态势。在传统工业时代,一般是先有技术和产品,然后才制定标准。而在现代工业中,经常在产品规模化生产之前,产品的技术标准就有可能开始成型了。在不断改进实验室产品雏形的过程中,专利和标准就开始布局,部署全球产业利润的分配格局。所以,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沦为新“佃农”必须有新对策。我国标准化组织模式应更加灵活机动在关注市场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重视依托实验室产品超前布局专利和标准体系,掌控和留住更多的产业利润,这有助于减少市场产品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被动局面。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中,除了金融资本、品牌渠道、产品输出等传统经济工具之外,英国等欧盟国家特别重视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这两种关键工具。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产品经济的形态,它是以技术标准为先导的新型经济模式。作为标杆的技术标准常常以公益的形态出现,要实现商业价值的“惊险一跃”,还须借助认证和检测手段,才能控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链高端。因此,塑造全球知名的标准与认证品牌,成为我国防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军沦为新“佃农”必要环节。“十二五”国家着力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使标准和认证服务的品牌建设,得到了标准化组织和资源大规模重组的历史性机遇。要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完善标准与认证资源配置模式,打造世界级的标准与认证的中国品牌,促进形成产业利润分配合理的自主可控产业体系,支撑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卢文娟 申其辉 来源:求是理论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小企业 小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 中小企业 中国农业 世界经济 小康生活 农业生产

感谢支持我的免费资料,请点击一下本人头像下的“加关注” 成为偶的粉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 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