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到人大论坛上陈军昌博士的博士论文《非线性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分析》,赶紧下载下来拜读。此人在人大论坛上甚火,被“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论文有史以来最好的两篇博士论文,另外一篇是杨小凯的。且不论其评论是否属实,抑或网络推手之论调,既然是寒窗七年苦读,号称“究微末变化,演天下大势”的呕血之作,就应该膜拜之。
论文洋洋洒洒600多页,70多万字,其中正文44万字,脚注和尾注8万字,附录20余万字,是我见过的最长的博士伦,篇幅直追萨老的《经济学》。论文格式突破了博士论文传统,自写序言、专家评论、摘要分为八部分延展数页,相信陈博士应该已经做好了出版的准备,将其作为自创的新古典理论产业经济体系的奠基之作。
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暂时只看了序言、摘要,略读了文献综述部分。着实叹服,比起陈博士的广博,自己的见识仿佛大海中一须弥芥子,陈博的文献综述几乎囊括产业经济学自生发以来所有流派、观点、著者,不论主流还是旁支,并都加注了自己的评论。不仅如此,由于其论点涉及分工和专业化,因此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也基本收纳其中。联想到他光读书笔记就有32本之巨,无怪乎其有重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底气了。
虽然同属产业经济学,但陈博走得是纯理论路线,称之曰“经济学研究方法科学化”路线。因此对其研究成果究竟如何我无法判断、无从怀疑,也不能论断他人的好坏评判之语。只有一点,在国内如此浮躁的环境下,在几乎所有博士都想趁早毕业的大趋势下,在其他博士为其学位与老板学院苦苦争斗的同时,陈博能够在博士学位和研究成果之间选择后者并刻苦专研达七年之久,光是这份精神,已经值得所有学人共仰。
越是强调和宣扬,就说明越是缺乏。在国内学术环境中,陈博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精神早期死伤殆尽,不是被商业化潮流淹没,就是挣扎后黯然退出。于是有陈博这样的人出来照亮污浊而昏暗的学术界,大家就都钦佩和叹服了,即使有人怀疑陈博的学术成果和其研究方法,但只要七年寒窗是事实,那么就算是网络推手推红的学术明星,那也值得了。
就好像民国时需要鲁迅出来呐喊一样,现在的学术界也需要陈博这样的人出来搅一搅这潭日益腐臭的死水。即使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在称赞、佩服过后仍然迫于现实的生计,委身于这声名狼藉的社会,仍然不停地妥协与退步,仍然急功近利,但是只要还有这样的人出来,现实的学术和科研还是有希望的。有总是比没有好。